《那达慕之歌》教学反思
离上课还有两三分钟,学生们已经自发排好队站在了音乐教室的门口。由于《那达慕之歌》本身就是比较欢快的歌曲,因此我选择了这首歌的伴奏音乐作为孩子们进音乐教室的背景音乐。经过一分多钟的时间,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拍着手,踏着节奏走进了音乐教室并整齐地按位置坐好了。
上课铃响了,我和学生们一起起立用音乐互相问好。坐好后,首先回顾了前几节课学习过的民族的节日(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等),然后出示了一些内蒙古大草原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背景音乐选择的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并在欣赏的同时为学生做了一些介绍,随后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那达慕之歌》。
在新课教授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听了一遍歌曲的录音范唱并找出那达慕中有哪些活动。听完歌曲后,很多学生踊跃地举起了手,经过点名回答,学生基本都很顺利的回答出了。随后,我做了一个对那达慕大会的小结。
接着,我在大屏幕中出示了歌词,并对学生做了一遍范唱。一边唱,一遍让学生思考: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你的脑海中都出现了哪些画面?唱完后,学生基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出了情绪“很热烈,很欢快”;表达脑海中的画面时,学生则表现的比较腼腆,经过我的引导,一些学生也都比较准确的描绘出了那达慕大会的特点。
经过两遍的听赏,学生已经开始对歌曲有了一些大致的印象,于是我开始了对歌曲的教唱环节。首先是卡着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朗读完毕后,再对着大屏幕上的歌谱进行歌曲的分段学习。歌曲中有两处附点音符出现,对学生而言比较难掌握,我采用的反复聆听和反复教唱的方法,终于解决了这个难点。
经过两三遍的演唱,学生的状态也从刚开始的努力卡准节奏,变成了对歌曲的情绪和速度能有所驾驭。随后我开始了课堂的拓展环节:为歌曲的结束句设计不同的情绪和力度。这个环节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的,学生刚开始都比较沉默,经过我的一些引导,气氛变得比较热烈了起来。经过激烈的讨论,各种方案被踊跃地说了出来,经过师生的共同实验和探讨,归纳出了两种不同的力度变化:从弱到强和从强到弱,并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了两种力度变化所表现出来的意境。
最后,我对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作了一些总结,对学生讲述了各民族都有其特色和差异,也正是这些特色和差异构成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缤纷色彩,学生们基本都认识到了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随后师生一起齐唱歌曲《那达慕之歌》结束了本课。
《那达慕之歌》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演唱一首《小小加油歌》。
生:跟琴演唱。
(二) 学唱新歌
1、初听音乐
师:今天这节课,首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大家轻轻地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听到音乐的时候,联想一下,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播放《那达慕之歌》的背景音乐)
生:聆听音乐。
师:睁开眼睛,谁来告诉大家,刚才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
生:热闹、欢快、热烈等等。
师:老师非常佩服同学们的音乐想像力,这段音乐确实表现了热烈欢腾的场面,这个场面是什么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块参加内蒙古大草原上最盛大的节日群众聚会——那
达慕大会。(课件展示)
师:揭示歌曲《那达慕之歌》(板书)。
2、初听歌曲
师:我们先来听一下歌曲,听听你理解的那达慕是什么?
师: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娱乐。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那达慕大会一般在夏季7、8月份举行,届时四面八方的蒙古族牧民穿着节日的盛装纷纷来参赛或观摩。同时商业部门还把大批商品运到大会所在地,搭起帐篷作为临时商店,供牧民们选购商品。文工团、剧团、乌兰木旗演出队、电影放映队、科技展览部门也赶到大会为牧民们演出,使“那达慕”更丰富多彩。
3、了解“那达慕”
师:“那达慕”可以说是这个马背上的民族里男人的节日,充分体现了蒙古草原的阳刚之美,让我们再一起来聆听这首《那达慕之歌》,听听歌中传递给我们哪些有关“那达慕”的信息?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力度和速度是怎样的?(播放课件)。
4、再听歌曲,感受情绪。
生: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速度稍快,力度稍强。
1:人们要穿好节日的服装,有骑马比赛,参加那达慕的人很多很多,节日的场面很热闹! 人们载歌载舞、拉马头琴庆祝节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歌中唱到了“马头琴”,“马头琴”大家知道吗?
生:回答。
师:“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乐器,因为它的琴身最上方是马头的形状,所以称为“马头琴”。歌词中还唱到了什么?
生:好来宝。
师:“好来宝”是什么意思,有同学知道吗?
师:老师来告诉你们,“好来宝”是蒙古族的一种联词,就是由民间艺人即兴编词演唱,大多是各种赞美或讽刺的诗词,这个就叫“好来宝”。就是看到什么,就给它编上词,然后用来演唱,是非常有才华的一种表现。
5、学唱《那达慕之歌》的曲谱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的曲谱。
师:教师分句教唱
生:学生分句跟唱
6、用la音完整唱一遍
师:同学们唱的很好!接下来,我们用“啦”来模唱这首歌曲。
师:教师分句弹唱
生:学生分句学唱。
7、师范唱歌曲,生跟唱。
师:老师想一展歌喉,来演唱这首歌曲!同学们一起小声的来演唱!
8、处理整首歌曲情绪
师:我们的演唱有什么不同吗?
生:情绪不同,听起来不一样。
师:我们一起来处理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
师:歌曲的第一句有两种唱法,一种比较连贯,一种比较轻快,老师分别唱一唱,你觉得哪种唱法好听?(轻快的好听)
师:第二种唱法声音是有弹性的,感觉那种气氛是活灵活现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第一种唱法没有生命力。大家一起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第一句。
生:学生用轻快地声音演唱第一句
师:歌曲的第二句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强)
师:第二句要唱的渐强,刚开始枪声没响要做好准备,枪声响了得像离弦的箭向前冲出去,所以声音要越来越强。(教师范唱第二句)
生:学生演唱第二句。
师:下一句,到了赛马场上了,万人都在齐欢呼,这时候声音应该是强还是弱?(强)
师:教师范唱。学生学唱。
3.师:你认为最后的结束句应该变成怎样的场景呢?不同的场景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表现呢?
生1:认为最后的结束句表现骑马比赛进行到了高潮,马上要分出胜负,人们在欢呼,在拭目以待冠军的出现。所以力度应该是渐强的。表现越来越热烈的场面。
生2:认为最后的音乐应该是表现快乐的节日接近尾声了,欢聚的人们渐渐离开了会场,欢歌笑语逐渐远去。所以力度表现应该是减弱的。
师: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有创意,正如你们所设计的那样,渐强的音乐通常会把音乐推向高潮,而渐弱的处理将音乐引向尾声有明显的结束感。让我们共同来体会一下两种不同风格的力度设计。
生:演唱。
师: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我们再来热烈的、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三)拓展编创
师:同学们,我们还能用其他的方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吗?
生:分小组设计。
师:现在,我们找几个小组来展示他们的成果!
小组一:小组演唱感受两种不同的力度设计。第一遍先由p---f,第二遍由f---p。
小组二:用欢快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歌曲。(结束句按自己设计的力度演唱)。
小组三:男女生分段演唱,结束句齐唱,(结束句按自己设计的力度演唱
小组四:编创《运动会之歌》
(四)总结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浓郁地区特点的传统活动,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也是蒙古族人民欢乐的节日。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查找更多有关蒙古族的文化资料。我们都知道,咱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像这节课我们学的蒙古族,上节课讲的塔吉克族、彝族和傣族,我们作为汉族的同学应该跟他们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创造咱们祖国美好的未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