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训练题 班别: 姓名: 学号
命题人:王绥辉(海口市义龙中学)
一、积累运用
1、根据原文默写:
(1)五岭逶迤腾细浪, 。 (2) ,一览众山小。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4) ,自缘身在最高层。 (5) ,欲别故乡难。 (6) ,提携玉龙为君死。 (7)江山代有才人出, 。 (8)落红不是无情物, 。
2、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默写: (1)《春望》中表达了战乱时思念亲人,盼望得到家人音讯的诗句是: 。
(2)《泊秦淮》中批评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诗句是: 。
(3)《春望》中表达诗人对国土沦陷触目伤情的诗句是: 。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劝慰朋友,志趣高远的千古名句是: 。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联系梦境与现实的句子是: 。 (6)《夜雨寄北》中表现诗人想像重逢情景的语句是: 。
1
海口市义龙中学初三语文总复习资料
3、写出两句抒发爱国情怀的古诗文。
答: : 4、写出两句描写我国大好河山的古诗文。
答: : 二、阅读欣赏
(一)《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2)吏二缚一人诣王 ...(3)缚者曷为者也 (4)齐人也,坐盗 ..(5)其实味不同 (6)叶徒相似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答: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答: 7、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 ,把“淮北”比为 ;把“橘”比为 ,把“枳”比为 。 8、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 答: 9、你喜欢晏子这个人吗?为什么?你还知道他的什么故事?请写出一个。 答:
(二)《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2
海口市义龙中学初三语文总复习资料
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① ,为岸。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② 然不动; ③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0、根据课文意思,在横线处填出相应的汉字。 ① ② ③
11、请你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意思。
(1)从小丘西行二十步( ) (2)如鸣佩环,心乐之( )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乃记之而去( ) ..12、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答: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 13、本文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绘。如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没有一处不在写水。请你分析一下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出潭水的特点的?
答:
(三)《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 (2)何以都不闻消息 ...(3)弦既不调 、 (4)因恸绝良久 ...(5)子敬素好琴 (6)便径入坐灵床上 ..
3
海口市义龙中学初三语文总复习资料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答: (2)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答: 16、你认为王子猷“月余亦卒”的原因有哪些?
答: 17、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了子猷、子敬之间的深厚的兄弟之情的? 答: 18、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后来又写他“恸绝良久”,这是否矛盾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19、本文选自《 》,作者是 吗?它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的 (体裁)。
(四)《过零丁洋》
20、默写诗歌《过零丁洋》
, 。 , 。 , 。 , 。
21、诗的首联写了两件事,一是因为自己通晓儒家经典、科场考中而做官,这是关系 的大事,二是“勤王”(为君王、为王朝尽力),这是关系 的大事。
22、诗的颔联是从 和 两方面抒写的,使用凄凉的自然景象比喻 ,极深切地表现了作者的哀痛。 23、诗的颈联表面指的是: ,深层意思是
4
海口市义龙中学初三语文总复习资料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训练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1)乌蒙磅礴走泥丸 (2)会当凌绝顶 (3)谁家新燕啄新泥 (4)不畏浮云遮望眼 (5)甲光向日金鳞开 (6)已知泉路近 (7)各领风骚数百年 (8)化作春泥更护花 2、(1)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2)商女不知忘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3)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4)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5)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6)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3、(略) 4、(略) 二、阅读欣赏
(一)《晏子使楚》 5、(1)身边的人(2)到(尊长那里去)(3)同“何”:什么(4)犯罪(5)它的果实(6)只
是 6、(1)一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楚国就偷起东西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
东西吗?
(2)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啊,我反而自讨没趣 7、齐国 楚国 齐人 盗者
8、植物的生长受环境(温度、土壤等)的制约和影响。
9、结合晏子机智勇敢、能言善辩、不辱使命的性格谈理由,列举故事。
(二)《小石潭记》
10、①山甚 ②亻台 ③亻叔 11、(1)向西行(2)喜欢(3)代词 它的(4)离开
12、(1)水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2)那岸边的地势像狗的牙齿一样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13、从鱼的空游,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落在潭底石头上等角度写出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三)《人琴俱亡》
14、(1)都,重(2)总 竟 (3)已经,协调 (4)痛哭,极度悲哀(5)一向(6)一直 15、(1)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2)(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16、病重、丧弟之痛
17、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8、子猷前面之所以不悲痛,是因为他自知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
下相见了,此时子猷想以一种独特的悼念方式来表达痛苦与思念,等到“弦既不调”时,内心的悲痛无法排遣,所以“恸绝良久”。(意思正确就对) 19、《世语新说》 刘义庆 笔记小说
(四)《过零丁洋》
20、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个人政治前途 宋王朝存亡
22、国家 个人 南宋王朝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
5
海口市义龙中学初三语文总复习资料
23、地名 当时南宋形势的险恶和忧虑不安的心情(意思正确就对)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