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效应
标签:暂无标签
顶[4]分享到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开心001人人网新浪微博
受欢迎的逗留区域一般是沿建筑立面的地区和一个空间与另一空间的过渡区,在那里同时可以看到两个空间。在对荷兰住宅区中人们喜爱的逗留区域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DerkdeJonge)提出了颇有特色的边界效应理论。他指出,森林、海滩、树丛、林中空地等的边缘都是人们喜爱的逗留区域,而开敞的旷野或滩涂则无人光顾,除非边界区已人满为患。在城市空间同样可以观察到这种现象。
边界区域之所以受到青睐,显然是因为处于空间的边缘为观察空间提供了最佳的条件。
爱德华•T•霍尔在《隐匿的尺度》一书中进一步阐明了边界效应产生的缘由。他指出,处于森林的边缘或背靠建筑物的立面有助于个人或团体与他人保持距离。
人站在森林边缘或建筑物四周,比站在外面的空间中暴露得要少一些,并且不会影响任何人或物的通行。这样,既可以看清一切自己又暴露得不多,个人领域减少至面前的一个半圆。当人的后背受到保护时,他人只能从面前走过,观察与反应就容易多了。
活动生长于向心的边界
边界区域作为逗留的场所在实际上和心理上都有许多显而易见的优点。此外,沿立面的区域显然也是附近建筑中居民户外逗留和做家务的处所。把家务工作移到沿立面的区域是相当方便的,最自然的逗留场所是门口的台阶,可以从那里向前走进空间,也可以在那里站上一会儿。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来说,站着比走进到空间中要轻松一些。如果真想走走,随时都能跨出去。
可以断定,活动是从内部和朝向公共空间中心的边界发展起来的。孩子们总是先在门前聚集一会儿,然后再开始集体游戏并占有整个空间。其他年龄组也乐
1 / 2
意在前门或建筑物附近集结,从那里他们既可以走进空间,也可以再度回到房中,或呆在那里不动。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Alexander)在他的《模式语言》(注:中文版名《建筑模式语言》)一书中,总结了有关公共空间中边界效应和边界区域的经验:“如果边界不复存在,那么空间就决不会富有空气。”
来源:[丹麦]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9月.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