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八章 儿童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2021-01-04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八章 儿童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个性的含义、自我意识与社会化等概念;知晓儿童个性发展的相关理论;认识和理解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与影响因素;懂得如何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与社会化的进程。

教学时数:6——8课时 教学内容:

一、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概述 (个性与社会性的概念、内容与影响因素) 二、个性发展理论(弗罗依德心理性欲理论、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论)

三、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四、儿童交往的发展(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儿童的游戏) 五、儿童的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第七章 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 儿童个性的发展

一、个性的含义——个性指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使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倾向性的整合。

个性结构:气质、性格、能力;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 二、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 生物学因素——遗传、先天素质、和气质、体貌特征和成熟率;  社会化因素——家庭、学校、同伴、社会团体、报刊、影视等;  个体的自我意识.(人对自己的状况 和活动的意识 请同学们分组阅读,概括中心内容

三、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概述 1. 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第三层次,即从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①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②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自尊

1

1

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自信心与自尊心都是和自我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③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检查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中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的环节,它是一个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自我调节的实现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质的表现。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启动或制止行为;心理活动的转移;心理过程的加速或减速;积极性的加强或减弱;动机的协调;根据所拟订的计划监督检查行动;动作的协调一致等。

2.自我意识的形成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在机体生长发育,特别是脑机能的成熟过程中通过个体的社会化而形成发展起来的。有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生理的自我;二是心理的自我;三是社会的自我。

新生儿是不具有自我意识。婴儿最初是先能辨认客体的属性,而后才逐渐认识自己的。一岁前的儿童全然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更不能分辨主客体的区别。他们经常摆弄自己的手指,并把它放进嘴里吮吸,但并不知道手指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把它们当作玩具。

一岁左右的婴儿,才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加以区别,意识到自己的手指与脚趾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态。

一岁半左右的儿童,从成人那里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表明他们能把自己和别人相区别。儿童会使用自己的名字,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巨大飞跃。

二岁以后的儿童,在语言学习中掌握了物主代词“我的”和人称代词“我”,由此实现了自我意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即从把自己看作是客体转变为把自己当作主题来认识。标志着他们真正的自我意识的出现。

在儿童学龄前期,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他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其中自我评价为主导标志。

幼儿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上,其中以自我评价为主导标志。

童年期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能力的提高,自我评价出现了新的飞跃,乃至以后进入少年期、青年期,自我意识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也日益复杂,直至达到成人的成熟的自我意识水平。

(二)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教材211 1. 自我的发展

主体我(I-self)和客体我(me-self)

• 给三个月大的婴儿先后呈现一段他自己和别的小朋友的活动录相,结果发现,婴

2

2

儿对于同伴录相注视的时间更长一些; • 第二年,客体我开始出现:“点红实验”

大约在24个月左右,儿童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客体我的概念:使用“我” 2. 自我概念:关于我是谁,我有什么样的性情、态度及价值观的认识。 • 学前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非常具体的,他们用可以观察到的特征描述自我。 • 学龄儿童逐渐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行为、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整合起来,从而能够认识到自己身上一些稳定的特点。

• 在青少年早期已经能够将各种分散的特征联系起来,如将“机敏”、“有创造性”整合为更高层次、抽象水平更高的“富有智慧”。但是这些关于自我的描述还没有系统化 。

• 到青少年中期,青少年已经能够将这些看似相悖的观点系统化。

3.自我体验(自尊)

• 自尊指的是自我所做出的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所引起的情感。 • 到6-7岁的时候,儿童至少形成了三个方面的自尊:学习自尊、身体自尊、社会自尊。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自尊的层级结构中又出现了亲密朋友、异性吸引力、工作能力等新的维度。

• 在儿童由幼儿园入小学、由小学入初中、由初中升高中时自尊水平都有较大的降低。

• 一方面儿童到新环境中会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会出现一段时间的适应困难期;另一方面,在新环境中儿童要面临新的社会比较对象。 3. 自我调节(自控)

自我控制指的是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对劣势反应的唤起的能力。

研究发现,具有较高自控能力的儿童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另外,自控能力的缺乏还是儿童多动症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 自控出现于幼儿6-12个月大时。注意机制的成熟是自控发生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 基础 。早期儿童自控的最典型的表现是对母亲指示的服从 和延迟满足 。 • 自我控制有一个适宜的度。

• 儿童自我控制过低,常常表现为容易分心,无法延缓满足,易冲动,攻击性强: 自我控制过强,儿童会表现出很强的抑制性(个体的需要和情绪表达)和一致性(与成人的要求保持同一)。

(三)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212

依从性和被动性; 表面性和局部性; 情绪性和不确定性

(四)学龄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

1。从外部条件的制约过渡到受内部道德认识的制约 2.

从注重行为效果到注重行为的动机,9岁转折期

3

3

3. 4. 5.

从注重行为的直接后果过渡到注重行为或后果的性质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渐增强

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设计某些个性品质的评价

(五)对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研究 • 成人感和独立意识的发展 • 自我的分化

• 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地增加 • 自我评价逐渐趋于成熟 二、 自我意识发展的途径

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途径主要有: 1. 通过认识别人,把别人与自己加以对照来认识自己

人最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个体往往把对他人的认识迁移到自己身上,象认识他人那样来“客观”地认识自己。如,当看到别人对长者很有并受到大家称赞时,就来对照反思自己的言行,从而认识到自己平时对长者的态度。经过多次对比,就会促进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

2. 通过分析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这如同人对着镜子来认识自己的模样一样,儿童认识自己是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作一面镜子,来不断认识自我的,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由于人的活动范围比较大,经常从属于不同的团体,接触不同的人,每个团体、每个人对你的评价就是一面镜子,这样就可以通过不同的镜子来照出多个自我,这样,个体就能较全面的认识自己,从而促使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

3. 通过考察自己的言行和活动的成效来认识自己

自我意识是个体实践活动的反映。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也会成为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能反映出自己的体力、智能、情感、意志和品德等特性,从而使之成为自我认识、评价的对象。如一个学生,在学习上或一项竞赛中取得了好的成绩,他会从中体验到一种自信,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就会有新的认识。

4.通过自我监督与自我教育来完善自己

个体通过以上几方面的途径,在不断的反省自己中,发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一方面通过自我监督,来克制、约束自我,服从既定目标;一方面通过自我教育,按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自觉实施教育,以实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积极统一。总之,自我监督,着眼于“克制”,而自我教育,着眼于“发展”,二者共同承担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

4

4

第二节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一、社会化与社会性

社会性的发展有时也称作儿童社会化。社会化是社会性得以产生的与发展的过程, 社会性是社会化过程所得到的结果。

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 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 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

儿童的社会化,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过程,其结果导致儿童在认知和行为上符合社会要求,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并发挥相应的作用。

二、儿童交往的发展

儿童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化的过程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性互作用。儿童最初 几年主要是在家庭里度过的,与其性互作用的基本对象是父母。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活动范围的扩大,他们与同伴相互作用的数量越来越多,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亲子关系——依恋

儿童从一生下来便处于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之中,当他开始对母亲的爱抚报之微笑或动作时,社会性行为就开始表现出来了。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的生活范围日益增大,社会经验日益增多,其社会性水平逐步提高。

1.依恋的含义

依恋是亲子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的持久地情感关系,依恋促进了父母语儿童之间的亲密性和联结性。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其它与婴儿亲密接触者。儿童的依恋包括依恋关 系和依恋行为两种成分。依恋关系表现为“对谁依恋”,而依恋行为表现为“怎样依恋”。儿童的依恋行为是一个相互关系的系统,主要表现为啼哭、微笑、倾听、吸吮、咿呀学语、抓握、依偎、跟随行为等。有学者认为,儿童的依恋行为有一个发展过程,在亲子关系得交往中,逐渐获得社会意义,并分化指向特定的依恋对象。

依恋的重要性——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地感情联结。对激发父母精心地照顾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的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重要作用。

同时婴儿通过与依恋对象的身体接触,缓解紧张情绪,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并获得安全感。因而偏爱那些同他们保持眼光接触和交流信息的成人,这些成人对婴儿的微笑和喁喁细雨做出版随行的或相互的反应,婴儿容易与这样的成人建立依恋关系。在身体接触和信息交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稳定的相互作用模式,使儿童依恋形成的汇总要保证。

2.依恋发生的前提条件

(1)识别记忆。识别记忆是通过将知觉对象与对象的内在表征的比较而使知觉对象

5

5

从知觉背景中分化出来的认知技能。这种认知能力使儿童能够把作为依恋对象的特定个体的集中依恋。如视觉记忆在儿童出生三个月后才出现。

(2)客体永久性。把当客体不在眼前时儿童仍能够意识到其存在的认知能力。 3.依恋的一般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对人无差别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 对所有的人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不认生)

第二阶段——对人有选择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对人的反应有所区别,有所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及陌生的人的反应是不同的。

第三阶段——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着接近(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到3岁)。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

4.依恋的类型

(1)安全型依恋。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愉快地玩,保持适度的联系,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对陌生人的反应也较为积极。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出苦恼,不安。母亲回来时,婴儿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容易安抚。这类婴儿占65-70%。

(2)回避型依恋。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也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理会,自己玩自己的,即使欢迎,也非常短暂,接近一下就又走开了。因此,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联结。这类婴儿又被称为“无依恋婴儿”,占20%。

(3)反抗型依恋。这类婴儿每当母亲要离开时就显得非常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是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当母亲靠近时,会生气地拒绝。这类占10-15%。

5、依恋产生的原因,依恋的理论

研究表明——母亲喂养婴儿的模式对以后婴儿形成的依恋类型有一定的预见性。 对婴儿的食物需要显示高度敏感性的母亲,婴儿属于安全型依恋。相反,对婴儿喂食部敏感的母亲,大多的婴儿属于回避和反抗型。

(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把依恋看作早期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关系。弗氏认为人的心理的发展是受性本能的驱使与支配的。0-1岁时力必多作用的部位是口唇,口腔的经验成为儿童最基本的快乐源,而母亲能够满足这种需要,为儿童提供快乐,这就使得母亲成为儿童力必多的投射对象和最主要的爱的对象。在以后的两年中,力必多作用的部位是肛门,排泄占据主导地位,这在客观上要求父母提供照料,而母亲是最经常的照料者。

(2)习性学理论

认为依恋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人类婴儿对于抚养者的依恋是长期生物进化

6

6

的结果,是基因所保留下来的人类进化和自下而上方式的信息。在远古时代,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客观上需要弱小的婴儿与抚养者保持一种特定的亲近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3)社会生物学的“亲情投资理论”

他们认为,依恋是母亲对儿童亲情投资的结果,是为避免生殖的高昂代价“作废”而作出的抚养努力的产物。这种理论假定,女性为生殖做出的牺牲是巨大的,为了不致使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她便在婴儿抚养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形成了对儿童的依恋。

6.依恋的意义 哈洛猴实验

哈洛发现小猴与母猴隔离后,虽然身体上并无什么疾病,但行为上却出现了一系列不正常的现象。同时,他还发现,这些被隔离的猴子对放在笼内的一些粗布织物变得十分依恋起来。后来,他又访问了孤儿院,发现那里的孤儿都很可怜地蜷缩在角落里。

为了探讨母猴在幼猴早期生活中的作用,解释为什么幼猴会对粗布织物表示依恋,为什么被隔离的幼猴在发展上会不正常,他设计了哈洛猴实验。哈洛制造了两种假母猴代替真母猴。一个是由金属丝构成的圆筒,被称为金属母猴,另一个是在圆筒外面盖上一层由柔软的毛巾的布母猴。这两个母猴都有可供幼猴吸吮的奶瓶。结果发现不论布母猴是否提供食物,幼猴除了吃奶时间以外,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布母猴一起度过的。在这个实验中,两种代理母亲抚养唯一不同的是布母猴披有一层柔软的毛巾布,于是哈洛推断,身体接触的舒适比食物对依恋的形成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哈洛及同事在对罗猴的研究中发现,隔离时间长的婴猴,不论它是由金属猴抚养,还是由布母猴抚养,都会造成心理上的失调。这些猴子与由母猴抚养并与其它小猴一起游玩的猴子相比,显示了许多异常的行为模式。如自己咬自己,前肢爪子紧握,表示害怕的怪相,走路身子摇晃,喜欢独自蜷缩在角落里,还有许多刻板的动作。这种失常行为与隔离时间的长短,隔离所选择的时间有关。

为了确定这些由隔离造成的心理失调是暂时的,还是持久的,萨克特追踪研究了这些猴子“社交能力”发展的状况,发现这些猴子在青年和成年时期仍不适应于“社交”。完全隔离的猴子,在性成熟时缺乏交配能力,对自己生育的婴猴也不会给予照料。但是后来一些研究发现,早期未形成依恋的婴猴在合适的条件下也可以恢复正常的行为。诺瓦克与哈洛将四只猴子分别隔离了整整一年,而后允许这些猴子彼此注视,然后又让它们注视未曾隔离过的猴子,接着又让这些隔离过的猴子一起玩,最后把它们带到那些比它们年幼的猴子里去。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病态的小猴子在与这些天真的年幼小猴子共同生活中竟恢复了常态。因此,只要条件适宜,异常的行为模式仍有可能逐渐恢复正常。

有研究者认为,可以确信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有一个与母亲(或一个稳定的代理母亲)温暖、亲密的连续不断的关系,从而将来成功的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相反,如果一个人未能在早期形成与母亲的依变,他将可能成为一个缺乏来自依恋力量不牢靠的成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甚至青年人需要寻找爱的对

7

7

象,老年人想依靠年青人也看是一种亲密的依恋,依恋根植于人的天性之中。

(二)同伴的关系 1.同伴的作用——

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 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发展上处于相似的水平,因而探们的关系是平等的互惠的。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社会化提供合作和平等的基础,使同伴关系具有发展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吸收同伴经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增强情感支持等功能。其具体作用表现为以

同伴是强化物;是范型;帮助去自我中心、给与稳定感和归属感、是社会化动因 2.婴儿同伴关系的发展(掌握伊克曼的研究)

 缪勒等研究将婴儿同伴相互作用划分为三个阶段:(1)客体中心阶段;

(2)简单互动阶段 (3)互补性互动阶段 3.学龄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

 塞尔曼将儿童的友谊发展分为5个阶段——P245

第一阶段,(3-7岁)未形成友谊的概念——一起玩就是友谊;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顺从自己的 同伴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儿童对友谊的互动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明

显的功利性,还不是患难与共的合作;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共享阶段。随时间推移,儿童逐渐懂得忠诚、理解、共同 兴趣是友谊的基础。互相倾诉秘密,解决问题。此时友谊有强烈的排他性。

第五阶段(12岁开始)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择友严密,建立友谊能保持很长时间。

儿童对同伴的依从性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曲线。研究者认为:孩子在3-6岁期间是不受同伴影响的,只是自己管自己,没有一个孩子按童龄组的判断改变自己的主张;7-10岁儿童有明显的依存性,一直是按同龄人一致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11-13岁儿童就不想7-10岁的孩子那样依从别人。

表明同伴的影响发展呈倒马鞍型,两头低,中间高。幼儿园儿童最少依从,7-11岁最易依从,而再大一些的儿童甚至成人在依从性上居中。依从性居中,反映出社会的独立性增强,表明儿童的自我观念有了较大的发展,能在各种关系中予以适当的协调。

 心理学研究认为,早期与父母建立安全依恋的儿童——自信、信任别人、能发

(三)游戏与交往技能 1.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8

8

下几方面;

展良好的社交能力;有较多的友好相处的朋友。

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除了日常生活活动之外,儿童的活动不外乎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各种活动在各年龄阶段的地位是不同的,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与其他各种活动相比,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更为显著。幼儿心理过渡到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的过程,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完成的。

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对于幼儿犹如生命那么重要,游戏是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他们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揭示: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幼儿通过实际行动探索周转世界的一种积极活动。游戏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对幼儿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游戏适应了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

学前期的儿童,已能独立地走、跑、跳,并能自如地做各种动作,思维和语言正在发展,对周围世界有强烈的兴趣,渴望参加成人的一些社会活动。但是幼儿年龄小,受到知识、经验、技能、体力的限制,不能真正同成人一样参加社会活动。这样,幼儿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之间便发生了矛盾。这种矛盾只有在游戏中解决。因为只有在虚构的游戏中,才可以用虚构的操作去代替实际的操作,用假想的物品代替现实的物品,而且行为内容保持不变。在游戏中,幼儿能在假想的情景里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如过家家等等),不受真实生活中许多条件的限制,从而使主观愿望与实际行动统一起来,为解决幼儿心理发展的矛盾找到了最好的途径。

第二,游戏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1)游戏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幼儿的认知过程具有具体形象性,不随意性和情绪性,即他们对一些具体的、感兴趣和喜爱的事物,在自然的或自发的、不需要有目的控制的情况下,比较容易认识。游戏内容丰富多彩,有玩具和游戏材料,有动作和活动,具体形象而又引人入胜。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探索与直接动手操作,知识和经验不断扩大,认知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

游戏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例如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时,通过扮演各种角色,逐渐了解和掌握了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物的行为准则和相互关系,掌握初步的社会知识;在做结构游戏时,能够认识各种材料,物体的性质,特点和关系,获得初步的自然知识。在做表演游戏时,可以获得相应的关于音乐、美术、文学等的初浅的自然知识。在做表演游戏时,可获得艺术知识。

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感知、观察力的发展。游戏使幼儿直接接触玩具和各种材料,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各种感觉器官和观察力。有研究表明,通过游戏练习,幼儿的视敏度有显著提高。

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记忆能力的发展。在游戏中需要扮演角色时,幼儿必须自觉地、积极地、有目的的去记忆某些游戏规则或情节。研究表明,幼儿在游戏条件下有意记忆的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实验室条件下的有意记忆。

9

9

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游戏并非是简单的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在确定游戏主题、构思情节、分配角色、制作道具等一系列活动中,总是在积极思考,不断地解决问题,使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另外一个人,并可不断地变换身份,可以把一种东西想象成另一件东西。

游戏还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游戏使幼儿彼此之间交谈机会增多。确定游戏时需要协调,游戏进行过程中,都要用语言来交流思想,商讨办法。

(2)游戏在幼儿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幼儿的情感过程具有不随意性,不稳定性和肤浅性,易受兴趣的影响。游戏符合幼儿的兴趣,对幼儿情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游戏有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在游戏中,由于幼儿享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压力和强迫,由于所反映的是幼儿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事物,因此幼儿情感真挚,情绪愉快、稳定、积极。

幼儿可以丰富和深化幼儿的情感。在游戏中,幼儿一方面再现周围环境中的人与物,另一方面也体验着人物对周围环境的感情和态度。

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美感。

游戏还有利于幼儿消极情绪的疏导。由于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由地抒发情感,因此他们的一些不愉快的、消极的情感,如愤怒、压抑、紧张和恐惧等,可以及时得到疏导而不致于在体内郁结。有心理学家认为,想象游戏的主要优点在于它能提供一个新的,由幼儿想象和回忆而创造出来的,能为幼儿提供逃避不愉快的现实环境和气氛从而使他们产生愉快、肯定的情绪体验,并能提供幼儿表现自己各种情绪的安全途径。有时游戏可以被看作治疗情绪障碍的手段。

3.游戏在幼儿个性形成中的作用

由于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心理压力最小,对自己行动的掩饰性也少,因此在游戏中幼儿很容易表现出他的能力、兴趣和态度,以及他的特长和缺点。细心观察就能在游戏中发现幼儿的个性特征。

在内容健康的社会性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语言、行动,体验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实践着社会所要求的规则,有利于改变和减少一些人格发展中的不足之处,逐渐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二.主要的游戏理论 1.经典游戏理论 (1)精力过剩说

代表人物是德国思想家席勒和英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其主要观点是:游戏是由于体内剩余精力需要发泄而产生的。动物保护自己生存的精力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过剩的精力必须寻找方法消耗它,而游戏是剩余精力加以释放的最好形式。剩余精力越多,游戏就越多。低等动物用地维持生命的精力较多,剩余精力较少,

10

10

所以没有游戏或游戏很少。高等动物用于维持生命的精力相对较少,剩余的精力多,就有较多的游戏。

(2)娱乐论

主要观点是: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松驰、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艰苦的脑力劳动使人身心疲劳,这种疲劳需要一定的休息和睡眠才能消除,然而只有当人解除紧张状态时,才可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游戏和娱乐活动可使机体解除紧张状态,具有一种恢复精力、增进健康的机能,所以人需要游戏。

(3)复演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霍尔。

主要观点是: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复演。不同年龄的儿童重演祖先不同形式的本能活动。他认为人为的文化和经验是可以遗传的,游戏中的所有态度和动作都是遗传下来的,如儿童爬树,摇树是重复类人猿在树上的活动,而玩打猎、捕鱼、搭房子是重复原始人的活动等。

(4)练习论(生活预备说)

主要观点是: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是为成熟作预备性练习。儿童具有天生的本能,但本能不能适应将来复杂的生活,要有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游戏即为准备生活阶段,一种练习本能的手段。如过家家。

(5)发泄说

代表人物是弗洛依德。其主要观点是:天生的欲望是一要机体生存的基础。动物本能的欲望可以直接表现,人的欲望却常因受压抑而不能随意表现。儿童天生具有种种欲望需要予以满足,但由于儿童所生活的客观环境不能听任儿童为所欲为,从而使他们内心产生抑郁,导致自私、受捣乱、发脾气等不良行为。游戏则是一种保护性的心理机制。游戏能使儿童得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紧张、拘束,为儿童提供了一条安全的途径来发泄情感,减少忧虑,发展自我力量,以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冲动和欲望,使心理得到补偿。

三. 游戏的种类

1)按照游戏进行的目的性分类 ①创造性游戏(建筑性游戏)

它是由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中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以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的生活;建筑性游戏是利用积木、积塑、砂、石等材料建造各种建筑物,从而发展幼儿的设计创造才能,培养有关的技能技巧;表演游戏则让幼儿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 ②教学游戏 •

它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编制的游戏。利用这类游戏,可以有计划地增长儿童的

知识,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提高儿童的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儿童优良的个性品质。

11

11

③活动性游戏

它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这类游戏可使儿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如走、跑、跳、拿、投掷等,从而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并培养勇敢、坚毅、合作、关心集体等个性品质。

2)按智力发展水平分类(见教材) ①感官接受新奇的、愉快 的刺激引起的游戏 ②简单动作模仿的游戏 ③象征性游戏 ④创造性游戏

四.幼儿游戏的发展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游戏的发展分为若干不同的阶段。 1.从认知角度分

这主要是由皮亚杰提出的,可分为三个阶段: (1)练习性游戏阶段(0-2)

这时的游戏被称为机能游戏、感觉运动游戏,是游戏发展的第一阶段和最初形式。这时的幼儿,由于尚未真正掌握语言,其认识活动主要依靠直接感知和实际动作,所以游戏中几乎不存在任何象征性。游戏的动因在于感觉或运动器官在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快感,而游戏只是孩子为了获得某种愉快体验而单纯重复某种活动或动作,它既可以是徒手游戏,也可以是操作游戏。游戏以抓、摸、拿等动作为主,对孩子来说就是感知、动作的训练。反复摇波浪鼓,不断地抓,丢玩具,绕着房间四周跑等是这种游戏的典型表现。

一些追踪观察表明,这类游戏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14-30个月时,这类游戏占孩子全部游戏的53%;4-5岁下降至17-33%;6-7岁时只占15%。

(2)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

幼儿游戏在这个阶段达到高峰。这时的幼儿,语言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不能完全依靠语言这种抽象符号进行思维,而主要依靠象征来思维。在游戏中,幼儿的象征活动表现为通过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以假想的情景和行动方式将现实生活和自己的愿望反映出来。

研究表明,儿童的集体象征性游戏的发展趋势呈现倒U形曲线,即5岁时集体象征性游戏达到高峰,在孩子的全部游戏中约占71%,6岁时为次高峰,为65%。而4岁和7岁时,出现的比率低于5、6岁。

(3)规则性游戏(7-11、12)

规则游戏的发展,标志着游戏逐渐失去了具体的象征性内容而进一步抽象化。此时的儿童,语言和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发展,开始逐步解除“自我中心性”,能站在别人的立

12

12

场上看问题,利用别人的观点去校正自己的观点。

2.从社会性发展角度分

主要根据儿童在自由游戏中的社会交往关系和协同程度来划分的,可分为六种不同的水平。

(1)无所用心的行为

这是一种无目的的活动,例如儿童在一旁发呆或乱跑、闲玩,只在房间里走动,张望而不参加游戏。

(2)袖手旁观的游戏

儿童长久地站在“游戏圈”外看别人活动,关注着他人的游戏,但自己不参加。 (3)独自游戏。

儿童不与旁人发生关系,不参加别人的游戏,专心于自己的活动,独自一人玩。 (4)平行游戏。

儿童在一起玩,所用玩具和游戏方式大体相同,但相互间不作交往,彼此互不联系,不影响和改变同伴的活动。

(5)结伙游戏

这是一种没有组织的共同游戏,游戏的儿童间发生交往,互相借用玩具,有说有笑,人事类似的活动,但游戏者之间没有为同一目标而分工合作,各自按照自己的愿望做游戏。

(6)合作游戏

这是一种有组织,有规则,甚至有首领的共同活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分工合作,有共同计划的活动和达到目的的方法

有研究认为2岁儿童一般只从事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或在一旁观看。4岁儿童一般从事互相平行的游戏 思考题:

识记:个性、自我意识、社会化、依恋行为、利他行为 性别角色 性别同一与性别角色认同

1.什么是依恋?说明依恋发展的阶段和类型。 2.分析依恋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何谓同伴关系? 说明儿童发展过程中同伴的作用 4. 掌握学龄儿童友谊的发展阶段

5. 掌握皮亚杰关于儿童游戏发展的阶段特点 6. 掌握当代游戏的主要理论

7. 说明游戏活动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13

13

阅读资料

中国儿童游戏的时代变迁

“从踢毽子、跳绳到如今的电脑游戏、滑板车,中国儿童的游戏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中可以清楚看出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陶思炎教授今天说。

“与全世界儿童一样,中国儿童也具有喜爱游戏的天性,而中国儿童占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约有一亿多人,因此中国儿童游戏也可以说是世界上参加人数最广泛游戏, ”这位专门从事东方文化研究的教授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儿童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最能反映社会现状和人民生活水平。”接着陶思炎介绍了中国儿童游戏的几个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后,通过发展生产和社会改革,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很快解决了温饱,当时中国儿童从事最多的游戏是传统的踢毯子和跳绳,也有儿童喜爱一种名叫 “斗鸡”的十分原始的游戏:游戏者单脚站立,双手抱一膝,互相进攻碰撞,双脚落地者败,进行体力和技巧较量。应该说,这时的儿童游戏的玩具基本上是就地取材,不用专门购买。

到了六十年代,中国儿童男孩喜欢滚铁环,女孩喜欢跳橡皮筋。当时,大街和校院里经常可以听到清脆的滚铁环声和女孩跳橡皮筋时歌声。这时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家庭有了节余,人们已经可以化不多的钱购买一些简单的儿童玩具。

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大提高,到八十年代,电动玩具和电子游戏机成了儿童的新宠。这时,化上一百多元购买一件电动玩具和游戏机,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已经不是什么负担。中国聪明的企业家很快发现儿童玩具是个利润颇丰的巨大商机,所以许多地方争相上开办游戏机工厂,中国一度还出现了游戏机“价格大战”。

进入九十年代,儿童玩具也开始“现代化”,市场玩具销售热点从电动玩具变成了遥控玩具,游戏机也被电脑游戏替代,同时热销的还有的滑板车。

如今的中国儿童,对既能跑又能按指挥行动的遥控玩具特别喜爱,这体现了儿童的指挥欲在增长。更多的儿童则迷上电脑游戏,着魔一般玩起来没完,使得不少家长一再呼吁要加强对电子游戏机的管理。与此同时,儿童玩具价格也不断上升,一件遥控电子玩具和一辆滑板车要用去一个职工四分之一的工资,但仍十分畅销。

一项社会调查表明,中国一些城市家庭用于儿童玩具的消费能占到家庭年消费百分之五,而且还有增长的趋势。

陶思炎教授认为,从中国儿童游戏内容和形式的变迁,可以清楚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在考虑娱乐时,绝大多数家庭不约而同地将儿童游戏放在首位,所以儿童游戏是最能反映一个社会进步的缩影。

中国儿童游戏,从传统的原始游戏发展到现在的电脑游戏,内容从身边的日常

14

14

生活到现在的机器人、星球大战,说明中国儿童的知识面在迅速扩大,兴趣也在与世界儿童趋于一致,因为世界儿童游戏也越来越趋同,内容和语言也已经不再不同国别儿童玩同一游戏的障碍,这也是世界进步的一种表现。

对儿童游戏的正确认识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是教育及学习中经常听到的一句名言。但实际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游戏。“业精于勤”没有异议,而“业荒于嬉”则不尽然。从儿童成长的角度看,儿童需借着游戏去学习生存和生存的技能,游戏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的方法,对儿童将来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有游戏生活的儿童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儿童,但是过度迷恋电子游戏和网络,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正常学习和品行的发展。

(1)父母要正确以待儿童游戏

许多父母对待儿童游戏持不正确的态度,认为游戏并不重要,只有学习上课才是最重要的。游戏行为往往是被排斥的,而爱玩的孩子更是家长和教师眼中的淘气包,被认为没出息,不求上进,爱玩与否,会玩与否,也许对家长不重要,但它却是衡量孩子身心是否健康发展的标尺,会玩的孩子是聪明能干,善于交流合作的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是儿童学习的特点,父母应该很好的利用各种各样的儿童游戏来开发儿童的智力,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2)游戏内容随儿童的成长而变化

不同阶段的孩子游戏的内容是不同的,婴儿时期的游戏主要是训练孩子各种感觉运动的游戏,像可以拿小铃铛、小鼓来练听觉,可以利用五颜六色的花絮来练视觉等等,这是些比较简单的游戏。幼儿时期,父母就应该指导孩子玩智力游戏了,可以让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来练习语言表达,也可以让孩子搭积木来认识物体的构造,还可以教孩子唱歌、跳舞,培养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等。当然,当孩子上学的时候,就会由教师指导在集体教育中玩游戏了。

(3)儿童如何玩游戏

婴儿时期的游戏都是父母和孩子一起玩,待到孩子能抓能跑时便学会了自己玩。但当孩子玩耍时总少不了玩具,很少有空着手玩的,玩具是孩子游戏的伙伴,有时孩子还经常靠想象来游戏,可以把自己充当好多角色,像医生、司机,有时还会和小动物对话。上幼儿园及上学之后的孩子,他们经常做有规则的集体游戏,有教师指导有目的地做各种游戏,合作意识,独立意识及各方面的发展都增强了。总之,孩子们玩游戏都离不了玩伴,离不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更少不了父母和教师的指导。

(4)儿童游戏的类别

游戏的类别更多地偏重于智力游戏、规则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

15

15

戏,还有随高科技发展而产生的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智力游戏对儿童的语言、观察、注意、记忆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帮助,规则游戏则是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锻炼其自控力,结构游戏则能锻炼儿童的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表演游戏和对儿童的交往,合作协调及口语表达的规范性和生动性,有独特的强化作用。电子游戏和网络作为一种智力游戏和信息搜寻的对象,对开发青少年的各种能力都有促进作用。

(5)儿童为何沉迷电子游戏

中小学生沉迷电子游戏已成为当前的一种社会问题,少年儿童缘何沉迷电子游戏已成为许多家长、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个问题其实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许多游戏以卡通形象出现,比较符合儿童的形象;二是网络世界是虚拟现实,做错事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失败了还可以重来,没有现实生活中的压抑,可以充分地放松自己;三是儿童的好奇心极强,这种心理驱使儿童乐于探索虚拟世界寻求刺激;四是不和睦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管理过严的学习环境,给少年儿童的心理形成过大的压力。孩子需要一处避难所,如使儿童远离电子游戏,必须先弄清其沉迷电子游戏的原因,对症下药,而不能采取强硬措施,否则会适得其反。

第三节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一) 儿童性别定型化过程 1. 性别定型的几个基本概念

性别:是带有心理学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概念,是一种社会标签,用来说明文化赋予每一性别的特征和个体给自己安排的与性有关的特质。

性别角色: 被社会认可的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合.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个体逐渐形成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的行为的过程。

性别同一和性别角色认同: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就是性别同一;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则是新别角色的认同

2. 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 性别恒常化发展的三阶段:

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一致性 2) 对性别期待的认识 3)性别偏爱

性别定型观念:是关于男女应具备的心理特征和所从事活动的相对固定看法。它是对两性的一种信念和态度。

性别定型观念包括四个不同的方面:外表形象、人格特性、角色行为、职业。 4)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

16

16

(二) 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 1. 性别差异的表现

 身体和动作方面  认知方面

 社交和情绪发展方面 1) 女性的言语优势 2) 数学能力方面的性别差异

3) 空间和机械操作能力方面的性别差异 4) 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的性别差异 5) 艺术能力方面的性别差异 2. 性别定型化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心理学理论之一,其认知发生和发展的基本原 则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类是凭借认知结构主 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儿童不断地探索、操纵着外物,通过将其吸收形成了认知 的新结构式,然后,通过这一新结构再去认识新事物。

 评价: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外部因素,但指出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受儿童不断形成的认知结构所支配。经典的认知发展理论关于性别行为学习的假定是由科尔伯格提出来的。他认为,性别认知发展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相一致,儿童不可能理解性别的抽象概念,直到认知能力到了一定阶段才成为可能,即到了性别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性别同一性——时才成为可能。

2) 性别图式理论

 性别图式理论是由贝姆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的。该理论是在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知觉理解为一个建构过程,性别图式加工自动把人、特质和行为划分成男性和女性这两个范畴。如温柔、夜莺归入女性范畴,自信、鹰归入男性范畴。性别图式形成的过程是儿童学习利用性别这一维度进行认知的过程。性别图式是儿童从获得的有关性别的各种信息中发展起来的。这些信息包括行为方式、物体的特性、态度、情感状态等。 3) 社会学习理论

 社会学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心理学流派,是在行为主义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性别角色发展是经验积累的结果,家长、教师、同伴等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人通过榜样、期望、玩具选择来强化性别适宜行为、惩罚性别不适宜行为,通过对男女儿童的不同对待来形成儿童的性别行为。

 评价:社会学习理论是一个清楚、限定明确、容易测试的理论。它的

17

17

主要贡献在于将我们早已熟悉的一般学习理论运用于心理性别的发展上。从性别心理差异研究的角度看,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影响女性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力量。

 关于家长与子女的互动关系

美国的研究表明,同性和异性的家长对子女的反应不同,父亲对子女的反应差异更为明显。在家庭中,往往给予男孩更多的自由和独立性,期望男孩有更多的成功。但是,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而且没有发现这样的模式。

 对三个部落的性别行为进行比较 4、心理人类学理论

米德在20世纪30年代的研究,为社会文化决定性别心理这一命题提供了较客观的证明。她对阿来别什、曼都古玛、赞布里三个原始部落进行了细致的人类学研究结果是:女性气质和性格是由社会条件形成的,性别差异也取决社会文化。

思考题

解释下面几个概念:

性别角色、性别同一、性别角色的认同。 2、简述男女性别的认知差异。

3、谈谈双性化人格的优势对教育的意义。

18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