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生产力”之不足

2022-01-13 来源:好走旅游网


教育“生产力”之不足

【摘要】关于中国近代化失败,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有内部传统制度和文化的羁绊,也有外来侵略势力的巨大冲击;有军工、技术等器物之不足,也有经济基础之不足等等。本文结合分析西方早期现代化强国的取得成功的经验后,认为中国近代化真正之根源在于教育“生产力”之不足。

【关键词】中国近代现代化;外国经验;教育不足

近代化包括制度和社会的近代化,工业革命在西方国家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和强烈的扩张冲动,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外来列强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入侵国内社会迅速做出回应,社会近代化变革势在必行。原有的封建制度加上国内社会长期积弱积贫,近现代化被迫中断。“器物不足”、“制度不足”和“文化不足”显然能很好地概括中国早期近现代化所受的羁绊,但是很显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以器物、制度、文化三方面不足以全括,近现代化之失败还有着深层次的教育原因,中国近代化的中断,教育“生产力”之不足是最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近代化过程中断的教育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的观念

在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下,早期的中国近代化的努力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下,虽然取得了些许成效,但是在完全肯定和保户本国文化精神的前提下,社会近代化停留在器械、工艺层面,中国文化却没有随着先进器物的引进而走向现代化,这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失败根本阻碍所在,在社会上就表现为教育之不足。

(二)文明的排他性

古老的华夏文明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古人的视野中,文明社会永远只有一个,这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传统文化限制了西洋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更难于吸收。对于现代化来说,吸收欧美的技术和文化有重要的意义,而中国一直以来一直以来独尊儒术,根本就没有外来文明传播、吸收、发展的空间。

“天朝上国”的顽固思想决定了它的近代化只能是主动循序渐进的,激进、被动型的近代化是注定不被接受并走向失败。四海之内,唯我独尊的闭锁的心态使中国对外来的一切先进器物,毫无心理准备去接受,自大的心理封锁了中国人向外学习的路子。要知道积弊深重的中国不是光靠军事暴力机器(器物)就能实现其近代的,社会制度基础、经济基础的缺失,要求做更充足、更全面的准备才能走上近代化的正道。

(三)科举制度的羁绊

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科举制开始实行,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首先,科举对考试内容和模式都有严格规定,这样学校的教育都是为了应考,也就只教授考试相关的内容。但是这期间得到发展的只有文学而自然科学却几乎成为空白,这恰恰是近代化所必需的。

其次,科举的阻碍了中国学校体制的近代化。科举把教育和选官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把读书、做官理所当然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应试中举也就成了人们心中关系人生前途大业的事情。使学校教育变成了科举制度的附庸,科举控制了教育,也造成了人们为了做官而教育,通过教育走上仕途的庸俗、错误的教育观念。

再次,影响了中国近代的人才培养。近代化在于技术,更在于人才。力主科举制的清王朝执政大臣鄂尔泰说:“非不知八股为无用,而牢笼英才,驱策志士,其术莫善于此。”当时的社会教育这落后可见一斑,它成了束缚和禁锢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知识分子反抗意识的牢笼。统治阶级把这种貌似合理的制度当作统治人们思想的专制主义工具使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成了文化专制主义的工具。这种在内容上讲究“雕虫篆刻之学”,不准发辉己见“代圣贤立言”的制度,形式上讲究格式排比对偶,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科举制未能实现以知识能力录取人才,反而把人引向了死读书、背教条的死胡同。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没有能培养出近代化所需要的科技型人才,这使得近代化缺乏内部的源动力,仅靠“师夷之长技”是实现不了近代化的,即使取得了一些近代化的成果,也只能是短暂的。

按照日本作家堺屋太一的说法,日本工业社会不同于根植于个人主义基础上的西方工业社会的主要之点,就是它具有“比重视物质生活更重视教育的历史传统”,“官民一体的思想 ”(政府在社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勤劳哲学”(勤劳加清贫),“易于治理的人民”等等。①以上这些都是中国文化所蕴含的,也是日本传统文化所有的,这表明现代化不仅仅是西方的专利,东方文化也在现代化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四小龙”的成功也充分说明了传统文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积极方面。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非常有利于近代化的因素。但在近代中国错误的中央政府政策下,在科举教育制度的衰朽下,我们不仅失去了进行近代化的根本,近代化的动力之源也被深深截于科举之流,中国的近代化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延误了。

新式教育造就的新型知识分子,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主要组成成员,在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发展的进步,一度为争取政治民主化而努力。

人才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教育的落后导致人才缺乏,从而没有了近代化的内在动力。纵观西方国家300多年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的众多因素,实际上就是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人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人的人格品质的现代化和人的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带来社会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结果。社会的不断现代化又对人的现代化赶到促进,推动的作用。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相互创造的。西方发达国家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

代化的就表现出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的过程。教育一方面为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社会结构与制度之一部分,另一方面则主要是传授有助于现代化的那些价值观与态度。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人都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最基本的因素,而国民现代人格的形成是社会现代化的源起,它包括注重效率、开放、自信、独立于传统权威等方面的现代性精神,而这些精神的培养有赖于教育,教育是人的个性发展中影响力最强的因素之一。从整个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来看,现代化不仅靠经济上的统计指数就能说明的,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人的现代化不是社会现代化的副产品,而是现代经济与制度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也是社会现代化水平的决定力量。而人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传播与普及。教育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实现社会现代化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注释:

①堺屋太一 著.《知识价值革命》[M],1986. 转引自《现代化新论》.第219页.罗荣渠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参考文献:

[1](日)安冈昭男 著.《日本近代史》【M】.林和生,李心纯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1).

[2]罗荣渠 著.《现代化新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美)吉尔伯特·罗兹曼(Rozman · Gilbert)主编.《中国的现代化》【M】.陶骅 等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布莱克 著.《现代化的动力》【M】.中译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5]张莹.《浅析日本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J】.《新西部》.201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