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汉语兼语句
2024-08-13
来源:好走旅游网
论现代汉语兼语句 摘要: 本文正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兼语句的句法分析。着重探讨了兼语句的结构关系、结构层次和同行结构辨析三方面内容。第二部分是兼语句的语义分析。这一部分主要从兼语句的第一V1的类型。语义价和名词的“格”三方面对兼语句作了分析。特别是对V1的八种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三部分是兼语句的语用分析。这一部分主要从兼语句的主题和述题、表达焦点、口气、省略和隐含几部分进行分析。 关键词:现代汉语,兼语句 PIVOTAL SENTENCE OF MODERN CHINESE Abstuact: In this paper,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The first part is the syntactic analysis of pivotal sentence .Focused on three aspects of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tructural hierarchy and analysis of the same structure of pivotal sentence.This part has the main three-pronged approach to analyze pivotal sentence on the type.The second part is the semantic analysis of pivotal sentence. Semantic valence and the case of noun of the first verb V1.Especially earried out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eight types of V1.Third part is pragmatic analysis of pivotal sentence .This part mainly analyzes the topic and statement,the focus of expression,foul breath,ellipsis and hidden of pivotal sentence Key words: Modern Chinese,pivotal sentence 目 录 引言:-------------------------------------------------------------------------------------------------------------- 1 一、语句的句法分析-------------------------------------------------------------------------------------------- 2 (一)兼语句结构关系分析------------------------------------------------------------------------------------3 (二)兼语句的同形结构辨析---------------------------------------------------------------------------------2 二、语句的语义分析---------------------------------------------------------------------------------------------4 (1)V1是表示祈使意义的动词------------------------------------------------------------------------------4 (2)表示认定意义的动词做V1------------------------------------------------------------------------------5 (3)V1是表示情态意义的动词------------------------------------------------------------------------------5 (4)V1是表示协同义的动词---------------------------------------------------------------------------------5 三、兼语句的语用分析------------------------------------------------------------------------------------------6 (一)语用分析中的重要概念——主题和述题------------------------------------------------------------6 (二)兼语句的焦点---------------------------------------------------------------------------------------------7 (三)口气---------------------------------------------------------------------------------------------------------7 (四)兼语句的省略与隐含------------------------------------------------------------------------------------7 结语------------------------------------------------------------------------------------------------------------------8 参考文献------------------------------------------------------------------------------------------------------------9 注释------------------------------------------------------------------------------------------------------------------10 引 言 现代汉语兼语句<1>这种特殊句式在我国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但进行系统的研究却始自现代汉语。本文首在总结归纳,并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现代汉语兼语句做一简要分析,以便对兼语句的进一步研究做一点贡献。 为了叙述方便,行文方面将采用如下语法符号和框架:1、兼语句基本语法框架:N1+V1+N2+V2。其中N1是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做全句主句;V1是动词;N2是名词或名词性成分,既是V1的宾语,又是V2的主语;V2是动词或形用词类,使N2的陈述部分。2、〔 〕表示停顿或插入状语。 一、 语句的句法分析 语法研究中的句法平面,使指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词语与语句按照一定的凡是组合起来,构成一定的句法结构,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就是句法分析。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也就是着眼于句子成分的确定和结构方式的判断。另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之间的层次进行分析,也就是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层次划分。 <一>兼语句结构关系分析 如前所述,典型的兼语句是由N1+V1+N2+V2四部分组成。其中:N1+V1+N2+V2构成主谓关系。V1与V2构成动宾关系。N2与V2又构成主谓关系。N2既是V1的宾语,又是V2的主语。例如: <1>我爱他身强力壮能劳动。(《刘巧儿》) <2>他骄傲自己曾是毛泽东时代的战士。(杨朔《三千里江山》) <3>她今天不是派人送来一封信吗?(巴金《寒夜》) 在上述三句中,“我”“他”和“她”是全句的主语。后面的维全句的谓语。“他”“自己”“人”又分别是“爱”“骄傲”“派”的宾语,同时是“身强力壮能老大”“曾经是毛泽东时代的战士”“送来一封信”的主语。 在N1、V1、N2、V2四个成分中,N1和N2主要是由名词代词或其他名词性短语组成;V1有动词组成;V2有动词形用词或名词等组成。由于动词V1将在语义部分讨论,所以这里只讨论N1的构成,对N2、V2不做具体论述。 N1是兼语句的主语,通常有体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代词,体词性并列短语“的”字短语等。例如: <1>老通宝骂他多嘴,他还是要说(茅盾《春蚕》) <2>我只可怜他没有知识(巴金《家》) <3>明明是苦事,他当玩话说。(杨朔《三千里江山》) <4>有人从背后赶上来,拍拍他的脊梁,跟他打招呼。(同上) 上述各例中的N1“老通宝、我、他、有人”分别由名词、代词、偏正短词构成。N1在具体的语境中,有时可以省略。例如: <1>随你盖多少新房子,总有那么多的人来往。(茅盾《子夜》) <2>现在让我们离开赵长城。(翦伯赞《内蒙古访古》) <3>他变了,鼓励儿子报名参军。(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上述三例中,分别省略了N1“房子、我们、他”这一个名词代词。 <二>兼语句的同形结构辨析 前文我们已经说过,兼语是的形式是“N1+V1+N2+V2”但用这种形式的结构却不一定是兼语式,而是其同型结构。如: 1、 推子站在幼儿园门口看着小米的背影。(2006年《中篇小说选刊》) 2、 邮局通知你去取包裹。 3、 收生婆给祥子一点暗示。(老舍〈骆驼祥子〉) 4、 雨过天晴(顺承关系) 5、 部队接到命令:立即急行军去支援友邻部队。(陈昌来《现代汉语》) 以上5例均是“N1+V1+N2+V2”的结构格式,却都不是兼语句式:例1是连动式;例2是主谓作宾语;例3是双宾式;例4是紧缩式;例5是复句。这些都是兼语式的同形格式,只有认清这些同形结构的特点,才能把他们和兼语式相区别。 下面,就兼语式和连动句、主谓作宾句、双宾句的区别作一探讨。 1、 兼语式和连动式的区别<2> 区别连动山河兼语式通常是看各动词谓语是否陈述同一对象。例如:黄柏茸料旭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谈到连动句和兼语句的区别时说:连动句“所有谓词都是陈述全句主语的”。兼语句的“后一谓词的宾语发生主谓关系,而与全句主语一般不发生主谓关系”。怎样理解这里所说的“主谓关系”?主谓关系与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主谓关系是一种句法结构关系,施事、受事、当事、工具等与动作的关系等是语义关系,二者并不各就对应。同一句法结构关系可以表示不同的语义关系。如:“我喝完了”与“酒喝完了”“我”与“酒”都是主谓。但前者是施事,后者是受事;同一种语义关系可以由不同的句法关系表现出来。如:“喝完了酒”与“酒喝完了”。两个“酒”都是受事,但前者是宾语,后者是主语。由此可见,分析句法结构不能以语义关系为标准,但语义关系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并不是毫无影响的。汉语中只要是施呈出现并且放在句首,大家几乎无例外地都承认是主语,而表示工具、受事、当事、处所等的词语放在句首是不是主语不一定。但表示这些语义关系的词语若处在施事后都不是主语。例如下面四个句子都是“N1+V1+N2+V2”: <1>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彭静风《驿路桃花》) <2>每条流水的旁边,有很多战士用脸盆煮粥吃。(陆定一《老山界》) <3>这使我有点失望。(张贤亮《绿化树》) <4>谁指使你来的?(曹禺《雷雨》) 一般认为,<1>、<2>是连动式。<3>、<4>是兼语式,就是因为V2的施事(即主语)不同。“走”“吃”的实施分别是“老妪”“战士”而“失望”“来”的实施分别是“我”“你”。根据上述例句可知,N2与V2有无主谓关系是判断是兼语句还是连动句的主要标准。而这种主谓关系所限定的 语义关系是一种“施事——动作”的关系。以上只是从句法格语义关系方面对连动句和兼语句的区别做了一点基本坍塌而实际情况要逼着错综复杂的多,仍得今后进一步探讨。 2、 兼语句和主谓做宾语的区别 下面的几个句子都是主谓做宾句的格式: <1>历史已证明,这是正确的选择。(关庆彤《周恩来在“文革”中》) <2>大家都知道他集护了一大批党内外的干部。(同上) <3>在这种情况下,周总理考虑的自己是不是“思想落后”,跟不上形势。(同上) 主谓做宾语与兼语句的区分的关键是看V1和V2的关系。根据V1和N2是直接成分关系,还是间接成分关系,可以这样鉴别: 主谓做宾语中V1和N2是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N2只做V2的主与,不做V1的宾语。所有语音停顿在V2和N2之间,可以扩展。在V1和N2之间插入副词或时间状语。例如: <1>你记住:(以后)你要好好地下地种地。 兼语式V1和N2是直接成分关系,N2做V1的宾语,V1是粘着式动词,所有V1和N2之间不能有语音停顿,停顿在N2后。例如: <2>咱们保护商洛山百姓不受官兵之灾。(姚雪恨《李自成》) V1和N2之间不能插入状语或副词等加以扩展,例如<2>不能说成“咱们保护(再)商洛山百 姓不受官兵之灾”。 二、 语句的语义分析〔3〕 对语义可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广义的语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语境意义、社会文化意义等等;一种是狭义的语义,它专指语法领域中予以平面的意义。语义平面的语义结构〔4〕若没有一定的句法结构来表示是无法显现的。相反,句法结构若不表示一定的语义结构,也就是空洞无物促成为不可知的东西。本文对兼语动词V1的分析,既是从语义的角度来探讨它的句法特征。 1、V1是表示祈使意义的动词。这类动词大都表示“支使要求、嘱托、命令、派遣、应允”等意义。主要动词有:使、叫、请、派、指使、托、阻止、准许、听记等,例如: <1>请你吃甜苹果。(《好孩子画报》2002年9月) <2>这令我到底惦念着江南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3>它常鼓舞着我奋勇前进。(江耀辉《红军赞》) <4>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孙犁《荷花淀》) <5>母亲叫润土坐。(鲁迅《故乡》) <6>朱怀镜说什么也不要他们送他回梅园。(王跃文《梅次记事》) 上述6例中动词V1的“请、令、鼓舞、叫、召集、要”分别表示请求、致使、组织、放使、组织、请求、准许“之意。 2、表示认定意义的动词做V1。这类动词主要表示“称谓、认定、更改、介绍、选举”等意思,带补足与莱表示对于宾语所认定之名。主要动词有:称、叫、呼、说、骂、追认等等。例如: <1>他们盛赞它是“引出知识迷宫的线索。 <2>我明日就认姨妈做娘。(曹雪芹《红楼梦》) <3>成天叫人家看着我不快活。(曹禺《北京人》) <4>他们选择元宵节逛花市这个节目作为过年度一个高潮。(秦牧《花城》) <5>发达地区的客人到了落后地区,总称那里山清水秀,民风古朴。(王跃文《梅次记事》) <6>而如今却要任命他的夫人认此要职,让看上去是个阴谋似的。(同上) 上述6例中的动词V1“盛赞、认、骂、选择、称赞、任命”分别表示“认定、称呼、认定、认定、认定、认定”之意。 3、V1是表示情态义的动词。这类动词表示“喜、怒、哀、恨”等心理活动以及“褒贬”等意义。在此类动词构成的兼语句中,V2通常表示V1的原因。这类动词主要有“承、谢、受、恨、指责、批评、祝愿、恭喜、欢呼。例如: <1>我爱妻贤淑善良。 <2>就是我嫌他有点新的习气。(丁西林《一只马蜂》) <3>别怪我打扰你就行了。(王跃文《梅次记事》) <4>祝你一帆风顺!(日常用语)、 <5>一个面貌凶恶的中年妇女领走了她。(巴金《家》) <6>他还要你陪他谈天。(丁西林《一只马蜂》) 上述6例中的动词V1“松、根、帮、带领、领、陪“分别表示”陪伴、跟随、帮助、带领、带领、陪伴“之意。 4、V1是表示协同义的动词〔5〕。这类动词表示“带领、陪伴、护送、跟随、帮助”等意义。这类动词构成的兼语句里,V2往往可以跟N1构成一个表述。这类动词有:率领、带领、陪伴、配着、护送、扶着、跟随、随同、帮助、支援等。例如: <1>他送我上车。(朱自清《背影》) <2>舒天,跟我出去吃饭去。(王跃《梅次记事》) <3>行吧!我帮你做好这件事。(同上) <4>一男两女带领记者与公安、工商人员来到第十个窝点。(《辽沈晚报》) <5>一个面貌凶恶的中年妇女领走了她。(巴金《家》) <6>他还要你陪她谈天。(丁西林《一只马蜂》) 上述6例中的动词V1“送、根、帮、带领、领、陪”分别表示“陪伴、跟随、帮助、带领、带领、陪伴”之意。 三、 兼语句的语用分析 语法研究中语法平面。即:人们在交际中用语或短语造成句子时为表示某种特殊意义而用的语言成分与方法。句中词语与使用者(符号与人)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属于语用的(pragmatieal)。研究语用,也就是研究人怎样运用词语组成句子相互间进行交际。语法分析中讲词类,讲句子成分讲句型,讲施事受事工具等等,都还只是停留在对语法进行静态的分析或描写,而用语则是偏重于表达的,所以是一种动态的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也还是不够的,还没有完成分析句的任务;只有在句法分析、语义分析的同时,进行语用分析,才算全面达到了语法分析的目的。 本文将语义分析的兼语句语用内容主要有:主题和述题表达焦点、口气、兼语句的省略和隐含几部分。 <1>语用分析中的重要概念——主题和述题 “主题和述题”是句子的语用结构。主题是说明的对象,一般是已知信息;述题是对于主题进行说明的部分,一般是未知信息。在句子中一般情况下是是主题在前,述题在后。例如: 1、 你叫他来。 2、 陈老五劝我回屋子里去。(鲁迅《狂人日记》) 3、 我知道了,请朱书记放心。(王跃文《梅次记事》) 4、 他送我上车。(朱自清《背影》) 5、 我来帮你拿吧。(曹禺《北京人》) 6、 雷锋扶着老大娘上了车。(陈广生《雷锋的故事》) 上述几例中,“你、陈老五、我、他、我、雷锋”分别是各句的主题,属于已知信息,其余部分则分别是各句的述题,属于未知信息。 主语与主题的具体区别: 1、主语与作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在语义上有选择关系,而主题除兼作主语外,则没有这种关系。动词只决定主语,而不能决定主题,例如:“明天你叫他过来。”这句话里与谓语动词发生关系的是主语“你”而非主题“明天”。可说“你叫他过来。”若非具体语境,却不能说:“明天叫他过来。” 2、主题必须处于居首,而主语则未必。例如:“过几天你领他回来。”在这句里,“过几天”是主题而“你”是主语。 3、主语前边不能加介词,因为介词结构组成的断语不可能是主语,而主题前边有时也可以加上一定的介词。如:“津津路上他送我过来。”在该句中,“津津路上”是主题,而“他”是主语,如需要,可在“津津路上”前加介词“在”。 4、主题和主语不重合时,主题出租主谓结构的外层。例如:“这个问题,我认为他不理智。”中的“这个问题”从语中上看属主题,从语法上看是提示语。 (二)兼语句的焦点。 新信息的重点称为焦点。焦点是各语用概念,是说话人最想让听话人注意的部分。在句子你不,焦点往往是说话人赋予新信息强度最高的部分。因此焦点可以起到明显的突出作用。本文只对焦点中两种基本类型,即:自然焦点和特指焦点作一分析。 特指焦点是指句法结构中由于表达需要而着重说明的成分。如:“谁叫他来干什么”回答说:“我叫他来打球。”通过以上可以说明,兼语句和一般主谓句的自然焦点没有什么区别。 (三)口气 口气也属于语用范围,表示句子的“情感评价”。兼语句一般可以由肯定、否定、强调、委婉等种种口气。兼语句中最常见的是强调口气,一般可以用强调重音来表示。例如: “我欣赏他勇敢”。“我爱她贤淑”。在这里分别强调“勇敢”“贤淑”。口气有时可以借助表语气的副词“是、仅仅、就”等来标记,如“是小王昨天在学校里看了一部很精彩的电影。”“你叫我去,我就不去。”这两例中分别强调的是“小王、不去”。 (四)兼语句的省略与隐含 省略指的是结构上必不可少的成分在一定条件下设有出现。隐含是由句法格式的紧缩而形成的一种隐略现象,也是汉语中极为常见的隐略现象,是语义层面的概念。吕淑湘先生〔(1946)《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用语句子的分析》〕〕曾指出:“国语的句法分析比较印欧语言困难。”远远之一便是“隐藏和省略的部分太多”。使得汉语的鱼子和印欧语的句子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别。 1、 省略 “对于这件事,我觉得不好办。” 这句话中,本应是“我觉得(这件事)不好。”只是承前省略了兼语“这件事。”其他的如:“递上新作一篇,请(你)批评指正。”“请(你)补发些讲义。”“一时又叫(彩霞)倒杯茶来。”“又请(贾母)后日过来看戏。”等均省略了括号中的兼语。 2、 隐含 “油着,油着,请闪开!” 这句话,我们在农村红白喜事中常听到。此句中“请”和“闪开”之间就隐含了兼语“大家”或“你”。又如: “我们要求放我们回家”。 在这句话里,由于要求的对象N2具有不定指性。一般应属隐含。其他的如:“请允许”“禁止吸烟”“请勿悬河”等在具体句子里一旦加上兼语即时定批。 结语 以上就是语句中的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了一下剖析。我们知道,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兼语句分别进行分析,无非是为了说明的方便而已。事实上,据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中,以句法学为基础。这是由于法学的性质决定的。语法学是研究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对于严打结构规律,只有做到形式化的说明,才便于检验,才有说服力,才利于掌握。句法根语义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句法和语义一起,跟语用发生关系。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都是静态分析。而语用分析咋舌动态分析,把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结合起来分析,既符合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又符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三个平面的理论由于引用了语用平面,顾及到了语言的使用,这就大大改变了过去那种基本上只搞静态描写的片面做法,开拓了在兼语句语法研究中把静态研究同动态研究性结合、相印证的新思路。不过,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毕竟是一门新兴的前沿理论,用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研究现代汉语兼语式仅仅是一个初步的探讨,还很不完善,很不系统,仍有许多问题需进一步挖掘。比如N1+V1+N2+V2序列中V1的东侧是“引、须、陪、带、帮”一类时,N1+V1+N2+V2应属何种句式?例如: 1、 连长命令战士们前进。 2、 连长带领战士们前进。 例1是兼语式,句子中的“战士们”是“命令”的受事,是“前进”的施事;“连长”只是“命令”的施事。例2种的“战士们”是“带领”的受事,还是“前进”的施事;“连长”既是“带领”的施事,又是“前进”的施事,从“战士们”看,例2是兼语式,从“连长”看,例2是连动式,那么例究竟做何称谓呢?在现代汉语中,这样的句式又有多少呢?这些特殊句式还有那些深层的特点呢?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1、范晓 《三个平面语法观》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78 2、邢福义 《汉语语法学》 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7 3、黄伯荣 《现代汉语》 高教出版社 1997 4、吕淑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出版社 1996 5、陈高春 《实用汉语语法大辞典》 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5 6、朱德熙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商务印书馆 2000 注释: 〔1〕吕冀平 《汉语语法基础》 商务印书馆 2000 〔2〕叶苍岑 《现代汉语常用句式》 北京教育出版社 1957 〔1〕朱德熙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商务印书馆 2000 〔1〕张树铮 《再论兼语式》 《山东大学学报》 1987年1月 〔1〕陈健民 《现代汉语句型论》 语文出版社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