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22-06-28 来源:好走旅游网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

贾晓明 刘颖

2012-11-2 11:38:44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期

【英文标题】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System:Tak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Example

【作者简介】贾晓明(1961—),女,教授。E-mail:jiaxiaom@263.net;贾晓明/刘颖,北京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1

【内容提要】构建社会工作实习体系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建设借鉴国内外经验,以培养“创新性、实践型、国际化”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不断研究探索,不断付诸实践,形成了“价值为先、实践创新、循序渐进、制度保障”的完整实习体系。实习体系主要由独特的价值系统、系统的课程设置、完善的督导制度、特色的专项实习及有效的实习基地网络五个部分组成。

Constructing a practice system of social work meets the need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 and is a significant part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work speciality in China. Using both domestic and overseas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practice system of social work specialty aims at training \"innovative, practical,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ers by action research which means persistent researching exploration and continuous practice to shape the complete practice system of \"value first,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proper sequence and gradual progress,

systematic guarantee\". The frame of practice system includes five parts, which are unique value system, systemic curriculum setting, consummate supervision system, characteristic practice and effective practical base network.

【关 键 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social work/social work professional/practice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370(2009)03-0137-04

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1]。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的建设以培养“创新性、实践型、国际化”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将实习体系纳入到四年整体培养规划中,形成“价值为先、实践创新、循序渐进、制度保障”的完整实习体系,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度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同时更具有实际的社会服务能力,能在多元的社会工作岗位上,及时有效地处理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成为高素质、有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工作”是一个行动取向的服务性专业,旨在通过符合专业伦理的“做”,来动员社会资源,在个人、家庭、社区三个层面提升人的社会功能,解决社会问题[2]。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环节,甚至可

以说是整个专业教育的核心,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实习体系,得以很好地实施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更能适切社会的需要,真正有能力服务于社会[3]。

1.社会的需求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思路,社会服务专业化的推行,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全国各省市也有各种社会工人才建设规划和发展力度。而大学的专业人才培养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就成为当务之急[4]。

2.国际的专业化发展

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在西方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有完善的理论、系统的课程建设以及多元的社会工作机构,有规范的资格认定制度,以及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庞大的社会工作专业队伍[5]。特别是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规范上有明确的要求,包括800学时的实习学时,以及实习督导、实习评估等诸多内容[6]。而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只有20年左右的历史,无论是在理论建设、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与国际上的专业建设标准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上如何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的专业化要求,需要积极的探索,特别是在实习体系建设方面应成为重中之重。

3.社会工作专业需要探索适合中国本土的实习体系

近几年,由于社会需要,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在规模上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有200余所大学建有该专业。然而在专业建设上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如何与国际接轨,建设可行的、规范的社会工作实习体系,是个新的课题,需要创新性地尝试、探索、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的社会工作实习体系框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也为国内其它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为国际化的交流与发展中呈现中国的专业努力与成果。

二、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架

基于以上诸多原因,笔者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系统的社会工作基本理论为依托,从社会现实需要出发,呈现创新、实践、国际化的特点,构建社会工作实习体系的框架,并付诸实践,然后再总结,再实践,使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的建设初具成果。

实习体系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独特的价值取向、系统的课程设置、完善的督导制度、特色的专项实习、有效的实习基地网络(见图1)。

图1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框架

三、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的基本内容

实习体系由五个部分组成,而各个部分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并充分体现创新、实践、国际化特点。

1.关注社会、以人为本——社会工作实习的价值系统

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它不仅是做事情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关于做什么事情是有价值的和它应该如何去做的准则。价值被认为是社会工作定义的基础,甚至是唯一的基础或不可缺少的基础之一,同时它还被认为是社会工作

技术的源泉[7]。

社会工作实习体系的建设,价值观是实习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一面旗帜,是其他部分的重要基础。实习体系所构建的价值系统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人,认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和价值。所以社会工作实习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对所有接触到的人,特别对所有的帮助对象,都要给予尊重,不会因为有的人贫穷、有的人违法、有的人与自己的观点不同等而会不给予同样的对待,甚至践踏他们的尊严。

(2)人文关怀。试图对人、团体、社会、环境去了解、理解,表达最基本的同情心与关怀。在所实习的不同社会工作领域,了解不同社会工作对象,对人类的深层内在情感体验例如爱、恨、恐惧等给予高度关注。

(3)追求社会公平。有批判精神,有社会正义感。对社会不公、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因此不管是一般的社会调查,还是机构探访以及参与实习机构的社会服务等多种社会工作实习,都抱有极大的社会责任感。

(4)对文化的尊重与理解。把人放在社会背景下、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去理解,所有进行的服务、研究都要对文化予以尊重。

(5)助人自助。社工不是救世主,要帮助受助者自我成长,培养受助者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国际接轨、行动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课程体系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教学载体是800学时的社会工作实习课程体系,它由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课程所组成。这些课程独立于其他专业课程,并不包含在其他专业课程中。课程体系由十余门系列实习课程组成,主要有社会实践、社工实务基础、课程认识实习、社工初级实习、社工中级实习、社工高级实习、社工业务实习、毕业实习等。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是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以社会工作实务为核心,以行动为取向的社会工作专业训练

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特点:

(1)与国际接轨。具体体现在一是与国际上对社会工作专业800学时的课程设置要求相一致;二是对实习的目标要求一致;三是实习地点也走出境外,直接接触和学习前沿国际化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

(2)课程设置创新。800学时设置哪些实习课程,不同实习课程其实习教学内容、实习教学目标、实习方法等完全独立创建,具体实习课程教学方案即学期分布、学时分布见表1。

实习课程体系在专业整体教学计划里有合理的布局和规划,创新思路是:开阔视野、循序渐进、注重实践、循环发展,如图2所示。

实习课程规划的创新思路具体内容是:

第一个层面:理论的储备及社会现实的初步了解。在第一学年,通过《社会学》、《社会工作概论》等课程以及社会实践,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掌握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和该学科的研究前沿,接受系统的社会工作、社会调查研究及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训练,熟悉国内外社会工作相关研究方向的最新动态及社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是在暑期进行社会实践环节,就某一社会现象或问题有一初步的调查和了解。

第二个层面:社会现实问题及干预的接触及了解。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首先学习《社工实务基础》,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实习所依据的主要理论,实习的基本技巧与方法,以及实习的伦理,为以后一系列实习打下理论基础制定基本的实习规范。在暑期和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进入进不同社会工作机构,如国家民政等行政部门、各个相关部门、社会服务机构,了解和掌握现有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服务提供的状况。课程为《社工初级实习》,《课程认识实习》等。

第三个层面:运用所学方法理论直接服务于社会。从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到第四学年,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通过实践再了解、再学习、再实践。直接到不同的、多元的社会服务机构、国家行政部门开展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方法,如进行个案工作、团体工作,也提高分析社会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思考社会问题,也培养创新性的解决具体社会问题、服务对象现实问题的方法。从中为刚刚开始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一些新的理论思考视角和新的实践方法。

主要是课程《社工中级实习》、《社会工作高级实习》、《毕业实习》等。

这三个层面循序渐进进行,也是循环发展。三个层面中都引入学术研究,对某些社会现象、干预策略与方法都进行创新的探索。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学术研究三位一体。

3.规范专业、素养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督导制度

建立完善的督导制度,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专业能力提升和实习质量维护的重要保障。

实习督导制度由6个督导部分组成。

(1)个人成长督导。由专门的课程完成,即《自我探索与专业成长Ⅰ》、《自我探索专业成长Ⅱ》,分别开设在一年级和二年级。课程形式是组成个人成长督导小组,每个小组10名学生左右,分别由专业教师带领,结合专业发展,进行不同主题的个人探索。

(2)专门领域督导。如如何进行老年社会工作特别是对临终老人的社会工作,打工子弟学校的社会工作等,由不同领域有专长和专门研究的教师督导。

(3)专项实习督导。如社会工作实验室“大学生热线”专项实习,定期进行热线督导;对参加四川灾区救灾援助工作进行专门的督导。

(4)专业方法督导。主要是三大工作方法: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方法督导,由擅长不同工作方法的老师督导在实习过程中具体方法的运用。

(5)结合实习的科研督导。如对参加儿童创伤研究、奥运会城市志愿者评估体系研究的学生,依据项目进行特定服务的督导。

(6)结合毕业论文的实习督导。学生通过在实习中接触到的社会现实社会问题,引发思考,选择作为毕业论文题目进行深入研究,教师进行专门的督导,提升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扎实稳定、灵活应变—社会工作专业的专项实习

(1)建立稳定的特色实习项目,如“大学生热线”。在实验室开辟热线,使学生有社会工作实践机会,作为特色服务项目,也直接服务于社会。热线面向全国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提供必要的信息给予来话者以帮助。同时学生进行热线管理、负责宣传推广等,使学生实践社会工作多方面的专业能力。

(2)直接参与国内重大事件,发挥专业优势,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实际社会援助。在社会发展中,会不断出现重大社会事件,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要有极高的敏感度,参与到之中,并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提供应有的服务,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也适当地建立特殊专项实习,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都到锻炼。2008年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社会工作专业师生积极参与其中,直接为社会现实服务。

一是承担北京奥组委、北京市团市委“北京奥运志愿者、城市志愿者评估体系”的研究,对奥运会测试赛、重大节日、奥运会中城市志愿者服务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了评估体系,为奥运会的志愿者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是2008年暑期,赴四川灾区进行救灾援助。地震发生后,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及时投入到抗震救灾中,进行多项专业培训,并于暑期在灾区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援助工作,在灾区安置点建立了社会工作站,进行灾区群众的需求评估、孤儿及单亲儿童的援助、灾区群众的心理疏导等工作,进行了大量救灾社会工作实践,为灾区提供有效的服务。在灾区进行社会工作援助的实践经验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研讨会上进行报告了与分享,在理论上也不断思考及创新。

5.拓展视野、以点带面——社会工作实习的基地网络

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的建设是社会工作实习体系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很好地满足了教学计划实习课程的要求。

(1)在境外建立实习基地,接触前沿社工,拓展学生视野。在实习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本着国际化的理念,2006年与香港协情社签署了实习协议,在境外建立了实习基地,所有社工学生分别在假期到香港进行实习。学生能接触到前沿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更同香港社工一起工作,进行实际的社会工作实践,学到具体的社会工作理念和技巧,也进行反思如何推动大陆的社会工作发展。

(2)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机构的建设有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建立满足不同需求的实习机构,分为长期稳定实习机构、短期实习机构、临时实习机构。长期实习机构即签署了长期的实习协议,一方面保障学生完成基本的实习任务,使学生能进行见习、方法实习、毕业实习等连续性的实习,同时也为实习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短期实习主要是针对某一项的实习,如社会工作方法实习,

或者是进行毕业实习等。临时实习主要是针对某实习专题临时联系接触的实习机构。二是建立与完善在机构实习的各种规章制度、文件,如实习前学生的实习计划书、专业向实习机构提供说明实习目标和内容的实习函、学生的实习的中期报告单、实习机构出具的实习评估表、学生必须完成的实习总结报告及对机构的反馈回报等。这些制度要求使在实习基地的实习既规范也富有成效。

(3)发挥专业优势,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领域的范畴,发挥专业优势,促进校园文化建立,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工作系的校内基地目标。学生工作部心理咨询中心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基地,实习内容包括为大学新生进行环境和心理适应的社工介入,分散实习主要有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带领大学生自我成长工作坊项目。也以学校附小作为学生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实习基地。

四、结语

社会工作实习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发展,不断有新的需求产生,也不断有新的经验总结。社会工作实习体系建设本身体现着不断创新的过程,在专业化、国际化、本土化上方面有更多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4]社会工作文选编辑部.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C]//孙建春.社会工作文选.北

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8-13

[2]Maleolm Payne.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何雪松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6.

[3]戴维·罗伊斯等.社会工作实习指导[M].屈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3.

[5]童小军.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C]//孙建春.社会工作文选.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112-121

[6]William R.Nugent 21世纪评估实务[M].卓越,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

[7]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0-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