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2020-02-06 来源:好走旅游网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班级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本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过渡时期,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语文的学习内容也由词语向篇章过渡。因此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积累,通过精读、品读重点句段,引导学生逐步体会理解课文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艳”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通过边读边展开想象,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独特美。 3.学习并尝试运用拟人化的表达,体会作者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喜爱之情。 4.关注并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 学生准备: 预习课本。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经过两个月短暂而又漫长的暑假生活,你们又长高了,更懂事了。今天来学校时,你们细心观察过我们熟悉的校园了吗? (二)请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久别的校园如今给你的感受怎样?谁来夸一夸我们的校园? (三)总结:是啊!我们的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明亮的窗户,宽敞的教室,美丽的校园花坛,还有我们在操场上留下的欢 个性思考部分 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时 授课教师 共计2课时 声笑语……无不勾起我们对学校喜爱之情,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扫清障碍 (一)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二)课前,同学们在预习时标注了有新鲜感的词句。 1.我们先来看词语,每个人分享一个你画的新鲜感的词语,全班跟读。 2.我听到很多同学都提到了民族,你们了解这么民族吗?出示资料袋。 (1)学写“服”“装”。 (2)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说怎么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好了。(关注字的结构) (3)生一边分析,师一边范写。(“服”注意左窄右宽,“装”上窄下宽,提醒压线笔的位置) 3.请同桌交流,说说你画的句子怎么让你觉得很新鲜呢? 预设一: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1)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得哪里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2)生评议。 (3)师小结:想要把长句读好了,首先要读得正确,不能加字也不能丢字。还得学会停顿,在逗号,句号的地方要停顿,长句的中间也要稍微停顿换气。老师把要停顿的地方用一条斜线标出来了,想不想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4)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在画斜线的地方停顿了,画斜线的地方稍作停顿,比逗号停顿的时间要短一些。) 课件出示: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 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5)谁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真是一次比一次读得有进步! 预设二: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谁能把这个句子读好了? 预设三: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谁能把这个句子读好了? 预设四: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自己试着读读这个句子? 三、感知内容,理清顺序 (一)你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把长句子读得又正确又流利,想不想试着读一读课文?(指名4人分自然段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你听懂了什么? 1.读完第1段,你们听懂了什么?(生自己说段意)师出示课文的叙述顺序很清楚,先写同学们走在来学校的路上,来到(小学) 2.指名读2、3自然段,你们听懂了什么?(生自己说段意)师出示再写(来到学校),然后写同学们在学校里(上课)和(下课) 3.指名读4自然段,你们听懂了什么?(生自己说段意)师出示最后写(赞美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谁能把每一段的主要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课文先写同学们走在(上学的路上),再写(来到学校),然后写同学们在学校里(上课)和(下课),最后写(赞美大青树下的小学)。 (三)你看,只要我们把每个段落的意思合并在一起,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是段意合并法。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一)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所民族小学,认读和书写了生字、词语,还读懂了课文,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这些有新鲜感的句子,在这所民族小学中是怎样快乐学习生活的。 (二)作业: 必做:我能认真观察剩余的生字,并把生字写规范。 选做:我能正确流利地把这篇课文读给父母听。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些词语你还记得吗? 课件出示: 松鼠 山狸 绒球花 凤尾竹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1.谁来读? 2.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3.看看你们读得流畅吗?我们开火车读。 4.火眼金睛的你们,看看这些词语的排列,你发现了什么? (三)这些你在自己的学校中都见过吗?是啊!这些词语就给了我们一种新鲜感。这所小学跟我们小学一样吗?多么特别啊!【板书:特别】 二、细读文本,学习表达 (一)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请自由地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这所小学的特别之处。教师巡视指导。 (二)预设一: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1.哪里特别呢?这真是一个多民族的小学。 2.你能读出它的特别吗? (三)预设二: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1.窗外有多安静呢?先是(树枝不摇了)再写了(鸟儿不叫了)又写了(蝴蝶停在花朵上),都为了表达什么?(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是啊!他听得多认真,这样的氛围更加突出了什么?(窗外十分安静) 个性思考部分 2.让我们合作来读一读。我读第一句,温柔的女生来读这三句,开朗的男生来读这一句,让我们一起读出安静。 3.作者是怎样写出安静呢? (1)先写了(树枝不摇了,好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再写了(鸟儿不叫了,好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又写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他们都被同学们的读书声吸引了。 (2)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窗外还有哪些植物和小动物也被吸引了?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3.他们听得多么认真,都忘了自己该做的事,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吗?我们都知道植物动物可不会听,可他们却像人一样听得那么认真。此时,他们都不再像是景物了,仿佛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样把物当做人来写就是拟人化的表达,这样拟人化的语句就是拟人句。【板书:拟人】 4.你看,拟人化的表达给我们带来了新鲜感,还带来了美好的画面。谁能读出来?我好像走进了那个画面!真美! 5.其实不止是他们,作者也被同学们的读书声吸引了,谁能读出作者的心声?我听出了向往,我听出了陶醉。 6.难怪作者这样赞美道:(齐读)这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板书:可爱】 三、深读课文,实践表达 (一)其实文中还有很多拟人句,你能找出来吗?请同学们小声地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来。 (二)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怎么看出这是拟人句的? 2.你能读出画面感吗? (三)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怎么看出这是拟人句的?这些小动物竟然能像人一样看热闹,这就是拟人化的表达。 2.自由地读一读,你能想象出怎样的一幅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还会做些什么?他们怎么看热闹?听到了什么? 3.人与动物多么和谐,多么欢乐!请你读出来! 4.难怪作者发自内心地赞美道:(齐读)这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四、美景结尾,升华情感 (一)作者运用拟人化的表达,把这所特别的小学写得如此活灵活现、可爱美好。难怪作者久久不忍离去,最后还被这所小学的美景深深吸引了。你能读出来吗? (二)让我们伴着音乐,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五、课后练习,迁移表达 (一)我们也来说说自己的小学吧。 1.练习一 (1)圈出关键词:上课;在教室里。上课了,同学们会在教室里做什么呢? (2)此时,窗外又会有哪些植物和小动物呢?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3)同学们都说的是课文里的动植物,我们来说一些新鲜的,老师送给你们一个锦囊,请你合理想象,试着连起来说一说你的学校。 (4)能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拟人句吗?老师再送你们一个锦囊。自己说一说,你也能说出新鲜感的语句。真美啊!多么和谐! 2.请同学们自选时间、地点,说说你心中的可爱小学。 (二)你看!我们运用了拟人化的表达,我们的学校也变成了一幅幅美丽鲜活的画面。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