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者仁心:我身边的好医生”主题征文活动作文【4篇】.doc

2020-11-22 来源:好走旅游网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医者仁心:我身边的好医生”主题征文活动作文【4篇】

年复一年,不忘初心,不减热情,他总是科室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个,与他而言,患者的安危早已成为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下面是我带来的“医者仁心:我身边的好医生”主题征文活动作文【4篇】,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1.

“医者仁心——我身边的好医生”主题征文:仁心待患者,妙手塑新生 他叫刘xx,是xx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行医数十载,他的脚步走过了无数城市,给许多病人带去了生的希望。细细的一根支架,在他的手里,变成了重建病人生命的桥梁。19年来,他始终专注于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致力于脑卒中事业的发展,只为用自己的双手,挽救更多中风病人的生命。

医术高超,他用技术点燃生命希望

“专业,有担当,敢于创新”这是科室医护人员给刘xx的评价,这名看似年轻的科主任,在同行及患者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从医19年来,他始终怀着一颗初心,坚持以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将自己的心血、经历和智慧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医疗工作中,不计得失,甘于奉献。

他常常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医生”,把脑血管的介入治疗引入到了xx地区,并使之得到不断发展壮大,给川西部地区的脑卒中事业发展打开了新的入口。

202X年,刘xx来到xx市第三人民医院,在这里,脑血管介入治疗还是一片空白领域。在这之前,中风病人的治疗更多的是依赖于传统药物。许

1 /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多中风病人尤其是偏远山村地区的病人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加上时间的延误,治疗手段的不得力,而遗留下瘫痪、残疾等后遗症,严重者导致死亡,给无数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在刘xx的带领下,科室率先在川西北地区开展各类神经介入技术,给脑卒中患者的生命带来了新的希望。从202X年到现在,共有两千余名脑梗死患者在他的手中接受了介入手术治疗,这些患者中,有的对治疗已经不抱希望,有的是因为手术风险太高被拒而来,是他,给与他们全力治疗,带给他们新生。

他的门诊总是挤满了各地慕名而来的病人,病人再多,他从不厌烦,总是面带笑容地耐心问诊,悉心救治;他的身影总是忙碌在病房里,手术台上,从没有自己的休息时间。丰富的经验,精湛的医术,使他成为了脑血管介入领域的前沿专家,并深受病人的尊敬和喜爱,他用自己的行动推动着地区脑卒中事业的发展。

无私奉献,他用行动树立行业标杆

神经内科面对的病人大多都是急危重症,为了不延误病人治疗,刘xx的手机永远都是24小时开机,深夜急诊更是家常便饭。

202X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刘xx在睡梦中接到科室电话,急诊送来了一名60多岁意识不清的病人,没有家属,经查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已完全闭塞,若不及时行手术将造成脑组织大面积坏死,造成患者终身残疾甚至是死亡,生命危在旦夕。听说病情后,刘xx立即从家中赶到医院,没有家属,没有费用,病情危重,医生们都有几分犹豫,他坚定的说不管怎样,他是病人,既然是病人,我就要救,没有费用,我承担。刘xx一边护送病人一边请示医务科,得到医院后肯定后他立即为病人了实急诊取栓。手术台上80斤的铅衣压着他并不高大的身躯,这一站就是五个小时,最终成功将病人从

2 /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死亡边缘拉回。手术结束后天已大亮,来不及休息,匆匆就着开水吃过馒头后,他又走向了门诊。

在前来就医的病人中,有许多来自农村贫困家庭,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家属常常无可奈何,甚至不得不放弃治疗。是他,想方设法为病人节省费用,寻求资助帮助他们,组织科室为经济困难的病人捐款,他常常说我们是医生,治病救人不为钱,只为让这些受尽苦楚的家庭多一点活下去的希望。

年复一年,不忘初心,不减热情,他总是科室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个,与他而言,患者的安危早已成为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为了让更多偏远山村的群众了解脑卒中知识,享受到先进医疗技术,刘xx还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带着药品仪器和科室医护人员冒着风雨,顶着酷暑,深入到盐亭、三台、北川基层医院和边远山区卫生院,为当地的医护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为当地患者免费进行病情筛查、就医指导和健教宣传,不求名,不为利,他的行为感动着无数的基层医疗人员和群众。

科学研究,他用毕生不断探寻求探索

刘xx在完成大量临床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探索脑卒中的防控和救治。他主持过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的研究项目,参与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7项,取得厅局级科技进步奖2项,论文多次被国内核心期刊和SCI收录,同时还积极开展同北京协和医院,八一脑科医院的对外交流和合作。

在科室内他总是鼓励年轻的医护人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202X年他带领神经内科完成了科室重组,首次在院内创建了科室独立的眩晕病研究室,癫痫病防治研究室,神经病学实验室,引进射频消融术、脑脊液细胞学等新

3 /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技术,填补了院内及科室内的技术空白,改良创新了脑脊液抗酸染色术,床旁视频脑电图等,同时他对病区的创新性分区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了当下专科专业,专病专治的特点,赢得了病人和家属的一直赞扬。

不怕吃苦,敢为人先,是刘xx一直以来告诫科室员工的话语。面对每一个病人,刘xx对生命的敬畏,对医术的精益求精,对每一个医疗流程的精细把控,对病人永不缺乏的伟大的同情心,成为病人生命曲线、精神曲线努力向上的“支架导师”。刘xx有一个有300余名成员的介入术后康复群,繁重的工作之余,他常常与群里病友交流常常到凌晨,他教病人做术后康复,指导病人术后用药,关心病人的恢复情况和家庭护理。他像一束光,用责任和担当照亮许多曾经伤心绝望的人前行之路;他又如一捧清泉,用理解和宽慰滋润许多已失去生活信心的心灵;他更像一团火,用大爱点燃许多人冬眠的善意和奉献的热情。

这就是他,刘xx,一个真正的行医者。 2.

“医者仁心——我身边的好医生”主题征文:以心为灯 守护光明 眼睛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位眼疾患者都不同程度处于生命中的黑夜,他们困溺于暗河不得觅度,蒙蔽于密道无法解脱.....是眼科医生,以心为明灯,划破夜空;以术为阳光,驱散阴霾,为患者开出最高明的药方——希望。

身边时常有朋友向我打听,哪个医生最好?我总是骄傲的回答:“我们三医院眼科都是仁心仁术的好医生!”

精诚仁心 女超人和移动的教科书

4 /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眼科主任王晓华是工作中不折不扣的“女超人”。“眼科就是争分夺秒的为病人夺回光明。”为了这个承诺,她十年如一日,几乎没有完整地休过假,留给家人的陪伴更是少之又少:儿子高考、老母亲手术,她的身影却始终忙碌在眼科病房、门诊、手术室和患者身旁。202X年初,王晓华查出胸口长了个包块,本应尽早手术。却因科室太忙,一直拖到3月份才去。

日本的《白色巨塔》片头医生手术前行云流水的预演针法让人印象深刻。而我们也有一位“移动的眼科书”——眼科副主任张新。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每天都用猪眼睛练习手术,边练习边为大家讲解眼球生理解剖,书上的点滴都被他鲜活呈现。

入行至今,张新除了治病救人以外,还竭力地将健康正确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理性的医疗观念,深入浅出地教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确认过眼神我就找胖叔叔

“我就找眼科的胖叔叔!”接头对暗号的模式频频出现在眼科门诊。那个正被家属患者围绕着侃侃而谈的“胖叔叔”,就是任俊医生。这不,一不留神他就成了近视手术患者口口相传的“网红”。

任俊临床经验丰富,每当了解到患者的顾虑,他总是热情的拉把椅子邀请患者和家属一起坐下来聊聊:既通俗易懂的解释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又站在病人的角度上为他们分析每种术式的利弊和适应范围。渐渐地,患者和家属不再迷茫和忐忑,眼神里写满的是肯定和放心。

常有人问:“胖叔叔,你怎么不直接推荐最贵的手术?”任俊缓缓道来:“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最佳搭档 善良仁爱的“老刘”

5 /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202X年至202X年,我和刘堂兵医生因奥比斯慈善项目成了常年下乡的搭档。整整三年,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救护车上颠跛,共筛查了23万人,对525名贫困儿童进行了免费手术。大部分手术都是刘堂兵完成的,但他脸上从未现过难色。

202X年5月的一天,我们早己疲惫不堪。刘堂兵执意辗转山路来到了患者郭秀才在梓潼县豢龙乡金星村的家,我们到达时已下午五点。完成工作后,天己经摸黑。我十分不解:“郭秀才住了几次院,不都减免了费用吗?”刘堂兵说:“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是一个非常少见的病例。专门去询问病史,再采标本要给他们家做一个基因检测。基因检测虽然很贵,但这对他们家和这类病人都有很大的帮助。”我知道这钱最后是刘堂兵自己掏的腰包,而他的病人郭秀才通过四次免费手术,获得了最佳视力去浙江打工了。

渡人渡己 因为你是好医生

202X年6月7日,眼科身患重症的陈海医生在短短9个小时就达到了众筹目标金额。在今日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背景下,普通医生的求助得到了如此迅速的反应。每一份捐款是善意,更是对白衣天使的认可和敬意。这种感动,还在持续上演。

6月13日,陈海到医院办理入院手续,一位头发稀少的老大爷跌跌跄跄地迎了上去,一把握住陈海的手,激动地说:“陈医生,你这么好的人怎么会生病呢?”看着一脸茫然的陈海,老大爷热泪盈眶:“202X年我差点瞎了,是你保了我的眼睛。虽然我视力不如以前了,现在出门都只能坐三轮,但就是再远我也要来一趟;再看不清楚我也能认出你。因为你是好医生啊!”说完,他将八百块钱硬塞在了陈海手中。真心付出后,受到病人的爱

6 /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戴尊敬;自己困难时,收获病人的真诚回报,这就是一个医生最好的价值体现!

有时去治愈,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医务工作者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精湛的技术、真诚的微笑、无微不至的关怀.....这群最可爱的人,奉献的是无悔的青春。他们永葆初心,以仁心仁术,做光明的守护神;他们用真心和爱心,谱写着一首首动人的歌。

3.

“医者仁心——我身边的好医生”主题征文:格局铸就精品 “新起点、新征程,立足现在,紧跟检验医学发展前沿,学习高新技术,做到有的放矢;按照本地区的实际需求,把握科室发展脉搏,为未来提供新动力!”这是马永能在主办省级继教项目“实验室质量控制与信息化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这标志着三医院检验科已经建成“智能化”实验室。

一个学科的发展,一个团队的进步,一个事业前进的动力,归根到底是有一个领航的人作为引擎。一艘巨轮之所以能够扬帆远航,关键在于掌舵人的引领与决策---这就是格局!三医院检验科10年的快速发展,精品发展,靠的就是领航人的格局。

遥想2008年,中国大地“雪灾初愈”,“5.12汶川大地震”接踵而来。马永能接到医院指令,被医院聘为“检验科代理主任”。作为拥有50多年历史的老牌“精神病专科”医院的检验科,因服务人群所限,与同级别兄弟单位相比,格局确实偏小。这是三医院检验事业发展的瓶颈。

“5.12地震”震坏了脆弱的人的神经,坚强的人不但没有屈服,反而找到了新的发展契机。“地震”过后,医院决定加快从专科医院向综合性医

7 /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院的发展节奏,大力促进综合学科的发展。马永能带领检验团队紧跟医院步伐,寻找医学检验发展的方向,希望突破瓶颈,树立在本地区的专业地位。

这一干就是10年。马永能带领三医院检验团队1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记述。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党性原则和觉悟水平。对党的无限忠诚,这是马永能作为老牌党员的信仰,正是因为相信组织,相信医院党委领导班子的领导发展策略,他才能带领团队阔步向前。

自2008年伊始,马永能就在下一盘棋,学科要有立足之地,专业就要强;专业要强,就要有技术;要有技术,关键就要有人才,有了人才储备,才会有专业布局。这盘棋随着医院的发展,慢慢就活了。人才的引进从2008年10余人的检验小团队,发展到目前,形成了专业布局合理完善,实验室设置科学规范,人才梯队优势日渐显现的大团队。团队现有43人,有高学历人才---如在读博士;形成了以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力军的“研究型”人才梯队。实现了由“技术型”向技术兼“研究型”的华丽转变。

10年的发展历程,也体现在马永能对专业前沿的无限追求。真正做实事的人,一定会立足自己的专业,结合自身找发展,根据国际前沿找差距。 2008年左右,检验科在老旧的实验室,这是硬件条件短时间不能改变的。马永能带领的检验团队并没有就此止步。当时亚专业分组并不是特别清晰,科室有新进人员,轮转也比较频繁,这有碍专业的纵深发展;设备较为陈旧,特色技术较薄弱。整个科室局限于三大常规、基本的生化“肝肾糖脂”检测;免疫方面,局限于普通的感染标志物检测和一些“金标法”定性检测;微生物方面局限于单一的“手工方法”进行细菌鉴定。当时临床综合医学学科已成“井喷 ”式发展, 临床有需求,检验跟不上,是要拖临床后退

8 /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的。但是要在短时间内,在条件极其拮据的情况下解决这一问题,马永能确实压力不小。

有大格局的人,总是能够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于是马永能各方考察、学习,不断向医院打报告,协调各个部门,要做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打通了“三医院检验医学”的发展经络,“经络”一打通,就犹如高速行驶的列车,岂能就此停下!

如今矗立在“智慧型”实验室里面工作,回想近10年的发展历程,真是3天3夜也说不完。同事们都说:“感觉每天都有新改变,每天都有新任务,每天都有新的进步。”

从检验项目上说,检验科近10年新开展了近200项临床需求迫切的检验项目;就专业设置与实验室规划设计来讲,科室全面按照综合型三级甲等实验室要求和ISO15189实验室认可标准来建制。三医院检验科也逐步演化成“川西北”地区“模范” 实验室。从信息化建设来讲,已经从“手工书写报告”到“单机报告”,再到信息化系统联网报告。从患者到检验科伊始,每一个站点都有记录,形成了全智能化记录,并通过智能终端,将报告传输到患者的手机客户端,或者智能终端打印。

作为骨髓细胞学方面的专家,马永能在学术上从未止步。在学术领域,他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973计划子课题1项,四川省、市各级科研课题8项。发表论文20余篇,连续五年积极主办了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继续教育项目。不仅如此,他还带领“检验团队”成功创建了“国家规范化医师培训基地”,有两届学员已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功创建“市甲级重点专

9 /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科”,已成功通过评审。科室正向省级重点专科、ISO15189认可实验室迈进。

这是检验科华丽的转身,也是三医院的伟大传奇。都说制造传奇的人应该很古板,那你就错了,马永能恰恰是很有人情味,很有情趣的人。在服务患者的时候,马永能总是在第一线;在实验室建设的时候,马永能作为检验科第一负责人,总是亲力亲为;在检验工作中,马永能总是提倡“快乐工作”;在员工群体活动的时候,马永能绝不以“领导”自居,无论唱歌、跳舞,他放的开,把科室员工真正当成“兄弟姐妹”。

马永能是一个身先士卒,务实创新的人。小到一个地标,标语怎么写,张贴向哪个方向,他总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反复揣摩、推演;马永能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让患者跑冤枉路”。大到项目设置与TAT(样本周转时间)的把控,于是“门诊采血备管系统”、“叫号系统”建成了,还开设了“特殊采血窗口”,务实减少患者排队等待时间,提升服务满意度。马永能对这些建设要求都是几近“苛刻”,同事们都说他安排的事情难办!因为要求高。但等办完了,却感觉到一种成就感。

在门诊检验工作上,作为门诊服务窗口,马永能要求门诊随时备好急救药品,糖水等物资,以便患者出现紧急情况好及时得到处置。在“慢性病检查”、在“军检”的时候,由于门诊负荷急剧增加,马永能总是冲到第一线,协调工作人员,积极组织患者检验,有效防止因秩序问题、组织问题耽误患者时间。这就是对患者做到了切切实实的“以人为本”。

马永能的“人情味”还表现在团队建设上。他总是倡导“快乐工作”,因为快乐工作才可以最大限度的调节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个早上晨交

10 /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班的时候,马永能“训话”完毕,末尾总要加一句“祝大家工作愉快”。同事们听了,心里总是暖暖的,觉得工作再辛苦也值得。

紧跟医院的发展步伐,才有今天检验科的智能化实验室。 10年的发展是“成龙成凤”的飞跃,是马永能带领的三医院检验团队的传奇经历,也是三医院下一个辉煌的开始。

4.

“医者仁心——我身边的好医生”主题征文:铁“鞋”丹心 王xx,xx省xx市第三人民医院(xx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综合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在他的“私人博物馆”里,一直珍藏着四双破烂不堪的鞋。就是这四双鞋,曾被灾区群众动情称为“铁鞋”,隐藏着四段王xx不愿提及的一线心灵救灾往事。

“5.12”汶川地震当天,王xx于当晚随医疗救援队进入北川中学地震现场参加救援。一夜未合眼,第二天一早他又随武警官兵进入北川老县城营救。

震后的县城面目全非,满目疮痍,完全没有路。王xx跟着官兵们一道连爬带走才进了县城。余震不断,冒着巨石砸落与建筑物再次坍塌的危险,王xx为县城内数十位伤员包扎固定,带来的医疗固定器材很快就用完了。

突然,又一次大余震来袭,两边山上飞石滚滚砸落。这时,王xx发现路边还有一对夫妇躺倒在地,被石头砸断了腿的他们正无奈等待救援。王xx立刻义无反顾冲过去,用双手将担架支撑在伤员头顶,并用自己的后背抵挡住滚滚沙石,将伤员紧紧护在怀里。

11 /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余震过后,顾不得满头满脸的尘灰,王xx立即就地取材,将旁边一块菜地围栏上的竹条徒手拆下代替夹板,跪在地上对两位幸存者进行初期处理,为后期的伤员转运及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一幕被随行的志愿者拍下,载入了xx市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抗震救灾纪念图册及邮政宣传册。

坚持数日连轴转,在震中协助救治、转运伤病员后,王xx又连续半年坚守在心理干预一线,跟随国家心理救援队参加地震幸存者心理筛查及评估,为近年来重大灾难事件的灾后心理干预工作,累计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

在这次救援中,王xx穿烂了一双鞋,鞋带掉了,鞋底被碎石扎穿。他请人补好,收藏起来。

202X年雅安地震发生,王xx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一线,驻扎芦山县双石镇极重灾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王xx的心灵抚慰,像一双素手,轻轻拂去了压迫在灾区人民心中的,那些沉沉阴霾:失去了双亲的孩子,终于不再喊妈妈,在他的怀里挂着泪珠安然沉睡;失独失神的阿妈,在他温暖目光注视下,哭出心中悲怆,终于端起了碗筷;失去了丈夫的女子,在他劝慰下,终于肯松开丈夫冰冷的手,与肚里的孩子目送爱人入土为安……

芦山地震发生时,王xx是从开会的会议桌前离开,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的,连运动鞋都来不及换上,还是xx市疾控中心送了一双布鞋给他。驻扎在芦山县双石镇极重灾区的20多天里,这双布鞋陪伴他上山下乡,走遍了双石镇的角角落落后,也光荣退役,进入了王xx的“私人博物馆”。那一年,王xx被评为xx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12 /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202X年茂县叠溪镇高位山体垮塌事件,由于救灾经验丰富,王xx以心理危机干预大队长身份,代表xx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到灾区负责心理救援工作。

他每天从驻地行车60公里颠簸到安置点,对幸存者进行心理评估、筛查,并及时干预。就连投亲靠友分散在县城及部分乡镇的幸存者,他都一一亲自登门寻访。这一次,百姓们脸上笑容展开了,他脚上的那双运动鞋却前端开裂,鞋底磨平了。

一个多月后,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王xx再一次以心理危机干预队长的身份组织心理干预组奔赴九寨沟抗震救灾一线。仅十余天功夫,他新买的一双运动鞋又穿烂了。

王xx四进灾区一线守护灾区百姓心灵家园的事迹,经由知情同事在九寨沟震后安置点传开。百姓们深受感动,动情地称他脚上的鞋为“铁鞋”。

铁鞋踏碎心灵阴霾,丹心重铸幸福希望。灾区人民的心灵导师王xx,与他铁鞋丹心的动人故事,至今仍在九寨沟老百姓之间流传。

13 /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