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民办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与价值观建设研究

2022-03-08 来源:好走旅游网
民办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与价

值观建设研究

摘要:基于国家、学校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价值观塑造重视程度的日渐提升,地方高校应从积极心理学培育结构基础入手,立足思政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探究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价值观建设的必要性,阐述民办高校在具体实践中面临的问题,而后提出具体可行性措施,以期为培育高校学生积极健康心理品质、塑造完善三观提供全新思路。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价值观 引言

大学生既是国家的希望,又是地方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关键主体,更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中心力量。所以,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塑造正确三观已然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进步,以往心理学教育已难以充分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积极心理学应时而生,既能深入挖掘学生内在潜质,又能培育学生优良品格,是地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对推动大学生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与价值观建设可行性 (一)理论可行性

首先,积极心理学和思政教育目标具有相通性,均以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建设价值观为目标,致力于个体全面发展。从本质角度来讲,“积极心理学”作为研究个体快乐与幸福的一门科学,注重个体内心美好的一面,主要研究个体积极主观体验、心理特征和公众评价,以期帮助人健康幸福生活,从而助推社会和谐繁荣发展。民办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立足马克思主义角度,分析个体生存与发展,旨在培育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现代学生,既囊括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又包括

坚定的意志和正确三观。而且,积极心理学和思政相通的教育目标,为地方高校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建设价值观提供了扎实理论依据。其次,合理引用积极心理学观念,有助于丰富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理论及方法。针对地方高校而言,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应以积极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支撑,以往思政教育秉持的理论灌输和单一式教学方法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多元性价值取向,更何况有效培育学生群体积极心理品质和价值观。因此,地方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时,必须要运用多元化教育手段,如此才可更好满足学生差异化个性与潜能,更好培育学生正确心理品质和价值观,继而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二)现实可行性

首先,高等院校思政教育活动研究范式已逐渐实现入学转向,以往思政教育过于重视社会需求,注重个体社会价值,忽视个人价值实现。而当前思政教育以人为根本,强调统一社会进步和个体全面发展,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和自身发展需求。以此为基准,培育地方高校学生群体积极心理品质,不管是从培育目标上,还是从具体实践上来讲均是切实可行。其次,学生心理从最初健康教育转变为积极心理取向。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学生心理问题呈升高趋势,因此各大院校逐渐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以关注问题个体与解决或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为主,侧重于问题取向,如此导致教育基本原则与教育目标出现偏移,以至于心理健康教育逐渐陷入到病态心理取向。近些年,心理健康教育渐渐回归正轨,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将预防教育作为主导,强调积极心理取向,注重开发学生内在潜能和培育其积极心理品质。再次,“两课”教育越来越重视培育学生积极品质。众所周知,思政理论课是我国各大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担负着对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和三观教育的重任,是所有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程。在新时代下,高校思政理论课程不只停滞在“形而上”等理论知识传播方面,逐步回归到教育本质,即以人为本,根植于学生成长诉求,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情感教育,全面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并在教育进程中培育学生积极健康心理品质。通过实践经验得出,在思政教学活动中融入积极因素,如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极大裨益。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和价值观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落后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观念陈旧。近些年,国内地方高等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展开大量工作,并获得较好成效。然则,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依旧缺乏正确认知,缺少重视和研究,主要体现于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思想固化,未能结合社会环境变化和人才市场要求推陈出新,更何况与其他专业融合。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进程中,很多学校只注重运用传统教学手段,过于重视矫正与治疗学生心理问题,注重解决影响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消极因素,课堂教学仅仅教授理论知识,将存在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化为等号,缺少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积极因素。在此基础上,忽略积极教育观念的应用,最终结果就是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极易出现心理失衡,产生情绪不稳和敏感多疑等消极心理,如此不但会妨碍学生健康成长,还会影响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第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缺少“积极取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升学生群体整体心理素养为目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因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当前各大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依旧存有诸多不足之处。不管是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教材、课程还是活动,地方高校均着眼于学生“心理问题”,注重影响学生心理的不良因素,强调预防、治疗与矫正问题学生,未能对所有学生展开积极引导,忽略了培育和发展学生积极心理。与此同时,部分学校组织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等活动,基本上都将聚焦点放置于产生心理问题的不良因素上,向学生传播消极心理体验,甚至带来不良心理暗示。基于上述内容可知,这些学校未能根据学生现实需求和成长特点,将积极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未能引导学生“积极”取向,这样不但无法满足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多元化需求,也会使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出现自卑和敏感情绪,影响学生健康发展。

(二)家庭教育观念陈旧

首先,家庭教育观念陈旧,忽略了培育学生积极品质。家庭环境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和行为,学生从小就要接受家长的教育,家长教育观念和思想对其成长与心理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依旧有很多家长沿用传统教学思想,过于重视学生成绩高低,让学生将学习作为毕生追求,既不

注重培育学生品德修养,又不注重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价值观。此种重视智育轻视心育的教学观念,使学生在家长固化思维方式约束下,极易导致自我观念偏差,甚至出现自私冷漠等消极心理,阻碍学生未来发展。其次,不良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好坏会对家庭所有成员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不和谐的生活氛围会阻碍学生健康发展。家长终日吵架和冷战,使得家庭氛围日渐紧张,而学生也会处在紧张和压抑氛围中。倘若父母离异,孩子缺少家长关心和照顾,很容易出现孤独和冷漠等不良性格,既会影响学生正常人际交往,又会使学生对自我缺少认知,盲目任性。与此同时,部分家长民主意识薄弱,经常体罚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孩子会存在恐慌心理阴影,久而久之,性格怪癖,甚至冷漠无情,不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心理品质。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与价值观建设 (一)发挥学校主导作用

现代大学生在国内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承担着党及国家赋予的使命,而学生心理品质和价值观建设情况也会对国家长足发展形成直接影响。现如今,国内外社会发展形势愈发复杂,在此背景下,高校学生价值观念和取向呈现出全新特点,为此各大院校必须看清,提出可行性对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首先,从指导思想入手,发挥其引领作用。地方高校开展价值观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核心,明确其内涵与价值作用。具体而言,一方面学校要加大思政理论教育,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更好、自主学习与马列主义有关的先进思想。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注重创新理论教学手段,不可只局限在灌输式教学法,提高理论教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寻找现代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使学生对此门课程形成学习兴趣,如此才能使学生树立将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正确价值观。最后一方面,高校要多组织一些同马列主义有关的宣传活动,通过多元渠道让学生了解马列主义,有助于学生将马列主义作为基准发展价值观。其次,加强思政教育。事实上,个体行动的所有动力,均要经过其头脑转变成动机,才可真正行动起来。这从侧面反映出人的心理活动和思想行为存在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制约,密不可分。换言之,心理属于思想形成的基础,而思想则是心理的升华,人只有拥有优秀的思想素养,

才可保持积极心理,继而更好、更全面了解社会和人生。地方高校开展思政教育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注重三观教育。思政教育旨在协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在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助推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豁达的胸襟、坚定的意志等积极心理品质。树立正确健康三观,既有助于为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打下扎实思想基础,又能指明方向。因此,地方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应组织多元化教育活动,比如道德观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等,全面激发学生积极潜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陶冶情操,协调发展,形成积极心理品质。值得注意的是,针对高校学生开展三观教育,还要融合不同学科,保证高校所有课程均能对学生展开科学三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激活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学生认知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端正人生态度,强化心理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二)明确家庭教育价值

首先,树立正确家庭教育理念。在学生成长发展历程中,家庭教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家庭不但能够为学生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还能为学生提供精神层面的慰藉。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与经济条件下,每个家庭父母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态度均各不相同,以至于形成多元化教育氛围与手段。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观念,有助于形成和谐家庭氛围,建立亲密人际关系,在提高学生幸福感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心理品质,推动其健康发展。第一,家长应树立积极人才观,不可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利用分数衡量学生是否成才,应立足发展眼光看待学生,了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提出的需求,重视心理教育,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第二,家长应树立正确教养观念,摆脱“只养不教”理念束缚,依托孩子身心成长特点与发展规律,明确孩子在整个家庭中的位置,与孩子平等沟通,尊重孩子的个性化选择,并结合孩子个人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推动孩子个性发展,以此为培育学生积极健康心理品质奠定坚实后盾。其次,采用合理家庭教养方式。从本质角度而言,积极合理的教养方式即指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应习惯性应用积极和肯定等手段教育孩子。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家庭教育方式、关系和氛围均会对孩子心理形成直接影响,特别是积极正确的教养方式对高校大学生养成积极心理品质发挥着重要价值作用。为此,一方面,家长应注重转变自身教学思想,运用积极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法,鼓励孩子,理解孩子,从情感与心理上温暖孩子,强

化孩子乐观积极情绪,满足孩子内心归属所需。并且,家长还要学会适当干涉孩子行为,禁止为孩子包办所有事情,锻炼孩子自主能力。另一方面,家长应重视言传身教,利用榜样示范教育孩子。家长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良好心理素质与道德品质的养成,在遇到挫折时,家长应积极对孩子展开心理疏导,帮助孩子形成正确健康的归因风格,使孩子勇敢面对挫折。与此同时,家长也要时刻规范自我行为,在待人接物上为孩子展现积极一面,以乐观的心态感染孩子,帮助孩子树立坚定信念,助推孩子形成健康品质,以此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价值和效用。

(三)加强学生自我反思

首先,正确认知自我。所谓积极自我认知,即指个体能够对自身和客观世界进行积极分析和肯定评价。立足心理学角度,个体倘若可以客观评价自身,便会降低自我预防行为出现概率,提高社会适应力。常言道:世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而自己也最难以了解自己。所以,高校学生要抓住每一个契机,改进自我,帮助自己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具体来讲,一是便要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己。只有学会辩证客观看待自己,不夸大自己、否定自己,正确认识自身优缺点,利用行动弥补自身不足,从而防止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上发生怠倦拖延心理问题,强化自信心,从而创建积极正向自我形象。二是要学会悦纳自我。从本质角度来讲,悦纳自我就是可以愉快接受、战胜与超越自己,而积极悦纳便是无条件、喜欢自己,不但要坦然面对自身缺陷,还要勇于接受成功与失败。唯有如此,才是正确认知自我,才能立足发展角度看待问题,不断改进,从而为养成积极自强的心理品质提供助力。其次,强化自我适应能力。积极自我适应能力是高校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键内容,即为在社会中生存、立足,在生理和行为方面展开积极改变,从而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换句话来讲,就是学生能够结合社会环境与氛围多元变化,及时调节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自我适应能力对学生适应社会具有深远意义,主要呈现在学习和就业等方面。其一,大学生要和同学创建良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心理健康程度,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推动学生养成积极品质。所以,大学生在同他人沟通交往时,应注重赞赏他人、尊重他人、汲取他人优点、真诚对待他人,营造温馨交友氛围,避免出现交往矛盾。其二,正确认识压力。在成长发展路途中,大学生需要面临诸

多压力和挑战,比如学习、情感、就业和社会压力等,倘若未能对学生展开合理心理疏导,便极易形成自卑和抑郁等消极心理。为此,大学生必须正确看待挫折和压力,从辩证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抗挫能力。具体来讲,要系统剖析挫折和压力形成的原因,学习新技能和新理念,加强自身社会适应性,推动自我健康成长。同时,学生还要注重释放压力,适当调节情绪,向家人和朋友倾诉自身困扰,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和社团活动,借助这些方法缓解压力,树立正确人生态度,从容面对挫折,以更好形成积极心理品质。

结语

综上所述,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作为祖国发展的未来,既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又要具备勇于创新的积极心理品质。为此,应从学校、家庭和个人等角度进行剖析,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育措施,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塑造正确三观,使其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建设所需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建敏.以价值引领为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3):103.

[2]卢卫斌.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6):109-110.

[3]刘兴华.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3):53-55.

[4]赵锦,郑旭.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4):77-78.

[5]喻欣楠.高校体育教育的课程思政功能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9(12):66-69.

[6]尚力沛.国外体育教师能力研究新取向:核心素养视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9(10):62-67.与人力资源

基金项目:2020年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民办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与价值观建设研究》项目编号:CSZ20091

作者简介: 向倩雯,1983年8月,女,四川南充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 组织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