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评介
2023-09-24
来源:好走旅游网
l l。。I一一|撼一鼍 蕊|■|矗 强 镪穗瓤锈 巍镰÷警鹬 呻外教育研宄・ 。 l*曩 麓 誊蠹鬻|_t|《 誊 誊 。 、 。| ≯ t 3__ 一 ll 。 年 学| 0 | 00 《输入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评介 李小华 苏羽 青岛科技大学 一、引言 教室环境中的输人,永远不会向自然环境中的输入一样,给学习 者提供大量的机会去发现形式上的不同功能,教室的输入远不能 够提供给学习者充分的证据。 第二章,输入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由此发展 从Chomsky针对母语习得开始的输入研究,即所谓的刺激 贫乏论(Poverty of Stimulus),到Krashen提出的二语习得领域 里著名的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再到Vanpattem 提出的输入强化(Input Enhancement),对输入的研究已经历经 了半个世纪,学者们对于输入在二语习得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已达 出了输入强化进一步阐述了输入的方式,成为输入研究的新方 法,但最重点的问题还是对输入的加工问题,即学习者如何处理 所接收到的输入,或者说学习者的大脑是如何与输入交互加工 成共识。但什么样的输入才是足够的、最有效的、可理解的,输 入的本质什么,都是本书涉及并希望解决的问题。 二、简介 的。在本章,Van Patten将视线转向课堂,观察输入的过程是否 可以通过某种技巧强化。他关心如何发展课堂技巧,在可理解的 语言中,使得学习者从输入中获取信息,以发展语言能力。通过 西班牙语学习者的举例,他探讨了输入加工模式。发现输入加工 模式可从三个方面进行预测:①理解需要学习者付出努力,并受 到记忆的制约;②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词汇量的限制,特别是 初级和中级学习者;③学习者对于名词与动词的关系,有着自己 的加工策略。而应用输入加工模型最重要的两条是:意义首要原 则和首名词原则,前者指当语法在句子中如果有相应的词汇表示 意义,学习者则会首先对词意进行加工,而后进行形式的加工; 后者指学习者倾向于将看到的第一个名词或者代词作为句子的 主语。作者指出,加工指导比传统的语法教学更有效,显性信息 本书收录了13篇著名学者的文章,以认知、心理、社会及 神经科学等观点对学习者接受的输入进行分析。在前言中,编者 为读者提供了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背景知识,以及 当前二语习得研究的总体介绍,特别是与课堂及二语教师的关 系。本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7篇文章主要是对于形态、 句法方面。与传统输入研究侧重点不同,往往被忽视的对语音输 入研究在本书中占据了一半篇幅,即本书的第二部分的6篇文章。 作者认为,发音也是交际中的前提,正确或者标准的发音对于成 功的交际起着积极的作用。 第一部分:输入的重要性 第~章,作者讨论了输入频率与进行时习得的关系,研究了 4个4~9岁的德国儿童在完全自然、无正式教学的英语环境中, 语言习得的效果。通过6个月对沉浸式英语学习者的观察,发现 虽然学习者对现在进行时(+ing形式)的接触是大量的,但是 这种输入并没有在他们的习得上起到多少作用。学习者的输入证 实了一个双重作用:①它显示输入的频率和显著特征激发了德国 学习者的对进行时表现形式的使用;②由于进行时可表现的多种 语法功能,比如有过去进行时、现在进行时、以及进行时还可以 表示一般将来时等,这会导致一个更加复杂的发展结果,学习者 在六个月后,不能达到二语的掌握。作者对于二语教学的启示为, 不再重要;加工的积极效果也从一系列评估任务中体现出,加工 指导也有着长期的效果。因此,作者指出输入加工在二语学习中 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三位学者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性的议题,即以 动态的观点考虑一系列可能在二语的发展上产生影响的因素,所 谓动态的观点,即同一个学习者在不同的时间处理相同的输入的 方式是不同的,因为学习过程在不断的变化,输入与其它影响语 言发展因素的复杂动态的交互,也就是说语言学习是内、外部因 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作者也考虑了输入怎么能去强迫学习者进行 更有效地加工,尤其即使母语在不使用的时候,水平也会下降, 《注释l 1‘'Divisions Real and Imagined”.OAH Newsletter.August 1 997 7 Eric Foner,“Introduction to the Edition”in Foner,ed.,The New American History,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Press,1998) 2 Edward H・Carr.What is History?(NY:Vintage,1961):32~35 3《全国历史教学标准》(National History Standards)是美国政 府中小学教育改革计划的一部分。1994年10月,在美国加州 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全国中小学历史教学中心(NCHS)的主持 下制定完成。纳什是负责人之一,杰克逊参与了写作由于受到 8周发增等.历史教育学新论.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115 参考文献 1 Edward H.Carr,What is History?(NY:Vintage,1961) 2 Curriculm Standards fuor Social Studies:Expectations of Excellence. Bulletin 89,National Council for Soeial Studies 3 U.S.Congress,Congressional Record,104 Congress,l Session, 来自传统史学派的强烈批评和国会的压力,NCHS对《全国历 史教学标准》进行了修改,并于1996年4月公布 4 U.S.Congress,Congressional Record,104 Congress,1 Session, Statement ofSenator Slade Gorton(January 18,1995),Sl026 5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ocial Studies:Expectations ofExcellence. Bulletin 89,National Council or fSocial Studies,P.vii Statement ofSenator Slade Gorton(January l8,1995),S1026 4 Eric Foner,‘'Introduction to the Edition”in Foner,ed..The New mlTlerican History,Revised nd aExpanded Edition(Philadelphia: 6美国教育中K~4年级指幼儿园至小学4年级,5~12年级相 当于我国的小学5年级到高中3年级 Temple Universiy,Press,1998) t5周发增等.历史教育学新论.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_。 毂 砥氯 ・ 认为输入保证了语言现阶段能力的维持及下阶段的发展,因为下 一2009年10月NO.10 第二部分:输入在音位学上的重要性 第八章,Alene Moyer寻求理解输入在第二语言长期获取中 阶段的语言能力总是现阶段的积累基础之上的。作者赞赏了 Vygotsky的“最近发展域”(ZPD),因为他并没有规定下一个发 的重要性。强调输入与年龄一样在长期发音习得中有相同的作 展阶段,相对于Krashen的“i+1”,也更能体现输入与其它因素 的动态交互。作者总结了Verspoor和Winitz(1997)进行的一个 实证研究,对于中级学习者,他们的认知是根据其动态系统理论, 发现语言能力的发展是输入与该系统内部组织交互的结果。因 用。在过去的几十年,认知派与社会派的分歧越来越大,但作者 对两种观点均有认同,即输入在认识上供知识进行重新构建,也 在社会学上、心理学上进行重新构建,因为所接受的输入暗示了 此,在“密歇根英语能力测试”中,只有听力输入的考生跟参加 写作、阅读和口语j个能力圳练的考生成绩相当。作者们还将理 论付诸于实践,报告了学习印尼语时,使用听力理解基础上的自 学教材的效果。最后,作者重申,我们现阶段理解的内容很大程 度E依靠之前听懂的数量。 种交际的环境,所有的社会、心理问题都会影响到输入的加工。 作者认为二语学习者的起始年龄与在目的语国家居住的长短、与 一目的语的接触与使用,学习者对语音的要求,在社会、心理、认 知等方而,都是影响发音的因素。 第九章,作者希望研究输入在二语发音学习中发挥了什么样 的作用,以及输入是如何与其它因素相关联的,比如,到达目标 语言围家的年龄、居住时间的长短、一语和二语的使用数量、母 语的熟练程度、学习者的动机等。作者通过多个结果证明,二语 的输入,尤其是通过目标语母语者获取的输入,对二语早期和晚 期学习者都有影响,输入在二语发音学习中的作用不应该被忽 视,但很难直接测量输入的量,未来的研究应指明如何更好的预 测可被获取的二语输入。 第十章,与儿童接触母语不同,二语学习者,尤其是年龄更 大的学习者,经常通过书面形式首先开始接触第二语言,也鲜有 第四章,Krashen更新了一份在过去四十年里二语教学中具 有重大影响之一的假设。在理解假设中,他提供了最新的支持证 据,并反驳了与之竞争的、引起过广泛注意的可理解输出假设及 注意假设。他批评了显性教学,认为显性的指导效果有限,学习 者会随着时间的消逝淡忘某些知识。他重申了自己的观点,在阅 读中,更多的可理解输入,可以获得在阅读理解、词汇、语法以 及写作方式上达到更好的效果。以托福考试为例,只有阅读练习 的五个日本英语学习者,所取得的成绩跟参加正常托福培训学习 者的成绩相同。Krashen还花费大幅篇章举例说明了动物只有输 入情况下的语言习得情况。 第五章,Nelde Jong提出二语的语法学习中,输出同样重要。 因为有证据显示,输入理解还不足以增加输出的准确性。在学习 西班牙语的荷兰人身上,她发现理解练习不能提高输出的准确 度,而且会犯更多错误。也证实了先前的假设,早期开始的输出 练习比理解练习能够达到更高的准确程度。最后她概括说,理解 练习不能提高输出的技能,但输出练习可以做到。输入在语法学 二语研究者研究书面和口头输入的区别。比如某些汉字只有一个 读音,但却根据一定的语境出现发音变化,作者认为拼写输入与 听觉输入的互动影响二语学习者的大脑表征。而拼写系统向母语 者显示它们具有元语言功能,拼写系统仍然影响着二语学习者的 发音。听力的输入影响着二语学习者的发音体系,二语的拼写输 入同样影响着学习者的发音体系。 第十一章,作者将注意力放在英语元音上,通过丹麦元音和 英语元音的音位对比发现两种元音的异同。丹麦外语学习者在发 英语元音时,受到母语的干扰,作者指出没有好的发音模式,会 产生具有口音的发音,而这是由二语学习环境所造成,因为在这 种环境中所接受的发音输入与母语是同类的。 习中有重要作用,但显性的知识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产出任务 _}二。作者提出本文的意图在于显示输入理解和产出练习分别在语 法学习上达到的效果,并不建议将此结论作为课堂教学依据,并 且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是输入与输出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 有什么训练方式可以提高这些技能。 第六章,作者详细分析对比了“理解法”(CPA)和“交际 教学法”(CLT)两种教学法在教学假设上、方法上的异同,并 第十二章,本章研究的也是元音发音,作者指出目前的同际 音标并不能完全概括语音的细节,书本的音标信息过于笼统而不 能与实际的发音相吻合,比如元音受到临近辅音影响而发生的发 音变化。作者建议提供分析发音的信息。通过试验研究二语的发 音,研究者观察二语的发音是如何被语音、音位等因素影响的, 以及如何被被试的个人变量影响,像年龄、输入的质量与数量、 性别与动机等。 用以CPA为方法的教材进行个案分析,禁止学习者在学习初期 使用该语言,直到能够完全掌握才能进行语言产出,大量的听力 训练使得学习者产生抵触情绪,并感到沮丧。从日记中得出数据 证实,学习者愿意通过及时地输出,来巩固所听到的新知识,以 第十三章,作者观察了3~18岁的德国二语学习者在沉浸式 环境中的发音变化,数据显示年龄没有造成发音的不同。作者考 虑了一语转换的性质,即在生物观点上是否存在敏感期或者关键 期,数据通过对比包括沉浸式的教学,自学的二语习得、传统的 二语教学等得出。研究发现,对于沉浸式学习,学生在没有修正 确定自己的学习效果。日记的方式可以使学习者进行自省,所以 作者称将来仍然会通过日记的方式研究学习者是如何感知一f J 新语言的习得情况。 第七章,作者以心理学、神经学、认知学为框架,从发音、 词汇到句法,层层深入,对语言习得进行分析,比如音系体系的 建立,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作者认为前天的听力机制(音位预设) 因后天的听力练习而激活。对于词汇意义的建立,作者提出意义 不是存在于符号中,而是在社会交际下存在于学习者的感知中。 对于语法体系的建立,作者批评了传统语言教学的错误理论概 念,忽视自然规律,比如机械的PPP模式。作者指出,越重视形 式,越讲形式常规化,学习者进步越小,输出效果越差。在隐形 教学为依据的教材下,所取得的成绩要好于显性教学。同时作者 也认为持续的、可理解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但语言也必 须是在社会交互环境下习得的,是基于意义的。作者还详细提出 了外语教学的任务。 的情况下,能够获取略带口音的发音。 三、简评 虽然研究框架各不相同,但研究者达成了关于二语教学的共 识,即应该由母语者提供发音的输入,输入始终应该在适当的语 境中,进行有基于意义的、交互式输入,但文中对于仅靠输入能 够实现二语习得的观点还是略显单薄、片面,对于输入如何帮助 学习者获得良好的交流能力,则是本书收录文章的一个空白。总 体而言,本论文集的l3篇论文各有特点,集中收录了目前对于 输入研究最新的观点和方法,观点新颖、方法严谨规范,对于二 语研究者及学习者具有启迪作用,具有相当的阅渎、思考价值。 一4已霉薯| 、赘卑 铵 情祷销 瞄gn日 矧甜 鼬龇 I I| l。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