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期末复习答案版[]

2021-08-12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一.填空

.散点构图和写意的笔调形成了中国画遗貎取神的审美追求。

.\"安土重迁\"意即安于故土,不轻易搬迁的意思,作为中华文化一种重要的特色,它体现出来的是黄土文明、农业文明的特征。在这种文化心态下,形成的G,一方面成为普通中国男人的最高人生理想追求,另一方面,就是对。

.爱国的表现有多种多样,首先表现在天下为公,其次表现在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终生,再次,表现在对祖国打好河山的热爱和保护,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护祖国不受侵犯。

.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除具有地域特性之外,还形成了独特了文化群体,从某种程度上讲,茶正体现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禅宗六祖慧能创立\"顿悟\"之说,禅学从此大盛,原因是\"顿悟\"更贴近中国人的心理平时不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禅宗宗旨主要有两点,即单刀直入、直指心源。

.从文化学的角度透视毛泽东思想,它有两个来源,一是进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是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把一切现实世界中引发人内心欲望的东西,都称为色相。

.古代的中庸之道,从消极的方面看,它扼杀了个体的性格,但另一方面,它又维护了传统的延续性和恒久性,在封建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尽管在后来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也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古代中国对人的区别,主要有两大类,即君子和小人。如果在面对现实时取就被视为君子;否则,如果取群体意见、以私欲为重,就被视为小人。

.汉代对先秦儒学进行全面清理与升华的人是董仲舒。

.剑文化原本跟侠文化的关系不大,但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趋势,第一种就是跟侠文化结合起来,第二种就是跟道教结合起来。 .经过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终于实现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这种南移在几个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它们是: 学术中心的南移、政治人物的南人化、政治中心的南移

.名士跟隐士不同,名士虽也视个性自由为人生第一要义,但仍心存兼济之志,其价值观显然与隐士不同。 .明代市民文化的发达,为我国民主意识的普及作了准备。

.明代以来,人文的潜流不断壮大,思想家将\"国家\"与\"天下\"区别开来,以前者为一家一姓的封建王朝,以后者为万民共有之天下,这种思想到清末由概括为八个字。

.明代朱载堉用\"新法密律\"建立起科学的十二平均律,其科学性至今仍得到肯定。

.\"礼\"在先秦时期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作为宗教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指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第三阶段是指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

.秦汉时期对外文化非常发达,除张骞出使外,另一重要事件是 徐福 率众出海东渡。

.清代商业经济已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有些士子亲自投身于商业大潮之中。这些人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特殊的一类阶层,即儒商阶层。 .如果说琴是沟通天人的工具的话,那么,棋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沟通的工具了。

.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知识分子接受西学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它们是:首先表现出从物质文化方面接纳西学,即洋务运动;失败后,又开始从制度文化方面接受西学,即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之后,才转到文化心态上,于是掀起了狂飙突进式的\"五·四运动\"。

.是官商知识分子对西学入侵理性应对,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义和团则是贫民百姓对西学入侵的应对。

.宋代理学的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其开创期的代表人物是周敦颐、邵雍、张载,发展期的代表人物是程颐、程颢、朱熹。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宋代理学家强调个体道德修养必须经过由内圣达于外王的过程,他们一般将这个过程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几个步骤。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融合道教的太极理论,配置出太极生化万物之图,还专门写下了《太极图说》来阐述其思想。

.宋型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显著深远。从文化表征上看,\"宋型文化\"的现代影响主要表现在: 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异,封建王权文化为明清封建制度的完善打下基础、宋代理学加强了古代哲学的思辨色彩、宋人兼济独善的出处从容,浇铸了后代文人的人格特性、宋代市井文化是近现代市民文化的雏形 等几个方面。

.宋学的理论体系是以理作为宇宙最高本体和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 .唐代孔颖达注疏五经,为全面清理儒学文化遗产做出了榜样。 .唐代儒学复兴最初是以古文运动的形态和以诗为文的形式出现。

.统一的清王朝为了对四周少数民族实施有效统治,创造性地在中央设立了理藩院。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其二是民族文化的融合。 .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导致了三教调和论的出现。 .\"五·四\"运动时喊出的打到孔家店口号,为几千年封建文化鸣响了丧钟。

.西方的\"博爱\"可以说是先秦墨家的兼爱思想的最好对译,它还脱去了西方\"博爱\"的宗教色彩。

1 / 8

.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六经 .先秦儒学高峰之后,儒学的再度复兴是从中唐开始的。 .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 浑厚。

.在封建社会后期,复古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思潮,在明代诗坛上前后出现过两次的复古思想,史称\"前后七子\"的复古诗文运动,其中前七子的领袖是李梦阳、何景明。后七子的领袖是李攀龙、王世贞。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有僧侣的士大夫化倾向,也有士大夫的僧侣化倾向,其中士大夫僧侣化常被称之为居士。

.在清末思想启蒙运动中,严复提出了\"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深刻命题,他翻译的天演论中,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君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基础,就在于\"君\"背后有一个巨大的不可抗拒的道。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改革,都会受到保守派的极力阻挠,作为其依据的,就是所谓祖宗家法前所未有,与所传之统相悖不能相容。

.针对不断涌来且表现出高势能文化特性的西学,明代科学家在经过深入思索之后提出了欲求超圣,必须会通的命题。 .\"自强不息\"一语出自易经。

.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天人合一。它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 .中国人办报始于林则徐组织人员编译的澳门新闻纸。

.中国书法所负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形象思维和超越意识。

.作为近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除梁启超师徒二人外,还有熊十力、 梁漱溟、冯友兰 等人。 .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仅要继承,更重要的任务是还要促其前进,使之现代化。 二.选择

.《史记》中所记秦汉时期的游侠之士,多为(A违法犯禁之徒)

.《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毁书) .《物理小识》的作者是(B方以智)

.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A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 .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A《诗经》) .从本源上讲,炼丹是(C神仙家)的思想

.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C南方亚文化圈) .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C蜕变时代) .道教的出现是在(D两汉之际)

.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C董仲舒) .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C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A\"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

.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B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来)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两汉之际)

.佛教在中国民间流行起来的时间是(B东汉末年)

.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 .古老的仙文化在后来跟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究其源头,却可从多个方面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别,下面所列,不正确的是(C仙文化表现出万物有灵的思维,是道教所不具备的。)

.关于八卦的起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是(A《河图》所出的形状)

.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认识正确的是(B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 .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是(B林逋) .礼向\"内圣\"方面发展,由外在行为规范入于人\"心\"中在(C宋学兴起之时)时期出现的。 .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A秦)

.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D宋元话本)

.命\"的本意是\"令\",命令二字同意。在儒学里,有一个终极之\"令\",即(B天命)

.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以来的(A天理)思想,并将之视为最高范畴。

2 / 8

.琴在古代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根本性的原因是(D自古以来,乐教即被视为至神至妙的统治术,而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清朝后期,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D闭关锁国) .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D宋学),示与汉学区别。 .儒家从一开始为中国知识分子选定了人生的最佳道路是(B学而优则仕) .儒家思想中所谓的\"仁\",究其根本,是(B对人际关系的一种道德约束) .儒家所谓的\"智\"是指(C带有一定的伦理色彩的认知手段) .恕\"的本意是指(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宋代理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是(C理)

.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D宋文纡徐委备)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剑文化中的灵异色彩不断增加,但剑文化内涵始终是(B正义、正气)的象征。 .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B 科举制的实施)

.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B钟鼎) .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D 长安) .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C郑观应) .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A唱)

.统一的清王朝实施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中央在民族事务上的管理。这有利于中央对蒙古、新疆、西南少数民族及(B.西藏)等地区的统治。

.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导致的结果是(D伦理的法制化) .魏晋人艺术表现出来最大的特点是(A气韵生动)

.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C个体人格)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

.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C 《庄子》)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A春秋左氏传)

.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B唐代的\"安史之乱\")

.我们现在\"恭敬\"连用,古代\"恭\"、\"敬\"二者的关系应该是(A敬是内在根本,恭是外在表现) .西方传教士第一次直接进入中国是在(C明代中期)

.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是(A儒、墨、道、法) .侠文化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D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普通百姓的良好愿望)

.下列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中,(A.梁漱溟)不仅有哲学上的沉思,还积极参与到探索改革社会途径,直言不讳议政的实践中去。 .下列诸子人物中,不是军事家的是(C苏秦)

.下面关于\"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儒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 .下面关于\"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德都是善德)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属于显学的是(C墨家)

.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C政治上的大一统)

.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B法、术、势)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心性本觉\"是(C中国)佛教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C民主与科学)

.义\"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普通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指(D彼此间的一种信任)

.阴阳\"是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中范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在阴阳理论中,中国人是(A阴)为本的。 .殷商时期的文化是神本文化,下列不是殷商时期文化特征的是(D以蓍草占吉凶) .与儒家相比,佛教所谓的孝是指(B为自己的法身尽孝) .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B更重意趣与心境) .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C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

.在\"忠\"、\"信\"、\"诚\"三者之间,\"诚\"更表现出(B更注重主体性)

.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A汉代朴学的倾向) .在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中,\"性\"主要是指(C天性)

.在东西方文化中,对\"爱\"的理解,有一定的一致性,它们是(C情感的专注)

.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下面所说正确的是(C封建法制不健全)

3 / 8

.在封建时代,\"孝\"的最重要的内容是(B传宗接代) .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A德)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B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

.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D兼爱) .在隐逸文化中,所谓\"大隐\"是指(C身在市朝却保持着隐退的情怀)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酒文化的高峰是(A殷商时期)

.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兴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A借助西方的物质文明来扶持即将崩塌的封建大厦)

.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D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贞\"在最初是从《易》中\"元亨利贞\"的运化变易思想中来,后来才成为妇女的一种约束,其思想根本在于:(C以贞洁为万物之始的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B中庸)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C西汉)就开始的。

.中国古代的仕官文化虽然一度表现了其先进性,但最终却显得落后了,而且还有许多负面效应,下面所列不属于仕官文化负面效应的有(B不利于封建制度的稳定)

.中国近代第一位学贯中西,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是(D章太炎)

.中国艺术追求意境,从根本上讲,意境是指(D是经过创作主体之\"意\"加工过的现实世界)

.自然山水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A天人合一的思想) .最初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D.魏源)

.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书刊是(D陈独秀的《新青年》)

.作为一个重统的国家,在文化层面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统系意识,那么,其中最根本的统系观念是(A正统) 四.评述题

1、礼 提示:

①儒家提倡的礼是什么?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②孔子认为诸侯大夫们越礼而动,导致天下大乱,是因为礼教被破坏了,所以他要重建,然而他并未成功,其原因是什么? ③孔子虽然未成功重建礼教,但他的礼教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④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批判封建礼教吃人,你如何理解?这种现象是否仍然存在? 材料:

《论语》记载:

宰我对孔子说:“守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吧。君子三年不行礼仪,礼仪必定败坏;三年不习音乐,音乐必定崩颓。旧粮已吃完,新粮已收获,取火的木料也改过一轮了,守丧一年可以停止了。”

孔子说:“(亲人死了一年)你就吃着稻M,穿着锦衣,你心安吗?” 宰我说:“心安。”

孔子说:“你心安就这样做吧。君子居丧期间,吃美味不觉香甜,听音乐不觉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安适,所以才不这样做。现在你心安,你就去做吧。”

宰我出去。孔子说:“宰予这人太不仁!孩子生下三年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啊,他会有三年的爱心给予他父母吗?”

参考:见课本P26-27

④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批判封建礼教吃人,你如何理解?这种现象是否仍然存在?

鲁迅《狂人日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批判的儒家价值序列“仁义道德”,意为“仁义=道德”。 价值序列不同,个体的人生取向,群体的制度建构,也就迥然不同。

儒家“王道”,法家“霸道”,乃至佯儒实法的“王霸杂用”,理论上期待圣君,实际上却把一切当世恶君称为“圣上”,难以在制度层面有效防范、监督、制约、阻止、惩罚、追究当世恶君的胡作非为,于是由“仁义道德”护驾的“王法”,最终走向了“吃人”。其实早在鲁迅之前两千年,庄门后学就已反复预言,颠倒淆乱价值序列,必将导致“人与人相食”。

2、义 提示:

①“义”的本义是什么?

②儒家孔孟提倡仁义,道家老庄反对仁义,他们各有哪些提倡或反对“仁义”的言论?你怎么理解?

③如果“义”就是正义,那么,你认为谁掌握定义“正义”的权力?谁又有主持“正义”的权力?如果不是每个人都有权主持正义,那么,你怎么理解“见义勇为”的主张?你又怎么看待社会上一些“见义不为”的现象?如果是你遇到了这些事,你会“见义勇为”还是“见义不为”?为什么? ④通过以上思考,你对儒家提倡的“义”有哪些新的认识?你如何看待儒家提倡的“舍生取义”? 材料:

《吕氏春秋》记载:

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子贡有一次赎了一个在外国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回来后拒绝了国家补偿给他的赎金。孔子说:“端木赐(子贡的姓名),你这样做就不对了。你开了一个坏的先例,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子路有一次救了一个溺水者,被救者送了一头牛感谢他,子路接受下来。孔子说:“以后鲁国人见到溺水者都肯救了。”

参考:见课本P32-33

②儒家孔孟提倡仁义,道家老庄反对仁义,他们各有哪些提倡或反对“仁义”的言论?你怎么理解?

庄子名言“相濡以沫”,本义是批判君主专制违背“道德”的虚假“仁义”。由于信奉庙堂伪道的西晋儒生郭象,系统篡改《庄子》原文,彻底曲解《庄子》真义,“相濡以沫”才从贬义转为褒义。

4 / 8

《大宗师》批判尧舜式“仁义”圣君:“尧既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黥劓”隐喻庙堂运用儒家价值序列“仁义=道德”对民众洗脑,使民众相信君主专制符合天道,“仁义”的君主专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大宗师》主张“息黥补劓”,就是运用道家价值序列“道、德、仁、义”,揭露违背“道德”地强迫“鱼处于陆”的虚假“仁义”,对民众反洗脑,使民众觉悟君主专制违背天道,“仁义”的君主专制仍然违背天道。

3、仁 提示:

①孔子主张仁,也就是“爱人”,但他又主张礼,也就是人分等级,不能越礼而动,那就意味着“爱人”也分等级,所谓“爱有等差”。请问儒家之仁爱与墨家之兼爱有何不同? ②仁是儒家看重的,孝也是儒家看重的,但很多关于孝的记载却与仁的精神相悖,甚至表现出残忍,比如郭巨埋儿。请举例分析儒家是如何对待仁与孝的矛盾的。

③孔孟竭力主张仁(义),老庄竭力反对仁(义),《庄子》有言:虎狼仁也。意思是连虎狼都有仁,可见仁并不是人最可贵的东西。儒道两家对仁的意见完全相反,请以更多孔孟、老庄关于仁的言论来谈谈你如何理解仁。 材料之一: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

宋国与楚国在涿谷打仗。宋国军队已经在泓水岸边列好了阵,楚国军队正准备渡过泓水来交战。宋国的右司马走出队列,对宋襄公说:“楚军比我军人数多,请主公在楚军渡过一半人马而且队列不整之时,就下令发起进攻,那样楚军必败。”

宋襄公说:“我曾经听君子说:‘不能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不能擒获须发已经斑白的敌人;敌人处于险地,不能乘人之危;敌人陷入困境,不能落井下石;敌人还没准备好,不能突施偷袭。’现在楚军正在渡河,我军就发起进攻,有害于仁义。等楚军全部渡过河,列好阵,我们再击鼓进攻。”右司马说:“主公如此不爱惜宋国军民的生命财产,等到兵败国灭,对宋国军民不是很不仁义吗?”宋襄公喝道:“你再不退回队列,就要以违反军法论处。”右司马只好退回队列之中。等楚军全部渡过河,列好阵,宋襄公击鼓进攻。宋军大败,宋襄公也大腿受伤,三天后死去。 材料之二: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

子路用自己的俸粮做饭给挖沟的百姓吃,孔子却叫子贡把饭倒掉,把碗砸烂。子路大怒,质问孔子:“我从夫子这里学到的就是仁义,仁义就是与天下人共享自己的东西,我拿自己的俸粮给百姓吃,有什么不对?”孔子斥子路不懂礼。礼法规定,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国民,大夫爱官职所辖,士人爱自己的家人。子路擅自爱民施仁,就是对鲁君的冒犯与侵权。

参考:见课本P30-31

①孔子主张仁,也就是“爱人”,但他又主张礼,也就是人分等级,不能越礼而动,那就意味着“爱人”也分等级,所谓“爱有等差”。请问儒家之仁爱与墨家之兼爱有何不同?

先秦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孔子主张公正待人,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对“仁”作了明确的界定:仁者“爱人”。孔子又有“泛爱众”之说,把上及贵族、下至庶民的一切人都纳入关爱的对象,这在奴隶被视同牛马的时代,是人的价值被发现的标志。儒家的“泛爱众”由爱亲的“孝悌”,推及到爱所有的人,所以孟子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说。“仁”作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体现了先秦儒家传统人本主义的三个要义:其一,仁是人性的表现;其二,仁是人的美德的最高境界;其三,仁以“爱人”为原则。其积极意义在于肯定人的价值,不仅要求个体自立和自达,而且要求达人,真诚待人,乐于助人,成人之美,这都有利于克服利己主义,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墨家的思想核心是兼爱,其他的主张都是由兼爱派生的。《墨子·兼爱中》指出:“兼相爱,交相利。”“兼爱”强调的是一种普遍的、平等的、交互的爱。首先,这种爱不分差等,不分亲疏,不分先后。其次,爱是互动的,你爱他人,他人也会爱你。再次,既要互爱,也要互利,“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是讲功利的,他肯定个人的正当利益,同时又把利他人、利天下作为善恶标准。

②仁是儒家看重的,孝也是儒家看重的,但很多关于孝的记载却与仁的精神相悖,甚至表现出残忍,比如郭巨埋儿。请举例分析儒家是如何对待仁与孝的矛盾的。

叶公对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一个直率坦白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父亲。”孔子说:“我的家乡直率坦白的人与你所说的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

按照孔子的看法,一个人不能一味地直率坦白。比如说在父子关系上,有一个孝与仁慈的问题。所以,父亲有什么问题,从孝的角度出发,做儿子的就应该替他隐瞒,而不应当告发他。反过来也是一样,儿子犯下了什么过错,从仁慈的角度出发,做父亲的也应该替他隐瞒,而不应当告发他。

这样说来,也就不应当大义灭亲了。甚至,在法律面前,父子之间也就可以作伪证而相互包庇了。圣人的思想显然不合于法治的精神,而是从伦理道德的礼法角度思考问题的。儿子告发父亲虽然直率坦白,但因为不符合孝的礼制,因此仍然是错误的。这可以从某一角度证明了孝的虚伪,与仁的矛盾之处。

4、孝 提示:

①儒家强调孝,甚至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源(《论语》:“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也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意思是,人间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养亲尊亲,服从父母。你如何看待“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传统特色?

②孝是对家人,仁是对他人,一旦发生冲突,儒家是什么态度?请举一例说明。 ③孝与忠也常常是一对矛盾,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儒家又是怎样解决这对矛盾的? ④儒家提倡的孝道是否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孝? ⑤儒家对于“孝”有哪些主要主张?你认同哪些?不认同哪些?为什么? ⑥请例举二三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于“孝”的事例,并加以评述。 ⑦举例说明中国的“孝”文化对当代国人的影响。 ⑧你认为现在是否还要“孝”?如何“孝”? 材料之一:

《二十四孝》记载:

郭巨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 材料之二:

《孝经·丧亲章》记载:

孔子说:“孝子丧失了父母亲,要哭得声嘶力竭,发不出悠长的哭腔;举止行为失去了平时的端正礼仪,言语没有了条理文采,穿上华美的衣服就心中不安,听到美妙的音乐也不快乐,吃美味的食物不觉得好吃,这是做子女的因失去亲人而悲伤忧愁的表现。父母之丧,三天之后就要吃东西,这是教导人民不要因失去亲人的悲哀而损伤生者的身体,不要因过度的哀毁而灭绝人生的天性,这是圣贤君子的为政之道。为亲人守丧不超过三年,是告诉人们居丧是有其终止期限的。办丧事的时候,要为去世的父母准备好棺材、外棺、穿戴的衣饰和铺盖的被子等,妥善地安置进棺内,陈列摆设上簠、簋类祭奠器具,以寄托生者的哀痛和悲伤。出殡的时候,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地哀痛出送。占卜墓穴吉地以安葬。兴建起祭祀用的庙宇,使亡灵有所归依并享受生者的祭祀。在春秋两季举行祭祀,以表示生者无时不思念亡故的亲人。在父母亲在世时以爱和敬来奉事他们,在他们去世后,则怀着悲哀之情料理丧事,如此尽到了人生在世应尽的本分和义务。养生送死的大义都做到了,才算是完成了作为孝子侍奉亲人的义务。” 材料之三:

《庄子·外物》记载:

宋都东门有人死了亲人,因为善于哀哭自毁,庙堂授爵拜为官师。于是,他的乡邻哀毁过度而死掉一半。

参考:见课本P87-88

5 / 8

①儒家强调孝,甚至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源(《论语》:“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也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意思是,人间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养亲尊亲,服从父母。你如何看待“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传统特色?

中华民族是个讲究孝道的民族。“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在家连父母都不孝顺,很难想象他在社会上能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但对于这句话,也应该辩证地来看待:

第一,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社会,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孝顺父母历来就是衡量子女道德品质高低的一个标准,是我们一直提倡的美德。

第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特别是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子女大多不在父母身边生活、工作,不能较好地尽到孝敬父母的义务,可能有的因为工作忙而忽视对父母的问候和关心。但是,我认为孝敬父母并不是时刻守在父母身边,而作为父母也希望子女有一个好的前途,能够理解这一切,只是在工作之余多关心关心父母,哪怕只是一个电话、一句问候,现在交通、通信如此发达,完全可以在节假日去看望一下父母或是将父母接到身边小住,这些都可作为子女尽孝的方式。

第三,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比如过年了,家里父母翘首期盼,可单位的工作离不开你,你无法满足父母的愿望,可能有人就会说你不孝,但我认为这种精神可嘉,你想,没有大家哪来的小家,没有你的付出哪来别人的安宁。

所以,“百善孝为先”,并不一定时刻都要用行动去表达,关键是你的心,要把父母装在心里,而在国家需要你的时候,我想父母同样会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和包容你。

② 孝是对家人,仁是对他人,一旦发生冲突,儒家是什么态度?请举一例。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句话,就道出了儒家以血缘亲情为基础来建立道德体系的根本诉求。“孝”是对父母的敬爱之情,“悌”是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孝”是血缘亲情纵的要求,“弟”是血缘亲情横的规范。“孝”和“弟”两个出自血缘的自然纽带一纵一横,就为人间的道德秩序确立了经和纬。其中尤以孝为道德的基石。也是“仁”的基础。“仁”是儒学道德体系的核心,但是孔子从来不抽象地讨论“仁”,在他看来,“仁”就是一种爱心,爱心首先体现为“孝心”,也就是对父母的敬爱之情。而当两者一旦冲突,首先把握的应是“仁”。“仁”才是核心。

③孝与忠也常常是一对矛盾,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儒家又是怎样解决这对矛盾的?

为国为忠,为父母为孝,自古成大事者,都难免要经受忠孝难两全的考验,其实对父母的“孝”和对祖国的“忠”并不矛盾,这种“忠”是更大程度上的“孝”。它的思想也反映出了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在国家有难时,舍"小家"顾"大家"!

但也要知道,忠孝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专制时代,统治者通过倡导对父母的孝来保证对帝王的忠,并且进而用对帝王的忠来压倒对父母的孝,对于专制帝王来说,孝不过是手段,忠才是目的。从孝到忠,是专制统治者强调的逻辑。

⑤儒家对于“孝”有哪些主要主张?你认同哪些?不认同哪些?为什么? 以孔孟孝道观为基础的传统孝道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奉养父母。这是传统孝道最基本和最低的要求。《尔雅·释训》谓“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第二,敬爱父母。《论语·为政》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敬亲比养亲更有道德意义,要求也更高,所以孔子认为“色难”,就是说要长期恭顺地、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是很不容易的。

第三,顺从父母。孝子应努力使父母顺心悦意,孟子更主张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后世孝道发展到无原则地顺从父母,但孔子则主张“事父母几谏”,“当其不义则争之”,就是当父母有错误时应该委婉地进谏。

第四,孝继,就是要继承父祖的事业,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并进而光宗耀祖。

第五,孝丧、孝祭和守孝。这三者都是对已故的父母和先祖应尽的孝道,有大量烦琐的礼仪和规则。孔子提倡孝子为父母守丧三年,他的弟子宰我就表示反对,认为时间太长,一年也就够了,否则将影响修习礼乐。

第六,传宗接代。孟子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育后代,“上以继宗庙,下以继后世”,既让祖宗的血脉延续下去,又让宗庙的香火永远不断,是孝子的一项重要人生任务。

第七,父慈子孝。在原典儒家孝道中,“父慈”与“子孝”,“兄友”与“弟悌”本是对等的行为要求的,直到南北朝的《颜氏家训》中仍提出“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但从汉朝董仲舒提出“三纲”说之后,“子孝”的义务被单方面强化。当然也要看到,作为一种最自然的人性,亲代对子代具有义务自我强化的特点,即使在外在规范忽略亲代义务的情况下,这一特点仍然存在,即亲代自觉自愿地为子代尽义务,作奉献。

⑥请例举二三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于“孝”的事例,并加以评述。 1.亲尝汤药:

6 / 8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蟀四辏ㄇ?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2.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3.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⑦举例说明中国的“孝”文化对当代国人的影响。

总体上说,绝大多数人并不反对孝,但对孝的具体内容的理解存在分歧。大多数人恪守着“孝”观念的基本内涵,对于较高层次的“孝”的要求,也有相当大的认同率。把在社会事业中的成功看成是孝的体现,实际上就把孝与个人的社会责任内在联系起来了。

⑧你认为现在是否还要“孝”?如何“孝”?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条件下,如何尊敬和对待老人,不是一个单纯的孝的问题,而首先是一个守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无论在任何时代,作为子女都有孝敬父母的义务,这是绝对应该的和必要的。至于现代该如何做,还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孟子所处的那个男耕女织的时代,反复强调的老有所养,在现代社会已被各种逐渐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所代替。老人有退休金、养老金保障其生活,有医疗保险保障其治病,有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协会和老年大学保障其娱乐和学习,儿女们所要做的,不只是出钱送物,只要常回家看看,老人就心满意足了。

至于对老人的敬,那还要子女潜心去做。困守空巢的老人,郁闷成疾的老人,长期见不到子女的老人不在少数,子女对老人的孝敬远远不够。在中国已开始步入老年型社会的今天,老年问题也是一大社会难题。

兼有自己发挥。

5、性 提示:

①关于人性是善还是恶,中国古人有哪些认识?请举出四种观点,并说出主张者是谁。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告子认为要性本无善恶,汉代的扬雄认为人性善恶参半。

②中国封建社会“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哪两种人性观结合的产物?对迄今为止的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③相信人性本善与相信人性本恶,各有什么利弊?

④对人性善还是人性恶这两种观点,你倾向于何种观点?你如果坚信这种观点,有什么措施避免其弊端吗? 材料:

《吕氏春秋》记载:

戎夷和一个弟子从齐国到鲁国去。天刮起了大风,气温突然下降,影响了他们赶路的速度。等他们赶到鲁国,城门已经关闭,戎夷和弟子不得不露宿城外。晚上气温更低了,寒潮袭来,眼看两个人都要冻死,戎夷对弟子说:“你看:把你的衣服给我,我就能活;把我的衣服给你,你就能活。我和你只有一个人能活!但我是了不起的大人物,死了是世界的大损失。你是普通的小人物,死了世界没什么损失。所以,你应该把你的衣服给我!”弟子说:“作为没啥了不起的普通人,怎么做得到舍己救人那么了不起的事呢?”戎夷叹息道:“罢了,看来我的学问要失传了。”于是他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了弟子,很快就冻死了,而他的弟子却活了下来。

参考:见课本P166-167

①关于人性是善还是恶,中国古人有哪些认识?请举出四种观点,并说出主张者是谁。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告子认为要性本无善恶,汉代的扬雄认为人性善恶参半。

②中国封建社会“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哪两种人性观结合的产物?对迄今为止的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西汉建立后,董仲舒在强调法制的基础上,把儒法两家揉合为一体,既主张“以教化为大务”,又主张“正法度之宜”,其实质就是儒法结合。外儒,给封建统治者披上一层仁德的外衣,内法,则为统治者的专制统治提供了坚强的的后盾。从而,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一条软硬兼施、外儒内法的道路。外儒内法的统治术,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自古以来即是人治而非法治——因为从外表上看,一切法都被规范为仁德的范围之内了,是人治凌驾于法治之上的封建文化的制度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外儒内法”将成为而且一定会永远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③ 相信人性本善与相信人性本恶,各有什么利弊?

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对人性问题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孟子主张人性善,是性善论的典型代表。荀子主张人性恶,是性恶论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人性思想虽然是对立的,但其目的取向却是一致的,即都主张加强后天的道德教育,以不断完善人自身。

孟子认为,人性是先天的。荀子也认为人的本性是先天的。这是孟子和荀子在人性问题上的一个共同点。

前提的一致并未导致结论的统一。关于什么是人性,孟子和荀子却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孟子反对把人生而就有的食、色之本能当作人的本性,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本性。荀子则认为人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行为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才得到的,因而不能作为

7 / 8

人的本性。荀子认为:人有生之本能、食、色之欲,人又有道德善行。道德善行等道德意识不是人先天就有的,而唯有先天就有的才是人的本性。

对于人性内容的不同回答,必然导致对人性的不同态度。孟子把人的仁义礼智看作是人之为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因而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正因为人具有仁义礼智之善端,所以人性才是善的。由于荀子把人先天生就的自然本能看作是人的本性,因而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他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此外,荀子还把人欲为善和人需要道德礼法的约束与规范作为人性恶的证据。在他看来,人缺什么就需要什么,人之所以追求善,就是因为人缺少善,就是因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如果人的本性是善的,那么道德礼法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从形式上看,孟子和荀子对待人性的态度是一善一恶,截然相反,但从二者的取向来看,二者又是相同的。孟子把人的仁义礼智看作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人的自然性,还承认人的口眼耳鼻的本能是人的天性,只不过认为不能让人的自然性去腐蚀人的社会性。荀子把人的自然性视为人的本性,但他认为不能让人的自然性任其发展,如若顺着人的本性发展,那么社会生活将无法进行,因而需要社会道德和礼法来矫饰人的本性,从而通过“人为”,使人施行善的行为。孟子和荀子是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人性的内容进行肯定和否定的。虽然他们在具体操作上有些差异,但基本立场却是倡导人的道德行为。虽然人的自然性是不可缺少的,但都认为应该限制它。

凡提出人性理论的人,都相应地提出了寻待人性的方法或取向。孟子在人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了“存放心,养其性”,荀子在人性恶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化性起伪”。孟子的存心养性强调的是自我修养,荀子的化性起伪强调的是外在的教育引导作用。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用水必然向下这样一种现象来说明人性善的必然性,但他难以回答社会现实中人们的恶行。孟子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逃避人们的责难,提出了存心养性的理论。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心)是善的,是与禽兽不同的,由于有的人不知道保守自己的本心,不知道加强自己的善性,而把本心放了,把本性灭了,结果变得和禽兽差不多了。在孟子看来,就像“牛山之木美,被人砍光,山上草叶新苗,被牛羊吃光”一样。因此,人要成其为人,要想使自己不走向禽兽的境地,就要努力保守人的本性。“尽其心者,养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即尽最大努力修养善心,保持人的善心,培养人的本性。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的本性是恶的,善是后天的人为而形成的。荀子认为人之所以由性恶变成性善,完全是后天礼法教育的结果。尽管荀子认为尽管人的本性是恶的,但他认为人的本性不是不可以改变的,通过礼法的教化,化性起伪,就可以变恶的本性为向善的本性。

总之,孟、荀二人中,一个从人性善出发,但不注意保养会变恶,得出了需要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结论。一个从人性恶出发,认为人性恶,才需要后天的道德礼法教化,以改变人的本性。前者是通过教化保住人的善性,后者是通过教化改变人的恶性。无论是存心养性,还是化性起伪,都在于倡导后天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修炼和道德行为,都在强调后天道德教化的必要性。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