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化自信的根据
袁梦馨
(重庆市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060)
摘要:坚定文化自信,最关键的是明白自身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优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包容性
和君子精神;革命文化对腐败的抑制、教育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和破旧立新的创新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的优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对解决当代一些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显著的优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根据。势,
价值与优势;文化自信关键词: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1-0020-03
在纪念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总书记将“文
并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列提出,[1]
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
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自信是一个国家、
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即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和优势的积极认同。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优势
可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优势表现在多方面,
管中窥豹,可说是数不胜数。这里仅从几个方面予以阐释。
见一斑。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为环境保护提供珍贵的文化资源
“天人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一”的哲学思想实质上是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这种文化价值对当今社会因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且与马克思主义的科的现实具有重要的启示和警醒作用,
学发展观不谋而合,与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愿景不谋而合。与西方文化强调以人类为中心、通过无休止征服自然、破坏平衡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观念相比,中华民族几千年前意识到的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理性文化精神足以使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到自
也要金山银豪。*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3]
银山”,这体现着我们对环境保护和文化资源的重视。对
搞好社内,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是我们建设美丽新中国、
世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观念导向。对外,
环境恶化等问题,在人们共同找界多国面临着资源短缺、
寻解决之道的过程中,符合现实发展规律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将会赢得世界赞同。中国智慧的展示树立起国家的国际形象,强化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二)包容性文化价值契合和平、合作、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就明白合则生、分则灭的道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就是由多种民族、多个区域缔造而成的。可以说,正是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造就了它生生不息、
冷战之后的世界冲传承至今的奇迹。“文明冲突论”认为,
突将由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引发。因为宗教文化冲突而引发的巴以冲突等战争确实如此。但这种观点在中国却难以得到印证,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拥有爱好和平的文化精神,更是因为我们中华文化本身具有海纳百川的特质,“假如在某一天,中国确实引入了基督教,那也只能期望它在
[4]
与中国文化的主要要素相容的前提下被吸收和改造”。中
更是让本民华民族文化的开放包容不仅让自身多姿多彩,
族拥有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不轻视任何文化,我们尊重文化的多样与多元。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接纳所有文化,我们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开放包容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文化方针。这些的基础上坚持着
内涵丰富的文化成果和有容乃大的和而不同的和谐智慧、
博大胸襟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当下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追求平里占一席之地的重要和必然优势。其次,爱好和平、
等、友爱互助、共同发展的传统思想理念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深深影响和滋养着我们的精神观念,更契合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这种契合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
(三)君子人格文化指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
给国家奠定了丰厚善,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的物质基础。事物具有两面性,国门的打开与市场的开放自然有利也有弊。西方先进的科学理念、高效的管理技术
收稿日期:2018-04-18
女,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者简介:袁梦馨(1995-),重庆人,硕士研究生,
ZhongGuoTeSeSheHuiZhuYiLiLunYuShiJian☆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被引进来的同时往往夹杂着文化的侵蚀。许多西方国家披
着各色外衣遮掩着真正的政治目的,
从意识形态方面破坏着我们的价值观,
侵蚀着本国文化的精神价值。资本“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分裂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信任;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
个人主义不断冲击着我们的价值观念;
文化产业追求经济效益远大于社会效益,
质量低劣的文化产品不仅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人们的正
当需求;循环往复,
错误的价值观念扩散开来,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就此被边缘化,文化自信自然也逐渐消失殆尽。为什么有些人容易被外来错误思想所误导呢?一方面自然是因为错误思想的入侵,而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恩格斯
所说的“人们首先必须吃、
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
的名言中窥探一二。我们国家已经彻底扭转了落后挨打的局面,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后,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就随之出现。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国人产生了一种文化自卑心理,认为本国从器物制度到意
识形态领域都远落于人,
只有外来事物才是“高档品”,这种想法逐渐深入人心,其后果就是国人对外来事物全盘认
同,自然会被某些错误观念所迷惑,
如逐利、以个人为中心等。其实质就是对我们本身的文化不自信。
君子精神,即通过认知我们传统文化里的优秀文化精
神从而树立起的正确价值观念。首先,“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论语·为政》)就指出了君子对不正确思想言论的批
判态度。在这个辩证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多做思考,
分清益害,自然不会全盘吸收。
其次,君子的义利观也是扭转错误思想的重要途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
仁》)“,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有道
德的人更看重“义”
,且礼义仁德并不难以企及,只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正确的观念内化于心,
那么就会外化于行。君子精神并不指必须抛弃利益才能达到“仁德”,而是要有正确的义利观,即在承认物质利益的基础上强调人的
精神追求,倡导道德理想高于物质利益。再次“,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留取丹心照汗青”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君子精神也是唤醒国人文化
自信的重要依据。
当大家吃穿住行的问题解决后仍要居安思危,心存家国情怀,
就不会被错误的思想文化侵蚀。所以,我们有意识地认知认同、宣传培养这些君子精神,树立起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既是应对外来反动思潮的有力思想武器,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表现。
二、革命文化的价值与优势革命文化是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志。
(一)革命文化具有抑制腐败的精神价值
党内与国家内的腐败现象是一个事实,甚至上升为亡党亡国”的重大问题,老百姓曾经对党员干部队伍的信
任产生危机。近年,
反腐倡廉进行得如火如荼,“老虎苍蝇一起打”和一众落马的贪官名单让老百姓看到了党和国家
反腐的坚定信念。“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的最高标准是在“想”字上。谁不想?革命先辈烈士们不会想,
因为他们拥有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
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为了人民解放和国家独立敢于牺牲,
所以让我们敬佩。然而这些可贵的精神品质却曾经一定程度上
被搁置了,被部分党员干部们忽视了,
未发挥出本身精神价值的革命文化自然无法给予我们为之自豪的理由,
更不会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据。革命文化的精神既是抑制腐败的重要思想途径,也是展现其自身文化价值的重要根
据。首先,革命文化精神之源的
“红船精神”,即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思想就是遏制腐败念头滋生的首要文化精神。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是党员干部最先要明白的宗旨。其次,
为党员干部立下规矩的“西柏坡精神”,即讲规矩,反“四风”、遏制公款吃喝都
是为了“讲好规矩”。这些规矩成就了西柏坡,
同样也成就了中国共产党,
党员干部应该将这些规矩在为人民服务中时时刻刻谨记于心,
外化于行。最后,还要学习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井冈山精神”。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是党的重要优势,自然也是党员干部必须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作风,这既是一种做好工作的方式,也是一种优秀的革命文
化精神。于党而言,
提倡革命文化自信是领导干部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和思想纯洁建
设的重要途径;
于人民群众而言,革命文化对抑制腐败的精神价值不仅增强着我们对党的信任和支持,
更让我们可以在党员干部身上看到优良的革命传统风貌后,打心底认同革命文化的价值,使革命文化有理有据地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源之一。
(二)革命文化教育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
民族的未来,正如习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
族就有希望”。青少年是最有朝气和最富有梦想的群体,
青少年的远大理想与国家的命运前途紧密相连。当前,不少人
听到“革命文化”一词就联想到“激进”
和动荡不安的生活环境,认为这种文化价值只存在于战争年代,
在当今社会不必重视。对此,我们需要采取辩证的态度来看待。不可否认,
革命文化的确存有
“以阶级斗争为纲”等不合时宜的观点,但更多的则表现着中华民族不怕苦、不怕牺牲、奋发图强和无私奉献的积极正向风貌,这些文化精神对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具有重要教育作用。新一代的青少年成长于和平安稳
的环境中,比之战火年代缺少居安思危、
为国效力和吃苦耐劳等优良革命文化精神;然而我们的国家身处在复杂而深
刻的变化之中,
身为国家未来希望的青少年实则肩负重担,这个“重担”
体现在青少年树立的远大理想上。革命文化是激励青少年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是教育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的精神动力,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精神来源。
(三)“破旧立新”
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价值顺应时代的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的符合国情的发展理念,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突破。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应对世界深刻而复杂变化的正确对
策。“革命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培育出的新文化内容,
更在于它敢于推翻旧文化、勇于建立新文化和执着地追求自
由的文化精神”[5]
。中国人喜欢过安稳日子,从老祖宗那儿
可以继承财富便会心满意足。
可故步自封最终让我们落后于世界的发展而被痛打。目前,
我们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人们的生活在改善,但却缺少创新的动力,这
“TheoryResearch学★★理★★论
与之前何其相似。一方面,打破旧的体系与结构是需要勇
气和决心的,革命文化
“破旧立新”的精神为我们提供着勇于创新的动力,
符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自信如果只是对文化内容感到骄傲而不吐故纳新,
那么这种自信迟早也会被痛打。“破旧立新”精神不满足于文化
的停滞不前而不断向前追求,
这正是我们文化精神永葆活力的重要品质和始终为文化自信提供力量的重要源泉。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与优势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脱胎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同时又是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凝聚和升华[6]。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引领优势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的继承人,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形成了具有深厚精神价值的革命文化,更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社会主义建
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并创造出立足当今、
展望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7]
,这是我们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拥
有自己的文化向导,
引领我们走最适合自身的文化发展道路,文化自信心就由内而生,
向外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入,将会越发坚不可摧。
(二)为人民服务的独特优势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突出和最根本的特点是“人民
性”,也就是文化的发展要以人为首要目的,
这是与其他文化的本质区别。首先,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只停留在人的身心和谐层面,更是强调文化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社会有许多文化强调“解放开明”,但事实上多数都在走向极端,维护的只是人片面的甚至被扭曲的欲望,维护的是少数人或特殊阶级的利益。与之相比,为人民服务的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和独特的自身优势。
这既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的底
气。其次,我国社会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
“劳模”和先进人物,他们的精神是我们的精神文化。如“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先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里无畏牺牲、
火海救人的王锋,代兄还债、
坚守信义的孙东林……这些人的身上都体现着我们当今社会可贵可颂的精神文化,
是我们有底气为中国人自豪的直接证明。最后,“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会指引和带动我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良性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文化产品缺少精神文化价值,包含着低俗、恶趣味的低品质文化产品大量流通在市场上,其腐朽落后的思想妨碍着人们形成正确积极的文化观
念,持续下去就会使人们对本身的文化价值产生怀疑,
无法产生文化自信。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需要不断完善和改
进,最重要的就是站在“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
生产大众喜闻乐见、富有内涵的文化产品来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当我们从这些文化产品上感染到正能量,提高了思想认识,不仅会自觉剔除落后文化和抵制腐朽文化,而且丰富的精神内涵更是能成为我们对自身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优势
每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但如果
没有一种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就
无法凝聚力量向前发展。
*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8]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不仅凝练了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
华,还具体到我们生活中的是非观和价值追求,
使中华民族在多元文化的浪潮中依旧能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为凝聚社会力量提供着价值基础和文化力量。因为我们重视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一方面,我们更明白如何爱国和护国,做理性的爱国主义者,
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另一方面,无论是复杂多元的国际格局还是日新月异的国内变化,我们始终团结一致向前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就是为自身的文化自信不断注入文化源泉,使我们拥有自信底气的根据。
四、结语
当前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之中,各种文化联系空前紧密,一个多元文化的格局逐渐显现。我国改革开放四十
年,已经具有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热切。无论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还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需要,弘扬和发展民族自身的文化显得日益重要和紧
迫,文化自信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必要前提,
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文化自信不是空谈,它有源
远的文化脉络、清晰的历史轨迹和丰厚的精神产品,
我们要依据自身的情况、社会的发展和世界的趋势不断增强我
们的文化自信,
挖掘自信的依据,由内到外充满自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一脉相承又有独特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们所包含的各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在我们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并发挥着巨大的价值和作用,具有显著的优势。明了我们文化的内容与当代价值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有理有据的文化自信底气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精神来源,是我们民族文化走向世
界的必要前提条件,
是我们在未来披荆斩棘、更好更快发展的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2]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
[3]中共中央宣传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30.
[4]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55.
[5]胡士杰,孙增武.西柏坡“六曰”
规矩的当前镜鉴[J].人民论坛,2013(24).[6]潘新,刘爱娣.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要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11).
[7]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一)[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5.
[8]中共中央宣传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89.
(责任编辑:姚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