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三)——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判断句 判断句:断定主语和谓语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的句子。谓语通常由名词或名词性结构充当。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由判断词“是”构成。古代汉语没有判断词,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或在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达判断语气。现代汉语判断句的否定用“不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否定用否定副词“非”。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1.有“者”、“也”句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2.有“也”无“者”句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3.有“者”无“也”句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 4.无“者”、“也”句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三、“是”的词性与作用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指示代词,同“此”,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如: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是”在古汉语判断句中作主语,常是复指上文出现了的内容,判断动词“是”就是由这种表复指意义的“是”演变而来的。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
“是”作判断词来用,汉代的时候就有了。如: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四、古汉语判断句中“为”、“维(惟)”、“乃”、“即”的词性与作用
先秦时期,古汉语中尚无专职的判断词。“为”、“维(惟)”、“乃”、“即”等经常出现在判断句中,但都不是专职的判断词。“为”是一个普通的动词,有“作为”、“成为”等含义,不是判断词。“维(惟)”在上古汉语中经常出现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是判断词,但实际上它是放在句子中间的语气词,起的是引出谓语的作用。“乃”“即”在古汉语中经常出现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是判断词,但实际上它是放在谓语之前的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
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尔惟旧人。(《尚书·大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五、判断句的活用
古今汉语中,都有一些句子采用判断句的形式,但其主语与谓语之间并不是一般的判断关系,也就是说它们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我们称之为“判断句的活用”。判断句活用所表达的内容很多,如:
1、表达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2、表达条件、目的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 3、表达因果关系
良庖岁更刀,割也。(《庄子·养生主》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韩非子·五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