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成功的投资者
投资人有业余和职业之分,然而,我国的投资者往往搞不清这两者的本质区别,许多人在实际中既扮演业余投资者,同时又扮演着职业投资者的角色。殊不知,这样做承担了巨大的风险。 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
投资人对自身定位的混淆与社会上证券类书籍的误导有关。著书者并未将这两类有着本质区别但也有联系的读者区分开来,往往是将分别适合于两类不同投资者的知识混同在一起来写,所以,致使业余投资者在投资操作的理念及方法方面混同于职业投资者。
不明白适合自己的市场定位,不明白适合自己采取的投资策略及投资方法,水平又与职业投资者相差悬殊的业余投资者承担着巨大的投资风险。关键的问题在于业余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明确适合自己的市场定位投资策略及投资方法。 业余投资者的最佳方法 一、掌握有关投资的基础知识
作为一名业余投资者,首先要掌握有关投资的基础知识,如:经济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财务分析及技术分析时所需要的基础知识等。另外,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选股方式,了解投资个股的财务和获利能力、该股所处的产业状况以及评估当前市场的景气面、资金面等投资环境,最后确定是否值得在此时投资。 二、投资自己熟悉的领域
最好以投资于实业的眼光、心态进行企业式的证券投资,比较稳妥的做法是:一是投资于自己所熟悉的行业中质地优良的股票;二是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判断一个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卖出表现不佳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买入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股票,分享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收益。 三、关注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行业的动向
投资者要关注你所投资的企业的管理者是否尽职经营以及经营管理的状况如何,同时,虽然不能说是专家但也要对所投资行业的来龙去脉、前后左右的事儿有个了解,这样才能把握该行业的动向,也才能作为一位小股东分享其发展所带来的收益。
职业投资者的最佳方法 一、具备强烈的求胜欲
证券市场就如同是一个进行激烈角斗的拳击竞技场,不同于作为竞技体育的拳击赛场。它是各个级别、各个水平的投资者都在同一个场子里,仅仅能超越自己却达不到很高的水平可能会输,所以说,作为职业投资者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首先具备成为顶尖高手的强烈动机。即使最后不能成为顶尖高手也没关系,但这种强烈动机是不可或缺的。 二、学会融会贯通
基础扎实是职业投资者获得成功的又一个要素。对于证券投资所需的各种知识要全面而深入地掌握,要能融会贯通。如果基础的东西不牢固肯定是走不远的。一定要把各个流派的知识弄懂。弄懂以后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看来,它们事实上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语言系统在讲一个道理。比方说内家拳、外家拳有多大区别?没入门时看起来是有很大区别,但等到真正掌握它的精髓之后再看,其实没太大区别,在最高境界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有到这个时候,有了这种感觉后,人们才觉得能游刃有余地运用拳法,用它基本的道理基本的精髓,否则往往是比划、模仿、花拳绣腿。 三、有一套系统的投资方法
成功的投资需要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投资方法。成功的投资不仅需要掌握投资的基本规律、具备牢固的基础知识,实际上就是科学家看问题的方法,而且作为实践者,在理解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同时还要注意具体的投资要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具体的投资方法并不是什么克敌制胜的法宝,是什么包打天下的秘密武器,更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因为投资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是人性的弱点,所以,系统的投资方法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可以帮助你发现、把握、控制人性弱点对投资的消极影响。有客观的、系统的东西要比没有好得多。因为人在被自己的人性弱点所控制时,往往是不能自已的。投资者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还是能理性的,但在具体行动时却往往是不理性的。
比如,当需要做出投资决策,决定何时买、何时卖的时候,人就非常容易受情绪影响,原来想的就没用了,被情绪控制了。而客观地、系统地开发出来的投资方法就可以相当有效地帮你克服这种危害。当你要这么做的时候它却告诉你:不对,你要那么做。起码它可以警示你要想一想这样做对不对,而不是一时冲动就去做了。
科学的投资系统是完整的投资规则体系,包括确定进场点、退场点、再进场点、再退场点的明确而具体的一系列决策规则。应当将自己的投资系统明晰化、条理化,而不要让它只是停留在潜意识状态并且要随着市场数据统计特性的不断变化不断修改自己的投资系统。 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控制自己的人性弱点,与之进行不懈的斗争并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优良心理品质是投资成功的关键。与任何其他行业一样,当一个人想要达到投资的比较高的
境界时,就会发现对手就是你自己。真正到了顶尖高手的水平,专业技能方面大家都是一样的了,那时就是心理、人品的博弈了。
在投资里边最大的陷阱或称最大的风险就是投资本身任何时候都引诱你爆发、展现人性的弱点,包括贪、怕、从众心理、私心、面子、不稳定情绪化等等。它会通过你人性弱点的作用使你在判断上犯错误,这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投资归根结底到最后都是做人的问题。“贪”与“怕”是投资中最具危害性也最需要克服的人性弱点。
“贪”不言而喻是绝大多数人都有的。对金钱的贪欲使人们在投资时犯下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这一点在商品期货市场表现得最为明显。其另一种表现便是渴望一夜暴富。这种心理使人们频繁地买入、卖出而陷入了过量交易的陷阱;“怕”则表现为对市场的无畏和对自己遭受利益损失的怕等等。这种人性弱点使人们即使面对已上涨得很高的市场仍然买入而全然不顾市场正变得日益脆弱,而在市场大幅下跌的情况下,生怕世界末日来临,生怕自己无法逃出而大量抛售。 控制人性弱点的方法是修身养性。其中读书是一种手段。读书主要是从前人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获得警示,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要警惕别犯的。主要的方法还是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反省,经常反省自己心理上是不是不对劲了,哪些地方做得不对。这样就能控制人性弱点的消极影响。
长期投资有哪些好处?
(2011-12-25 10:18:28)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进行长期投资前的准备 一、以经济发展方向为基础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看,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逐步走到世界经济舞台的正前方。而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上看,可以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良好发展势头拥有较大的确定性,而这也正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基础。
二、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前,首先要精选出值得长期持有的品种。实际上,价值投资理论倡导者之一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E.Buffett),在选择长期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时,就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为前提的。他认为,当股票价值低于实质价值(intrinsic value)时,该股票便拥有“安全边际”,所以他建议投资者应该将精力集中在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上。
同样,菲利普·费舍也认为投资者应关注那些成长率高于平均水准且拥有卓越管理层的企业。他认为仅依靠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不足以做出投资决策,而是应该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获得该公司的第一手资料。费舍的这种方式,目前已成为基金经理人选股时的必要功课。那么,投资者将成功者的投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投资中,则是应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选出值得投资并长期持有的品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为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三、追求的是持有而非出售
一般认为,长期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对资产的持有,而不是出售。这是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本质区别,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出发点不同。一般来讲,短期投资中包含着更多“投机”的成分,因此短期投资多以“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取资产价值的差额,由此取得收益;而长期投资包含着更多“投资”的成分,正如前文所述,长期投资力求分析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资产增值,由此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相对于短期投资来说,长期投资更注重于持有某种资产,进而通过长期的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现金并不是衡量资产总值的唯一指标。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落袋为安”才是投资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