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质量立校为宗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高效课堂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摆脱“学生苦、教师累、效率低”的现状;实现“教师提能、课堂提效、质量提升、学生减负”的目标。 二、中心工作
以教学工作为核心,深化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全面提高全我校教师业务水平;认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学科教学为依托,积极创建办学特色。 三、具体措施 1.全面动员、强化意识
在总结上学期我校质量情况的基础上,寻找差距、反思不足、激发全校教师的质量忧患意识。进一步明确学校在教学质量方面的严峻形势和主要任务,激发全校师生的工作热情、群策群力、以饱满的斗志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开学初召开的教学工作会、安排本学期教学工作,培养良好的学风。 2.建立教育质量的奖罚机制。
学校教学工作的最大价值取向是获得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学校、一位教师工作优劣与否的主要指标。为强化全校领导的质量意识,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我校开学初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科教师目标责任书,让教师明确质量责任,上至校长、主任;下至任课教师,均不例外,都要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把每次的质量检测纳入量化考评与绩效挂钩,作为评优树模的重要依据。
3.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学情、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学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
(1)教师每节课提前二分钟进入教室,做好准备工作。
(2)学校领导采取不打招呼,“推门听课”的方式,确保课堂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认真完成每周的听课节数并对每节课提出要求和建议。
(3)组织教师评优质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听,然后进行集体评课,共同研讨高效课堂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但我们的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每周对学困生至少进行三个小时的面对面的个别辅导,教导处每月进行一次作业检查;(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我们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5.活跃教研、狠抓业务
加强教学研究,重视师资的培训,开展各种教研活动。认真参加师校的各种教研活动,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先进的教学模式,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四、制度保障
1、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全力推进高效课堂的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管理人员严格把住五关:(1)备课关;(2)上课关;(3)作业关;(4)检测关;(5)评价关。并把上述五个方面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方案中,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
总之,我们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建立了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机制,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就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坚信完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也就指日可待了。
2015年9月
提升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相
里 堡
小
学
2015
年9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