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0-02-24 来源:好走旅游网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作答第Ⅰ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l—35.5K—39Ba—137C—12O—16Mg—24S—322021.11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中。)1.三国时期曹植在《七步诗》中这样写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诗文中所说的“漉”涉及的工艺与下列哪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类似A.B.C.D.2.下列有关实验安全说法正确的是A.装运浓硫酸的车应贴的图标是B.闻气体的气味时,面部应远离容器,用手用力在集气瓶口扇动1C.一些有机溶剂(如乙醚等)容易被引燃,需要时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但不能用酒精喷灯直接加热D.实验过程中的有毒药品不得进入口内或者接触伤口,剩余的废液不得回收使用,应倒入下水道3.对物质进行分类,有利于我们的学习。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HD(无氧酸)B.SO2(酸性氧化物)C.HNO3(含氧酸)D.氯水(混合物)4.金刚石硬度高、耐磨性好,可广泛用于切割、磨削、钻探等工业中。一700℃种人造金刚石的生产方法为:4Na+CCl4C+4NaCl。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C.复分解反应的是5.下列物质鉴别方法不正确...B.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A.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KCl溶液B.用氢氧化钠鉴别MgCl2溶液、NaCl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Cl2溶液和HCl溶液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CO2气体6.下图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1)为道尔顿实心球式原子模型(2)为卢瑟福带核原子模型(3)为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模型(4)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5)为玻尔轨道式原子模型。其中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排列是(1)(3)(2)(5)(4)(1)(5)(3)(4)(2)A.B.(4)(5)(3)(2)(1)(1)(3)(5)(4)(2)C.D.7.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中每个泡沫约含有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为6-9nm,在低于-183℃时,该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含碳化合物B.“碳纳米泡沫”不能透过滤纸C.“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完全相同D.“碳纳米泡沫”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2B.用洁净铂丝蘸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为黄色,该溶液一定含钠离子C.测定新制氯水的pH时,先用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和铁一样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氯化物。B.液氯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C.氯气可以和氢气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D.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是因为氯水中含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10.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疾药,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已知:乙醚沸点为35℃。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工艺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B.操作I需要用到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C.操作II是蒸馏,利用了乙醚与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D.操作III的主要过程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11.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C2H4、C3H6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容器中气体的压强:P(C2H4)D.一瓶该品牌饮用矿物质水中SO4的物质的量不超过1.0×10-5mol13.将t1℃的饱和CuSO4溶液升温到t2℃(忽略体积变化),或者温度仍保持在t1℃并加入少量无水CuSO4,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A.CuSO4的溶解度C.溶液的质量B.溶液中Cu2的数目D.CuSO4物质的量浓度第Ⅱ卷(选择题共61分)14.(1)有以下物质①石墨;②钠;③酒精;④氨气;⑤液态氯化氢;⑥氯化钠固体;⑦氢氧化钡溶液。其中能导电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2)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气体X2跟3体积气体Y2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3)写出亚硫酸氢钾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4)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薄片活塞隔成A、B两室,分别向A、B两室充入H2、O2的混合气体和1mol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

2-

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g,若将A室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恢复原温度后,最终活塞停留的位置在▲刻度处。15.下图中A~H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H是气体,A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H是无色无味气体,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请回答以下问题:(1)E是▲(填化学式)。(2)C物质可用于日常生活做▲剂。4(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4)写出工业制取A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6.I.实验室有化学纯的浓硫酸,其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图:(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稀释④冷却⑤转移⑥洗涤并转移⑦定容⑧摇匀⑨装瓶。上述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填序号)(2)配制360mL0.50mol·L-1稀硫酸,量取浓硫酸选用量筒规格为▲。A.10mLB.25mLC.50mLD.100mL(3)完成此实验需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II.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现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固体。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4)操作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4HCO3

ΔNH3↑+CO2↑+H2O↑,则可选择在▲容器进行加热。A.试管B.量筒C.容量瓶D.分液漏斗(5)操作③的目的是▲,操作③能否用硝酸钡溶液代替氯化钡▲(填“能”或“不能”)原因是:▲;(6)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进行操作②后,为证明溶液中SO42-已除尽,其方法有▲。A.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硫酸钠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则SO42-已除尽B.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SO42-已除尽C.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钠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则SO42-已除尽D.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SO42-已除尽517.二氯化砜(SO2Cl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实验室可利用SO2与Cl2反应制取少量的SO2Cl2。装置如图(有些支持装置省略了)所示,试剂X与试剂Y反应产生SO2气体。已知SO2Cl2的熔点为-54.1℃,沸点为69.1℃;常温下比较稳定,受热易分解,遇水能发生剧烈的水解反应,产物为两种强酸。(1)仪器E的名称是▲,由B的使用可知SO2与氯气之间的反应属于▲(填“放”或“吸”)热反应,B处反应管冷却水应从▲(填“a”或“b”)接口通入。如果将丙装置放入冰水中,会更有利于二氯化砜的生成,其原因是▲。(2)试剂X、Y的组合可以是▲。A.98%硫酸和金B.稀硝酸和碳酸钙固体C.60%硫酸和亚硫酸钾固体(3)戊是贮气装置,则E中的试剂是▲;若缺少装置乙和丁,潮湿的氯气和二氧化硫之间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强酸的化学方程式是▲。(4)二氯化砜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但久置后微显黄色,其原因是▲。(5)取1.00g蒸馏后的液体,小心地完全溶于水,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50g,则所得馏分中二氯化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命题人:刘金丽审题人:佘兴庆6参考答案:

1C8B2A9B3A10D4B11D5C12C6A13D7D14.(10分,每空2分)(1)①②⑦③④(2)XY3或者Y3X(3)KHSO3=K++HSO3-(目前书写到此即可)(4)215.(15分,每空3分)(1)CaCO3

(2)漂白、消毒、氧化等(3)①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④Ca(ClO)2+H2O+CO2=CaCO3+2HClO(4)2NaCl+2H2O2NaOH+H2↑+Cl2↑16.(18分,每空2分)(1)③⑤⑥⑦(2)B(3)500mL容量瓶(4)A(5)除去过量Ba2+(6)BCD17.(18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分液漏斗放(1分)a(1分)该反应放热,将丙装置放入冰水中降低温度,防止二氯化砜受热分解(2)C(3)饱和食盐水SO2+Cl2+2H2O=H2SO4+2HCl(4)SO2Cl2自身分解生成Cl2,Cl2溶解于该液体呈黄色。(5)86.9(4分)胶头滴管-不能引入NO3杂质,不易除去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