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析《哈姆莱特》人文思考

2022-10-11 来源:好走旅游网


析《哈姆莱特》人文思考

《哈姆莱特》这部戏剧通过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塑造,细致的结构安排,集中的概括和揭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本质现象,反映了生活中深刻的思想矛盾,尤其展现了作者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的诠释。可以说《哈姆莱特》这部戏从头到尾都在围绕“人”这个看似简单而实际复杂的生物,给出作者本人对于斯芬克斯之谜的解答,即他对“人”或“人性”的理解。

一、善与恶的并存

莎士比亚在创作《哈姆莱特》这部戏剧时,正值英国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末期,而先前的全盛时代,国内社会一片繁盛的景象,工商业发达,加之民族文化的繁荣,使得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想在英国迅速的传播开来。剧中的哈姆莱特就是因为在当时新文化运动中心德国的威登堡大学较早的接触到了“人文主义”思想,才使他的视野变得开阔起来。他认识到了人类自身的伟大,他把人称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积极的肯定人类的生活,坚定对光明前途的理想和信心。他觉得生活中一切事物都变得那么可亲可敬。他的父王是世界上最好的君主,犹如天神降临人世;她的母亲又是那样温柔娴淑,情愿把善良、仁爱的关怀播散于丹麦广袤的原野;他形容自己心爱的姑娘奥菲利娅“像冰一样坚贞,像雪一样纯洁。”总之,在他的脑海中,整个丹麦,整个欧洲,甚至是整个世界,都好像受到了上帝的眷顾与怜爱,使得他不得不把爱的光辉撒向人间,散落到每个善良的人身上。理想中的一切,不能不让哈姆莱特相信人性是善良的,丑恶始终是被善所驱除,人类始终会生活在真善美的世界里。

带着他那美好的理想,哈姆莱特回到了他的祖国。而现实社会的黑暗与混乱,人世的卑劣与丑陋处处刺痛他的眼睛,一点一点粉碎他的理想之梦。他觉得世态不但对他翻出了阴暗面,而且整个的翻了过来,让他看出到处是邪气压倒了正气。坏人养尊处优,好人不得善遇,因此哈姆莱特慨乎言之“要是按各人的功德对待

【1】每一个人,那么谁又能逃得了一顿鞭子呢?”他觉得“大地这一幅大好的框架”

变成了“伸到茫茫大海里的一座荒凉的山岬,天空这一顶极好的帐幕,这一层镶

【2】嵌了金黄色点子的房顶,也无非是一大堆结聚在一起的乌烟瘴气。”人,“宇宙

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也只是一点点泥土罢了。

一心让他牵挂的祖国,骤然间变成一个散发恶臭的泥潭,而让他昼思夜想的

亲人,也一样做出让他无法接受的丑事。他的父王下葬还不到两个月,他的叔父和他的母后,他父王的好弟弟和好妻子,不但没有悲伤之意,反而为自身的利益着想,马上进行了登基大典和新婚之礼。“让殡葬的挽歌和结婚的苼乐同时并奏。”

【3】

就在他父王刚刚死去的宫廷里,他的叔父克劳狄斯带领着一帮猥琐的臣子“作

通宵的醉舞;每次他喝下了一杯葡萄酒,铜鼓和喇叭便吹打起来,欢祝万寿。”

[4]

这一幕幕令人心酸的画面,仿佛一把蘸了毒酒的利剑,直接刺向哈姆莱特年幼

脆弱的心灵。人性的善良已经无法再用肉眼看到了。仿佛潘多拉的盒子里从来就不曾有善良存在,金钱、美色、权力的诱惑,让利欲熏心的人的每个毛孔都充血膨胀起来。利益的争夺付出了血腥的代价,在这个沉闷窒息的缝隙里,哈姆莱特几乎找不到生存的希望。而当城堡上的鬼魂告诉他先王死的真相时,他不仅对他的亲人失望,他对整个世界都彻底绝望了,人文主义的理想在此时的他看来,不过是一幅用碎纸片粘合而成的水彩画,狂风一来,随风吹得四散零落,连他自己都被吹到了死亡的边缘。“是生存还是死亡”他这一声振聋发聩的诘问,使整个宇宙都陷入了一片混沌状态,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也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一问题。

可是人死虽如同睡眠,进入的却是一个有去无回的未知世界。所以哈姆莱特开始犹豫不决,他认为如果继续生存下去,就得拿起武器,扫清人间的罪恶;如果就此了结,死亡就可以结束一切尘世的痛苦,何乐而不为呢?因为这样既可以解脱心灵的创伤,同时又可以了解皮肉之苦。因此哈姆莱特说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结局。但是,在这种“最终的结算”里,如果死亡如同睡眠那样做起了噩梦,该怎么办?一想到这里,踌躇满志的哈姆莱特一下子又变得忧虑重重起来。此时他的内心充满了对死亡不可名状的恐惧。对死后的重重顾虑同样凸显了哈姆莱特对生的渴望。他认为,虽然谁也不愿负荷这些重担,拖着疲惫的生命流汗、呻吟,但是死亡毕竟是一片不可知的地方,凡是到过他的疆土边界的人,从未有过生还者。这样,死后的情况又如何?这不能不使人担心。于是哈姆莱特动摇了,对生的渴望终于压到了对死的邪念。他决定拿起武器,向人性的丑恶做殊死搏斗。

二、惩恶扬善

尽管死神的触手不断向哈姆莱特伸来,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的要顽强的生存下去,可以说它的存在,就是对世界的一切罪恶给出的重重的一击。他认为只要自

己的美好理想与自己的强健身驱完好并存,他就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来重整乾坤,惩处人世之恶。

在这场犹如蚁象之争的对决中,哈姆莱特认识到了敌人的强大与自己的势单力薄,所以他没有盲目的立刻动手,而是采取避实就虚的策略,没有跟克劳狄斯正面起冲突,而是利用装疯的办法,拖延时间暗地里寻找复仇的良机。

首先对于权高位重的克劳狄斯,哈姆莱特没有当面出击,他先利用装疯在宫廷里制造令人不安的紧张气氛。表面上他每天不停地从嘴里冒出一些让人似懂非懂的疯话,实则他在暗示克劳狄斯,他已经掌握了先王被杀的事实真相,给克劳狄斯设了一个敲山震虎的计策。果然,克劳狄斯的狐狸尾巴露了出来,他既担心又害怕,终于让波洛涅斯利用他的女儿奥菲利娅来试探哈姆莱特是否真疯。而最让人拍手称快的则是哈姆莱特上演的那出“捕鼠机”。哈姆莱特把克劳狄斯杀害他父王的过程用演戏的方式搬上舞台,展示给他的叔父、母后及众人观看。这一招着实让克劳狄斯防不胜防,良心的谴责加之做贼心虚,使他的内心一下子变得不安起来,他无法再安稳的坐下来看戏,而是怒气冲冲的离开戏台。这可以被认为是哈姆莱特在惩处罪恶、讨伐敌人道路上的一次不小的胜利。

其次,就是对于一个让哈姆莱特既爱又恨的人物——王后乔特鲁德。当然,哈姆莱特对她所采取的斗争态度有所缓和。因为在这个人物身上,她既有恶的一面,她经不住奸人的诱惑,背叛前夫,与克劳狄斯乱伦;又有善的一面她对于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的柔情是真诚的,人们对她身上固有的母爱也是毫不怀疑的。即使这样,哈姆莱特还是无法忍受母亲抛夫弃子的罪孽。在剧本中,哈姆莱特曾三次用詈言恶语来指责他母亲的堕落行径。尤其是在第一幕的第二场中,他指责道:“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短短的一个月以前,她哭得像个泪人似的,送我那可怜的父亲下葬;她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她就,她就——上帝啊!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的长久一些„„她那流着虚伪之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嫁人。啊,罪恶饿匆促,这样迫不及待的钻入乱

【5】

伦的衾被。!”从这些刺眼的字眼中,我们能感觉到哈姆莱特对于母亲乱伦行为

的恨之入骨。尽管王后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她身上的善是无法抵消她犯下的罪孽,所以“她自始至终的孤单飘零在她的罪行所导致的灾变中,终于和她所背叛的的人们一起堕入了死亡的深渊。”

【6】

再次,对于波洛涅斯这种趋炎附势的奸佞小人和吉尔登斯吞、罗森格兰兹这种卖友求荣的鼹鼠之流,哈姆莱特则像踩死一只蚂蚁那样,轻而易举的夺取了他们的生命,丝毫没有怜悯之心。

波洛涅斯的死在哈姆莱特看来是罪有应得,但他此举却又伤害了一个善良的灵魂,在《哈姆莱特》这出悲剧中,奥菲利娅是作者塑造的人物中一个集善良、天真、纯洁于一身的正面人物,她柔弱、沉静、腼腆,他是上帝精心雕刻的可人儿,她拥有天神一般高贵的心灵,天使一般慈善的面容。她是那么年轻,心灵和身体都没有成熟,种种柔情连她自己都不明其所以然,便提前萌生了爱意,她爱人,同时渴望被爱。她像一只小鸟,为了寻求庇护,投向哈姆莱特的怀抱。可悲的是,哈姆莱特在神经错乱中,把为自己设计的角色演得过火,竟将她从自己身旁摔开去,摔得那么重,终于无意间杀死了她。她的死不仅使哈姆莱特感到痛惜,也让读者伤心落泪。哈姆莱特一生的斗争就是为了求善驱恶,最终的结果却是让善与恶同时从他的指间溜走了。

三、善与恶同归于尽

奥菲利娅的不幸而亡,给哈姆莱特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使他本来布置周密的复仇计划被打乱。而哈姆莱特也因一时的感情冲动卷入与雷欧提斯的决斗中,最后的结局是与敌人同归于尽。虽然他完成了替父报仇的使命,却把“重整乾坤”的重任撂给了后人,因此,他作为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受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影响的少数先进人物代表,在与强大的恶势力的斗争中是失败了。哈姆莱特的死,不仅暗含了人性之善的毁灭,也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破产。这便是《哈姆莱特》这出悲剧真正蕴含的意义所在。

试想一下,中世纪的欧洲在封建专制和宗教特权的双重枷锁压制下,人们几乎没有生存的自由,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上帝活着。直至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并迅速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才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文艺复兴运动所宣扬的人文主义思潮,不仅在思想上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这样一种新鲜思想的注入,使得当时一大批的文学创作者感到欣喜若狂,他们仿佛找到了真理的源泉,利用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与封建势力和宗教权威相抗衡。

莎士比亚也是一位伴随着人文主义思潮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从一开始

就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上,极力赞美理性,宣扬理性,“认为理性是人和谐发展、追求进步与幸福的重要条件。人之所以高贵,就在于理性的力量”,他也同样承认人的个性欲望,认为“人的个性欲望是人的本质所在,是人的天性。因此人有追求幸福与个人自由快乐的权利。”

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人类的欲望是极其贪婪而又无止尽的,当他们的欲望不断膨胀起来以后,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安分守己了,而变得凶神恶煞。为了满足他们的无限贪欲,他们可以不择手段。战争、杀戮、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人文主义思想的理性光辉不仅没有把人类带到幸福的天国,反而却因为他的过度纵欲,把人类推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而一直鼓吹人文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此时也停止了他们的盲目叫嚣,开始冷静思考这种社会现实,他们试图想出各种办法来挽救堕落的人世。作为英国的一代文学大家,莎士比亚也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试图通过人道主义所宣扬的“善”来拯救人类,他的扬善惩恶之法不但没有奏效,反而连仅有的一点善也断送掉了。人类的光明之路究竟在哪里,这一拷问,不仅使莎士比亚陷入了迷茫的境地,也使今天的人们开始重新反思这个问题。

注释:

[1][2][3][4][5]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哈姆莱特[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第41页,第8页,第19页,第11页.

[6]华泉坤,洪增流,田朝绪.莎士比亚新论-新世纪,新莎士比亚[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第284页.

[7]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59-60页.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