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1.单元导读。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写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读一读“资料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一个故事《将相和》。
2.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被分裂成了七个国家(课件:七国方位图)齐、楚、秦、燕、赵、魏、韩。其中,赵国比较弱小,又地处强大的秦国之东,因而常受至秦国的欺负,由此,也就有了《将相和》这个流传至今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题目中“将”指?“相”指?“和”的意思是?
2.课文围绕廉颇和蔺相如讲了几个故事呢?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 3.“和”字使你想知道什么(将相为什么会和)你还想知道什么(将相为什么不和)
三、再读课文,找准切入点。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了造成两人“不和”的原因的段落。
2.(16段)抽生读,体会廉颇说这话时的语气(理解: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能耐、爬)
3.廉颇是什么人?他是一位怎样的将军?(介绍:有一次,廉颇攻打齐国,长驱直入齐国境内,威震列国)所以此时,这位骁勇善战的廉颇将军心里是什么滋味?(不服、忌妒)我们一起读读这段,体会体会。
过渡蔺相如到底有没有能耐,是不是只靠一张嘴就能当上卿呢?我
1
们一起学习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
四、细读课文,感悟形象
(一)学习“完璧归赵”(明确哪些段落,什么是和氏璧)
1.朗读这样的历史故事该用怎样的语气呢(读得缓慢些;既然是故事,就要读出味道)
2.对!讲故事要娓娓道来,让听故事的人能够入情入境。怎么样才能读出讲的味道来呢?老师给大家三个小建议:一是叙述的语言适当慢一点,二是要注意故事里的人物语言,三是心里要装着听众。接下来我要听大家来讲故事,听谁来讲呢?谁来读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抽生读,读的过程中可以有其他的学生加入,也可以有其他同学喊停)
师:停一会儿。刚才你讲得很好,舒缓的语气把我们带回到2500年前的战国时代,但到现在你讲得有点吃力了,是吗?不要每一个字都很有感情,叙述的语言可以放轻松平淡一(教师范读)
师:再打断一下,这里有一个“想了一会儿”,你们没有想,也没有给我们听众想的时间。预备起!
师:停,这里是故事的高潮,有一个很重要的词语,既能让我们听到蔺相如的声音,还能感受到蔺相如的神态,你们注意到没有(理直气壮)
师:对!我感觉你们理是直了,但气还不够壮。蔺相如那种誓死一拼的豪气,我们听众没有感觉到。听张老师“理直气壮”地给大家读一遍(师范读)
师:停,这里有个重要的词语“大大方方”,他们读得大大方方了吗?
师:此时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完璧归赵的使命已经完成。蔺相如心里已经没有那块石头了,可以大大方方地说了。预备起!(生继续读完故事)
2
3.很好,讲故事的味道慢慢地越来越浓了。现在要考考听众: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要和那块璧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请问:蔺相如会真撞还是假撞?
生1:如果那时候秦王很和气地把蔺相如劝下来了,那么他是不会再撞上去了的;如果秦王反而拿宝剑逼他,那么他有可能会撞上去。因为蔺相如那时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2:我认为蔺相如是想试探一下秦王。秦王怕撞碎了璧,连忙把他劝住,说一切都好商量,还叫人拿出地图,把给赵国的十五个城指给他看。我觉得蔺相如是这样想的,就是想试探一下…… 师:你很会咬文嚼字,将来可以当外交官。
生3:他绝对不会撞上去的,我从第六自然段看出: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拿十五个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个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我从这个“一定”中看出蔺相如是十分有把握的,一定会把璧送回去。
过渡多有心的孩子!不是说把璧送回来,而是要毫发无损地“完璧归赵”,岂能撞碎这无价之宝?那么蔺相如又凭什么敢于立下这样的誓言,如此胜券在握呢?
生:我觉得这是秦王的问题了。前面说到,赵王收到的是一块无价之宝,秦王他一定会想方设法去搞到,他一定会想:唉呀,这可是个绝世好玉啊,我不能让它浪费了,就这么让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拿着往柱子上撞,我一定要先劝住他,不能让他撞。可能蔺相如就利用了这一点。
过渡这叫知己知彼。把掌声献给这两个同学。 (二)学习“渑池之会”
1.现在我们听下一个故事——渑池之会(明确哪些段落)谁愿意来读读这个故事呢?
3
2.很好,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你们先猜猜张老师可能会提一个什么问题?
3.老师的问题是:蔺相如会不会跟秦王拼?是真拼还是假拼?这个秦王不是秦始皇,这个是比秦始皇早三百多年的秦昭王。
生:我认为是假拼!因为这是在秦国的地界,假如蔺相如跟秦王拼了,赵王也活不成了,身为臣子必须为君王考虑周到。 4.把掌声献给这位善于思考的同学。这才叫会思考,这才叫会倾听,这才叫会读书。上次他敢拼,他是了解了秦王的弱点,喜欢这块玉,料他不敢逼我。这回秦王是不可能像喜欢“和氏璧”一样喜欢我们的赵王的。
5.现在赵王在身边,拼个鱼死网破,君王都没有了,我蔺相如还算一个好臣子吗?这一次去,是谁促成的呀?大家都不让赵王去的,只有蔺相如赞成去。你能完璧归赵,你就应该“完王归赵”吧? (三)学习“负荆请罪”
1.第三个故事谁来读?(明确段落)
2.停,我看你们已经很服气了,再来一次。 3.停,蔺相如在说这段话的时候,他的语气应该怎么样呢?如果我们要在“说”前面加个成语,应该加什么词好呢?(语重心长,生齐读)
4.故事讲完了,那么张老师会提什么问题呢?你来猜一猜(廉颇为什么要负荆请罪?)简单一点说,就是觉得自己做错了,所以要负荆请罪。
5.到上大夫家去道歉,为什么要赤裸上身背负荆条,这多不礼貌呀?为何不是拿着一坛老酒去,带上高级礼品,衣冠楚楚地去?(因为荆条有很多的刺,背在背上是很痛的。意思是你哪怕打我几下都无所谓,以显示他的诚心)
4
6.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下,假如是蔺相如犯了错,他会不会像廉颇这样负荆请罪?(不会,背着荆条是武将、军人的作风,体现了将军耿直的个性,对就对,错就错,这就是将军的风度) 7.我们再看看文官蔺相如是如何表示自己的真诚的,“以国家大局利益为重”的意思他是如何让廉颇知道的?他是不是直接跟廉颇说:“廉颇呀,我们要团结呀,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呀!”我们找找蔺相如的话。(生齐读)他这话是对谁说的?(对手下说的)手下的人再把这话传到廉颇得耳朵里。这就是文人的计谋,文人的智慧。 过渡讲故事听故事都很有味道,但是如果我们走进故事当中,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大家请注意看黑板上的三个故事小标题,“完璧归赵”的是谁呢?“渑池之会”是谁会见谁?那么“负荆请罪”的又是谁呢?
五、深入课文,体会
1.这三个标题,分别是从三个不同的人物角度来概括这三个故事的。看课题,《将相和》,第三个故事是写“和”,那么前面有没有写他们的“和”呢?(生:没有)
2.我说有。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相会”里了大功,廉颇就闹不和。但是,老师觉得前面两个故事也是在写“和”。在渑池会上,如果没有廉颇坐镇国都,蔺相如能够顺利地完成“完王归赵”吗?(不能,很可能有去无回)
3.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一请秦王击缶,秦王拒绝;再请秦王击缶,秦王再拒绝。最后不得不以死相逼,秦王也只好击缶。你们想想,蔺相如从渑池回来后,他感受最深的应该是什么?(没有廉颇,就没有自己的成功)
过渡对呀!蔺相如切身感受到了文臣武将“和”的力量,感受到了“和”对自己、对国家的重要。渑池相会,如果他们两人闹不和的,能成功吗?
5
4.我们再看“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有没有讲“和”?
5.面对秦王“拿城骗璧”的局势,大臣和武将们束手无策,面对这场国难,蔺相如勇敢地站出来,而且顺利地化解了这场危机。如果蔺相如不站出来,赵国会怎样(可能秦国大举进攻赵国)如今,蔺相如站出来,完璧归赵,化解了赵国的危机,实际上也解了廉颇的围。经历这一事件,廉颇应该感受到什么?廉颇感受到了“和”的重要性吗?
6.当然没有,如果一开始廉颇就从“完璧归赵”中感受到了“和”的重要性,他后来就不会和蔺相如“闹不和”。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其实写的就是“和”的开始,但是我们可爱的廉颇将军却没有感受到“和”的力量。在渑池相会上,可爱的廉颇依旧没有感受到“和”的力量,“和”的强大。所以才会有后来的“得给他个下不去”。
7.我们可爱的廉颇将军开始之所以“闹不和”,不是因为他不爱国,也不是因为他不以国家利益为重,而是没有认识到“和”对个人对国家的好处,没有感受到“和”的力量,“和”的强大。你看,当廉颇得知蔺相如躲避自己是为了“和”,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就负荆请罪。
8.就这样,将相和好了,但将相和好的关键是什么?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实际上,是缘于他们的共同认识: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缘于他们都能以国家利益为重,有共同的爱国思想(板书:爱国)
9.这个故事离我们已有2000多年了,可我们仍然在学习,不仅因为故事中的蔺相如,廉颇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而且还给后人于启示(要团结)是啊,我们要团结,家和万事兴,国家也是同样,一个班级也一样,大家要团结一致,班级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