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医外治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00例

2022-07-13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医外治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00例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风湿性关节炎200例,按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实施西医疗法,试验组100例实施中医外治法,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疾病效果为950%、并发症率为40%,对照组疾病效果为850%、并发症率为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的关节肿胀指数、握力、压痛指数、晨僵时间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医外治法作用突出,可提高疾病疗效,改善疼痛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 中医外治法;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多发性病症,属于风湿热,可反复性发作,病变处红肿、疼痛等为主要表现。报告显示,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经由针对、有效的治疗后,基本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来说,可诱发心肌炎等病症,危害生命健康[1]。以往,临床均借助西医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药物治疗,虽可从某种程度上改善症状,但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2]。近年来,我院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该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00例,按数字法分成不同疗法组。对照组100例,女55例,男45例,年龄18~48岁,平均(304±15)岁;病程4个月至9年,平均(32±05)年;100例试验组患者中,女52例,男48例,年龄段19~48岁,平均(305±16)岁;病程5个月至9年,平均(33±0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临床西医疗法,以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药物为主,甲氨蝶呤(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44)每周口服1次,剂量为10mg;柳氮磺吡啶(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40)每天口服3次,每次05g,持续服用2个月;试验组实施中医外治法,以中药外敷为主,药方:生草乌、生川乌各500g,桃仁、红花、黄芩、黄柏、牛膝各1000g,将所有药物成分研磨成细、共研末粉碎过80目筛,装瓷瓶备用。临用时取药末(每穴3g),陈醋或生姜汁适量调膏,摊于4cm×5cm塑料薄膜或敷布上贴于腧穴,胶布固定。每次敷10h,连续治疗2个月。

13 疗效判定[1] 症状消退,相应指标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说明疾病得以治愈;症状减少,相应指标开始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复,说明疾病得以好转;症状、相应指标和关节活动功能未变化,或病情恶化,说明疾病治疗无效。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关节肿胀指数、握力、压痛指数、晨僵时间等指标;

两组治疗后是否出现肺炎、口腔溃疡、传染病等并发症。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软件包SPSS16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TX-*3]±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的关节肿胀指数、握力、压痛指数、晨僵时间等指标统计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试验组、对照组疾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风湿性关节炎作为一种特殊性的免疫疾病,病发机制尚未明确,但均认为是由感染引起的关节免疫性疾病[3]。报告显示[4],疾病早期伴有程度不同的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病症,具有反复性发作的特点,若不及时治疗,晚期将造成畸形、关节僵硬等,危害生命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5],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病发过程和自身免疫功能相关,可能在外伤、感染、潮湿等因素的作用下,使机体的某些组织产生免疫病理性的反应。以往临床均给予西药处理,虽然西医疗法可改善患者病症,但长时间服药,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且诱发系列并发症。因此,需加强该病症的探究力度,以改善机体疼痛度,恢复关节功能[6]。

中医认为,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由机体虚弱、风寒入侵、血液瘀滞等因素导致。中医外治法具有增强机体阳气、驱寒的作用,可疏通患者经络、改善血气现状,对于关节炎患者来说,可获得显著性效果。通过给予患者中药外敷处理,可快速的改善、消除局部组织的水肿、充血现状,从而加快机体微循环,加快损伤组织、神经的修复速度[7-8]。本结果显示,临床试验组患者经由中医外治法治疗后,疾病治愈40例,好转55例,总有效率为950%;而西医疗法对照组患者疾病治疗后,治愈30例,好转54例,总有效率为840%,通过对疾病治疗效果统计、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外治法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从疾病治疗后的关节肿胀、压痛指数等指标上来看,试验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外治法可减轻患者机体疼痛度,提高生活质量[9]。

综上,临床给予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医外治法作用突出,可提高疾病疗效,改善疼痛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唐瑛,肖力强,江花,等.中药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概况[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6):47-49.

[2]蒋约,焦娟.中医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视况[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618-619,622.

[3]段昭侠.脐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05,14(3):21.

[4]李红娟.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外治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6):2999-3001.

[5]周陈惠.中医外治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68.

[6]魏绍山.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对比分析[J].光明中医,2016,31(4):554-555.

[7]范兴刚.为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联合进行中药与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2):37-38.

[8]Chen L.,Lu Y.,Chu Y.,et al.Tissue factor expression in rheumatoid synovium: A potential role in pannus invas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Acta Histochemica: Zeitschrift fur Histologische Topochemie,2013,115(7):692-697.

[9]郑勇前.中医外治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04(3):23-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