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多媒体课件制作指导

2022-06-17 来源:好走旅游网


多媒体课件制作指导--制作流程

要想制作出好的多媒体课件,必须把握好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环节及过程是:选题→学习者分析→教学设计→系统结构设计→原型开发→稿本编写→素材制作→系统集成→评价和修改→发布和应用→升级更新,如下图所示:

1、选题

选题和学习者分析统称为需求分析。这是课件制作的关键。在制作之前,教师要充分做好选题论证工作,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投入。要选择那些学生难以理解、教师不易讲解清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那些能充分发挥图像和动画效果的、不宜用语言和板书表达的内容,对于那些课堂上较易讲解的内容就完全没必要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

2、教学设计

进行教学设计是课件制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前提。课件效果的好坏、课件是否符合教学需求,关键在于教学设计。设计者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形成优化的教学系统结构。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

方法,依照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问题有效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确定教学知识点的排列顺序,根据教学媒体设计适当的教学环境,安排教学信息与反馈呈现的内容及方式,以及人机交互的方式等。

3、系统结构设计

进行系统设计实际就是对多媒体课件的总体设计,其设计的要点包括:页面设计、层次结构设计、媒体的应用设计、知识点的表示形式设计、练习方式设计、页面链接设计、交互设计、导航设计等。

4、原型开发

在开始制作多媒体课件之前,选择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设计制作出这个教学单元的课件原型,通过原型设计,确定多媒体课件的总体风格、界面风格、导航风格、素材的规格以及编写稿本的要求和内容。

5、稿本编写

稿本设计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与系统设计的要求,在一定的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对每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和安排以及各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设计,设计出具体的表现形式,编写出讲解的文稿,要显示的文体,所使用的图形表格、图片、动画视频等,还要写出页与页之间相连接的交互方式等具体内容。稿本描述了学生将要在计算机上看到的细节,它是设计阶段的总结,也是技术人员制作课件的依据。

6、素材制作

媒体素材设计就是设计和构思为了表达学习内容所需要的各种素材或各种媒体,如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和虚拟现实等。素材制作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A、对文字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字信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设计时要做到:

(1)文字内容要简洁、突出重点

文字内容应尽量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有些实在舍不去的文字材料,如名词解释、数据资料、图表等,可采用热字、热区交互形式提供,阅读完后自行消失。

(2)文字内容要逐步引入

对于一屏文字资料,应该随着讲课过程逐步显示。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引入时,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动画效果,也可伴有清脆悦耳的音响效果,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3)要采用合适的字体、字号与字形

文字内容的字号要尽量大,选择的字体要醒目,一般宜采用宋体、黑体和隶书。对于关键性的标题、结论、总结等,要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加以区别。

(4)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

文字和背景颜色搭配的原则一是醒目、易读,二是长时间看了以后不累。一般文字颜

色以亮色为主,背景颜色以暗色为主。以下是几种一般具有较好视觉效果的颜色搭配方案:

文字颜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黄色 黄色 黄色

背景颜色 黑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黑色 红色

B、对声音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中的声音主要包括人声、音乐和音响效果声。人声主要用于解说、范读、范唱,在多媒体课件中应用较少。而恰当的一些音乐和音响效果,可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可以调节课堂的紧张气氛,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设计时应注意:

(1)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重点内容处要选择舒缓、节奏较慢的音乐,以增强感染力,过渡性内容选择轻快的音乐。

(2)音乐和音响效果不能用得过多,用得过度反而是一种干扰信息,效果适得其反。

(3)背景音乐要舒缓,不能过分的激昂,否则会喧宾夺主。

(4)要设定背景音乐的开关按钮或菜单,便于教师控制,需要背景音乐就开,不需要就关。

C、对于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中,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图像占较大比重,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也会起到负作用。设计时应注意:

(1)图的内容要便于观察图形、图像等画面设计要尽可能大,图的主要内容处

在屏幕的视觉中心,便于学生观察。

(2)复杂图像要逐步显示。对于较复杂的图,如果一下子显示全貌,会导致学

生抓不住重点,也不便于教师讲解。应随着教师讲解,分步显示图形,直到最后显示出全图。

(3)对于动画和视频图像,应具有重复演示功能。

对于动画和视频图像,学生可能一次没看清,最好设计重复播放按钮,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重复播放。

7、评价和修改

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要不断地对课件进行评价和修改工作,它是课件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件质量的保证。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并且是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课件开发的过程中实施的评价,它为提高课件质量提供依据,目的在于改进课件的设计,使之更加符合教学的需要,便于提高质量和性能;总结性评价是在课件开发结束以后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对课件的性能、效果等做出定性、定量的描述,确认课件的有效性和价值,为课件提供改进意见,并总结课件制作经验。在课件制作

过程中,要根据评价结果合理地进行修改,以进一步提高课件质量和效果。

8、发布和应用

课件制作完成后,用户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发布自己的作品:磁盘、光盘和网络。

多媒体课件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后,就可以投入使用,除自己在教学中使用外,同时还可以进行交流、推广或发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使用课件后,可能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因此,课件投入使用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了,还需要不断地收集课件在教学应用中的反馈信息,不断地对课件进行修改、完善与升级,使之更加适合教学的要求,达到实用好用之目的。

注意事项:

(1)注意色彩的合理应用

色彩的应用可以给课件增加感染力,但运用要适度,以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原则。如:色彩搭配要合理,色彩配置要真实,动、静物体颜色要分开,前景、背景颜色要分开,每个画面的颜色不宜过多。

另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实际运用中的问题,如:计算机屏幕与投影机投的效果不一定一致,由于投影机使用久了灯泡的亮度会降低,而投影机的亮度会直接影响色彩的显示效果,使实际使用效果与最初设计不一致。

(2)尽量加入人机交互练习。

设计多媒体课件时,适当加入人机交互方式下的练习,既可请学生上台操作回答,也可在学生回答后由教师操作;这样做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注意字、图、声的混合例如,对于一些动画,由于其自身不带声音,设计

时,应为动画配上适当的音乐或音响效果,这样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听觉功能,有利于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一些重点的字、词、句,除了采用不同的字号、字体和字形加以强调外,也可以运用动画、闪烁等技术,引起学生有意注意。

(4)以课件制作流程为主线,增加一个系统性原则,整体和谐统一,注意与其它媒体的综合使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