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意识
心理的定义:心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意识的含义: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是指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的觉知。具体地说: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客观世界的存在和自身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存在。
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
心理过程相对于人格心理来说,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心理现象。它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方面,其中认知过程是基本的心理过程,情感和意志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
人格心理:人格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完整的心理面貌。它包括人格倾向性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反射和反射弧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之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它是通过反射弧来实现的。
反射弧包括从刺激到反映的五个部分
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输神经5效应器
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人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
无条件反射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这种反射的反射弧是生来就已经联系好的,是一种固定的神经联系,是由低级神经中枢(脊髓和脑干)来实现的,可以收到大脑皮层的调节,因此人的无条件反射往往是随意的。主要包括(食物性反射,防御性反射和性反射)。
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习得的行为,其神经联系是暂时的,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后天学会的,其生理基础是反射条件,根据条件反射形成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经典条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用奖励性的手段强化有机体的某种反应行为,由于学习的过
程是一种操作的过程,所以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行为改变的原则,即通过建立这种条件反射可以改变有机体的行为
兴奋和抑制过程
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和抑制
兴奋是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神经过程。
抑制是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神经过程。
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是相互转化、相互诱导的,兴奋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周围或同一部位的抑制过程,抑制过程也可以引起或加强周围或同一部位的兴奋过程。
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与扩散,集中
一种神经过程进行而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出现的现象叫( 相互诱导 )。
扩散与集中,相互诱导,同样是高极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兴奋和抑制过程在大脑皮层的某一部位的神经细胞中发生后,并不是停滞不动的,二十会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扩散。扩散到一定程度后,它们又会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及聚集。一般而言,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和抑制过程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兴奋或抑制过强或过弱易于扩散,兴奋或抑制的强度适中时,易于集中。
动力定型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由一系列刺激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和强弱程度作用于有机体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或条件反射的链锁系统,称为动力定型(简称动型)
动力定型是按固定程序进行活动的模式,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但它又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和个人努力而改变,即具有可塑性。动力定型的稳定性与可塑性是辩证统一在一起的。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就是信号系统。人脑中的信号系统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用具有事物作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把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词语是第一信号(具体事物)的信号,它可以间接的反映事物,而且是人的思维活动,交流思想,传授知识以及自我控制的工具。
正是因为有了第二信号系统,人的心理才缠身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人所特有的意识和自我意识,人的心理活动才能够想对地脱离客观事物的直接制约,具有能动性和自觉目的性。
掌握于此的正常人的心理活动,一般总是闹的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而第二信号系统在其中是占主导地位的。
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现象复杂多样,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加以说明。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其中认识过程又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人的一般的心理过程为人的共性,每个人均经过这个心理过程。人的个性心理,为人的个性,每个人各不相同。 个性心理是在完成一般心理过程后发展起来的,没有一般的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就不可能有个性心理的发生、发展。也可以比喻为:一般的心理过程为基础,个性心理是上层建筑。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意义是什么?你过去是怎么想的?现在是怎么想的?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研究心理现象的规律,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及其机制;
个性心理的形成及其机制;论证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的辨证统一关系;从而揭示人在实践中各种心理现象的实质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
心理学的意义 1) 理论意义:心理学为辨证唯物主义提供论据;心理学所提供的原理是人们接受唯物主义;心理科学是同一切宗教迷信,各种唯心主义思想作斗争的有利武器;心理学的研究也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科学根据。
2)实践意义:它对于一切社会实践领域都是必要的,因为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在人的心理的调节下实现的。因此心理学的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自我教育;有助于生产劳动;有助于医疗;有助于各方面的应用。
研究心理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心理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它的产生于活动的外部及内部的条件密切有关,它的历程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研究人的任何心理现象都必须依据可以观察并加以检验的客观事实,严格贯彻客观性原则,切忌根据主观愿望或猜测来分析人的心理
(二)发展的原则、
心理现场和其他的物质现象一样,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任何心理现象都有其客观发展的规律,一次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发展的原则,我们不仅要看到心理的现时的特征,而且要看到起发展的前景,要在发展中考察各种心理现象
(三)系统性原则
人既是生物实体,又是社会实体,生活在不同质的多系列系统之中。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心理实质的解释是怎样的
辩证唯物主义对人的心理下的定义是: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脑的机能,这种机能是随着神经系统和脑的发生,发展而发生发展的
人的心理是脑的产物,是高度复杂的人脑和神经系统的机能。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A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
B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C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D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举例说明脑是心理的器官
(一)从物种发生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是物理的、化学的反映形式
有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是生物的反映形式、心理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
(二)从个体发生史来看,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与脑发育完善紧密相联的
(三)从生理解剖学的发展上看,心理活动与脑的活动是不可分割的:临床与科学的实例都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
试说明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的内容和源泉
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人的心理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它以映象的形式存在于脑中。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并不是对心理客观性的否定。
(3)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 1)实践活动是人心理产生的基础;2)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得以发展的条件
怎样理解机能定位?在大脑皮层上有哪些主要的机能区
大脑皮层各部分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整体,但各个部分在功能上又有不同的分工,形成了许多重要的中枢
大脑皮层上主要的机能区有
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此外,在人的大脑皮层的前额区和顶颞 前枕区还有调节抑制行动,思维活动的联合区,加工信息的联合区
说明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的单侧化(不对称性)
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对称的。实际上两个半球的功能是趋于单侧化的,即某种功能偏于左半球或右半球。研究已经发现,对言语、文字、计算、时间等信息
的加工主要在左半球进行;对图形、音乐、方位等信息的加工主要在右半球进行。这种单侧化的现象是在后天的生活时间中逐渐形成的。大部分善于用右手的人,其左半球是语言的优势半球。
第二章意识和注意
意识
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指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的觉知。意识是在个体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意识与各种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意识是以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为基础的统一体,其中任职过程是意识的主导方面,思维是意识的核心因素,同事,情绪和意志等也是意识必要的组成部分
意识具有觉知性、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等特征
意识的觉知性
觉知性是人类意识最基本的特征,指人对内外信息的了解
觉知性是人类意识的最基本特征,指人对外部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活动的了解,表现为人不仅能意识到客观事物的存在,而且也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自身同客观事物的复杂关系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等。
非意识
人体有些活动是从来不可能意识到的,基础与非意识状态(自己的心跳、脉搏)
前意识
处于前意识水平的资料是储存在记忆之中,可以通过一定方式,提取出来的。这些经验是当前违背意识到,但容易被意识到的经验
无意识
处于无意识水平的经验比初一前意识水平的经验更难被人觉知,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指意识意外进行的心理活动。
注意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的特性,即指向和集中于一定对象的特性。
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的产生和维持,不需要意志努力,而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对那些强烈、新颖和感兴趣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主
动地服从于一定的目的、任务、它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有意注意的对象往往是不易吸引人注意而又应当去注意的事物,这久必须作出一定的意志努力。
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一方面类似于有意注意,因为它和目的,任务联系着;另一方面类似于无意注意,因为它不需要人的意志努力。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注意稳定性的标志是活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高效率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个活动上去。注意的转移被认为是注意的动力特征。
简述意识的基本特征
意识具有觉知性、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等特征。
1知觉性
知觉性是人类意识最基本的特征,指人对内外信息的了解。
2能动性
人的意识并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而是在实践过程中积极能动的反映。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a把感性材料进行信息加工提高到理性认识的水平。通过语言和思维,将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主动的调节和支配实践活动,按照人的意志去改造世界。意识自始至终保持着对行动进行目的性的调节,从而达到预定的目的。
3社会的制约性
表现在a人类意识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因为人类祖先只有竭诚集体,才能与大自然作斗争,所以在社会集体活动中产生的意识,一开始便是社会产物,受社会条件的制约。B人的意识和语言密切联系着,没有语言也就没有人类意识。由于有了语言大脑才能抽象思维才能产生人的意识c意识的内容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d个体意识的社会制约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体意识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他的社会生活实践,已经他对社会上的知识、思想、观点的接受和掌握;另一方面,个人意识又影响社会意识的内容
注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注意与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
注意的稳定性: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注意的广度: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注意的中心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的特性,即指向和集中于一定对象的特性。
注意分哪几种?影响这几种的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后注意后三种
影响无意注意的条件:一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第一、刺激物的强度。第二、刺激物的新异性。第三、刺激物的活动变化。第四、刺激物的对比度。
(二)人的主体状态
第一、需要和兴趣。第二、知识经验。第三、情绪。第四、精神状态。
影响有意注意的条件
11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合理的组织活动a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b根据任务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注意c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
4用意识与干扰做斗争
影响有意后注意的条件 与目的、任务相联系,是由有意注意发展起来的。
分析自己的注意特征
感觉与知觉
感觉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阈限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差觉阈限
认为能背集体感觉到的刺激强度变化与原刺激强度之比是一个常数,就是差觉阈限,或辨别阈他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比率
感受性
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联觉
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此种现象叫做联觉
适应
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刺激强度不变)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发生变化(多数为感受性降低,甚至消失)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适应
后像
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称为感觉的后效。
对比
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三原色
三原色由三种基本原色构成。原色是指不能透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以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出其他的新颜色。、由于人类肉眼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感光体,因此所见的色彩空间通常可以由三种基本色所表达,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一般来说叠加型的三原色是红色、绿色、蓝色,而消减型的三原色是品红色、黄色、青色。
知觉
知觉同感觉一样,也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但知觉不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错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它不同于幻觉,而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说明感知觉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说明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可见,知觉比感觉复杂。
感觉和知觉有相同的一面。它们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如果要想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光靠感觉和知觉是不行的,还必须在感觉、知觉的基础上进行更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记忆、想象、思维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
知觉有何基本特征?为什么?
(一) 知觉的整体性:人们在知觉事物时常依据以往的经验把它组织成一个整体
(二) 选择性:人们在一定时间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
(三) 理解性:知觉受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影响,具有理解性。在一般情况下,人对任何事物都是根据已有知识和过去的经验来理解和领会的。
(四) 恒常性: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往往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而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何为观察力?怎样培养和提高观察力?
观察不是毫无目的,没有控制的无意知觉,也不是毫无计划、时间短暂的一半的友谊知觉,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首先,要预先做好观察的准备,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制定进行观察的计划,掌握观察所必须的具体方法。其次,在观察时必须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并要设法让
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观察活动。最后,还必须在观察时及时做好记录,由于一个人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和经验直接影响到他对这一事物观察的成败或深刻程度,所以观察之前掌握一定的有关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
举例说明运动知觉的种类及其形成。
(一) 真动知觉;真动知觉是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网膜各点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二) 似动知觉;似动知觉是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网膜上临近部位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这是一种错觉醒的运动知觉
(三) 运动幻觉;1诱导运动,诱导运动是实际不懂得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是一种错觉性知觉2自主运动,如果个体在暗示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一段时间便会感到它在不停地动来动去,此即主动运动。
第四章 记忆
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重现
元记忆
元记忆是个体对自己记忆活动的认识和控制
识记
识记是识记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
保持
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再认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称为再认。
回忆
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成为回忆(再现)
记忆表象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叫记忆表象。
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在感觉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约为0.25—0.2秒。外界信息首先经过感觉器官进入感觉记忆,信息按照感觉输入的原样在这里登记下来,所以感觉记忆又叫感觉登记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他接受来自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并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
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的保持从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 记忆容量大,保持时间长。
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叫做形象记忆
逻辑记忆
以概念、公式和规律等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叫做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
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做逻辑记忆。
运动记忆
已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叫做运动记忆。
无意识记
无意识记是事前没有确定识记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实际的方法的识记。
有意识记
有意识记是明确了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有意识记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意义识记
意义识记是主要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而进行的识记。
机械识记
机械识记是主要依靠重复而进行的识记。
遗忘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叫做艾宾浩斯保持曲线,该曲线代表记忆保持的百分数,也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而一段时间过后,几乎不再遗忘了。即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前摄抑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先学习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称为后摄抑制。
联想
两个事物在意识中形成联系,可以由一个事物想起另一个事物。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的不同关系反映在人脑中,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联想。
记忆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重现三个基本环节。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重现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表现为回忆或再认。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重现回想起来的称为回忆,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称为再认。记忆过程中的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和想换股制约的。没有识记就谈不上对经验的保持;没有识记和保持,就不可能对经验过的事物进行再认或回忆又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并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识记和保持。
试述记忆的三个储存系统
根据记忆活动的特点,可以将记忆分为三个存储系统,每个系统又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一个阶段。
(一)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在感觉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约为0.25—0.2秒。外界信息首先经过感觉器官进入感觉记忆,信息按照感觉输入的原样在这里登记下来,所以感觉记忆又叫感觉登记
(二)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它接受来自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并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
(三)长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的保持从一分钟以上知道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常识以及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记忆容量极长,保持的时间长。
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分析提高记忆效率的因素
试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根据记忆中意识参与的程度,可把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在识记和保持阶段没有什么不同,(既可以无意识,也可以有意识),但是在回忆或再认时,二者便显示出差别:外显记忆是有意识的,内隐记忆是无意识的。内隐记忆在再认或回忆时不需要有意识。也就是说,内隐记忆是指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有影响时的记忆;外显记忆是指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来完成当前的任务时的记忆。
遗忘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变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而一段时间过后,
几乎不在遗忘了。即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遗忘的原因(一)干扰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材料之间的干扰,产生相互抑制,使所需要的材料不能提取,这种学说强调了新旧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二)消退说,消退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三)压抑说,所谓压抑引起的遗忘乃是由于某种动机所引起的遗忘,因此又叫动机性遗忘。(四)认知理论,感觉记忆的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的消退;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痕迹消退和干扰,长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干扰作用。
怎样有效地组织复习
(11)及时复习
(2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3)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44)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多种感官参加复习
(55)活动有助于复习
第五章 想象
想象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的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通过词对已有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产生可以作为创造性活动“蓝图”的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
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慢波睡眠
慢波睡眠时脑电波呈同步化慢波。人的夜间睡眠多数时间处在这种睡眠状态。慢波睡眠时眼球没有或只有少数缓慢的运动,故又称非快速眼动睡眠。
快波睡眠
快波睡眠时脑电波呈同步化快波,人的一生中快波睡眠的时间所占的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快播睡眠时眼球眼球快速运动(50——60次/分),因此,快波睡眠又称为快速眼动睡眠。
梦
做梦是人脑的正常活动,是人脑处于睡眠状态时一定时相一定部位的兴奋活动。
为什么说想象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形式?
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想象的表象和记忆的表象是不同的。记忆表象基本上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重现,而想象的表象是对过去直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它可以是世界上还不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形象。想象是以组织起来的形象形成系统对客观现实的超前反映,任何想象都不是五种省油凭空产生的,构成新形成的一切材料都来自生活,取自过去的经验。不管想象创造的新形象多么新颖,甚至离奇,构成新形象的材料则永远来自对客观现实的感知。想象虽然是新形象的创造,但它的内容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来源于客观现实,想象是反映客观现实的各种成分的形象之组合过程,想象同样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形式。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积极的幻想有什么作用?
怎样科学地解释睡眠和梦?
第六章 思维
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动作思维
动作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动作思维也成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其特点为:任务是直观的,以具体形式给予的,操作过程要借助实际动作。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为支柱的思维,其基本单位是表象。
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认识过程。
集中思维
集中思维也叫聚合思维、辅合思维、求同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形成单一的、确定答案的思维过程。即利用已有的信息,达到某一正确结论。集中思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同。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叫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一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发散思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异与创新。
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直觉思维也是非逻辑思维。
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也叫平行思维,水平思维,是由面到面的平行式的或曲面式的思维。横向思维有利于思维的创新
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个别特性或个别方面。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分析和综合是方向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过程,是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分析总是把部分作为整体的本分分出来,从它们的联系上来分析,而综合则是对分析出得各个部分、各个特性的综合,是通过对各个部分,各个特性的分析而实现的。分析为了综合,分析才有意义,综合中有分析,综合才更完美。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即需要分析,也需要综合。
比较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对象和现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对比,确定被比较对象的共同点、区别及其关系。比较是在两个事物的某一方面或某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之间进行比较。
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头脑中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概括有两种水平。一种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舍弃它们互不相同的特征,对它们共同的特征加以概括,是概括的初级水平;另一种是根据某一对象和现象或某一系列对象和现象的本质方面加以概括,这是对内在联系的概括,是概括的高级水平。
抽象与概括是彼此紧密联系的,抽象是概括的基础,如果没有抽象就不可能进行概括。概括中有抽象,因为概括就是把分析、比较、抽象的结果进行理性的和抽象的综合,形成概念。任何一个概念、规律、公式或原则。都是抽象和概括的结果,人类各种科学知识都是抽象和概括的产物。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的问题情景引起的,经过一系列有目的的和指向性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
迁移
迁移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或者是已有的问题解决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概念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反映。
概念掌握
概念的掌握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和运用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
变式
变式是指事物的本质特征或非本质特征发生了改变后的现形式
原型启发
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叫原型启发
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之看到某些事物通常的功能,看不到它可能存在的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干扰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功能固着是一种将某种物体的功能固化的心理倾向。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或者产生新颖独创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
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与感知觉和表象的区别及联系是什么?
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等重要特征。思维的间接性就是指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以其他事物为媒介去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以推测事物的过去进程,认识事物的现实本质,推知事物的未来发展。思维的概括性就是指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也指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规律。
虽然思维和感知觉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两者密不可分,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正确的思维不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且应该更加接近客观现实,使人更深刻,更正确地认识现实。感性认识的材料如果不经过思维加工,就只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而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这正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怎样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与思维的这种关系是由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概括性,间接性,社会性的特点决定的。语言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理解的一种符号。通过这种物质形式的符号。通过这种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把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理解的一种符号。通过这种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把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性和它们之间联系确定下来,巩固下来。语言的概括性为人类对客观现实的概括提供了可能。如果没有语言,人类的抽象思维是不可能的。因此,人类的抽象思维是以词为中介对现实的反映。
思维和语言是有区别的。首先,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思维本身并不具有这一特点,其次,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反映和被标识的关系,两者之间则没有则没有必然
的联系。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词代表同一事物。再次,语言中的词与思维中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概念用词来表达,但一个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反之,同一思想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最后,语言的语法结构与思维规律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不同民族的语法结构不全相同,但思维的规律都是相同的,都是从感觉上升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
语言不但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
1)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一方面,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思维实际上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无所谓交际和思想,语言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没有必要存在了。所以语言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哪里有思维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活动。
2) 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一种语言,无论它的结构简单复杂与否,都是能满足一个社会集团交际的需要的,当然也能适应思维的要求。因此人类语言无所谓先进与落后,无所谓优劣,都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为一定的社会服务。
举一实例说明掌握概念的过程,并说明掌握概念要注意哪些条件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反映。
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运用变式对概念加以说明;突出本质特征,减少或消除非本质特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试说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其培养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既需要发散思维,有需要集中思维。
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答案。
3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
4灵感状态
5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好奇心
2培养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和横向思维
3发展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4培养创造性人格
试说明动机的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之间的关系
动机对解决问题的作用也是明显的,它是促使人去解决问题的动机。动机的性质影响到整个解决问题过程的进展。动机越有意义,为解决问题而做的探索就越积极,越顽强。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关系,可以描绘成 一条倒转的U型曲线。即动机过弱不能激起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加,解决问题的效率也随之增加直至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会造成解决问题能力的降低。应当指出,这条曲线的形状和顶点是因人而异。对个体而言,动机水平处于中等强度时,问题解决的效率最高。
第七章 情绪和情感
情绪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
情感
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
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暴发式的情绪状态。情绪通常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
紧张
紧张是人在某种压力环境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情绪反应。
应激
在意料之外的紧急情况下产生的极度紧张的情绪,称为应激。
焦虑
焦虑是一种伴随着某种不详预感而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包括有紧张、不安、惧怕、愤怒、烦躁、压抑等情绪体验。研究已表明事情的不确定性是产生焦虑的根源。
特质焦虑
特质焦虑是相当稳定的人格心理特征。
状态焦虑
状态焦虑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的情境中表现出来的焦虑。
道德感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由那些能满足人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需要而产生的。
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和人的认知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求相联系的。
美感
美感是对事物的美的体验,是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所掌握的美的标准,对客观事物(包括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情操
情操是带有理智性的与正确的价值评价结合在一起的各种高水平的情感的综合体。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价值观的基础和人格特征的重要因素,由于个人的修养程度不同,情操有着明显的个别差异。
理智的情操
理智的情操也称认识性的或逻辑性的情操,是在评价事物真伪的过程中引起的体验。它不同于求知欲。这种情操不但要有对知识的渴求、足够的知识和高度发展的思维,而且要能补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以客观真伪为准则来评价事物。
道德的情操
道德的情操是与评价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相联系的高水平的情感体验,是情操的核心部分。道德的情操以社会道德的准则作为区分是非、善恶、好坏的标准。
美的情操
美的情操是与崇高的人类进步事业相一致的种种美的高级情感体验。它比一般的美的情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概括性。
试说明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情绪的表现一般不稳定,带有情境性。当某种情绪消失时,情绪立即随之减弱或消失。情感与情绪相比,较为稳定,是比较本质的东西,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态度。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很紧密。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即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于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即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化着的情绪中得以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同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表现。
由于情感常与社会事件的内容有关,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因此,情感的发展变化也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即任何稳定的情感都是在大量的(各种典型情境下,正面的和反面的)情绪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要改变一个人的情感也必须依靠情绪共鸣逐渐地
达到,而不能迅速,随意地被唤起。
简述有关情绪的四种学说,并谈谈你更倾向于哪一种或哪几种学说,为什么?
一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学说
詹姆士和兰格的共同论点是;情绪似乎只是被那些内脏器官的变化所引起的机体感觉的总和而已。所不同的是,兰格认为全部的情绪由内脏变化所引起,而詹姆士则认为情绪大部分或主要由内脏变化所引起。总之,他们把产生情绪的原因归之为外周性变化,所以这种理论通常称为“情绪的外周说”
二巴甫洛夫的情感学说
情感是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他认为,如果外界出现有关刺激使得原有的一些动力定型得到维持、扩大、发展,人就产生积极的情绪;如果外界条件不能使原来的动力定型得到维持,人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三强调认知作用的情绪学说
现代心理学理论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分析情绪,强调了情绪的发生依赖于整个有机体过去和现在的认知经验,以及人对环境事件的评估、愿望、料想的性质。
(一) 阿诺德的评价——兴奋学说。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20世纪50年代把情绪的产生于高级的认知活动联系起来,提出了情绪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相联系的情绪评价——兴奋学说。她强调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人的认知评价与估量才能产生情绪,这种评价与估量是在大脑皮层上产生的。
(二) 沙赫特的认知激活学说。美国心理学者沙赫特更多地研究生理激活变量与认知的关系。他提出情绪产生于下面三个因素的整合作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所以此学说又称为情绪三学说。
(三)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学说:拉扎勒斯反对把情绪单纯地归结为生理激活这个单一变量。他主张情绪是包括环境的、生理的、认知的和行为的成分在内的一种综合性反应。他强调情绪是对意义的反应,这种反应是通过个体的认知评价来决定和完成的。
四普拉契克的情绪进化学说
美国当代的情绪心理学家罗伯特。普拉契克于20世纪60年代初就提出情绪进化论的观点。1980年他在《情绪:一种心理进化的综合物》一书中进一步从进化论角度阐述了情绪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情绪的结构模式等内容。他指出,要全面,正确地认识情绪的本质,必须从情绪的种族发生和个体发展以及情绪的现实功能的角度加以考察。他认为,情绪是进货的产物,是有机体力求适应和控制生存环境所必须的心理工具。
为什么要控制消极的心境、激情和过度的紧张、焦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怎样调节其中的两种情绪状态
消极不良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难以激起人的工作热情,影响人际关系与工作、学习效率。处于激情状态下的人,控制自己的能力会减弱,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意义及预见行为的后果。不适宜的紧张则会分散注意力,引起思维迟钝,动作反应减慢,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过度的紧张会干扰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长期处于焦虑中的人,不仅会影响工作学习,而且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行为异常和精神病变。
谈谈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作用及其培养
第八章 意志
意志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随意运动
随意运动是一种受意志调节的、具有一定目的和方向性的运动,是学会了的,较熟练的动作。
接近——接近冲突
回避——回避冲突
接近——回避冲突
动因和动机
动因(做某件事的原因)指的是引起一个人开始参加某种活动的相当稳定的行为倾向,它只有在行为中才能得以实现。
动机指的是有机体在某一时刻对于参加某种实际活动负有责任的状态,是实际引起人去行动或者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内在推动力。
归因
所谓归因指的是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某种行为或倾向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
说明意志的特征,并说明”意志自由论“的错误何在
意志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二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三意志行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试用实例说明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一发生动机的斗争
二确定行动的目的
三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方式和方法
四作出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
五实现所做出得决定
说明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怎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
任何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不仅在性质上有所部同,在强度(即激活水平)上也有所不同。动机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异常复杂。就动机而言,它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的函数关系。动机强度太低,会影响行为的效率,动机强度过高,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是活动效率降低。
在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时,一方面要是他们知道自己努力不够,要不断地努力;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不断地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为了做到这两点,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四点;1使学生有比较平衡的成功感和失败感,不能使他们始终只有成功感,也不能使他们始终只有失败感。2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对学生做出适当的评价,每次评价既要指出学生的成功之处,又要之处其失败或不足之处,以激起他们不断努力的动机。困难程度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那种使人采取某种行动的动机力量。动机力量充分,会使人感到困难程度变小,动机力量不足,则会感到困难程度加大。3对那些确实感到面临的任务难度很大的学生,教师必须热情地加以指导,或者可以适当降低任务的难度,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和技能。4对每个学生不仅应当适合于他们学习基础的,合适的期望水平,而且期望水平应随学生的努力和能力的提高而有相应的提高。
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说明:为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教师应当如何指导他们对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
你的意志有哪些优良品质?还有哪些缺点?你打算怎样锻炼自己的意志?
意志的培养:一,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二 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三针对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四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五学校的纪律对于培养意志有着重大的作用
第九章 人格和人格倾向性
人格
人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人格倾向性
人格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人格心理特征
人格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需要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生理性需要
生理性需要是个体为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
社会需要性
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
动机
动机是一个过程,他以某种方式引发、促进、保持和中止指向目标的行为。
生理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源于生理需要,它是以有机体的生理性需要为基础的,如饥、渴、性、睡眠、母性等动机,人类的生理性动机也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打上社会的烙印
社会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又称心理性动机。它源于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成就、交往、威信、归属和赞誉等动机。社会性动机将拥有持久性的特征,是后天习得的。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又称亲和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理、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动机。
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
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理想
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信念
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人格倾向。
世界观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试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特征
1人格的整体性。人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每个人的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一个完整的人格。现代心理学把人格看作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整体,把人格看成完整的构成物。
2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人在行为中的偶然表现不能表征他的性格,只有在行为中比较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表征他的人格。人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个性具有可塑性。人格是在主、客观条件下发展起来,同时又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发生变化。
3人格的独特性
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貌。每个人的人格都由独特的人格倾向和人格心理特征所组成。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是说人与人之间在个性上毫无相同之处。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即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相同方面(共同性),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的不同方面(差异性)。
4人格的社会性和生物性
人的人格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既有生物因素的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不能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归结为一种因素,也不能将这两种因素的作用等量齐观。生物因素只给人格发展提供可能性,社会因素才能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如果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生活,人的正常心理就无法形成和发展。人格是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所以对人格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生活条件。
试述需要的作用
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各种需要推动人们在各个方面积极地活动。需要和人的活动紧密联系着,需要越强烈,由此引起的活动也就越有利,它是个体活动的大哦哦你鼓励。没有需要,也就没有人的一切活动。需要永远具有动力性,它不会因暂时的满足而终止。有一些需要明显地带有周期性的特征,如对饮食和睡眠等得需要,有一些需要瞒住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推动人们去从事新的活动。在活动中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又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是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
需要又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为了满足需要,个体必须通过认识过程完成一定的任务。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情绪,是以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凡是能够满足人需要的事物,则产生肯定的情绪,否则产生否定的情绪。情绪就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需要推动意志的发展。个体为了满足需要,从事一定的活动,要用一定的意志力去克服困难。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了意志。
试述动机对人类活动的功能
人类动机对活动具有引发、指引和激励的功能。
一引发功能,动机对活动具有引发功能。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没有动机也就没有活动。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它对活动起着始动作用。
二指引功能,动力像指南针一样指引着活动的方向,它使活动将拥有一定的方向,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三激励功能,动机对活动具有维持和加强作用,强化活动以达到目的。不同性质和强度的动机,对互动的激励作用是不同的。高尚的动机比低级的动机更具有激励作用,动机强比动机弱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
良好的兴趣应具备哪些品质
一兴趣的广度,兴趣的广度指个体兴趣的范围。良好的兴趣品质应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有一个中心兴趣。
二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倾向性指个体对发生什么兴趣。兴趣的倾向又有高尚和低级之分。前者对有益于人类社会的事物发生兴趣,后者对有害于人类社会的事物发生兴趣。
三兴趣的持久性,又叫兴趣的稳定性,指个体兴趣稳定的程度。在人的一生中兴趣必然会发生变化,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基本兴趣的稳定性,则是个体的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兴趣的效能,指个体兴趣推动活动的力量。根据兴趣的效能水平,兴趣可分为有效的兴趣和无效的兴趣。有效的兴趣能够成为推动工作和学习的动力,把工作和血刺引向深
入,促使个体能力和性格的发展。无效的兴趣不能产生实际效果,仅仅是一种向往。
世界观对人的心理活动有什么作用
决定个性发展的趋向和稳定性,影响认识的正确性与深度、制约情绪的性质与变化、调节人的行为习惯。
第十章
气质
气质是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胆汁质
胆汁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反映的不随意性占优势,外向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映速度快而不灵活
多血质
多血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外向性和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而且外部表现明显,反应速度快而灵活。
粘液质
粘液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均低,明显内相,外
表v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而具有稳定性。
抑郁质
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的反应性低,严重内向,情绪兴奋性高并且体验深,反应速度慢,将拥有刻板性和不灵活性。
气质的亚结构
性格
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变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外向型
外向性是兴奋过程强的表现
内向型
内向型是抑制过程占优势的表现
生产的倾向性
非生产的倾向性
共同特质
共同特质是同一文化形态下群体都具有的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的,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
个人特质
个人特质为个人所独有,代表个人的性格倾向。
表面特质
表面特质直接与环境接触,常常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
根源特质
根源特质隐藏在表面特质的后面,深藏于性格结构的内层,它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和性格的基本因素,是建造性格大厦的砖石,根源特质必须通过表面特质的中介,通过因素分析才能发现
五因素模型
五因素模型被称为新型的特质理论,为多数特质论者所认同。特质论者认为,人格的结构由五大因素构成,即所谓”大五“或称五因素模型ffm,五因素模型开始于诺曼(W,T,Norman)的工作。
外向性(活力热情E)宜人性(利他性,爱A)责任感(克制,拘谨C)神经质(消
极情绪,神经过敏N)开放性(独创性、思想开放O)
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进行心理实验的方法。
问卷法
问卷法是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是主试向被试提供无确定含义的刺激,让被试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出来,以确定其性格特征。
试述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和气质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都是人脑的活动,并且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认为,性格和气质既有区别而又紧密联系,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主要的生理基础。它与性格相比较,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更大,并且变化比较慢,也比较难,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变化比较容易,也比较快。
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批次制约。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使性格特征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的表现是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是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得速度
方面。气质还影响性格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具有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分析自己的性格特征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
1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的特征
2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的特征
3对自己的态度的特征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
1对行为目的明确程度的特征
2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
3在长时间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特征
4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特征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1强度特征
2稳定性特征
3持久性特征
4主导心境特征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
1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
2记忆方面的性格特征
3想象发面的性格特征
4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
试述性格的类型理论和特质理论
性格的类型理论是一种性格的分类的理论
一机能类型说,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和发货心理学家里巴特等人按照理智、情绪、意志在性格结构中何者占优势,将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性和意志型
二向性说,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力比多流动的方向决定人的气质类型。
三独立性说,按照个体独立的程度,人的性格可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两种。
四文化——社会价值类型说
性格的特质理论。是一种性格分析的理论。
一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二卡特尔的特质论
三艾森克的特质论
四五因素模型
举一实例说明一个人的性格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是性格的自然前提,在此基础上,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性格是一个人的生活经历的反映。一家庭 二学校 三社会实践 四主观因素
气质在人类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气质影响实践活动的进行,了解个体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对于培养人才和选拔恩彩都有重要意义
一气质对智力的影响
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水平。智力水平高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的气质,相同气质的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智力水平。影响气质活动的气质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心理活动的速度和灵活性,这影响到个人的智力活动的快慢和灵活性的高低。2心理活动的强度。气质虽不能决定一个人智力发展水平,但它会影响智力活动的特点和方式。
二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三气质对职业选择的意义
试分析自己的气质特征
1感受性
感受性指人对内外刺激的感觉能力
2耐受性
耐受性反映人对外界刺激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
3反应的敏捷性
反映的敏捷性包括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不随意的反应性
4可塑性
可塑性指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自己适应性行为的可塑程度
5情绪兴奋性
情绪兴奋性是神经过程特性在心理上表现出得重要特征。
6向性
向性包括外向性和内向性。
如何测量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
气质的测量:观察法 实验法 问卷法
性格的测量:自然实验法 问卷法 投射测验
第十一章里
能力
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人格心理特征。
才能
顺利地完成某种复杂的活动需要有多种能力的完美结合。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称为才能。
智力
一般能力
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特殊能力
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只为完成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超常儿童
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显著地超过同年龄儿童水平的儿童,或指具有某种特殊才能,能创造性地完成某种或多种活动的儿童。
低常儿童
低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并由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
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
1905年比奈和西蒙根据鉴定低能儿童的需要编制了一个智力量表,称比内——西蒙量表
智商是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之比率,为了避免计算中出现小数点,将智商乘以100其公式为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他认为智力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智力的第一个维度是操作,即心理活动或过程。操作包括:认知,记忆记录,记忆保持、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评价。智力的第二个维度是内容,即信息材料的类型,内容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第三个维度是产物,即信息加工所产生的结果,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蕴含。与传统的理论相比较,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能更好地说明创造性。
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
一 成分亚理论
成分亚理论结构阐述解决问题时的各种心理过程,被认为是智力三元结构理论的核心。成分亚理论结构包括三个层次的成分:1元成分。它对执行过程进行计划和监控,并且对结果进行评价。2操作成分。它接受元成分的指令,进行各种加工操作,并提供信息反馈。3知识习得成分。它学习选择问题的策略,学会如何解决新问题。
二情境亚理论
情境亚理论指智力在日常情境中具有适应当前的环境,选择新环境和改变就环境的功能。它包括:适应、选择和塑造三个方面。
三经验亚理论
经验亚理论主要在经验水平上考察智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它包括应对新异性的能力和自动化加工的能力。
智力的PASS模型
达斯和纳格利里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智力的PASS模型。认为个体智力活动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这三个认知功能系统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又执行各自的功能。
1注意——唤醒系统
注意——唤醒系统起着激活和唤醒作用, 心理加工的基础地位,使大脑处于合适的工作状态,影响个体对信息加工等。
2编码——加工系统
编码——加工系统对信息进行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是智力的主要操作系统,因为智力活动的大部分“实际动作”是在该系统中进行的。
3计划系统
计划系统是出于最高层次的认知功能系统,从事智力活动的计划工作,与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中元成分相似。该系统在智力活动中期确定目标、制定策略以及监控和调节作用。
根据PASS模型编织了智力测验,称为DN认知评价系统
一般认为,PASS模型是一种新的智力理论,它致力于对于信息加工过程的分析,这与
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是一致的。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智力理论和智力测验发展的新方向。但是,这四个系统是人类智力活动中最基本的过程。
加纳德的多重智力理论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指出:智力是复杂而多维的,他提出7种不同的智力
1空间智力:这种智力用于导航或环境中的移动,也用于看地图和绘画中
2音乐智力:这种智力用于在演奏音乐,唱歌或欣赏音乐方面
3言语智力:这种智力渗透在所有语言能力之中,包括语言和问题的理解和表达
4逻辑数学能力:这种智力在解决抽象逻辑、数学问题以及逻辑推理问题上特别重要。
5人际智力:这种智力用于与人交往,对别人有同情心并且善解人意
6内省智力:这红智力对自己内部世界具有有极高的敏感性
7身体运动智力;这种智力涉及控制精细的身体运动
试述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能力与知识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能力和知识是有区别的,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第一,它们属于不同的范畴。知识是
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能力则属于个体的人格心理特征。第二。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能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得多,而且不是永远随知识的增加而成正比地发展的。人的知识在一生中可以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地积累,但能力随年龄的增长,有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
能力和知识优势密切联系的。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组织得当,方法合理地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能力是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掌握知识又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一个人的能力影响这他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快慢、难易、深浅和巩固程度。能力及时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能力和知识互相促进,应该说明的是,人的原有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性格特征等都影响这人们获得知识的速度、深度和巩固程度,所以不能简单地,直接地根据个体的知识水平来确定他的能力水平的高低。
智力结构的学说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得哪几个方面?试举例说明
一能力的类型差异
(一)一般能力的类型差异
一般的能力类型表现在知觉、记忆、言语和思维几个方面
1知觉方面。知觉方面的类型差异有:a综合型。知觉具有概括性和整体性,但分析能
力较弱b分析型,知觉的分析能力较强,对事物的细节能清晰地感知,但对事物的整体知觉较差。C分析综合型。这种类型的知觉兼有上述两种类型的特点。
2记忆方面:记忆方面的类型差异根据记忆材料的方式可分为:a视觉型b听觉型c运动型d混合型。记忆方面的类型差异根据个人识记不同的材料的效果和方法可分为:a直观形象记忆型b词的抽象记忆型c中间记忆类型
3言语和思维方面
言语和思维方面类型差异有a生动的思维言语型b逻辑联系的思维言语型 c中间型
(二)特殊能力的类型差异
特殊能力的类型差异是指完成统一活动可以由能力的不同结合起来保证。
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发展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三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有的人能力表现较早,有的人能力表现较远,人与人之间的能力表现上有早晚差异。
试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遗传和环境是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两大因素。能力是在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在能力发展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无法分离的,两者相互依存,彼此渗透,时能力得到发展。没有环境,遗传的作用无法体现出来;没有遗传作为最初的基础,环境无法产生影响。
遗传因素: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决定智力发展的可能范围
环境因素:在个体的智力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影响和制约着个体智力发展的程度、
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量好的素质和环境,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第十二章 学习心理
学习
学习是个体经验的积累过程。
学习态度
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的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
学习兴趣
是指学习者力求探究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
学习迁移
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地应用于另一情境的能力。
学习情绪
这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比较持久或经常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作为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因,对于学习过程的影响极大,它直接影响着学习目标的能否达到
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是指因长时间持续进行学习而在生理、心理上所产生的劳累状态。
学习心理卫生
学习的心理卫生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应当注意的心理健康方面的要求,尤其是指用脑卫生的要求
练习律
说的是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获得满意“效果”的动作会逐渐增加(联结加强),其余动作会逐渐消失(联结变弱)
效果律
说的是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一定的反应伴有积极的后果(满意,奖赏)时,就被保留,从而成为成为可得的反应,如果一定的反应伴有消极的后果,使之烦恼,受到伤害,挫折等,那么联结的力量就会消弱。
准备率
说的是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传导过程不受干扰,就会引起满意之感;如果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却得不到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或者一个传导单位未准备传导,强行传导也会引起烦恼之感。准备率是效果率的补充。
求知欲
内部动机
学生的成就动机、交往动机、有社会性目标或个人成长目标的动机,以及兴趣、爱好、好奇心,表现自己才能的动机都属于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
出自于教师、家长等人的外部压力(怕学习成绩不好受惩罚),或者是为了获得物质报酬,金钱等的动机,都属于外部动机。
归因
指个体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
说明影响学习过程的内部因素
一学习态度 二学习兴趣 三学习迁移 四学习情绪 五学习动机 六学习疲劳和学习心理卫生
分别说明学习的联结理论、学习的认知理论和学习的建构理论的主要论点,并谈谈你更倾向于哪一种或哪几种学习理论,为什么?
学习的联结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外界环境的刺激与有机体的反应之间建立联结或联系的过程。学习的联结理论吧学习归结为刺激——反应的联结的形成,注重的是行为的外部现象与条件的探索,其主要缺点是忽视了内在过程与内部条件的研究
学习的认知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头脑内部认识结构的变化
学习的建构理论是在传统的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说明洛克有关动机的目标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用该理论说明怎样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
运用德西有关动机的认知期望理论的主要观点说明学习的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教师应当怎样给予学生奖励。
第十三章 品德心理
品德
品德是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转化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指对于道德行为准则中的是非,好坏,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是社会上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需要的第一步。
道德情感
发哦的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也是对于某种道德伊苏产生爱慕或憎恨、喜爱或厌恶态度的情绪体验。
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指的是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是实现 道德动机的手段
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指人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所表现的意志品质。它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的苦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是为达到既定的道德规范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
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就是人们通过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和了解,在自身强烈的道德情感驱动下,对履行某种社会道德义务产生的强烈的责任感。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观察学习包括直接学习(包括通过反馈来学习)和间接学习(通过观察榜样来学习)两大类,在观察学习中,人们不直接受到奖励或强化,甚至没有实践的机会,但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就能学到新的行为,包括道德行为。
替代强化
所谓替代强化就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结果,以及理解那些结果怎么适合于自己,即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而进行学习的过程。
自我强化
所谓自我强化,是指在没有外力参与之下,,当自己做出了期望的道德行为之后对自己的肯定或否定的过程,或者说是在达到自己所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
他律的道德
有他律的或强制的道德生活。这时的道德判断完全来自于从外部接受的现成规则,这一阶段称为强制性规则阶段,或道德的他律阶段
自律的道德
道德规则已成为自由的集体意志,规则已不再是外在的和具有强制性的了,它已成为公共关系中彼此都能理解,同意和愿意遵守的“人造的社会物”
社会化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介入社会环境”“个体接受社会影响”“个体参加社会联系系统”的过程。道德的社会化。在心理学意义上又可看做是道德内在化的过程。
说明品德的心理结构
所谓的品德的心理结构指的是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是就形式而言的,而不是指品德的具体内容。
一道德认识 二道德情感 三道德行为 四道德意志
这四个组成成分相互是相辅相成的、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道德认识是前提和基础,道德情感是内在的必要条件,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巨大动力;道德行为习惯是道德品质的综合体现和检验依据。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习惯的精神支柱和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道德情感受阻,道德行为不能实现时,道德意志的作用更加明显。
说明品德心理结构的特点,并举例
1品德心理结构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品德心理结构是其各组成成分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统一体,它在个体发展中又具有差异性。在个体发展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的发展水平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2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循序性
品德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循序性。一般滴说。学生的道德认识是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片面到全面,由表面到深刻,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而发展的,学生的道德判断是遵循从行为后果到行为动机与后果相结合地进行判断的规律而发展的;学生的道德情感是遵循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稳定到稳定的顺序发展的;学生的道德行为是遵循由易到难,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顺序发展的;学生的道德意志是遵循由薄弱到坚强的顺序发展的。学生的品德心理发展有一个从他律逐渐地过渡到自律的趋势。即他们首先以别人的道德判断标准为标准,并前先学会评价别人,而后学会评价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3品德心理结构形成的多端性
品德心理的形成可以有不同的开端。
有关品德形成的心理学理论有哪几种?你赞成哪一种或哪几种理论?为什么?
述评认知派的道德判断发展理论
述评“动机圈”理论
说明青少年学生品德不良的心理表现,以及纠正的方法
一道德认识方面的表现
1道德认识模糊,是非观念不清
2道德信念淡薄,缺乏远大理想
3道德判断具有两重性
二道德情感方面的表现
1自尊感与自卑感经常交织在一起
2有抵触、对立的情绪
3更注重友谊感
4情感的内外矛盾表现突出
三道德意志方面的表现
1有增强道德意志的强烈欲望,但由于对道德意志有错误的理解而会表现出错误的意志行动,甚至会盲目地模仿反面人物的破坏行为
2意志行动常受直接欲望所驱使,动机水平较低
3有自制的愿望,但又缺乏坚韧的自制力
4毅力的发展具有双向性
四道德行为习惯方面的表现
1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经历着一个由偶然到必然,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2品德不良的行为习惯具有年龄和性别的特征
3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学生共同的品德不良行为
为纠正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应当注意:1要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使他们相信教师的真心善意。2要培养和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3要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是非观念与是非感。4要锻炼他们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以便巩固他们新的行为习惯5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教育机智进行引导。
说明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条件,以及预防的办法
一在人格倾向性方面
1需要比较低下
2常见的犯罪动机
3兴趣趋于畸形
4人生观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单纯追求不正当的个人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二在情绪和情感方面
1情绪体验大多与低级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
2情感比较淡薄,不深刻,维持时间短
3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十分模糊,甚至是颠倒的、变态的。
三在意志方面
1具有错误的目标选择
2易受引诱和盲从
3缺乏自制力
4具有顽固性
四在性格方面
五在神经类型和气质类型方面
六在智能方面
由于犯罪是不良环境与消极的人格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为防止中学生犯罪应当力求减少他们犯罪的机遇,同时要防止消极人格因素的形成,如果消极人格因素已经形
成,教育者就要设法破坏已形成的犯罪心理条件,努力帮助他们培养健全的人格。
第十四章 心理健康
健康
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当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这就是说,人的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意指个体健康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人格完整,适应良好,生活幸福等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科学
心理应激
由突发刺激或刺激变化而使个体产生的心理适应强弱状态称为心理应激,简称应激
心理压力
由内外刺激另个体产生心理紧张、心理威胁或心理恐惧而使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压迫感称为心理压力,简称压力。
心理挫折
由于主、客观原因使个体本来期望得到实现或满足的目标受到阻碍而使个体产生紧张、痛苦或失望的阻碍感,就称为心理挫折,简称挫折
心理冲突
所谓心理冲突是指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面的动机、欲望、目标或行为同时出现,使个人难以作出取舍而产生的紧张或痛苦的心理状态。
挫折容忍力
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人遭受挫折后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亦即个人承受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
心理防御
是指个体为了避免心理焦虑或痛苦而采用非理性的潜意识的方法来保护自我的心理现象
合理化
合理化又叫文饰、理由化、酸葡萄心理机制。指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为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而对自己的不合理行为给予一种合理的解释,使自己能接受它
投射
投射也叫推诿,是指将自己内心存在的某种不被社会所接受的欲望、冲动或思想观念,转移到别人身上,说别人有这种欲望、冲动或思想观念,以此来逃避自己心理上的不安。
压抑
压抑又叫潜抑,指个人将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本能冲动、欲望、情感、过失、痛苦经验等不知不觉地从意识中予以排除,或抑制到潜意识中去,使之不侵犯自我或使自我避免痛苦。
反向
反向又称矫枉过正,当个人的内在动机不能为社会所容忍时,他过分控制行为表现,反而出现了相反方向的行为,此种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不一致的现象,称为反向
认同
认同又叫自居,表同。认同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当个体具有部位社会所承认的动机或意念时,一方面加以否认,另一方面却又认同与一个具有相同动机的某个具体人物,借此减少对自我的刺激或伤害。认同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适度满足或成功时,就将自己比拟为成功的人,或模仿他人,藉以满足个人心理上的需要,维护
个人的自尊。
升华
升华又叫代替或代偿,是一种最有建设性的、应付挫折的积极防御方法。它是指当一个人因种种原因无法达到原定目标,或个人的动机与行为不为社会所接受时,用另一种比较崇高的、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有社会价值的目标来代替原定目标,借此弥补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和自信,减轻挫折造成的痛苦。
生活幸福感
生活幸福感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被身边的人所认同和接纳的满足感。
谈谈你对心理健康标准和特征的理解
心理健康的标准
1正常的认知能力
2和谐的人际关系
3正确的自我观念
4健康的情绪体验
5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6正视视觉,人格完整和谐
7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压力和心理健康关系怎样,试举例说明
压力和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没有压力或压力过分缺乏的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将产生不利的影响。适度压力是维护和增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它可使个体提高警觉,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积极进取,工作效率因此提高。过度压力对个体心理健康会带来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影响。对某些个体来说,高度压力会导致种种心理症状或疾病,使整个身心都跨下来,而对另一些个体来说,高度压力可以化为自己行动的强大动力,促使他发愤图强,努力改变现状。
挫折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怎样,试举例说明
简述心理健康三级预防的对象、特点和主要任务
对象是严重的心理异常者,可以称之为患者或病人。只要方式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主要目的是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手段,一方面改善患者症状,努力阻止这些症状的扩大,防止新的心理障碍和新的不适应行为的出现,缩短病程,减少机能障碍的危害和后遗症,提高患者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生活的多种机会;另一方面也努力阻止原有的适应行为和健康心态的减弱。
怎样增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在适当的学习压力中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
二增进自我悦纳,端正自我评价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
四增加简况的情绪行为和生活幸福感
1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上进的人生观,引导他们把精力集中到学习,工作的各项活动中去,避免由于盲目的狂热或一时的冲动而干出蠢事
2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解除神经的过分紧张,促进内分泌系统的适度平衡
3培养广泛的情趣。
4帮助学生解除情绪困扰,塑造快乐情绪。
第十五章
已有的心理水平
所谓已有的心理水平,是指主题已有的完整的心理结构。
新的需要
新的需要常常否定着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或心理状态,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或心理状态又常常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要。
第二性征
又称副性征。人和动物性成熟所表现的、与性别有关的外表特征。男女两性在到达青春期时,由于受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影响,出现了一系列与性别有关的特征。
自我意识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
成人感
少年期学生由于自己的身体迅速长高,力气增强,精力旺盛,耐力增加,能够参加一些比较繁重的体力活动,并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家庭中的地位也有所改变,往往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成人感是少年自我意识急剧发展时期的一个特点,也是人格发展一个转折点。
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个人尊重需要的反映,也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它与自信心、进取心以及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思维的独立批判性
少年期学生主要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教育是新做些调查加以验证
青年期学生主要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教育实习做些调查加以验证
试说明了解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征,尤其是了解早熟或晚熟学生的身心特征对教育工作者有什么意义。
第十六章 课堂教学中的团体心理气氛
团体
团体应当将具有以下的特征:1其成员相互依赖,在心里要彼此意识到对方。2其成员在行为上有相互作用、彼此发生影响。3各成员有“我们同属一群”的感受,这种感受实际上源于各成员彼此间有共同的目标或社会性需求,以及有共同的行为规范。
集体
集体是团体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殊形态,是一种为实现有公益价值的社会目标而严密组织起来的有心理凝聚力的团体。
集体具有六个特征:一时规范性,既有规章、纪律的约束;二是自觉性,即集体成员自觉自愿地遵守纪律;三是互相关系,即各种成员相互依赖,在心里上彼此意识到对方;四是相互帮助,即各成员在行动上能相互帮助解决疑难问题;五是体现出成员的需要,即集体活动要体现出成员的需要。
团体心理
团体心理指的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团体成员头脑中,反映团体中人际关系的共同的心理状态与心理倾向。
课堂心理气氛
学习群体中占优势的人们的某些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
皮格马利翁效应
说明团体心理气氛的动态性和稳定性,多质行和两极性
动态性与稳定性的统一是团体心理气氛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动态性指的是团体心理气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不仅表现在团体成员的情绪变化上,而且也体现在团体成员对客观现实的综合态度、人际关系状况、组织活动的特征与环境因素的发展变化方面。动态性特征显然是与情绪性特征相联系的。稳定性特征主要与团体成员对所从事活动的认识和态度有关。
团体心理气氛的多质性是指团体心理气氛具有多种类型或多种性质。两极性指的是就每一种团体心理气氛类型而言,都可以表现为两种相互对立的状况。正是由于团体心理气氛的多质性和两极性,教学过程才蒙上了不同的气氛色彩。
怎样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提倡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合作学习为辅的教学形式
三正确处理问题学生的消极情绪困扰
1要了解学生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2要允许学生失败,并鼓励他们坚持,而不屈服于焦虑
3要建立课堂教学常规,教会学生自律
4要尊重学习者,有限制地惩罚“问题学生”
说明成功教师的教学作风和心理品质及其对课堂学习气氛的影响
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课堂学习气氛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激活自己的教育对象,戏剧性地活跃课堂学习气氛,造成良好的教育结果。教师对班级的所有成员都抱有较高的期望,热忱地对待每个学生,肯定有益于
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怎样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评价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相一致
教师应努力做到全面而正确地评价学生,并主动消除师生间在学习评价上的不一致性,以密切师生关系,活跃课堂心理气氛。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业成败时,应全面考虑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能力适合程度及学生的努力程度。教师着重从学生的努力程度来评价学生,学生着重从自己的能力高低来评价自己,这常常是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重要方面,实际上,成功的最可靠的条件是高能力与努力相结合。为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教师应当知道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的努力和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