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双方或多方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通信系统:实现信息传递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的总和。 通信系统的模型:信源、发送设备、信道(噪声源)、接收设备、信宿。
基带传输:信号没有经过调制而直接送到信道中传输的一种方式。AMI、HDB3、CMI
频带传输:信号经过调制后再送到信道中传输,收端有相应解调措施的通信系统。 频分复用FDM:通过对多路调制信号进行不同载频的调制,使得多路信号的频谱在同一传输信道的频率特性中互不重叠。
时分复用TDM:用脉冲调制的方法使不同信号占据不同的时间区间。 波分复用WDM:用正交的脉冲序列分别携带不同的信息。
模拟通信系统的模型:信源、调制器、信道(噪声源)、解调器、信宿。
信源编码:模转数。有两种基本形式:脉冲编码调制(PCM)、增量调制(△M)。 信道编码:对数字信号进行再次编码,使之具自动纠错或检错的能力。 数字调制:把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数字调制信号。基本方式有:振幅键控ASK、频移FSK、绝对相移PSK、相对(差分)DPSK。 同步:使数字通信系统的收发两端在时间上保持步调一致。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信息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数字调制器、信道(噪声源)、数字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受信者。 模拟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用传输带宽来衡量有效性。
数字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传码率:RB=1/TB单位B。信息量I=log2(1/P(xi));传信率等概Rb=RB*log2 N(bit/s);不等概H(x)=-∑P(Xi)log2 P(Xi) Rb=RB*H(x)。 电力线载波通信(PLC):利用电力线传送50HZ高压电又能传送通信信号来实现调度通信、运动、保护、生产指挥等。 第二章
调制:用传送的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参数的过程。
抽样:时间、幅度连续模拟信号——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抽样信号。 量化:幅度连续——幅度离散的抽样信号,并用有限个二进制数来表示。 非均匀量化采用压缩、扩张。
编码:经过抽样、量化的信号还不是数字信号,还需将它转换成数字编码脉冲。 0、16、32、64、128、256、512、1024 1、1、2、4、8、16、32、64
调幅(AM)、双边带(DSB)、单边带(SSB)、残留边带(VSB)
码组重量:1的数目。 码距:两个码组对应位上数字不同的位数。 多路复用:为了充分利用信道的传输能力,使多个信号沿同一信道传输而互不干扰。
频分复用系统组成原理图:低通滤波(LPF)、调制器、带通滤波(BPF)、信道、带通滤波(BPF)、解调器、低通滤波(LPF)。
时分复用原理:信号、分配器、量化编码、信道、解码、分配器 准同步数字体系(PDH)
电路交换:建立电路;数据传输;电路拆除。报文交换: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与转发。分组交换:包交换。
载波通信调制方式:AM(AM、AM-SC、SSB)、FM、PM
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组成:电力载波机、耦合设备(线路阻线器、耦合电容、结合滤波器)、电力线。 电力载波设备的组成:发信支路;收信支路;音频汇接电路;自动电平调节系统;呼叫系统、自动交换系统;
电力载波通信方式:定频、中央通信、变频。
光纤通信:以光波为载波,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系统组成:信息源、电发送端、电信号、光发射机、光纤、光中继器、光纤、光接收机、电接收端、信宿。
光纤传输特性:损耗(距离)、色散(容量)。
损耗:吸收、散射; 色散:频带展宽、码间干扰。
光源: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自发辐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受激辐射。 光电检测器:光电转换。常采用PIN型光电二极管和APD雪崩光电二极管。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架空地线缠绕光缆(GWWOP)。 多址技术:当把多个用户接入一个公共的传输媒质实现相互间通信时,需要每个用户的信号赋予不同特征,以区分不同的用户。
微波:频率为300MHZ-300GHZ或波长为1MM-1M范围内的电磁波。 中继站的转接方式:再生、中频、微波。
微波通信常用的数字调制方式:移相键控PSK、正交调幅QAM
频率分集:把同一数字信息送至两部发信机,其射频频率有圈套的间隔。在接收端同时接受这两个频道的信号,合成并输出信号。由于工作频率不同,使各无线电波之间的相关性很小,其衰落的概率也不同,因而获得了较好的系统性能。 上变频:两个信号的频率差比中频高。下变频反之。
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中继站,在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 上行:地面向卫生发送通讯信号。下行:卫星-地面。
上行频率:在卫星通信中,地面站两只卫星站发送通信信号所用的频率。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为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
ISO/OSI参考模型:物理层:实现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两只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透明的位流传输。 数据链路层:实现网络系统实体间信息块的正确传送,为网络层提供可靠无错误的数据信息。
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服务,接收来自数据链路层的服务 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信息传输错误。
会话层:用于建立、管理和终止两个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 表示层 应用层
TCP/IP组成:应用层、传输层、Internet层、网络接口层 TCP/IP与ISO/OSI对比: TCP/IP ISO/OSI 应用层 应用层、表示层 传输层、Internet层 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网络接口层 物理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