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多次听过《梯形面积计算》的示范课,也见过多篇《梯形面积计算》的教学设计,我自己的设计是:学生已学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已经有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经验。当学生介绍完梯形的特征以后,我问学生:还想研究梯形那一方面的内容?“面积”学生一齐回答。我灵机一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一下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看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原以为学生会照着书中的样子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来进行推导。就这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生汇报时,却出乎我的意料,除了几个预习的同学用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来进行推导外,其他学生都没有用这种方法。推导归类主要有下面几种:
1、 把梯形对角分成两个三角形,公式是:s=ah÷2+bh÷2
2、 s=(a+b)÷2×h
(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 3、 s=(a+b)×(h÷2)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在学生展示的推导过程中,我为学生的创造力赞叹不已。我不断地问自己:我真正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吗?虽然梯形的中位线五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到,但学生都已经能应用它。在这节课中,我的教学思想不断地受到了冲击。 一、 学生为本。
“学生为本”在我们的课堂中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一种活动,充分发挥了想象,开阔了思路,创造性地解决了实际问题。我们新课标下提倡的不就是这种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的教学设计吗? 二、 提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的空间。
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使思考者不拘泥与一个途径、一种方法,而是从各种可能设想出发,求得多种正确答案。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
主要功能是求异创新。因此在这节课中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深入事物内部,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另辟新路,从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