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桥梁、涵洞设计说明

2020-08-02 来源:好走旅游网
桥梁、涵洞设计说明

桥梁、涵洞设计说明 桥梁 一、设计概况

本路段共有桥梁共1座,桩号为K0+940,已列入危桥改造计划,由业主另行委托设计,本次不进行改建设计。

涵洞

一、设计概况及涵洞分布情况

本工程涵洞大部分为跨越沟渠,其位置方向的布设,按进出口顺畅,水流均匀、平顺,有利于排泄等原则进行设计,以免冲毁洞口或农田及其它构造物,孔径按计算汇水流量并考虑养护,清淤的宽度拟定。涵洞的位置和数量充分考虑排洪及农田水利设施的要求。本工程共有涵洞6道,新建钢筋砼圆管涵41.5米/5道,新建钢筋砼盖板涵9.0米/1道。涵顶路面两侧设置C25砼涵帽。

二、涵洞设计标准采用情况: (一)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I级; (二)设计洪水频率:1/25。 三、相关技术规范

(一)《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18;

(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五)《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四、主要材料 (一)混凝土 管壁:C30砼 管涵基础:C15砼

盖板:C30砼 台帽:C25砼

基础、台身:C20片石砼 (二)钢材

1、普通钢筋:钢筋直径<10mm者采用HPB300光圆钢筋,直径≥10mm者采用HRB400带肋钢筋,其技术性能应分别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8)的规定。

(三)材料及工程质量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要求。

五、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一)《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 GD60-2015) 1、结构的设计安全等级符合第1.0.9条规定;

2、结构设计取用的代表值符合第4.1.2条规定,效应组合符合第4.1.6条规定,计算时取用的汽车荷载的计算图式、荷载等级及其标准值、加载方法和纵横向折减、汽车荷载冲击力等符合第4.3.1条条规定;

(二)《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1、砌体计算时取用的砂浆强度指标符合第3.3.3条规定; 2、构件采用分项安全系数的极限状态设计,荷载组合系数值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中表4.1.6取值。材料或砌体γ0按第4.0.

3、第4.0.4条取值。

(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18)

1、构件计算时采用的材料(普通钢筋、砼)取用的强度指标符合第3.1.3条、第3.1.4条、第3.2.2条和第3.2.3条规定;

2、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验算符合第6.3.1条规定; 3、普通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符合第9.1.1条规定。

(四)《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基础结构设计的作用及其效应组合符合第1.0.5条规定;

六、施工要点 (1)钢筋砼圆管涵

1、管节在对头拼接时,填塞缝隙的麻絮,上半圈应从外往里填塞,下半圈应从里往外填塞。

2、管节预制、运输、存放时,应注意轻放,堆放的底面应平整,必要时铺设5-10cm的砂垫层,使受力均匀,以免管节开裂。

3、涵洞全长范围内,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

4、施工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的配置及端墙的位置的准确,对斜交管涵应首先配置两端的斜管节,其余按1米标准管节配置,余下不足1米的管节以0.5米下管节调整,当管节长度之和与实际有微小差值时,应将差值平分于上下游两端。为避免放样时的误差,可将一端洞口端墙于管节安装完毕后,再行浇筑。

5、当洞顶填土厚0.5m-1.0m时,管顶路基及管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应用含灰量9%的石灰土每10cm一层,分层夯实,使密度达到石灰土最佳含水量的90%,或用天然级配砂石料保持最佳含水量每10cm一层分层夯实,相对密度应达到95%。

6、施工时,当管顶复土厚小于0.5m时,应严禁重型车辆通过。 7、在开挖基坑时注意进行基坑防护。挖基施工宜安排在枯水或少雨季节进行,开工前应做好计划和施工准备工作,开挖后应连续快速施工。开挖及基础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排水措施,保证基坑疏干无水作业。基坑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30cm以上时即进行承载力检测,不得进行超挖回填,不得使基坑泡水使土层承载力降低。地基承载力检验应根据地基土质,选用合适、有效的检验方法,必要时可进行土质试验。

(2)钢筋砼盖板涵:

1、预制盖板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才能进行脱模、移动和堆放。预制盖板堆放时应在板块端部采用两点搁支,不得将顶底面倒置。

2、盖板安装后,必须清扫冲洗,充分湿润后再在板与台背间、板与板之间的缝内用小石子填塞顶紧并填塞10号砂浆。进行涵身外层防

水层施工后才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3、涵洞外层防水措施可在涵洞与填土接触部分均涂热沥青两道,每道厚约1.5㎜。涂后不再另抹砂浆。

4、涵台支撑梁的施工应与涵台基础同时进行,石砌支撑梁必须与涵台基础砌石丁顺相间、相互咬码。

5、涵台台身的沉降缝一般沿涵长方向每隔4~6m设置一道,凡采用填石抬高的涵洞,每隔3m设置一道,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涵台断面(包括基础),缝宽2㎝,沉降缝的设置应与板方向平行;基础设在岩石上的涵洞可不设沉降缝。

6、沉降缝的防水措施在基础顶面以下,填嵌涂沥青木板或沥青砂,也可以用

粘土填入捣实,并在流水面边缘以1:3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15㎝。在基础顶面以上,接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麻筋填塞,深度约10㎝,内侧以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为15㎝,中间空隙填以粘土。

7、凡在地基土质变化较大、基础埋置深度不一或地基容许承载力发生较大变化以及路基填挖交界处均应设置沉降缝。

8、为防止河床过度冲刷,可采用铺砌对河床进行处理,对倾斜较大的岩石河床,基础和铺砌可做成阶梯形。洞底和洞口铺砌必须注意平整,砂砾垫层必须均匀、密实。

9、涵台台后的填土应在盖板安装完毕后进行,并应严格按水平分层填筑碾压,对涵台较高、不易达至碾压效果的涵洞,可采用在该范围内填筑碎石或砂性材料,并注意两边对称进行。

10、施工中当涵洞上填土高度不足0.5m厚时,严禁采用振动式碾压设备对涵顶上和涵洞范围内的填土进行碾压。

11、在开挖基坑时注意进行基坑防护。挖基施工宜安排在枯水或少雨季节进行,开工前应做好计划和施工准备工作,开挖后应连续快速施工。开挖及基础施工过程应做好排水措施,保证基坑疏干无水作业。基坑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30cm以上时即进行承载力检测,不得进行超挖回填,不得使基坑泡水使土层承载力降低。地基承载力检验应根据地基土质,选用合适、有效的检验方法,必要时可进行土质试

验。

12、涵洞施工时应注意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于不能满足要求的应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地基处理或对涵洞基础形式进行变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