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虞美人》理解性(情境)默写汇编(超详细)

2020-10-05 来源:好走旅游网


【作品原文】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白话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作品简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理解背诵】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含蓄地表现出词人面对美好事物时对时光流逝、人生绝望的无限唏嘘之情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两句写出了自然的轮回与人生的短暂,也表达了李煜的痛苦与绝望等复杂感情。

(5)李煜《虞美人》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两句写词人夜晚在春风里、月光下深切怀念故国的情景,伤悲之情溢于言表。

(6)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7)李煜的《虞美人》中,词人借东风和明月这些宇宙永恒之物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8)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9)“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用到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0)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诗人感慨时光消逝,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1)李煜《虞美人》中,词人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两句写他身居囚屋,听着风声,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表现了他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之情。

(12)李煜《虞美人》中,作者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表达了遥想故国、不忍追忆的沉痛情感。

(13)李煜的《虞美人》中,运用想象手法,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6)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不见人面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17)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寄寓了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深沉感慨。

(18)《虞美人》作者李煜面对江山易主,人事皆非的现实却不敢明言,勾起无穷幽怨之情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9)李煜的《虞美人》中,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作为亡国之君的愁绪的缠绵不断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21)《虞美人》中,表现李煜这位亡国之君的愁绪如春水奔流倾泻、无穷无尽的诗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3)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4)愁,是人类一种特定的情绪,但在古代诗人的笔下,这种愁情愁绪却异彩纷呈。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5)古代诗词中,作者常常用联想的方式来描写事物,表达思想感情。联想的方式

多种多样: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26)水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写景抒情的对象,如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充满了幽怨。 (27)好的文学语言常常善于把抽象化的感觉形象化,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把抽象的愁绪化作了形象可感的水。 (28)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触景生情,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愁情形象化,写出愁思的无穷无尽。 (29)中国古代诗人尤其喜欢以流水比喻愁情,李煜在《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用水的连绵不断,喻愁情挥之不去,成为千古绝唱。 (30)李煜在《虞美人》中把抽象的情绪形象化处理,表现出诗人愁思如水,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写出了词人满腔的幽愤的句子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