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与无功补偿

2023-03-14 来源:好走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8月 第19卷第4期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Aug.2007 V01.19 NO.4 文章编号:1009—4873(2007)04—0022—03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与无功补偿 王计波 , 牛 君b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a.机电工程系;b.计算机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81) 摘 要:提高功率因数可以从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和人工补偿2方面考虑.从实际应用出发,论述了提高自然功 率因数的方法及人工补偿装置的位置选择、配置原则、补偿容量的确定、类型选择与应用,最后对无功补偿装置配 置的实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功率因数;无功补偿;装置;容量确定;配置实例 中图分类号:TM714.3 文献标识码:A 《供电营业规则》规定了电力用户的功率因数最 小值,说明功率因数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具有相当重 要的意义。尤其在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中,功率因数是 无功功率的20%【1】,变压器的功率因数随着其负荷 系数变化而改变.负荷率较小时,随着负荷率的增 加,变压器的功率因数逐步增加,当变压器负荷率大 于0.6后,再增加负荷率,变压器功率因数变化不 大,所以变压器运行应使负荷率保持在0.6以上.如 果变压器的负荷率长时间低于0.3,应考虑更换小 容量变压器,或切除变压器. 1.3减少电动机的空载或轻载运行 非常重要的物理量.由于电力用户大量采用感应电 动机和其他电感性用电设备,吸收了电力系统的大 量无功功率,使电网功率因数下降,从而使电力系统 中的无功电流增加,影响了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的经 济运行.这就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电力系 统的功率因数,从而达到节约电能、降低损耗的 目的. 电动机空载或轻载时,功率因数低,在实际生产 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调整工艺,如在机加工 企业中,工件体积大,应在大的机床加工;机床空转 持续时间较长时,应使空载电动机停下来,以减少电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 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可从提高自然功率因 数和采用人工补偿2方面考虑,而提高自然功率因 数,无需添置任何补偿设备,不需要增加投资,所以 动机的无功损耗,从而提高功率因数. 1.4提高异步电动机的检修质量 优先考虑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1.1合理选用感应电动机 感应电动机的修理质量,对电网自然功率影响 很大。修理电动机时,应按照电动机额定数据进行, 因为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匝数变动和电动机定、转 子间的气隙变动对异步电动机无功功率的大小有很 大的影响. 1.5 采用同步电动机 感应电动机消耗的无功功率约占电力系统全部 无功功率的60%[川,感应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在额定 功率附近最大,选择电动机时,应尽量使电动机满载 运行,运行电动机的负荷一般要求达到额定容量的 70%以上运行才是经济的【2 J.对于负荷率小于40% 对于容量较大。不需要调节转速的设备,可以采 的电动机,无需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直接更换合适的 小容量电动机,或定子绕组由△形改接成Y形运行 即可. 用同步电动机作为动力,并且使同步电动机工作于 过励状态,使其呈现容性,吸收电网超前的容性电 流,补偿电网的无功功率,从而提高电网的功率因 数.如工厂的大型空气压缩机,可以采用大功率同步 电动机拖动空气压缩机.同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因 1.2合理选择电力变压器的容量 电力变压器消耗的无功功率约占电力系统全部 收稿151期:2006一O4~3O 作者简介:王计波(1969一),男,河北正定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电气自动亿、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等方面的 设计、科研与教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王计波等: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与无功补偿 23 数一般为1~0.8(超前)-j J. 2功率因数的人工补偿 据《供电营业规则》规定的功率因数标准,进行无功 补偿,按下式计算-】J: Qc=P30(tan arccos ̄0一tan arccos ̄0 ). 在充分考虑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情况下,功率 因数仍不能达到要求时,需装设人-rSb偿装置,对功 率因数进行人工补偿. 2.1无功补偿装置装设位置的选择 无功补偿装置在工厂供电系统中的装设位置, 有高压集中补偿、低压集中补偿、单独就地补偿3种 式中:Q 为所需无功补偿容量(kvar);P 。为计算负 荷(kw);cosq),cosq) 分别为补偿前后的功率因数. 单台电动机无功补偿,按下式计算: Q =0.9×√3 L.式中: 为电动机的额定 电压(kV),, 为电动机的空载电流(A). 方式[¨.高压集中补偿是将无功补偿装置集中装设 在变配电所的10 KV母线上,这种补偿方式只能补 偿10 KV母线前(电源方向)所有线路上的无功功 率,而此母线后的厂内线路没有得到无功补偿,所以 这种补偿方式的经济效果较后两种补偿方式差.但 是此种补偿方式初期投资较少,便于集中维护,对工 厂高压侧的无功功率的有效补偿,使工厂总功率因 数提高,所以在大中型工厂普遍应用. 单独就地补偿,又称个别补偿,是将无功补偿装 置分散地装设在各个车间或用电设备附近.这种补 偿方式能够补偿安装部位前的所有高低压线路和变 电所主变压器的无功功率,因此它的补偿范围最大, 效果也较好.但是这种补偿方式总设备投资较大,且 无功补偿装置在用电设备停止工作时,也被切除,所 以利用率不高.它适用于经常运转而容量又大的设 备,如大功率异步电动机、中频高频电炉;也适用于 容量虽小但数量多并需长期稳定运行的设备,如荧 光灯等. 低压集中补偿是将无功补偿装置装设在车间变 电所的低压母线上,它能补偿车间变电所低压母线 前的车间变电所主变压器和厂内高压配电线及前面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其补偿范围较大.由于这种补 偿能使变压器的视在功率减小,从而使变压器容量 选得小一些,比较经济,而且它安装在变电所低压配 电室内,运行维护方便,在工厂中普遍应用. 2.2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原则 电力系统中的各级网络和输配电设备都要消耗 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功功 率的传输损耗,提高输配电设备的效率,无功补偿设 备的配置,应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 ], 合理布局.应达到以下要求:总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相 结合,以局部为主;电力部门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 合,二者无功损耗约各占50%,共同补偿最适宜;分 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以分散为主;降损与调压 相结合,以降损为主. 2.3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按“功率因数奖罚办法”确定无功补偿容量,根 2.4无功补偿装置类型 2.4.1并联移相电容 并联移相电容补偿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经济方 便等优点,是补偿无功功率的传统方法,其技术成 熟,运行可靠性高,目前在国内外均获广泛应用.并 联电容器的投入、切除,根据负荷的性质可以选择手 动或自动方式,但应避免出现过补偿.并联电容器补 偿也有不足之处,如只能分级补偿固定的无功功率, 而不能实现连续、线性补偿、另外,电力系统的谐波, 可能与系统中的固有电抗产生并联谐振,使谐波电 流放大,导致电容器及相关元器件和线路严重过载 而烧毁. 2.4.2同步补偿机 使用同步补偿机是早期的无功功率补偿方法, 不仅能补偿固定的无功功率,对变化的无功功率也 能进行动态的、连续的补偿,而且对于容性、感性无 功功率均能起到补偿作用.由于它是旋转电机,在运 行中的损耗和噪声都比较大,运行维护复杂,而且响 应速度慢,难以满足快速动态补偿的要求,使其应用 越来越少,目前已基本上被淘汰,逐步被静止型无功 补偿装置所取代. 2.4.3静止型无功补偿装置(SVC) 静止型无功补偿装置(SVC)近年来获得了很大 的发展,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其典型 代表是固定电容器+晶闸管控制电路控制电抗器 (re+TCR).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也获得了广 泛的应用,TSC只能分组投切电容,不能连续调节 无功功率,它只有和TCR配合使用,才能整体调整 无功功率的连续调节.固定电容器+晶闸管控制电 路控制电抗器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能连续调节补偿 装置的无功功率,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因此,SVC 可以对无功功率进行快速、动态补偿,提高电力系统 的功率因数. 2.4.4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是一种电力电子无功补 偿装置,是一个可以产生超前电流90。或滞后电流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4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l9卷 90。的逆变器.与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不同的是 通过发出无功功率达到无功补偿的目的,不需要大 容量的电抗器、电容器等储能元件.SVG向电网供 应无功时,呈现容性;SVG从电网吸收无功时,呈现 感性.SVG能根据电网的无功功率情况,在感性和 I#电源 2并电源 高 配电所 1, 。kv I 上 ~ C / 鞣f ( 容性间快速连续调整,实现对电网无功的动态快速 补偿.但无功发生器难于直付电力系统的不对称,使 / 变2号电车所问 \ \ \ 鼍 3]变 步号珏车 得无功发生器能产生额定无功电流的优势不能充分 发挥出来,从而限制了SVG的广泛应用. 0/380 ̄ 220/380V 3应用实例分析 上 f 一图1为某中型机械厂无功补偿装置配置示意图. C  白 SVC 该工厂采用两路10 kV高压进线,高压配电所两段高 、 (.......... .....一_J  r压母线上均装有高压集中补偿电容器;由于用到100 色设 备 JfJ电 f’ 备 r 、电设 ]、 r电 殳备  、 r 电弧 立方空压机,考虑采用同步电动机作为动力,调整励 = .。 L 磁使其呈容性,兼作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在工厂车间 变电所内,均采用低压集中补偿装置,对于负载变化 图1某中型机械工厂的无功补偿示意图 剧烈的铸造车间,采用SVC实现无功功率动态、快速 补偿;对于大型感应电动机,实行单独就地补偿.通过 及人工补偿装置的位置选择、配置原则、补偿容量的 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使全厂功率因数达到0.95 确定、补偿装置的类型选择及应用,最后进行了无功 (滞后),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提高了工 补偿装置配置实例分析,通过经济、合理地配置无功 厂内部的功率因数,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并且减 补偿装置,达到节能的目的.随着大功率电力电子器 少了设备投资,充分发挥了设备的潜能. 件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电力电子 4结束语 技术的智能、高效的无功补偿装置,将成为未来无功 本文从实际出发论述了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方法 补偿技术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苏文成.工厂供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3]许实章.电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2]李如虎.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能损耗[J].广西电力技术, [4]高钰龙.配电网无功补偿探讨[J].农村电气化,2000。(9):23. 1999,(2):57.59. 24. 责任编辑:金欣 The ways of improving power factor and reactive compensation WANG ji.bo",NIU Jun (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Shijiazhuang,Hebei 050081,China) Abstract:The improvement of the power factor can be fulfilled by improving natural power factor and man- made compensa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specific ways to improve natural power factor,position choice,disposi・ tion principles,compensation capacity choice,typological choice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man-made compensation equipment,in addition to the analysis of the disposition of reactive compensation equipment. Key words:power factor;reactive compensation;equipment;capacity choice;disposition exampl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