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3语文学考古诗鉴赏复习专辑

2022-10-30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13语文学考古诗鉴赏复习专辑

一、考纲中关于古诗鉴赏的考查要求:

能对古诗的思想内容、文学形象及作者观点等作出概括并进行初步的鉴赏。 二、近年来中(学)考原题回放

(一)05年中考A卷《渡荆门送别》(李白)【悟诗情+绘诗境】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3分)

2.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 的情感。(2分) (二)05年中考B卷《次北固山下》(王湾)【悟诗情+绘诗境】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2分) 2.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3分)

(三)06年中考A卷《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悟诗情+绘诗境】 1.用简洁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3分) 2.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3分)

(四)07年中考A卷《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炼字(诗眼)+绘诗境】 1.联系前两句诗,谈谈“尚”字的表达作用。(3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所展现的画面。(3分) (五)08年中考A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文学常识+炼字+赏名句(诗情)】 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分)

2.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第一节中的画线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 · · 3.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的理解。

(六)09年中考A卷《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悟诗情+绘诗境】 1.用简洁的语言描绘“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的景象。(3分)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七)2010年中考A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赏意象+悟诗情】 1.春天的景物很多,诗人为什么单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说说你的理解(3分) 2.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怎样的愁绪寄予明月?(2分) (八)2011年中考A卷《竹里馆》(王维)【绘诗境+悟诗情】 1.这首诗传达出作者 的心情。(2分) 2.请描绘“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展现的画面。(3分) 三、学考中古诗鉴赏的考察能力点通常有如下几个: 1.悟诗情 2.绘诗境 3.析意象 4.炼字 5.赏名句

考点一 悟诗情

方法指导——如何体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① 抓住抒情关键句或词;②捕捉诗中描绘的抒情形象(意象);③联系创作背景 例: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分析:抒情关键字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抒情意象为“月亮”;创作背景为李白少年初次离家时所作;由此体悟到的诗情——对故乡亲人依依惜别的离情

熟知体悟诗情的方法,以此解读诗歌,勤加练习,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考点二 绘诗境

方法指导——如何描绘“诗境” “诗境”即诗歌的意境,是“景物”与“情感”的有机组合。描绘画面是诗词鉴赏的常考题型。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领悟诗情。一般方法如下:

①圈画景物,描绘时做到景物无遗漏(部分重要课下注释要牢记);②体会景物氛围,在头脑中展开画面,用文字再现画面;③描绘景物时要善于修饰,做到绘形绘色绘声,尽量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流畅。 例: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题目:展开想象与联想,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分析:这是一首写对故乡亲人依依惜别离情的诗。前两句写峨眉山月夜之景,渲染了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烘托了作者的思想之情。 1

1景物有:峨眉山、半轮月亮、月影、江水;○2头脑中运用想象展开画面○3修饰景物,绘形绘色绘声,尽量用比喻、拟人等修辞。 ○

(巍峨的)峨眉山尖,悬挂着半轮(皎洁的)秋月,月亮的影子映在(清澈的)平羌江水之中,(如同一块晶莹的碧玉),随江水(静静地)流动。

考点三 析意象

抒情诗,往往借助于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作者情感。写景往往是根据抒情需要有所选择的。这种含“情”含“意”的景物,即诗中的“情中景”,就叫“意象”。 方法指导——如何鉴赏诗歌意象 1. 分析景物特点;

2. 体会景物所营造的氛围;

3. 把握作者借景抒情所抒发的情感。 了解古诗中常见特殊意象的含义——

1.月亮——思乡,怀人 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松树——孤直傲岸 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5.杜鹃——凄怨哀伤 例:杨花落尽子规啼

6.鸿雁——羁旅思乡怀亲 例:塞外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木落雁南渡,北风江山寒;因思杜

陵梦,凫雁满回塘

7. 柳树——离情依依 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乌鸦——衰败荒凉 例:枯藤老树昏鸦

9. 浮云——在外漂泊的游子 例: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0.浮萍、蓬草——飘零伤感 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11.夕阳——离别思乡 例: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

阳外;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例:2010年中考A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春天的景物很多,诗人为什么单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说说你的理解(3分) 分析:景物特点——杨花,即柳絮,给人飘零之感;子规,即杜鹃,其叫声凄怨哀伤 营造氛围——杨花、子规营造了飘零伤感的氛围;

抒发情感——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朋友遭贬谪的悲愤和担忧之情。

考点四 炼字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在创作诗歌时,常常经历推敲字句的辛苦,一字千金,一语惊人。

“炼字”考察的一般是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和最有表现力的关键词语。这样的字往往最“精炼传神”,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虚词。如“几处早莺争暖树”、“独酌无相亲”等。 ..方法指导——如何鉴赏诗歌意象 炼字的方法是“由字到句再到情”

1. 理解字义;2.分析表现手法理解表达效果;3.把握诗人的情感。 例1:07年中考A卷《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联系前两句诗,谈谈“尚”字的表达作用。(3分)

分析:示例:“尚”是“还”的意思(理解字义),写出了诗人年老体衰,闲居乡下但诗人还想着去戍守边疆(理解句意),表现出诗人强烈的报国之情(把握情感)。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理解“尚”的含义占1分,理解句意1分,诗人的思想感情占1分。 例2:08年中考A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第一节中的画线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 · · 分析:本句写的是秋风肆虐吹坏茅屋的情境,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字有“怒号”“卷”等字。

按照“理解字义——分析表现手法理解表达效果,——把握诗人的情感”的方法,可以这样回答:

示例1: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怒号”,“怒号”,怒吼的意思(理解字义),把秋风拟人化了(分析表现手法),读之如闻秋风咆哮,风势极猛,声音极大(理解表达效果)。

示例2: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卷”,“卷”有席卷、裹挟之意(理解字义),突出了风力大而猛烈,极有气势(理解表达效果)。 2

示例3: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三重”,“三重”是层层的意思(理解字义),“三重”一词突出了被卷走的茅草之多,反衬出秋风的大和猛烈(理解表达效果)。

练习:请圈出下列句子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并谈谈其表达作用。 (一)炼动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云破月来花弄影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二)炼形容词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三)炼数量词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四)炼副词

(1)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考点五 赏名句

古诗中有些名句因其隽永而脍炙人口,这类句子也常常作为考察的要点。 方法指导——如何赏析名句 1.理解句子含义;2.分析表现手法;3.把握诗人的情感。 常见表现手法有:

(1)借景抒情,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对朋友远行的不舍与惦念

答案示例:山势回转,已经看不到武判官远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他踏雪而去的马蹄印记。本句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久立雪中

目送朋友的不舍与惦念之情。

(2) 托物言志,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以花自喻,表达报国奉献

(3)借古讽今,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借典抒“要建立一番事业,须一定条件”的观点 (4)运用典故,如“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誓死报国的情怀 (5)动静结合写景,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初中古诗鉴赏复习思路——纵横交错

先纵向复习——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王维、李清照、辛弃疾、陶渊明、孟浩然、岑参等十位名家诗作纵向分类复习;再将其余古诗按主题进行横向分类复习。

(一)名家专题之一 ——李白【第一周】 一、李白诗歌整体感知

1. 初中阶段我们共学习李白七首古诗:分别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010年已考)《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送友人》

《渡荆门送别》(05年已考)《行路难》《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月下独酌》。 2.了解李白生平:【记忆加粗字】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创作时代基本可以作如下划分——

(1)李白少年时“观奇书”“游神仙”,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十年云游四方,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

(2)天宝初年 ,经推荐,进京任翰林。因权贵谗言,三年后被排挤出京。(之后离开长安,游山访仙,痛饮狂歌,以排遣怀才不遇的

忧愤。)

(3)安史之乱第二年,曾作永王幕府,永王因争帝被消灭后,李白也受牵连入狱,后在流放夜郎的途中被赦免。六十二岁时病故。

李白的诗歌其中大量抒情诗,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雄奇飘逸,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赢得了一代“诗仙”的赞誉。 李白部分诗歌创作时代:

《送友人》:少年游侠时结交告别友人时所作;《月下独酌》:胸怀壮志进京入仕,因被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让其侍宴陪酒,并不重用,因感到孤独、愤懑,以酒销愁;《行路难》:李白被排挤离开长安时所作;《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离京云游时所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晚年流放时所作。

(一)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 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二)春夜洛城闻笛

3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所展现的画面。

2. 古人写诗很讲求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诗中“暗”和“满”字表达效果。 3.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三)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 描绘“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所展现的画面。并理解“横”“绕”两词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作者为什么选取“浮云”和“落日”写景?

(四)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一句连用四个动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什么典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请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赏析“破”和“挂”的妙处。

(五)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描绘激起诗人酣饮高楼豪情逸致的万里秋空图。 2.赏析“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3.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六)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愉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 描绘“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所展现的画面。

3. 赏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中“独”字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峨眉山月歌》1.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晶莹可爱的碧玉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2.抒发了作者离乡思友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1.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2.“暗”,有隐约、悄然的含义,笛声隐约却引起听者无限忧思;“满”,有充满之意,运用夸张手法,既写出夜的宁静,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

3.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

《送友人》1. 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横” 字为横亘之意,勾勒出青山的静姿,描摹了一幅秀丽的山水图。 “绕” 字为环绕之意,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了一幅秀丽的山水图。 2.表达了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3.以浮云孤飞,来去不定,喻游子之心,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选取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行路难》1.四个动作表现了诗人内心充满难以排解的烦恼和无所适从的情感。 2.运用姜太公及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被重新重用,为国效力的情感。

3. 尽管前路困难重重,但总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作者借用典故,表达了倔强、自信和对理想执著的追求。“破”有冲破之意;“挂”有高悬高挂之意,表达了作者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1.秋高气爽,长空万里无云,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南飞去。 2. 我们都怀有超逸的兴致和抱负,几乎想要飞上青天去摘取明月。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气魄和远大的志向。 4

3. 既表达了豪迈的气魄和远大的志向,也表现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消极避世的情绪。

《月下独酌》1.诗人与月亮的相亲,更衬托出其孤独寂寞的情怀,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2. 我昂首高歌,明色跟着我脚步徘徊,依依不去;我翩然起舞,月光之下,自己的身影转动凌乱。

3.“独”是孤独、独自的意思,春天幽静的月夜,花香袭人,但是只有诗人孤身一人在自饮自酌。一个独字突出了作者的孤寂之情。

(一)名家专题之二 ——杜甫【第一周】

杜甫诗歌整体感知

初中阶段我们共学习杜甫七首古诗:分别是:《望岳》《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08年已考】《江南逢李龟年》《羌村三首》《登楼》。 1.了解杜甫生平:

杜甫,字子美。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十年,获得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后弃官西行,定居成都杜甫草堂。晚年举家东迁,漂泊,贫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2. 部分诗歌创作时代:

《望岳》:二十四岁望东岳泰山所作;《春望》:安史之乱时期,长安沦陷,杜甫被俘遭囚禁;《石壕吏》安史之乱后朝廷为补充

兵力强行抓人当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弃官西行,定居成都杜甫草堂;《江南逢李龟年》: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转衰;《登楼》客蜀第五年,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

(一)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1.齐鲁青未了:意思是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2.造化钟神秀: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造化,指大自然。钟,聚集。3.阴阳割昏晓: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1.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2.如果让你朗读颔联,你认为最该重读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3.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尾联的理解。

(二)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①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②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1.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如果由你朗读本句,你认为最该重读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2.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的理解? 3.结合最后一联的内容,谈谈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展开联想与想象,生动描述“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的画面。如果有你朗读本句,你认为最该重读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2.结合尾联内容,分析“聊”字的作用。

(四)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这首诗以叙事为主,前后两句分别讲述了怎样的情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望岳》1.大自然也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

2.示例1: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钟”字,“钟”字有聚集的意思,大自然也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

象地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表达了诗人对山河壮美的热爱。

示例2: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割”字,“割”字是分割、判割的意思,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突出泰山的高大巍峨,表达了诗

人对山河壮美的热爱。

3.将来我一定要登上峰巅,俯首观览,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作者想象有一天登临泰山的俯瞰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

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5

《春望》1.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

木。

示例1: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破”字。破为破败之意。国都沦陷,城池破败,一个“破”字让人触目惊心,作者忧国情怀跃然纸上。 示例2: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深”字。“深”为浓密之意,长安城里虽是春天了,但是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一个“深”

字,长安的满目凄然如在眼前。

2.虽然春花盛开,但是看了却让人流泪;虽然听到到处是鸟的啼鸣,但是让人惊心。作者移情于物,更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因战乱而伤时、

忧国、思家的感情。

3. 【理解句意】面对河山的沦陷,家人的离别,满头白发的作者因此而焦虑忧愁。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已纷纷断落,如今稀疏的短发,几乎无法梳髻插簪。【点明手法】诗句描绘的这一细节,【表明主题】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忧国和思家的情怀。 《登楼》1.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示例: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变”,

“变”为变幻不定的意思。登楼所见浮云,变幻不定,千形万象,正如世事苍茫,时局动荡不定,作者由此生发对国家危难的忧思。 2. 【解词】聊,是姑且的意思。【理解句意】作者感慨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贤相,“我”只能

姑且在日暮黄昏吟诵那《梁甫吟》。【点明手法】诗人借用典故,以刘禅喻主上,以诸葛亮自喻,【表明主题】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灾难的沉重忧思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感。

《江南逢李龟年》1.前两句讲述青年时恰逢盛世,经常出入豪门权贵之家,听李龟年唱歌的生活情景;后两句讲述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与李龟年再次相遇的情形。

2.表达的作者对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无限感慨和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一)名家专题之三——苏轼【第二周】

苏轼诗歌整体感知

初中阶段我们共学习苏轼四首古诗:分别是:《水调歌头》《浣溪沙》两首、《江城子密州出猎》。 1.了解苏轼生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与弟苏辙同登进士。因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降职密州。后罹“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政治上几经起起伏伏,一贬再贬,最远被贬至海南。虽命运多舛,但苏轼一世旷达,淡定执著。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2. 【温馨提示】部分诗歌创作时代:

《水调歌头》:这首 “中秋词”是作者被贬密州时写的。政治失意,妻子亡故,弟弟远在他乡,词人心中十分苦闷;《江城子》是苏轼到密州上任时所写。当时,外敌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浣溪沙 山下兰芽》本词写于词人远谪黄州,游清泉寺所作;《浣溪沙 簌簌衣巾》是苏轼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作为地方官曾率众到城外求雨,得雨后谢雨路上写成。

(一)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展开联想和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2.结合内容,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理解。 3. 结合内容,谈谈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

(二)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展开联想和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如果由你朗读“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为什么?

2.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理解。 3.画线句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述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的情景。

2.结合诗歌内容,谈谈对“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的理解。 6

(四)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 展开联想与想象,描述词上阕的的田园情景。

2.下片刻画出一位怎样的知州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水调歌头】

1.月亮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愁人不能入睡。

2.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本句揭示了睿智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 3. 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作者用饱含情感的笔墨,抒发了对亲人的怀念,并把对亲人的绵绵思念

化作美好的祝福,表达了诗人开朗乐观、豁达豪放的情怀。 (二)【江城子】

1.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带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山岗上席卷而过。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卷”字,“卷”字为席卷之意,极言出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

2.定将手中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方,射杀犯界的天狼。作者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亲临战场,为国杀敌,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

3.这首诗勾勒出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三)【浣溪沙】

1.山下兰芽儿,短短的浸在溪水里,松林里沙子路上干干净净,没有污泥。 傍晚的雨潇潇下,子规鸟正在鸣啼。

2.谁说人生在世不能回到少年?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因为年老时光流逝而叹息。表达了作者虽政治失意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和自强不息的豁达胸襟。 (四)【浣溪沙】

1.从枣树下走过,枣花簌簌落下,耳边听到了村子里从南到北传来一片片缫丝车缫丝的声音,又看到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

的农民正叫卖黄瓜。

2. 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

(一)名家专题之四—— 陶渊明【第二周】

一、初中阶段陶渊明诗歌整体感知

初中阶段我们共学习陶渊明两首古诗:分别是:《饮酒》《归园田居》。

【了解生平简介】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曾做过几年小官,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过着躬耕生活。他始终抱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问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温馨提示】两首诗均写于辞官归隐时期。

饮 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改为“望”字好不好?为什么?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写这句诗所展现的美景。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句中“真意”具体指什么?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写“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展现的美景。

2.结合诗句内容,谈谈你对“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理解,“愿”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饮酒】

1.改“望”不好。 “望”是有意注视,而“见”表明无意而见。诗人采菊时,无意间山的形象忽然映入眼帘,仿佛人山之间颇有默契。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及诗人悠闲恬静的心境 。

2.夕阳西下,山上缥缈的云气形成美丽的景色,空中的飞鸟呼朋唤友地结伴飞回巢穴。 3. 亲近自然、醉于自然、远离世俗的生活多么美好。 【归园田居】

1.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叶的露水上,亮晶晶的。诗人走在小路上,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7

2.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愿。(愿即“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愿”)

(一)名家专题之五——白居易【第三周】

初中阶段我们共学习白居易三首古诗:分别是:《钱塘湖春行》《望月有感》《观刈麦》。 1.了解白居易生平: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少年时代曾经过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备尝艰辛。15岁时便写下了寄兄弟与妹妹的七律《望月有感》,抒写骨肉分散的情况中可见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27岁从乡试,官授翰林学士,但其后因得罪权贵,始终被排挤,一生仕途不顺利。 2. 【温馨提示】部分诗歌创作时代:

《望岳有感》:15岁颠沛流离寄兄弟与妹妹所作;《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

的一首诗;《钱塘湖春行》任杭州刺史是所作。

(一)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①春行:春天散步。②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③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下垂的云彩。④暖树:向阳的树。⑤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⑥浅草:初春的草,尽管很多,但还不很高。⑦没(mò):隐没。⑧行不足:游赏不够,即反复游赏。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如果有你朗读本句,你认为最该重读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2.学习诗歌应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诗的颈联,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为什么? 3.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望月有感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1.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2.羁旅:漂泊。3.寥落:冷落。4.干戈:战争。 1.请结合内容,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简要赏析。 2.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尾联的理解。

(二)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如果由你朗读本句,你认为最该重读的是

哪个字,为什么?

2. 请结合内容,对颈联“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两句进行简要赏析。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钱塘湖春行》

1.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它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忙着衔泥筑巢。示例1: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争”,“争”,争抢之意,勾画了一幅早莺争树的动态画面,运用拟人修辞,表现了春光的宝贵和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示例2: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啄”,“啄”字是衔着的意思,一个“啄”字描写出了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表现出了春的活力与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2.示例1: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渐”,“渐”有渐渐、逐渐之意,写出了早春的特点和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表现出了春的活力与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示例2: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才”,“才”字是刚刚的意思,传神地描写了春草刚刚萌发的情态 。表现出了春的活力与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3. (1)赞美春的活力与生机;(2)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望月有感》1.(步骤1:理解句意)手足离情,各在一方,犹如那纷飞的千里孤雁,只能吊影自怜;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风飘飞。 (步骤2:点明手法)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雁”、“蓬”比喻离散的手足,营造出一种孤苦凄凉的意境。(步骤3:思想感情)抒发了 8

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和思念手足之情。

2. (步骤1:理解句意)如果天各一方的兄弟都在举目遥望这轮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然泪下吧!恐怕这一夜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

乡的心,也都是相同的。(步骤2:点明手法)千里明月寄相思,(步骤3: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深切的骨肉相思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观刈麦》1. 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烈日,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蒸”,蒸是“蒸烤”的意思,农民田间劳作,双脚被火热的大地蒸烤着,一个“蒸”字生动地突出了农民的艰辛,流露出了作者深切的同情。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灼”,灼是“炙烤”的意思,农民在田间劳作,面朝朝黄土,脊背被火热的太阳炙烤着。一个“灼”字生动地突出了农民的艰辛,流露出了作者深切的同情。

2. 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农民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

是用一种矛盾的心理突出农民们劳作的艰辛和对粮食的珍视。

3.对繁重租税的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

(一)名家专题之六——王维【第三周】

1.王维古诗:分别是:《竹里馆》(2011年已考)《使至塞上》《终南别业》。 2.了解王维生平: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官至尚书右丞。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王维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不能决然离去,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一)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注释】[1]问边:慰问边塞将士。 [2]属国:典属国的简称。 [3]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 [4]萧关:在今甘肃固原东南。候骑,骑马的巡逻兵。 [5]都护:都护府的最高行政长官,诗中指河西节度使。燕然: 1.结合诗句内容,谈谈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一句的理解。 2.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3.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①中岁:中年。②道:这里指佛理。③家:安家。④陲:边缘,旁边⑤胜事:美好的事⑥值:遇见。⑦叟:老翁 1. 如果由你朗读诗的颔联,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为什么? 2. 结合诗句内容,谈谈你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使至塞上》

1.自己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飘出汉塞,又像振翅北飞的大雁飞入胡天。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表达了自己因受排挤流露出孤寂、抑郁之情。

2.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远处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云霄。黄河如带,从天边汹涌而来,那一轮圆圆的落日静静地悬挂在天边。 3. 表达了自己因受排挤流露出孤寂、抑郁之情。 《终南别业》

1.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独”,“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有雅兴,便兴致勃勃地独自一人游山赏

景,自得其乐,表现了诗人的闲适豁达,随遇而安。

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自”,“自”是“自己”的意思,诗人便兴致勃勃地独自一人游山赏景,那美 好的情致只有自己能领会,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会表现了诗人的闲适豁达,随遇而安。

2.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 兴起漂游。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闲适豁达,随遇而安。

(一)名家专题之七——孟浩然【第三周】

1.孟浩然三首古诗:分别是:《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已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一)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请描绘“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画面。

9

2.联系最后一句的内容,谈谈“还”字的表达效果。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 请描绘“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画面。 2. 结合内容,谈谈你对尾联的理解。

【参考答案】《过故人庄》1.翠绿的树木在村边环绕,似把村庄环抱相拥;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横斜,与村庄依依相伴。

2.还,是再的意思。等到秋高气爽的重阳节,诗人还要再来赏菊。作者深为乡村生活和美景所吸引,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回归自然的情趣。

3. 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回归自然的情趣。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云梦泽水汽蒸腾,云蒸霞蔚,甚是壮观;洞庭湖波浪汹涌,摇撼着岳阳城。 2.坐着看别人垂钓,只有羡慕的情味。作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渴望出仕,被举荐的心情。

(一)名家专题之八——李清照【第四周】

李清照诗歌整体感知

李清照三首古诗:分别是:《如梦令》《武陵春》《醉花阴》。 1.了解李清照生平: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中国古代第一位女诗人。

少女时代生活无忧无虑,《如梦令》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著名的《醉花阴》,就是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秋闺的寂寞与惆怅跃然纸上。后金兵攻破了京都,李清照夫妇随难民流落他乡。第二年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中年的李清照承受着难以忍受的悲痛,《武陵春》《醉花阴》正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一)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述“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所展现的画面。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二)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片中“倦”字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情?

2.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妙处。

【参考答案】《如梦令》 1.暮色已经四合,船却误入藕塘深处。怎么把船划出去,怎么把船划出去,高声呼喊中,把停栖在小洲上的水鸟

都吓飞了,洁白的鸥鹭扑棱棱飞向天空。 2.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武陵春》1.倦:倦怠的意思。天色已晚,但是诗人无心梳妆,表达了内心沉重的哀愁。

2.用比喻的修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比作有重量的物体压在心头,连船也载不动。比喻新奇,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形象地写出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

(一)名家专题之九——辛弃疾【第四周】

初中阶段我们共学习辛弃疾三首古诗:分别是:《破阵子》(06年已考)、《南乡子》。 1.了解辛弃疾生平: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一生政治清明,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其诗作以豪放为主。

(一)南乡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1.年少万兜鍪:指二十来岁就能统率上万兵马的孙权。兜鍪:战士的头盔,这里借指士兵。2. 坐断:占据。3. 曹刘:曹操和刘备。

10

1.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一句的理解。 2.作者在下片引用孙权的典故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南乡子》

1. 极目远眺,哪里能够看到中原故土?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周围一片风光了!写登亭所见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沦陷国土的怀念之情。 2. 作者追忆三国时期的孙权,歌颂孙权的英勇无畏,不畏强敌。含蓄地讽刺南宋朝廷的软弱无能,表现了作者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怀。

(一)名家专题之十——岑参【第四周】

参诗歌整体感知

初中阶段我们共学习岑参三首古诗:分别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逢入京使》。 1.了解岑参生平:

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曾作节度使两次出塞,每次都是颇有雄心壮志。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创作了《白雪歌》《走马川》《逢入京使》等作品,成就他边塞诗的主要风格。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

(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臵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学习诗歌应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诗的前两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为什么? 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展现的画面。 3.试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 4.结合诗句内容,谈谈你对最后一句的理解。

(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1. 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的景象。

2.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景象。

3.学习诗歌应从朗读入手,如果让你朗读“马毛带血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冰凝”,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明理由。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逢入京使

故园②东望路漫漫③,双袖龙钟④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⑤君传语⑥报平安。

【注释】①入京使:回京的使者。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③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④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⑤凭:托。⑥传语:捎口信。 1.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场景。 2.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我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白雪歌》

1.示例1: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卷”,“卷”席卷之意,生动地表现了塞外北风来势之凶猛。 示例2: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折”,“折”,折断之意,生动地表现了塞外北风来势之凶猛。

示例3: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即”,“即”就的意思,惟妙惟肖地写出了塞外“风狂雪早”奇异的气候特点,也写出作者惊奇的口吻。

2.像忽然吹来一夜春风,千树万树上的白雪如花开满枝头,花团锦簇,压枝欲低。

3.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比喻贴切新颖,让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和温暖,有“妙手回春”之妙。

4.山回路转,友人消失在雪地里,在雪地上只留下马蹄的印迹,使人还在那儿久久伫立深情地目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 《走马川》1. 平沙茫茫的大漠,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白雪皑皑的天山,一望无际的银装素裹。 2.刚到九月,轮台的狂风日夜怒吼不已,川里大如斗的碎石,被暴风吹得满地乱滚。 11

【景物点要全,狂风、碎石、满地乱走少一处减1分,不是描写不得分】

3.示例1:“蒸”,是蒸腾的意思,在这里是说战马在寒风中奔驰,汗水蒸腾;这一细节形象生动地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从而

反衬出边防将士不畏艰险的爱国精神。

示例2:“旋”,是立刻、即刻的意思,在这里是说战马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这一些节形象生动地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反衬出边防将士不畏艰险的爱国精神。

示例2:“凝”,是凝结的意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这个细节形象生动地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反衬出边防将士不畏艰险的爱国精神。

【解词1分;阐释句意点明写法及表达作用1分;点明中心1分】

4. 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戍边将士不畏艰险的和高昂的爱国精神。 《逢入京使》1.诗人策马而立,向东回望来路,故乡已远在身后,长路漫漫不见家乡;感怀于心,不觉思乡之泪潸然垂落,赶忙用衣袖擦拭,竟来不及擦干。 2.对故园亲人的相思眷恋之情,为国戍边的开阔豪迈胸襟。

(二)按主题梳理——思乡怀人诗【第五周】

一、思乡怀人诗

古代文人或因在外游学、做官,或出征,或被贬谪,常久居他乡,抒发羁旅愁绪、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作皆归于此主题。全册书中此主题诗歌汇总(十位名家诗作除外):

1.《次北固山下》王湾(已考) 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3.《夜雨寄北》李商隐 4.《浣溪沙》晏殊 5. 《黄鹤楼》 崔颢 6. 《苏幕遮》范仲淹 7.《渔家傲》范仲淹 8. 《商山早行》温庭筠 二、方法指导:

在此类诗歌中,还要注意抒发作者羁旅愁绪、思念家乡和亲人之情的一些带有“家”“乡”“故园”等关键的字的抒情语句(见各诗中画线句子);还要注意诗中特殊的意象:如大雁、折柳、月亮等。

归雁——“归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雁也指代书信,鸿雁传家书。写“归雁”表达了作者浓

重的乡愁。

折柳——因为柳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所以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折柳”代表场送别景,表达了作者的离愁别绪。 明月——明月是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情感寄托物。

抒发了作者的羁旅之苦,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一)【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2.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一句展现出的画面。 3.曲中人为何“断肠”?

(二)【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赏析“涨”字。

2.结合内容理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

(三)【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画面。

2.诗歌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四)【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画面。 2.诗歌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五)【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

1.描绘“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 2.请结合内容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

3.诗歌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六)【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画面。 2.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

3.诗歌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天净沙〃秋思】1.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和无限的思乡之情。

2.深秋,荒凉的古道西风劲吹,落叶纷纷。游子骑着瘦马独自在古道缓行。归巢的鸦雀在树梢盘旋,走过溪上小桥,几户人家已炊烟袅袅,不禁让人更加想家。

3.因孤独在外和化不开的思乡之情而“断肠”

《夜雨寄北》1.“涨”,涨满的意思。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塘。涨字富于动态,既表现了雨大,又表现了作者满怀的愁思。 2.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剪烛西窗,彻夜长谈,到时候我们谈论的话题将是今天半山下大雨的情景。作者想象日后重逢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

《黄鹤楼》1.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汉阳的树木苍翠逼眼,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芳草密密稠稠,青葱苍郁。 2.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苏幕遮】1.天空高远澄碧,铺满金黄落叶的大地向远方延展,江波浩淼,江上笼着一层翠色的寒烟。 2.思乡之愁。

[渔家傲〃秋思]1.南归的大雁成群结队地飞着,似乎没有一点留恋的意思。军乐和边塞的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在落日余晖和烟雾缭绕的群山中,一座孤城城门早早关闭。

2.夜深了,可是睡不着,将士们头生白发眼含热泪。表现了戍边将保家卫国却士壮志难酬、思念故乡的感情。3.保家卫国的爱国豪情,壮志难酬的凄苦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商山早行】1.一声鸡啼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一弯月亮还挂在茅店外的天空;板桥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霜,早行的游子已在上面留下了奔波的脚印。

2.晨起、鸡声、月、霜等景象

3.抒发了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按主题梳理——山水田园诗【第六周】

一、山水田园诗

所谓山水田园诗,是以田园、山川及农民生活等位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陶渊明、王维均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对本主题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主要应抓住山水田园诗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体会其营造的情感氛围,从而把握诗中传达出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以下是全册书中山水田园诗歌的汇总(除十大诗人外):

目录:1.《山中杂诗》吴均2. 《滁州西涧》韦应物3.《约客》赵师秀4. 《月夜》刘方平5.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6.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 梅尧臣《鲁山山行》8.《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晏殊 1. 方法指导:如何准确把握山水田园诗歌的思想感情 山水田园诗在思想内容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人爱自然、热爱生活或祖国山河的感情。如杜甫的《望岳》、《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等。

(2)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隐逸生活的思想感情。如孟浩然《过故人庄》《归园田居》、韦应物《滁州西涧》等。

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即诗人很少单纯写景叙事,而是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情与景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把握主题时,应注意分析——

选取哪些景物、什么特征、渲染何种气氛、传达何种情感

例:《钱塘湖春行》一诗,作者选取春水、早莺、暖树、新燕、繁花、春草、绿荫等景物;景物的特点是充满生机,色彩亮丽的;渲染了春回大地大自然跳跃、生机勃勃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对春天(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山中杂诗】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3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的画面。

2.诗歌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二)【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面。 2.诗歌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三)【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前两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2.作者为什么选取“棋子”“灯花”来写,谈谈你的理解。

(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 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一二两句所展现出的画面。

2. 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三四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 · · 3. 诗歌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五)【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 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一二两句所展现出的画面。

2. 如果由你朗读三四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 · · 3. 诗歌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六)【破阵子】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画线,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 · · 2.下片诗人描写了一个怎样的“邻家女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具寂,但余钟磬音 1. 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所展现出的画面。 2. 诗歌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山中杂诗】1. 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2. 闲适恬淡的心情。

【滁州西涧】1.傍晚时分,上涨的春水夹着细雨,水流湍急,这野外的渡口,竟连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一只小船独自悠闲地横泊在水边,任潮来潮去。 2. 闲适恬淡的心情。

【约客】1.示例1: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家家”(或“处处”)。家家,是每一家的意思。黄梅时节,江南家家户户被烟雨笼罩,表现了江南多雨的特点。(处处,是到处的意思。池塘里到处是此起彼伏的蛙声,写出乡村生机盎然的景象)。 2.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敲打棋子,震落了灯花。反映出诗人等人时内心的焦躁。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2. “最”字。极,无比的。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一个最字表达了作者对于早春的喜爱。3. 对于早春的喜爱。 【月夜】1.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2.示例1: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新”字。新是 “刚刚”的意思,蕴含着春天初到的新鲜和欢愉,表现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示例2: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透”字。透,穿透的意思,隔窗听到虫声,用“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表现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3. 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和热爱之情。

【破阵子】1.池塘边稀稀疏疏地点缀几点青苔,在茂密的枝叶深处,时时传来黄鹂清脆的啼叫声。 2.笑靥如花、天真快乐的少女;对川田勃勃生机和美好青春的热爱之情。

【题破山寺后禅院】1.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僻静之处, 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香气馥郁。 2. 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按主题梳理——送别诗【第七周】

14

一、 送别诗

古时由于道路崎岖,交通工具落后,人们离别动辄数年,相会无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文人大夫们离别时,不仅备酒践行、折柳相送,而且常常写诗送给远行之人(远行的自己),这类诗歌,统称为“送别诗”。以下是全册书中送别诗的汇总:

目录: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4.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1.方法指导:如何准确把握山水田园诗歌的思想感情 把握此类诗歌的思想感情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 抒发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的情怀。如李白《送友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2)“贬谪诗”(遭贬谪远离时的诗作,诗中出现“左迁”“弃置”等字眼)常抒发离愁别绪,遭贬谪的伤感(愤懑)之情。也常在愤懑之余,表达自己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前者如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后者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送别诗一般需先了解写作背景,再有抓住抒情关键字句;还需要分析景物意象的特点和作用。即:写作背景、抒情关键语句、景物意象作用、传达何种情感

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

写作背景: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抒情关键语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景物意象:杨花——柳絮,给人以飘零之感;子规——杜鹃,鸣声凄楚。烘托出了哀伤愁恻的气氛。 思想情感:对朋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第二联作者用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的理解。 3.诗歌抒写了诗人 的情感。

(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五六句的理解。

2. 诗歌抒写了诗人 的情感。

(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一句的理解。

2. 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五六两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3.诗歌抒写了诗人 的情感。

(四)【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 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一句的理解。 2. 诗歌抒写了诗人 的情感。

【参考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表达了作者对已故朋友的思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2.沉没的船头边又有千帆竞发,枯病的老树前面又有万木争春。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也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3.被贬的愤懑和坚定乐观的信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好像就在比邻之间。表达了作者宽阔的胸襟和对朋友真挚的友情。

2. 表达了作者宽阔的胸襟和对朋友真挚的友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想为皇帝除去弊事,哪顾及自己年老体衰。表达了作者为国效力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2.示例1:重读“横”,横,横亘之意。茫茫云海横亘于秦岭,何处是家。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为国除弊却被贬的愤懑之情和前路茫茫的末路之悲。示例2:重读“拥”,拥,拥堵之意。皑皑白雪拥堵在蓝关,马儿只能裹步不前。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为国除弊却被贬的愤懑之情和前路茫茫的末路之悲。

3.表达了诗人无罪遭贬的愤懑、为国献身的奉献以及英雄末路的悲凉。

15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1.水是流动的眼波,山是俊俏的眉峰。山水都成为有感情植物,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惜别之情。 2.表达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也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按主题梳理——边塞诗【第七周】

【边塞诗】以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为主题的诗歌。但也有时代的不同,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豪迈,其诗虽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恶劣,戍边将士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但也有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壮志。如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贺《雁门太守行》、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等。到了宋朝,国力衰败,如辛弃疾一生在抗金前线战斗,但屡遭排挤,郁郁不得志。其诗多为回忆战斗生活,表现壮志难酬悲愤之情。即:

唐代边塞诗——写景多表现(1)壮美雄奇的塞外风光之美。如《使至塞上》《白雪歌》《走马川》

(2)边塞生活的艰苦恶劣。如《白雪歌》《走马川》

(3)凝重惨烈的战斗气氛。如《从军行》《雁门太守行》 抒发情感: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宋代边塞诗——多表现壮志难酬悲愤之情

边塞诗目录:李贺《雁门太守行》、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

(一)【雁门太守行】李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一二句所展现出的画面。 2. 诗歌抒写了诗人 的情感。

(二)【从军行】杨炯〃唐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 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五六句所展现出的画面。 2.诗歌抒写了诗人 的情感。

【参考答案】【雁门太守行】1. 黑色的云覆压在城池上,城池仿佛要被摧毁一样,将士的金甲在日光下犹如片片金鳞,耀人眼目。2. 歌颂了守城将士们英勇杀敌,誓死报国的决心。

【从军行】1.大雪弥漫,遮天蔽日,天色昏暗,军旗上的图案都模糊暗淡了;狂风呼啸,与军鼓生交织在一起,苍凉而雄浑。 2.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按主题梳理——咏物言志诗【第八周】

【咏物言志诗】所谓咏物诗,是指通过描绘自然之物,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诗歌,其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咏物诗主要通过对所咏之物的分析,把握其外在特征与诗人内在思想感情的联系,从而把握诗人的情感。

初中阶段出现的“咏物诗”有:1.《观书有感》朱熹2.《己亥杂诗》龚自珍3.《秋词》刘禹锡4.《赠从弟》刘桢5.《卜算子咏梅》陆游6.《论诗》赵翼7.《过零丁洋》文天祥8.《过松原晨炊漆公店》杨万里9.《泊秦淮》杜牧10. 《登飞来峰》王安石11.《观沧海》曹操 “咏物言志”类诗歌一般需所咏事物的特征,寻求其与作者情感的联系。因为此类诗歌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投射到所咏之物上。故要点在于了解背景、把握“物”的特征神韵、从而准确体会传达何种情感。

(一)【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试分析“已是黄昏独自愁”中“独”字的作用?

2.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的理解。

(二)【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一二句所展现出的画面。

2. 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句的理解。

(三)【论诗】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分析:作者写道李白、杜甫的诗作历朝历代一直万口相传,但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些作品也未免有些许陈旧。由此提出了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新的人才涌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观点。

(四)【秋词】刘禹锡

16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 秋天的景物很多,诗人为什么单单选取“鹤”来写?说说你的理解 2. 诗歌抒写了诗人 的情感。

(五)【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前两句运用 和 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 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的理解。

(六)【赠从弟】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 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一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2. 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第二联,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 · · 3.诗歌抒写了诗人 的情感。

(七)【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作者为什么选取“柳絮”和“浮萍”来写?

2.结合内容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的理解。

(八)【过松原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分析“一山放过一山拦”中“拦”字的妙处。

2.这首诗蕴含 的哲理。

(九)【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 说说一二句两个“笼”字的妙处。

2. 联系三四句内容,谈谈“犹”字的表达效果。

(十)【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一二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2. 联系内容,谈谈你对三四两句的理解。

(十一)【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展现的画面。

2. 联系内容,谈谈你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卜算子·咏梅》1.独,独自的意思。梅花独自开放独自凋零,独自经受风吹雨打。作者以花自喻,表达了自己政治上受排挤和打击的孤独愁苦之情。

2.即使凋零,被碾成尘土,依然保持清香。作者借花自喻,表现自己虽受排挤但坚贞不屈,冰清玉洁的品格。

【观书有感】1.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2.池塘为什么能这样空明澄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作者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秋词】1.鹤是坚强不屈的化身,作者以鹤自喻,抒发了豪迈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达了诗人面对自己人生的“秋天”(遭排挤),乐观豪迈,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己亥杂诗】1.抒情、叙事;离别的忧愁和回归的快乐。

2.落花不是无情的事物,虽飘零也要化作春泥更护卫花朵。诗人以落花自喻,表达了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赠从弟】1.那傲然耸立在高山上的青松,在瑟瑟凄冷的山谷寒风中依然那样刚劲顽强。

2.示例: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一何”。一何,多么的意思。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的强劲,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3.赞美了松柏的凌然正气,表现了作者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并勉励弟弟具有松柏一样具有坚贞的品格。

【过零汀洋】1.柳絮和浮萍给人以漂泊不定、飘零流落之感。国家危在旦夕如风中翻飞的柳絮,个人命运沉浮如风雨中的浮萍。诗人用这两个景物为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国运衰微、个人命运多舛的悲痛之情。

17

2.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死后我要留下这颗精忠报国的赤胆忠心,永照史册。这句话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过松原晨炊漆公店】1.拦,阻拦的意思。翻过一座山后又有一座山阻拦在眼前。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一个哲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2.人生路上困难与挫折不断,不要因眼前一时的成功而满足,应不断进取。

【泊秦淮】1. 笼,笼罩的意思。烟雾笼罩冰冷的江水,月光笼罩着江边的细沙。两个“笼”字为全诗奠定伤感、冷寂的感情基调。 2.犹,还得意思。灯火通明中歌女在江边还高唱亡国的“玉树后庭花”。作者借古讽今,批评了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的统治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深切的忧虑之情。

【登飞来峰】1.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为三四句蓄势。2.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不畏艰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感。

【观沧海】1.那苍茫浩渺的大海,一望无际。海中山岛耸立。山岛之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随着一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2.日月星辰的好像都从海中生起与落下。通过对大海吞吐宇宙宏大气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