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满族游艺文化
作者:刘静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35期
摘 要:满族游艺文化源远流长,它既是满族的一种生活方式,又是满族的一种文化。渔猎生产是满族游艺活动产生的母体。在满族历史形成发展中,虽然活动区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间也吸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多元文化,但骑射文化始终贯穿其中。滑冰是满族入关前早已开展的运动,除了用于狩猎和娱乐之外,也经常用于战争,是八旗官兵比较喜欢的一项游艺活动。现在仍然存在的珍珠球、赛威呼、雪地走、打得栲等体育活动,从其产生的渊源来看,都是产生于满族在关外的生活时期。在分析满族游艺发展历程和满族游艺文化种类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利用满族游艺文化的五种模式,即符号模式、民俗村模式、商演模式、节庆模式和纪念品模式。
关键词:满族;游艺文化;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C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101-02 一、满族游艺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入关前的游艺状况
渔猎生产是满族游艺活动产生的母体。满族早期从事游牧生产,其游艺活动大多与此相关。在满族历史形成发展中,虽然活动区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间也吸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多元文化,但骑射文化始终贯穿其中。后金时期,努尔哈赤把骑射作为立国之本。滑冰是满族入关前早已开展的运动,除了用于狩猎和娱乐之外,也经常用于战争,是八旗官兵比较喜欢的一项游艺活动。现在仍然存在的珍珠球、赛威呼、雪地走、打得栲等体育活动,从其产生的渊源来看,都是产生于满族在关外的生活时期。
萨满教的宗教信仰是满族游艺活动产生的精神土壤。在萨满野祭礼俗中,也孕育了许多游艺项目,如火祭中的闯火阵、沐火、传火、嬉火。
生存环境是满族游艺文化产生的自然因素。许多满族带有自娱自乐的游艺活动是在满族早期相对比较闭塞的生存环境下产生的。例如滑冰、满族及其先民在长期与冰雪接触过程中,发明了冰鞋、爬犁、拖床等冰上行走工具,还创造了各种滑冰技术。清王室统治全国后,仍保持了以滑冰训练军队的旧俗,每年都要在太液池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滑冰检阅,称之为冰嬉,后逐步形成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二)满族入关后的游艺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满族入关后,其原有的文化所依托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体地位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入关后,满族的许多游艺项目受到朝廷的重视,并创造条件使其发展、推广,尤其是以骑射著称的传统得以保持和发展。满族的骑射活动名目甚多,有骑射、步射、追射,还有射柳条、射香头、射月子等。
作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渔猎活动,使满族人通过骑射锻炼了强健的体魄,也孕育出许多民族游艺项目。如滑冰、踢熊头、狩猎、摔跤、荡秋千、采珍珠、赛威呼、刀劈三关等。与此同时,满族的冰上运动和摔跤等运动项目在入关后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比如从朝廷到民间每年都要举行冰上竞技比赛,主要进行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上球戏和冰上集体表演等。 (三)满族现代的游艺文化
满族游艺的兴衰和满族作为统治民族的地位是分不开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满族的社会地位得到认可,一些满族传统游艺项目也得到发展。如珍珠球、赛威呼、摔跤、打石球等又开始兴盛起来。
目前,满族的一些民众游艺具体可分为四类:竞技游艺项目、游艺表演项目、民间游戏项目和女子游艺项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珍珠球运动已经成为全国民族运动会的竞赛项目。 二、满族游艺文化的种类 (一)满族民间讲述与演唱
满族的“讲古”。讲述的内容多以本族、本姓的族源历史、神话传说以及开基的英雄人物传说为主,除此之外,老友各类民间故事、民俗典故,等等。
满族的说部。在满族的口头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满族说部”。“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女真人自辽、金以来在民间世代口耳相传的长篇说唱艺术,代表满族及其先民口头文学的最高成就。
满族的神话传说,包括开天辟地神话、日月星辰的形成等自然现象的神话、人类起源和族源神话、与魔鬼斗争神话。
满族民间故事。满族民间故事及其鲜明的特色:故事中多以女性形象为主角,她们或是创世的始祖,或是救世的女神,或是解难的女英雄。
满族民歌。满族民歌内容丰富,较之汉族民歌,多了一些渔、猎、牧劳动和八旗兵出征及思念亲人内容歌曲。
(二)满族民间音乐舞蹈表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满族萨满祭祀歌舞。萨满祭祀的舞蹈,以上身的“摆”、臀部的“扭”、膝部的“抖”来突出整个身段的动作,配之以节奏分明的单鼓的敲击和摇铃摆动的声响,营造出现场热烈而神秘的气氛,使人如痴如醉。
满族莽式舞。莽式舞是流传满族民间的筵席歌舞。其姿势为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成双对舞,成为莽式;众人拍手而歌,击堂鼓伴奏,又各以“空齐”二字和之。莽式为舞,空齐为歌,莽式空齐,即歌之舞之之意。
清宫廷舞蹈庆隆舞。此演出气势豪迈、节奏强烈,舞蹈动作大都是从狩猎战斗中的动作演化而来的。民国之后,很少有人跳此舞了。
民间满族秧歌。满族秧歌以走大场为主,名曰“走阵”。阵式多为汉族秧歌的天门八卦阵、地门八卦阵、葫芦阵、六合阵等,表现了满族八旗官兵征战和欢庆胜利的精神。其舞姿多是大开大合扭摆,并模拟征战、狩猎的姿势。步法多是丁字步、蹶子步、大跨步、拉蹲步等,显示出狩猎和战斗生活的色彩。
此外,还有满族的笊篱姑姑舞、女真时期留下的野人舞等。 (三)满族的民间曲艺与戏曲表演
八角鼓和子弟书是满族最富有民俗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曲艺。
八角鼓既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曲名。八角鼓最初来自民间,演出形式活泼自由,演唱时还可以插话逗哏。清朝中后期八角鼓逐步没落。但是由八角鼓派生出来的单弦、评书、相声等曲艺艺术却在民间发扬光大。
子弟书是满族著名曲种,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八旗子弟以“八旗子弟乐”的曲调为基础,取其精华,参照民间大鼓、弹词等艺术形式,用北京民间十三道大辙,创造出一种以七言为主题唱词、以八角鼓伴奏的说唱形式,名为弟子书。 (四)满族民间竞技
常见的民间竞技有力量型、技巧型和技艺型三种。力量型竞技指以赛力为主的对抗性活动,既有单个的,也有团体的。技巧型竞技是以竞赛技巧为主要内容的娱乐项目,分为单一技巧和综合技巧两类。技艺型竞技是以比赛技巧为主的娱乐活动,以各种民间棋类为代表。常见的民间竞技有狩猎比赛、跑冰鞋、雪地走、布库摔跤、扔石锁、踢行头等。 (五)满族的民间游戏
满族民间的智力游戏有刺绣与剪纸、猜谜语、解九连环、五虎连等。满族的技巧类游戏有抓嘎拉哈、踢毽子、跳房子、抖嗡子、滚铁环等。满族的冰雪类游戏有打冰嘎、打滑刺溜、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冰车、支爬犁等。满族的游泳类游戏有打狗刨、打飘洋、踩水等。满族对抗类角力类游戏有摔跤、支黄瓜架、撅大头等。满族的举重类游戏有举石锁、举石猴等。此外,还有跑马城、拉锯等儿童趣味类游戏。
三、满族游艺文化的旅游开发模式 (一)符号模式
对于满族民间讲述与演唱等一类没有具体形象、依赖人的听觉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挖掘其精神内涵,设计区域旅游主题宣传口号,或利用其特色文化内涵来指导旅游项目的开发。比如,游客到满族旅游景区,导游则不仅一定会讲满族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而且衣着扮相也以满族传统服饰为样板,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根据满族游艺文化内涵设计区域旅游标志,建设旅游标志性建筑,使其成为城市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加深外来旅游者印象,塑造城市旅游形象。 (二)民俗村模式
选择满族人相对集中和满族民俗文化底蕴相对丰厚的自然村落,着力打造“满族传统游艺文化村”,村庄按照老满族的村落和房屋建造样式与格局重新加以规划改制,再现满族传统村落和建筑原貌,村民既是演员,也是服务员,家庭是接待站。在节庆活动期间或是有游客来访时,村民即着满族传统服饰,表演各种游艺项目,同时邀请游客共同参与其中。 (三)商演模式
由于旅游演出可以解决游客晚间生活单调的不足,演出特色性、参与性强等优点,旅游市场对旅游演艺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地域文化是旅游演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只有在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表演形式展现出来,才能形成旅游演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满族表演类、技艺类的满族游艺文化,民族特色鲜明,适合进行休闲演艺产品的旅游开发。开发时,须尊重文化遗产的真实内涵,避免庸俗化现象的出现,同时还要尽可能吸纳民间艺人和演员。 (四)节庆模式
定期举办满族传统游艺文化节,以节促发展、促传承;以节促招商、促经济繁荣。满族游艺文化中的表演类、技艺类等就可以通过策划赛事、节庆、展览等节事产品来进行开发利用。单一而零散的无形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如同散沙,很难形成产品规模。如果集合这些文化因素,并以传统节庆活动为载体,这样开发出来的满族文化产品就会主题鲜明、系统性强、独具文化特色。
(五)纪念品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先,理念上要走出“原汁原味”保持民族特色的误区。旅游商品的设计创新、制作工艺等方面不能因循守旧,原封不动地沿袭,而是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和创新,要去粗取精,既保持民族文化的基本特色和个性,又有所取舍和创新,在民间工艺产品的设计、造型、款式等方面注入时代气息,以增强民间工艺的实用性、艺术性、审美性、现代感和市场性。其次,可以采取用现代设计理念重新组合民间工艺元素、现代旅游商品局部采用民间工艺元素、民间工艺中采用现代管理技术等方法实现民间工艺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a
[1] 张佳生.满族文化资源与开发[M].沈阳:白山出版社,2011. [2]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 陈来生.世界遗产在中国[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6.
[5] 魏小安.旅游目的地发展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杜 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