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谈谈数学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2020-06-02 来源:好走旅游网
谈谈数学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数学课程改革到现在已经有了十年的历程,十年来,我们喊着“走进新课堂,树立新理念”的口号,可以说课改气氛十分浓厚,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在这十年中,我们经历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准备、试行、改进、推广,在这期间也获得了数学教学上的宝贵经验,数学教育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下面我就将我的收获与不足做一整理和分享: (一)新课改中取得的成效: 一.教材方面:

1更具有时代性,中国特色的国际视野。

2控制了教材内容的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的衔接。 3面向每一个学生,具有义务教育特色。

4教材内容的选择更加体现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师都已学会用教材教学,学生学会用教材学习。分层次,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使教材已然成为了教师与学生的基础工具。

5数学是基础性学科,也是工具性学科,因而在新课程中更加强调其综合应用。 二 教师方面:

1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课改研究中一定强度和密度的教研活动给老师们带来了压力,但也推动和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教师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2教师在课堂组织上形式灵活多样,教师是其指导者、引导者。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3教师的知识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到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人格、能力的发展,由过分追求学科的严密性转到注重数学教育的育人性;由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到注重学生实践探索和交流的主动学习。 三 学生方面:

1新课改将重心转向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参与者。

2新课程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倡导学生动手实践,在实验探究中质疑、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会主动地去运用多种方法去探究实验,创新运用,不再等待一成不变的“固定答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摆脱了束缚,在科学性、思想性的基础上,有理有据便是答案,培养了创新型人才。 4学生的评价不再只有结果评价,也注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再只看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评价不只教师评学生,建立了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社会、学校的评价体系。使学校走向社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出了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二)问题与思考: 一、 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和激情,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但在这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小组合作交流流于形式。 二、滥用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一种多鼓励、少训诫的教育,它的本质就是爱,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用赏识去融化孩子的自卑,用赏识去激励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鼓励中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扬起头,挺起胸,感受成功体验,但有时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滥用评价语言,课堂上没有注入真情,使评价失真。 三、让“课件”牵着鼻子走。

为了增大课堂容量,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节省时间,多媒体教学随之走进课堂。但是课件的制作成为许多教师最棘手的问题。于是很多教师就直接从网上下载课件或请其他教师制作,而下载的课件(或制作的课件)与教学的目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不符,导致上课过程中要么重难点不分,要么使课件流于形式,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张一张地放映。有的课件华而不实、花里胡哨;有的课件呆板单调、索然无味;有的课件生硬拼接、胡拼乱凑,影响整个教学效果,使课件起不到它真正的作用。

总之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要将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实验中真正得到落实并产生效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回

顾十年课改,我们在新课改的实施中不可能没有疑问和困难,但只要我们长期、耐心地坚持下去,积极总结和反思在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多学习,多思考,多创新,那么离成功的彼岸越来越近了,让我们和新课改一起经历风雨,一起成长。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