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9加几》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2020-11-23 来源:好走旅游网
《9加几》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片段一:

教师上课时创设“两群小鸡”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9+6。接下来就“9+6=?”进行算法探究。

师:9+6=?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吗? 学生思考。

生1:我是看图数出来的.1、2、3……9,再数10、11、12、13、14、15。 生2:我是先把9记住,接下去数10、11、12、13、14、15。 生3:我是把6分成1和5,1和9组成10,10加5等于15。 生4:我是把9分成4和5,4和6组成10,10加5等于15。

生5: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0加6等于16,9比10少1,所以9加6等于15。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说明每个同学都动了脑筋,老师非常高兴。但老师要告诉大家,在这些方法中像这种先把9凑成10再加5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是以后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我们必须要学会这种方法。请大家把这种方法互相说一遍好吗?

反思

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理念之一。在这个片段中,我摆脱了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让自己的教学很好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并且在算法多样化的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算法优化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孩子自主发展”、“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精神。但是我觉得在优化教学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种接受的学习状态。优化的过程被教师的权威和经验剥夺了,这又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那么,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算法的自我体验与甄别建构过程,实

1

现算法的内在优化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再次走进了课堂。

片段二:

师:请9位同学站在台上,6位同学站在台下。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台上台下一共有几个同学? 生2:台上同学比台下同学多几个? 生3:台下同学比台上同学少几个?

师:今天我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一共请了几个同学来做游戏。 生1:老师一共请了15个同学来做游戏。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数出来的.先数台上的同学1、2、3……9,再数台下的同学10、11、12、13、14、15。

师: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2:台上有9个同学,上来一个同学就有10个同学,再加上台下5个同学,就是15个同学。

生3:请台上的4个同学到台下来,这样台下就有10个同学,再加上台上的5个同学,一共有15个同学。

师:游戏做完了.现在大家想一想9+6=几? 生1:把6分成1和5,9+1=10,10+5=15。 生2:把9分成5和4,4+6=10,10+5=15。 反思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提供机会,使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感悟出了“凑十

2

法”的计算方法,达到了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统一。

从上面两个教学片段的比较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无论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还是从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今天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应从“多样化”和“优化”两个层面来理解。

一、算法多样化不是学生已有经验的重复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构建的过程.但由于每个学生有着独特的遗传和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经历,导致了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和思维方式.这种认知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儿童的学习生活。因此,我们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是尽善尽美的,对一些低思维层次的算法,教师不能放任自流。比如,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用数小棒或掰手指来计算“9+6”,当然也是一种算法。这种算法是否值得鼓励呢?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潜力,但教学的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发展.只强调从经验出发,鼓励源与经验的算法,就可能使学生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那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实际上,《课标》也强调要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算法。这一完善的过程就是一个优化的过程。

二、算法多样化应提倡学生的自我优化

算法优化不是教师强制的过程。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因此,优化的过程是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是学生不断体验与感悟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层次的算法进行交流、评价、体验,在感知不同的方法中,提升对算法的认识,实现算法的自我优化。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