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课型上好语文整本书阅读课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就小 学生而言,整本书阅读避免了单篇阅读碎片化的 弊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世界。但由 于年龄和认知的限制,在整本书阅读方面,教师 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多样有效的方式引导 学生完成阅读,达成最佳阅读效果。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本书共读的过程中,可 以在共读前、共读中、共读后各上一节阅读指导 课,分别为导读课、推进课和分享课。在整本书 阅读教学过程中,这三种课型能顾及一本书的不 同阅读阶段,适用于绝大多数的阅读内容,有利 于深度阅读和浅阅读相结合、指导阅读和自主阅 读相结合,容易被师生接受。
用信息技术辅助阅读教学,利用便捷的移动 终端、互联网平台和平板电脑等,构建智慧学习 环境,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更好地实现课程引领、 师生共读、在线检测、阅读反馈、阅读延伸等多 重目标,为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形成策 略和技能提供服务性学习支持。
一、导读课,App助力激发学生阅 读兴趣
导读课是整个阅读课程的幵启,其主要目标 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学生做好阅读规划。 围绕这样的教学目标,导读课常常按照“问题与 推测一联想与感觉一规划与闯关”三个步骤进行。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书封面,了解图书作者等 基本信息,进而以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推测。其次, 通过阅读或者朗读典型片段,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大胆联想,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阅读期待。 最后,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规划,挑战第一个阅读 目标。导读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两个环节:一
文丨范胜武赵芳
是作品中经典片段的试读,运用录音软件极大地 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二是帮学生做好阅读规划, 分解目标,并用闯关的方式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
(_)朗读类App激发兴趣
导读课上有一个环节是试读作品中的典型片 段,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作品语言,还可 以是精彩的故事情节。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体 验阅读乐趣,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比如, 在导读作家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一书时,我们 选取了三个片段:一是作者对“大麦河”的景色 描写;二是主人公青铜一家遭遇大火的经历;三 是对主人公葵花身世描写的段落。曹文轩的这部 作品被誉为“纯美小说”,语言文字质朴纯净, 故事情节动人心弦,所选的几段文字非常适合朗 读练习。
在这个环节,我们利用朗读类App对典型 片段进行朗读并录音,有的朗读App还能针对 朗读效果打分。学生先将自己的朗读录音上传至
App中,再通过在线打分的方式开展PK活动。
学生特别重视这样的过程,为了录出好的作品, 一遍遍练习朗读,了解更多的书本信息,并对阅 读整本书产生迫不及待的愿望。
(二)游戏闯关分解目标
导读课的另一环节是帮学生进行阅读规划, 让学生课后也能自主阅读。心理学家发现,人们 总是更倾向于完成更容易、更接近的目标,比如 短期目标,因为可以不断获得成就感。因此,从 学习的角度看,分解任务的方式可以使学习者不 断获得微小成就感,促使其追逐更大的目标。
基于这样的思路,在设计整本书的阅读教学 时,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速度以及所 读图书的总字数,将一本书分为不同的关卡。整
2020年第7期中小学数字化教学丨45
数字课堂圉
本书的关卡设计就构成这本书的“故事地图”。 利用关卡来闯关(如图1),可以激励学生坚持 读书,也可以帮助教师检测学生有没有读书。如 果是教师出题,可以使用类似“问卷星”的微信 小程序,答题结果一目了然;也可以利用一些专 门针对整本书阅读的App,如一米阅读、阅伴等。 学生在课上听完整本书的导读,先选择一个小目 标—
30多页来完成,以后每读完一万多字就进
行线上闯关。这样把阅读和“答题闯关”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体验读书乐趣的同时,也能体验类似打 游戏的乐趣,读书兴趣被大大激发。App的使 用为导读课中的作业设计提供了非常好的脚手架 和检测工具。
二、推进课,视听技术和数据分析助 力教与学有的放矢
推进课是阅读课程的助推器,其主要目标是 帮助学生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和 文本之间建立起深刻的联系。在推进课上,教师 根据学生在App平台上的闯关情况,让超额完 成任务和正确率特别高的学生分享经验;让闯关 任务完成比较吃力的学生讲讲自己的困难所在, 大家一起想办法帮助他。学生带着实际问题思考, 精读文本,培养理解力,也和过往阅读经验相结 合,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同时,锻炼学生的思 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分享阅读的乐趣,进一步激 发阅读欲望。
(―)利用视听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
互联网可以实现直观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教
46 |三种课型上好语文整本书阅读课
学的有效融合,激活学生的思维。为了更好地分 析人物形象,教师可以采用丰富多彩、视听均有 的教学方式。尤其是相关的视频,以动态形式呈 现所描述的内容,比图片呈现的内容更全面、更 具体、更生动,反映的内容也更真实。
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后,他们对文章内容有 一定了解,再观看视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 后研读文本,与作者共同体验所写情感。营造阅 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水 到渠成。而旦,很多经典儿童作品被拍成影视作 品,如《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夏洛的网》《小 王子》《草房子》《宝葫芦的秘密》等。在阅 读讨论课上,教师利用视听技术导入相关的电影 片段,再让学生研读文本,进一步体验情感,与 作者产生强烈共鸣,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二)利用数据分析,优化学习方案
学习性评价理论认为,当学习活动建立在 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理解和能力基础上时,学 习更有效。对教师而言,越了解学生真实的学 习状态,就越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很长时 间以来,整本书阅读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是: 如何知道学生到底读了多少,读得怎样?阅读
推进课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让所有学生在原有 的基础上获得持续阅读的动力,更好地进行下 一阶段的阅读。有了大数据的支撑,一些阅读 平台上的智能系统会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给出 多元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 阅读状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以“阅伴” App为例,它平均每一关有 15道题,正常情况3分钟以内可以答完,答对 80%也就是12道题算闯关成功,如果超时会影 响最后的分数。图2是三年级学生的阅读书目, 表1是3名学生在阅读《时代广场的蟋蟀》这 本书时的闯关情况。可以看出,3名学生对书的 内容掌握得清楚、全面,闯关时基本没有犹豫, 说明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很好,反应速度快, 思维能力也很强。这样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好 的自学能力,针对他们的学习方案重点是提供
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表2中的学生在《西 顿野生动物故事集》一书的阅读闯关时,每关 的平均用时是35分钟,这说明他是边查书边闯 关的。但即使査了书,正确率也只有90%,也 就是说,阅读完毕之后对这本书内容尚不熟悉。 这说明这名学生可能是阅读、理解水平较低, 思维不够灵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太好。针对 这样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案侧重在对学生阅 读方法和思维能力的指导。
图2三年级学生阅读书目
表1
学生阅读《时代广场的蟋蟀》闯关情况
关卡
赵〜 张第1关■ ( 15 分)151415闯关用时1分7秒
1分42秒
1分38秒
■ ( 15 分)151515第2关■闯关用时1分35秒
2分11秒
2分4秒
第3关■ ( 15 分)151514■闯关用时1分22秒
1分21秒
2分56秒
第4关■ ( 15 分)131314■闯关用时1分31秒
1分35秒
2分15秒
第5关■ ( 15 分)151515■闯关用时
1分12秒
1分48秒
3分2秒
总分
75分737273正确率
97.3%
96.0%
97.3%
表2学生阅读《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闯关慵况
关卡
李**
[
第1关(15 分)15闯关用时40分28秒
第2关(15 分)13闯关用时33分57秒
第3关(15 分)17闯关用时31分15秒
总分
50分
45正确率
90.0%
圉数字课堂
表3是一名学生一学期内阅读3本书的闯 关情况。对于第一本书,大概他很喜欢读,所 以读得很认真,用时很短,只有一关超过10分 钟,正确率很高。这说明他的阅读、理解水平 是比较好的。但是《塔克的郊外》和《西顿野 生动物故事集》两本书的闯关用时缩短到2分 钟以下,正确率突降到不足50%,显然他是瞎 蒙一气。对于这名学生,教师就需要了解:他 是对这两本书不感兴趣,还是没有时间读,或 者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表
3学生一个学期阅读3本书的闯关情况
关卡
《时代广场
的蟋蟀》
《塔克的郊外》
《西顿野生 动物故事集》第1关(15 分) 1279闯关用时2分39秒
1分23秒
0分59秒
(15 分)1587第2关闯关用时2分18秒
1分53秒
1分15秒
第3关(15 分)| 69闯关用时j
15
14分15秒
1分46秒
1分29秒
第4关
(15 分) 1510—
闯关用时1分49秒
2分4秒
第5关
(15 分) 15——闯关用时
2分29秒
总分i
75分723125正确率
96.0%
47.7%
50.0%从线上闯关数据中,教师不但可以了解学 生当前的阅读水平和思维水平,还可以了解到学 生阅读状态的变化,甚至发现隐藏在平静表象下 的问题。对于这些数据的统计,不用教师费时费 力地计算,系统会自动给出。一方面,能极大提 髙教师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这 些数据分析学生的阅读行为和阅读效果的影响因 素,并采取相应的教学优化措施,让整本书阅读
教学在班级整体推进的同时,兼顾学生个体差异, 让教与学有的放矢。
三、分享课,终端设备助力拓展阅读
空间
分享课是阅读教学的总结和升牮。在阅读分 享课上,不仅要展示阅读成果,还要进一步提升 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拓展新的阅读空间。
2020年第7期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47
数字课堂囪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利用平板电脑(学校学生每 人拥有一部iPad)组织多种汇报和分享活动,让 学生在共读一本书的过程中所做的思维导图、故 事地图、读后感等有充分的展示平台。在展示和 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一些问题有新的思考, 又会产生新的读书欲望。此时,利用网络空间, 借助平板电脑,能够及时给学生补充丰富的阅读 资源,优化阅读生态,拓展阅读范围。
(一) 多种表达方式,共享阅读心得
每读完一整本书,我们都会组织学生用读后 感、阅读小报、思维导图等方式总结自己的阅读 收获。利用互联网和平板电脑,学生可以把自己 的作品分享到班级的微信群,或者发到自己的朋 友圈,与更多的同学交流阅读感受。这既满足学 生的表达欲望,也给其他学生以新的启迪。在交 流中,学生还可以针对别人的阅读理解,互相发 表评价,使得学习不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过程。 学生在自我表达与相互交流的基础上,逐步学会 欣赏、学会思考、学会更好地表达,从而提高阅 读素养。
在二年级第一次进行班级整本书共读时,选 择的是《你会读口哨吗,约翰娜?》这本书。学 生读完这本书后做了简单的读写绘,然后拍照发 到朋友圈,仅仅是这样一种分享方式就让很多学 生兴奋不已。在阅读分享课上,我们又一起欣赏 并点评了全班同学的“朋友圈”作品。用这种方式, 学生通过同伴的阅读理解丰富了自己的阅读经历, 对书的内容有了更多的感悟。很多学生上完这样 一节阅读分享课后,又把这本书阅读了一遍。
(二) 开放阅读生态,拓展阅读范围
共读完一整本书并不意味着阅读的结束,而 是下一次阅读之旅的幵始。在阅读分享课上,学 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经常会进发出新的思 维火花,对书中涉及的背景知识或者同类型的作 品产生兴趣。这种情况下,教师利用互联网资源 和平板电脑设备,带领学生走进丰富的网络世界, 寻求更多的阅读资源,升华阅读体验。
如《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一书的阅读分享课,
48 |三种课型上好语文整本书阅读课
学生不仅仅对主人公査理的经历感受颇深,也对 书中一再出现的各种口味的巧克力垂涎不已。他 们甚至很想探索现实世界中所接触的巧克力到底 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于是,教师通过iPad中的
iBook软件,向学生推送《亲亲科学图书馆•巧
克力》科普小绘本,在学生新的阅读欲望刚刚点 燃之时,及时用平板电脑进行线上的补充阅读。 学生既能阅读文字之妙,又能感受图片之新奇, 大大激发了阅读兴趣。同时,又推送了《查理和 巧克力工厂》一书作者罗尔德•达尔的丛书介绍。 学生通过线上了解书籍的基本信息和主要内容, 选出最想和同学共读的一本书,最后全班投票选 出《好心眼儿巨人》作为下一期共读的图书。
在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无论是在导读、 推进环节,还是分享环节,信息技术的有效利 用都充分展示了其智能性、互动性和高效性的 特点。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 线上和线下有效整合,坚持信息技术和实际教 学有机融合,还要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从教和学的基本规律出发,让学生的阅读兴趣 更浓、阅读面更广、阅读方法更加有效,实现 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注:本文系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8年度专项课题 “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立项编号: 181130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范胜武系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校长;
赵芳系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小学部教师)
责任编辑:孙建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