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军用车辆的军民融合式发展

2021-09-09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16卷第7期 2014年7月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V01.16 No.7 Journal of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July 2014 ●车辆工程Vehicle Engineering 军用车辆的军民融合式发展 高树新 ,马维平 (1.总装备部汽车试验场,南京210028;2.军事交通学院科研部,天津300161) 摘 要:回顾军用车辆的发展历史,分析民用汽车工业在军用车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军用 车辆军选民用、专门研发和军民融合3种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提出推进军用车辆军民融合式发展 的建议。研究认为,军民融合不是简单的军选民用,要充分利用民用汽车工业的科研生产、人才培 养和保障等方面资源,多渠道、多层次推进军用车辆的军民融合式发展。 关键词:军用车辆;军选民用;专门研发;军民融合 中图分类号:E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192(2014)07—0040—04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Vehicles Gao Shuxin ,Ma Weiping (1.The Automotive Proving Ground,Generla Armament Department,Naming 210028,China; 2.Scientific Research Division,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Tianjin 30016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military vehicles’development,analyzes the status and role of civil automobile industry in military vehicles’development,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ree development modes of military vehicles, which are military choose for the civilian use,specilized reseaarch and development,and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develop— ment,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vehicles.The civil—military in— tegration is not simply the military choose for the civilian use,but the full use of research and production,personnel train- ing and logistic support of civil automobile industry,to promot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vehicle through different channels and at multiple levels. Keywords:military vehicle;military choose for the civilin sue;specialized research aand development;civil—military inte— rated developmentg 军用车辆又称军用汽车、车辆装备,是指军队 编配的各种汽车和摩托车的统称。军用车辆主要 是从民用汽车演变发展而来,是军民结合最为紧 才培养体系和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 展,是促进军用车辆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密的军事装备之一。民用汽车工业对军用车辆的 1 军用车辆发展的历史演变 蒸汽发动机的发明,使蒸汽船代替了帆船,汽 车代替了马车,把人类社会带人了蒸汽机时代,由 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军民融合是军用车辆 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民用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背 景下,充分利用民用汽车工业的科研生产体系、人 收稿日期:2013—12—3l;修回日期:2014—01—17. 作者简介:高树新(1964一),男,硕士,高级工程师 2014年7月 高树新等:军用车辆的军民融合式发展 41 此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节奏,推动了民用交通运 输业发展。 汽车在军事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对提高军队 机动能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汽车首次被大规模 用于军事目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德战场上 凡尔登战役。战役初期,法军在凡尔登要塞没有 准备足够多的防御兵力,要塞几乎被德军攻陷,后 来,法军紧急调用地方车辆,一周内向凡尔登运送 了2.3万t弹药、2 500 t物资和l9万名士兵…,稳 定了要塞的防御,并最终取得战役胜利。自此,汽 车的军事价值被军事家们所看中,很快就被列为 军队常备装备之一,陆军也开始了由徒步步兵向 摩托化步兵的转型,军用车辆成为摩托化部队主 要机动装备。 军方对汽车的用途和性能要求有一个逐步认 识和加深的过程。军队使用汽车之初,主要目的 用来进行战役机动时兵员和物资运输,军方对汽 车性能要求不高,主要选用民用汽车,军用车辆与 民用汽车相比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坦克装甲车辆 的出现,民用汽车越野能力不足的缺陷开始暴露 出来,于是军方提出发展越野车的需求。首辆军 用越野车是美军方主导研发的威利斯轻型吉普 车‘2 J,其后,军用车辆在越野机动能力方面开始展 现出与民用汽车一些不同的技术特征,如全轮驱 动、大通过角、高离地间隙、大发动机功率储备和 低速转矩、高花纹和宽断面轮胎、直立前风挡玻璃 等。军用车辆开始走上专门研发的道路。 伊拉克战争后,美军发现普通的越野车不能 应对危险战场环境的需要,开始发展防护型车辆, 同时,为了适应信息化战场的需要,现代军用车辆 开始向机动、防护和信息一体化方向发展。此时, 军用车辆除具有越野机动能力外,在战场防护、作 战网络信息融入技术等方面与民用汽车的差异更 加突出。 分析军用车辆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随着军 事需求和使用环境变化,军用车辆的技术特色愈 加明显。由于技术要求差异较大,除部分后勤保 障车辆直接选用民用汽车外(这部分车辆称为军 选民用车辆),现代大多数军用车辆需要专门研 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既发挥军事需求主 导作用,发展面向未来战场环境的军用车辆,又把 军用车辆发展融人民用汽车发展体系之中,推进 军用车辆军民融合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 要研究课题。 2 民用汽车工业在军用车辆发展中 的地位和作用 多年来,我军车辆装备的研发、生产一直由汽 车企业承担,今后我军车辆装备发展仍离不开民 用汽车工业基础。在科研生产、人才培养和维修 保障等方面,民用汽车工业对军用车辆发展有着 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2.1 军用车辆科研生产高度依赖民用汽车工业 虽然现代大多数军用车辆需要专门研发,但 由于军用车辆与民用汽车技术共性多,以及长期 形成的依存格局,大部分军用车辆研发是在军方 主导之下由民用汽车工业部门或企业负责完成 的。美军车辆装备研发一般是由军方提出需求, 新车型在进行概念研究和演示验证后,向汽车制 造企业发布战术技术指标,进行招标,企业完成产 品研发后由军方组织试验,最后根据试验结果定 标,组织企业生产;美军车辆装备特色技术也是由 军地共同研究,美军车辆装备研究开发由坦克一 车辆一军械司令部(the tank—automotive and aillla— ments command,TACOM)领导,TACOM下辖国家 汽车中心(the national automobile center,NAC),协 调企业和学术界合作研究,开发军用车辆技术创 新项目。我军车辆装备研发程序与美军大致相 同,改革开发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使汽 车企业研发军用车辆有了较强的财力和技术基 础,一汽、东风、陕汽等大型汽车集团均具备了军 用车辆科研、生产条件,形成了以民养军、以军促 民的发展态势。 2.2民用汽车工业为军用车辆发展培养了大批 技术人才 除由国民教育体系直接向军方输送人才外, 民用汽车工业部门、企业和学术界还承担了军用 车辆技术人才的后续培养任务。尽管属于通用技 术,但由于军用车辆对提升部队机动能力的作用 大,西方国家对我军车辆装备普遍采取技术封锁 的政策,我军车辆装备研发只能由自己独立完成, 这就需要有高素质的研发队伍。目前,我国国民 教育体系不单独设军用车辆专业,军用车辆技术 人才主要靠后续培养。民用汽车工业部门、企业 42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第16卷第7期 和学术界在军方引导下,一方面在民用汽车市场 开发中积累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军用车辆技 术研究和型号研制培养技术人才。中国汽车工程 而且随着军用车辆用途拓展和对军用车辆性能要 求的不断提高,专门研发正逐步上升为主渠道,专 门研发车辆在军队的编配比例不断加大。目前, 学会设立了越野车技术分会,许多承担军用车辆 科研生产任务的企业、院校均建立了军用车辆研 发团队,一些大型企业组建了军车研究所。此外, 军选民用车辆主要包括3种。 (1)平时生活保障用车辆。目前,军队还不能 实施全面的社会化保障,往往需要选购一些民用 军方还利用军地合作方式培养自己的论证、试验、 汽车用于平时的生活保障,如轿车、客车、皮卡等。 使用、保障等专业人才。 2.3 民用汽车售后服务网络可为军用车辆维修 保障提供支持 随着民用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汽 车维修行业不断朝着精细化、规模化、专业化和网 络化方向发展,已经在全国初步形成了一个分布 面广、门类齐全的汽车售后服务网络。目前,地方 专业化的汽车维修服务网点遍布全国大、中城市, 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整配套的维修保障体系,同 时具有相当丰富的人力、物力、科技力量等资源, 车辆维修、器材筹供、人员培训等不仅门类齐全, 而且保障水平高,可以为军队所用 J。近年来,全 军各大单位在加强自身维修保障力量建设同时, 积极探索军用车辆社会化保障路子。从近几年一 汽、东风、陕汽等大型汽车集团在全国各地设立的 售后服务网点来看,实际已经承担了大量的军用 车辆技术保障和人才培训任务。随着我国市场经 济不断发展,社会资源不断丰富,军队社会化保障 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实行军用车辆保障社会化 的范围和程度也必将越来越大、越来越深。 3 多渠道、多层次推进军用车辆军民 融合式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对军用车辆认识不到位,片面 认为军用车辆军民通用、技术含量低,军方无需投 资专门研发,只需从民用汽车中选型订购就能满 足需求,认为“军民融合”就是“军选民用”,把“军 民融合”与“专门研发”对立起来,因此,深刻理解 “军民融合”含义对军用车辆发展意义重大。 3.1 军选民用不是军用车辆发展的唯一渠道 最初的军用车辆均是军选民用车辆,后来由 于对军用车辆越野能力和作战环境适应能力等要 求的提高,军选民用车辆不能完全满足军队使用 要求,军方开始专门研发军用车辆。现阶段我军 车辆装备主要有2种发展渠道,军选民用是其发 展渠道之一,还有相当一部分车辆是专门研发的, (2)战役后方用非越野运输车辆。民用汽车 一般为非越野车辆,往往需要依托人工铺装路面 行驶,而战役后方道路条件较好,战役军团的后勤 部队可以选用民用汽车进行弹药、油料、给养等物 资的转运、分发。 (3)固定场地用专用作业车辆。空军场站、海 军基地、后勤仓库等一般场地固定,场区内道路条 件较好,可以选用民用汽车进行场区内作业保障, 如场务工程车、吊车、加油车等;考虑到战时遂行 支援保障任务和搭建野外临时作业场地等需要, 往往也需要配发一些专门研发的专用车辆,如越 野吊车等。 3.2专门研发应军民结合、联合打造、资源共享 3.2.1 我军专门研发的车辆装备 目前,我军专门研发的车辆装备主要有3种类 型。 (1)越野车辆,包括越野底盘和越野型专用车 辆。越野车辆是指可以离开人工铺装路面,能够 克服一定程度的壕沟、凸岭、弹坑、泥泞、淤陷等障 碍,行驶适应能力较强的车辆,一般具有较大的发 动机功率储备和低速转矩、较低的轮胎接地压力、 较高的车底离地问隙、较大的通过角等,并均采用 全轮驱动和高花纹轮胎以更好地利用地面附着 力,这种车辆已经很难从民用汽车中直接选型购 买。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民用运动型多用途车 (sports utility vehicle,SUV)为全轮驱动,但与军用 越野车设计理念不同。SUV主要用于公路行驶, 越野行驶状态时注重的是舒适性;军用越野车主 要用于越野行驶,越野行驶状态时注重的是通过 性。 (2)特殊功能要求的非越野型专用车辆。某 些专用车辆虽然没有越野行驶能力要求,但由于 军方对其上装作业功能要求特殊,也无法从民用 汽车中直接选型购买。如为提高加油保障效率, 军方需要群车加油车,而民用汽车市场没有一台 车对多个装备的加油保障要求,因此需要选用民 2014年7月 高树新等:军用车辆的军民融合式发展 43 用非越野底盘专门研发。 (3)特殊性能要求的车辆。军用车辆与民用 量通用;三是加强标准化设计,统一与民品零部件 的标准接口,战时能临时互换替代。 3.3军用车辆发展要积极融入国家汽车产业布 局之中 汽车使用环境不同,尤其是用于战术用途的车辆, 要求有良好的战场环境适应性能。较早的车辆需 要防飞机空中侦察,因此要求前风挡玻璃是直立 式的,并要求装备防空前照灯;现代军用车辆提出 了枪弹和地雷防护要求,于是要求发展防护型车 辆。由于战术用途的车辆同时要求越野行驶,因 军用车辆发展离不开民用汽车工业基础和国 家有关政策的支持。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和企 业在编制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安排汽车产品及零 部件引进和研发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国防建设需 此在研发这些车辆时需要兼顾越野性能。 3.2.2 军用车辆与民用汽车的高层次、多方面融 合 虽然上述车辆不能军选民用、需要专门研发, 但专门研发与军民融合并不对立,军用车辆与民 用汽车的融合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1)专门研发需要民用汽车工业提供人才和 技术支持。目前,我军已经形成以国防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和骨干企业为主体的国防科研体系,在 充分利用地方科技、人才、设施设备等丰富资源和 优势为国防建设服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J。 军用车辆的研发均是在军方主导之下军地共同参 与完成的,其中,军方发挥军事需求主导和项目组 织管理的作用,民用汽车工业部门、企业、科研院 所开展具体的产品开发和相关技术研究工作。总 之,在研发人才和科研、试验、试制、生产条件等方 面,我军车辆装备发展离不开民用汽车行业产、 学、研等各方面力量的支持。 (2)民用汽车技术是研发军用车辆的基础。 军用车辆与民用汽车之间有较多的技术共性,除 部分总成部件可直接选型民品外,民用汽车有很 多技术可供军用车辆借鉴利用。现代军用车辆研 发十分注意移植先进民用汽车技术,如总线控制 技术(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防抱死制动技 术(anti—lock brake system,ABS)、驱动防滑技术 (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ASR)、胎压监测报警 技术(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TPMS)等经适 应性开发后,在军用车辆上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和应用。 (3)专门研发车辆必须考虑与民用汽车保障 资源的融合。尽管军用车辆的专门研发加大了与 民用汽车保障资源融合的难度,但在研发军用车 辆时,仍然要求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融合。一是要 求尽量选用批量大、成熟可靠的民品总成部件;二 是要求与民用汽车维修工具,特别是拆装工具尽 要,将军用车辆科研生产纳入国家汽车工业发展 规划之中,制定有利于军用车辆发展的政策和法 规,鼓励企业、科研院所投入资金开展军用车辆及 相关技术的研究攻关,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 能力;另一方面,军用车辆发展要主动适应国家汽 车产业政策的要求,积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引 导和组织协调国内汽车行业的产、学、研各界协作 攻关,要积极跟踪、研究民用汽车技术发展,善于 发现先进、适用、可靠的民用汽车技术,积极开展 成果转化和技术移植研究,为军所用。 4 结 语 当前,我军已经进入以高机动性战术车辆为 代表的第三代车辆装备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军 用车辆机动性、生存性、信息化、可靠性、维修性等 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新的发展阶段,既 要看到军用车辆与民用汽车的技术差异,积极开 展军用特色技术研究,大力发展满足作战使用要 求的新型车辆装备,又要充分利用我国汽车工业 快速发展的有利形势,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军民结 合的计划决策、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经 费管理机制,加强与民用汽车工业在科研生产体 系、人才培养体系和保障体系等方面的融合,在更 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加 快我军车辆装备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 张连松,李刚.历史上第一场“用法国轮子支撑的战役” [J].军事史林,2003(7):54—55. [2] 邓华,李晋红,张大鹏.越野车的鼻祖——威利斯[J].汽车 运用,2004(4):I5. [3] 邵玉平,陈少元,李耀琨.车辆装备军民融合维修保障模式 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2,14(10):10—13. [4] 马洪文,董洋,任玖杰.车辆装备军民融合式维修保障探析 [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1,13(4):59—62. (编辑:关立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