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古代雕塑(一)

2023-11-14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国古代雕塑(一)

中国古代雕塑

第一节中国古代雕塑概述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雕塑艺术之林中独具风格。中国原始雕塑的萌芽,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石器时代,先民们在制作石器过程中融会进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其中,“石之美者”的玉石更成为人们雕刻的主要材料。更引人注目的是陶塑艺术。陶器的使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人们在陶器制作中,创造出无数精美的艺术品。

夏代晚期和商周,青铜成为雕刻艺术的主流,中原地区的各种礼器以及四川等地的青铜立体雕塑都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

秦汉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出现的第一高峰期,秦始皇兵马俑、西汉的霍去病墓前石刻以及两汉的陶俑艺术并称为“秦汉雕塑之三绝”,它们共同奠定了秦汉雕塑在中国和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布,佛教造像渐渐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流。隋唐,尤其是盛唐时期,中国雕塑艺术达到了历史的颠峰。唐代佛教造像将宗教的神秘庄严与世俗的审美标准完美地统一起来,菩萨像的塑造姿态优雅,富有人情味。宋代的雕塑的题材更接近于民间的日常生活。元、明、清中国雕塑进一步衰落,但民间的充满生活情趣的雕刻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第二节俑的制作工艺与艺术造型

俑是为了改变活人殉葬风俗而出现的替代品。秦汉时期,秦始皇兵马俑、西汉的霍去病墓前石刻以及两汉的陶俑艺术并称为“秦汉雕塑之三绝”,他们奠定了秦汉雕塑在世界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秦兵马俑采用的是模制和手塑相结合分段制作的办法,先用模具作出身坯部分,用至少几十类模具作出大量与头形相近的头坯,然后分别对泥坯细部进行手塑处理,塑成互不雷同的头型,装贴订制的耳朵、头、发、帽子、嘴、胡子等。制作的材料为灰陶,质地坚硬细密,陶胎空实合宜,烧制成型后,再对其进行着色装饰。

秦俑艺术给人的最突出的感受是它采取了高度写实的风格,力求逼真地表现对象形体,并通过动作来表现人物的个性。例如,将军俑是手持宝剑凝视远方,显得刚毅沉着;射手俑握弓搭箭,有跪有立,目光炯炯有神,显得机警灵活;驭手俑手握缰绳,精神抖擞。秦始皇兵马俑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再现了秦始皇南征北战,统一中国的历史场面。

霍去病墓前现存的石刻有立马、卧马、卧虎等十四件。另有《左司空》、《平原乐陵宿伯牙霍巨益》题铭刻石等作品。这批大型石刻,均用花岗岩雕成。作者运用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汇在一起,刻划形象以恰到好处、足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而不作过多的雕镂,从而加强了整体感和力度感,显得古朴浑厚、沉雄博大。

汉代随葬用的小型雕塑和俑的使用十分频繁。与秦俑相比,汉俑的题材更加广泛,生活中的仓、灶、井、屋、猪圈以及坞堡庄园等等均是汉俑中常见的内容;武士、庖厨、哺乳、献食、劳作、说唱、奏乐、舞蹈等等,均是俑中的大项。就风格而言,西汉俑总体上单纯、朴素,东汉俑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对喜悦神情的表现尤为出色。

第三节佛教造像的传入和历史发展 一、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佛教神像的塑造大大促进了雕塑对人物

的刻画,为隋唐时代雕塑达到全盛奠定了基础。

佛教起源于印度,两汉之间传入中国。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带有明显的外来文化特征,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人们将自己对佛教的理解以及传统的雕塑技艺越来越多地融入作品,使佛教造像日益中国化。

二、隋唐

隋代是一个过渡时期,它的雕塑先继承南北朝时代北齐、北周的艺术风格,但渐渐地在石窟造像的人物造型上将南北朝时期的细腰秀颈、瘦臂纤手的文弱形象变得体魄雄健,面部表情刻画细腻精致、技法圆润洗练;隋代的金铜佛像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造型准确、衣饰

华美,空间关系的处理井然有序,开创了唐代雕塑风格的先河。

唐代的佛教造像数量庞大,现存的遗迹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山西天龙山石窟、陕西彬县大佛寺、河北响堂山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山东云门山石窟、四川广元千佛崖、乐山摩崖石刻、云南剑川石窟等石窟和摩崖石刻都不乏杰出的作品。其中规模最大、艺术特点最明显者,首推敦煌。

唐代开凿的窟龛占全部敦煌石窟的半数。这些石窟中的佛教人物庄严而亲切、在焕发着理想世界圣光的同时又洋溢着现实人间的气息。唐代雕塑也是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完美结合,既雄伟强壮、气魄宏大又柔丽流畅、细腻深沉,佛的庄严、菩萨的妩媚、弟子的虔诚和力士金刚的勇猛均表现得淋漓尽致。雕塑技法完全成熟,无论是雕还是塑均能运用自如,立体造型与平面绘画的结合也天衣无缝。

唐代雕塑的杰出成就还表现在唐三彩上。这种小型的、用于随葬的陶塑明器是一种低温烧制而成的陶器,以黄、绿、褐、青、白等色彩为主,明亮而华丽。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主要有女俑、乐舞俑、文吏俑、武士俑镇墓俑、胡人俑等,动物则有骏马、骆驼以及想象中的镇墓兽等等,题材十分丰富,表现了唐代社会的众生像。唐三彩女俑丰腴、肥胖、脸面饱满、樱桃小口的造型以及女子骑马出行的形象反映了唐代追求健康美的艺术标准,众多的胡人俑以及沙漠中行进骆驼和马则是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真实写照。

三、宋元明清

宋朝以城市为中心的商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城市市民阶层日益壮大,代表着这一新阶层的审美观念随之成为一种社会潮流,使得艺术家的创作发生了变化,民间工艺雕刻艺术,如泥、面、糖等彩塑,石、玉、牙、骨、竹等雕刻以及金工、陶雕和漆雕等技艺得到大力弘扬。佛教造像的神圣性和理想性减弱,而世俗性、现实性则大为增强。雕塑艺术失去了汉唐以来的雄浑大气,技巧上趋于程式化。宋代佛教造像更加接近生活,富有人情味。如著名的太原晋祠圣母殿宫女像,苏州洞庭东山紫金庵罗汉塑像等,都有这种特色。

元明清时期的藏传佛教成为佛教艺术的主要题材。藏传佛教是中

国佛教的支系之一,俗称“喇嘛教”,主要在西藏地区形成和发展。藏传佛教艺术既继承了西藏本土的传统技法,又受到中原地区和印度、尼泊尔等地艺术风格的影响。在佛像铸造中,注重镶嵌工艺、鎏金工艺和透雕工艺的运用,表现出强烈的装饰性;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虽然存在着缺乏个性的程式化倾向,但形体的外在表现力却十分强烈。

宋元明清时期,尽管雕塑艺术走下坡路,但在工艺雕刻领域却取得了新的成就,无论是作品的精美,还是种类的繁多都超过前代。而在世俗题材的雕塑艺术方面,也出现了新的气象,开始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的主流。

第四节佛教造像的艺术形象 一、佛

佛像是佛教艺术中最主要的题材。佛是梵语“佛陀”的略称,意思是“觉者”是对彻底觉悟佛教真理的人的尊称。小乘佛教所称的“佛”多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大乘佛教除专指教主释迦牟尼之外,还泛指一切掌握了佛法的真理而觉悟得道者。常见的佛像有现在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世界的阿弥陀佛、东方琉璃光世界的药师佛、未来世界的弥勒佛,以及法身佛毗卢遮那佛等。有些寺院的佛殿四壁或石柱的四周密密麻麻地雕有一排排的小佛像,这些统称为“千佛”或“万佛”。佛的形象都以释迦牟尼佛的形象为基础,因此大同小异。佛的主要特征是头顶上有肉髻隆起,眉间放白毫光,面颊丰满,两手过膝,手指纤长,身着袈裟。佛像身后有舟形的背光,头后有圆形的头光。

二、菩萨

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菩萨在古印度佛教中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萨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国的贵族服饰装扮,显得格外华丽而优雅。

三、罗汉

罗汉,全称“阿罗汉”,是佛的得道弟子,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修行所获得的最高果位。他们消除了烦恼,解

脱了轮回,可受人供养。中国佛教文学艺术作品中,经常提到的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等。在佛教雕塑中,罗汉的形象均为光头僧形,其具体形象,因无经典仪轨的依据,为艺术家的创造发挥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罗汉的形象、面貌各异,神态丰富。

四、护法神

佛教有许多护持佛法的护法神,其中常见的有韦驮天和分别镇守东南西北四方的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四大天王。在中国佛教造像中,他们通常是武将装束,身穿甲胄,手执兵器,体格魁伟,威武勇猛。

五、供养人

供养人就是出钱建寺开窟、敬事佛宝的人。其中包括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和不出家的男人(优婆塞)和女人(优婆夷);出资造像的供养人既有皇帝、皇后、贵族、官僚,也有高僧、一般僧尼和下层民众。按照佛教的说法,供养佛可以得到诸多好处。“自做供养者,得大果报。他做供养(即施钱于贫苦,使他们供养如来和佛塔)者,得大大果报。自做、他做供养者,得最大大果报”。刻画供养人形象的造像,叫供养人像。

六、佛像组合 最常见的佛像组合有:

1.一尊佛像和两尊胁侍菩萨组成的“一佛二菩萨”。这一组合中的尊像包括(1)释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贤两菩萨;(2)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两菩萨;(3)药师佛和日光、月光两菩萨。

2.一尊菩萨、两尊菩萨和两名弟子组成的“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主要是释迦牟尼佛、文殊、普贤两菩萨,以及迦叶、阿难两位佛的大弟子。

七、金铜佛像

以铜铸造,表面鎏金的佛像,叫金铜佛像。造像的题材包括佛、菩萨、天王、力士、诸天等

形象。金铜佛像在中国大体上是伴随佛寺的兴盛而发达的,主要

供养在佛寺和宫中。

八、佛像手印

佛像的手的姿势称为“手印”,又称“印相”或“印契”。各种手印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常见的手印主要有说法印、施无畏印、降魔印、与愿印等。

说法印:以拇指与中指(或食指、无名指)相捻,其余各指自然舒展,表示佛在说法。

施无威印:屈手上举于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掌心向外,表示佛为救济众生的大慈心愿,据说能使人心安定,无所畏惧。

定印:又称禅定印。是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

降魔印:以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以示降服魔众。又称“触地印”。

与愿印:以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表示佛能满足众生的愿望。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所以往往和施无畏印配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