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人物浅析
作者:张珂
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15期
摘要:《茶馆》是老舍在五十年代创作的一部话剧之一。这部作品中,老舍以裕泰茶馆为描写主体,以出入茶馆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为描写对象,借此反应从清末到抗日战争结束后的一段历史的变化。此论文的人物浅析是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论述的,这三个方面分别为:第一,分析由壮到老的人物;第二,分析子承父业的次要人物;第三,以三幕剧中的出场人物反映时代的变迁。从这三个部分的论述,来反映那个时代下的百姓生活。 关键词:茶馆;人物浅析;时代变迁 一、由壮到老的主要人物
《茶馆》中写了三个时代的北平各阶层中的人物,老舍借这些人物的描写,从而构成了一幅生动鲜活的“浮世绘”。其中,秦仲义、王利发和常四爷是主要人物的典型,这论文也是从分析这三个人入手,以下是这三个人物的分析。
王利发:他是茶馆的老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市民阶层的小商人的代表。他为人处事圆滑,每天都在茶馆中与各种各样的客人周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茶馆生意兴隆,他的一生都给了这个茶馆。其实,王利发还是一个因时而变的人,他的茶馆可以从清末维持到三年内战时期,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王利发可以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将茶馆进行改良。在《茶馆》中的第二幕,军阀统治时期,由于这一段时期,国内战乱纷飞,茶馆的生意惨淡,王利发将茶馆后面的房子改成了学生公寓,借此来增加茶馆的收入。《茶馆》中的第三幕,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统治时期,国内民不聊生,茶馆生意维持不下去,他听了小唐铁嘴儿的话,在茶馆中安排女招待,借此方法来挽回茶馆的生意。也正是这一次的改良,致使王立发丢掉了茶馆,他最终自杀了。
常四爷:他是一个千仞无枝的旗人。在清朝统治时期,他因说了一句“大清国要亡了”,便被吴祥子,宋恩子二人抓走坐牢了。在他出狱后,他便参加了义和团,进行抗日,在义和团失败后,他便归隐于北平城内,成为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商贩。从他参加义和团,就足以体现他的刚正不阿和爱国精神。
秦仲义:他是一个民族资本家,且提倡实业救国论。在《茶馆》中,他也躬行实践,将他的全部资产都用于实业,以为这样就可以救得了国家,可是,理想和现实终究是有差距的。老舍在这话剧的最后写到,他的资产被当局认为是逆产,所有工厂都被封了。因此,他也由一个民族资本家,沦落为平民百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三个人,便是本论文所分析的由壮到老的主要人物。他们三个虽然是不同的阶级代表人,在一生中,过着不同的生活,但是结局都是一样的悲惨。话剧的结尾是:常四爷、秦二爷和王利发三人在茶馆内为自己撒纸钱,结局的悲凉,体现了他们对当时时代的不满,他们的一生变化,都和当时的社会有着莫大的联系。 二、子承父业的次要人物
《茶馆》中的人物有三个类型,分别是:由壮到老的主要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不重要的人物和子承父业的次要人物。上一部分主要描写的是由壮到老的主要人物,这个部分主要描写子承父业的次要人物。但这一类型的人物中,有这两组关系最为典型。他们分别为唐铁嘴和小唐铁嘴,刘麻子和小刘麻子。具体的分析如下所示:
唐铁嘴是一个算卦的,他一直以来,以算卦为由骗取钱财。他这人很不讲信用,在茶馆中喝茶从不给钱,而他的儿子小唐铁嘴,他袭承他父亲的职业,在第三幕剧中,小唐铁嘴以天师的身份出现,并且到处坑蒙拐骗,他和他的父亲都是社会的渣滓。
刘麻子,他是一个拉皮条的人。在第一幕中,他是为庞太监找媳妇,将康顺子卖给了庞太监从中获利。在第二幕剧中,在茶館里,他正为逃兵找媳妇,被人误认为是逃兵,从而拉出去砍了头。他的儿子——小刘麻子,依靠当局的势力在茶馆中安排女招待,来获取情报,骗取茶馆,导致王利发上吊自杀。
这两组关系中,小唐铁嘴和小刘麻子相比较他们的父亲而言,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他们的结局只会是朝失败的方向发展。 三、人物出现反映时代变迁
在《茶馆》这部话剧中,虽然有些人的出场次数少,却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出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背景,同时,他们的结局也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方向。
庞太监:他是太后身边的红人,他只出现在第一幕剧中。话剧刚开始,他在茶馆里等待着刘麻子为他介绍媳妇,待他见完康顺子离开茶馆后,他便再也没有出现在茶馆里,在后面两部剧,虽有提及他的名字,他也是作为回忆出现的。庞太监是封建统治的代表人,第一幕剧中作为呼风唤雨的大人物的存在,足以体现当时仍是清朝统治时期。
康大力:康大力则是庞太监的养子一直跟着康顺子生活。在第二幕剧中,自庞太监死后,康顺子便和康大力来到了茶馆。他们一直在为茶馆打工,康大力长大后,便加入了八路军队伍中去。他的出现体现了两个时期,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二幕话剧中,体现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二次出现是在第三幕中,体现了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两个人分别是封建时期的代表人和共产党的代表人。庞太监的死代表着封建王朝的结束。老舍在话剧的结尾写道,康顺子怕连累王利发一家去找康大力生活了,而王二栓他们的生活在维持不下去时,也去找了康大力,寓意着跟着党走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陈齐友.论老舍茶馆的人物形象塑造[J].孝感学院校报,2009(10):63-65. [2]老舍.茶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