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作文教学“堂上练”的几种方法

2020-04-29 来源:好走旅游网
小学作文教学“堂上练”的几种方法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标准》“总目标”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能有效达到这一目标呢?笔者从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认真分析了“课外练”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种种局限,再从讲授、指导、练习、修改、讲评等方面去详细阐述了“堂上练”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课外练堂上练 文从字顺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和思想认识能力的综合训练。它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统一发展。《语文标准》 “总目标”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能有效达到这一目标呢?笔者在“堂上练”这一方面作一粗浅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1.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时下,常听到小学生一句广泛流传的口头禅:“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害怕写作文是小学生在学习中普遍的现象。探究其根源,造成“作文难”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语文教师“教”的因素影响最大。目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还保存着应试教育的思想。他们教学作文的方法,大部分时间用于讲授写作的理论知识,而学生实际动笔的时间很小,学生的作文大部分都是在课后才去完成。因而,为了迎合教师讲授的“模式”,学生不愿用自己的语言,不愿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久而久之,学生被束缚了手脚,写作动机不纯,写作兴趣全无,甚至把写作视为畏途。

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如果离开具体的写作实践,孤立地去讲解文章的特点、结构、语言等所谓的“写作要素”,即使教师准备得最充分,材料最丰富,讲授最生动,对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提高也不会有多大帮助。写作,其实是一门技能课,就相当体育学科。学习写作就象学习跳高、跳远等运动项目。一个运动员要掌握跳高的技巧,提高跳高的高度,主要不是靠学习跳高的理论,而是靠练习,靠在教练指导下的刻苦练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也应该象体育教练那样,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指导学生练习上。只有通过大量的,有效指导下的刻苦练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写作技巧,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来。

二、“课外练”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局限

教师都熟知练习的重要性,因此,很多教学一线的老师都普遍认为,作文的练习可放在课后进行,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多写多练,堂上的宝贵时间应该用于知识的讲授。殊不知,在作文教学的实际中,有两个因素严重制约着课外练的数量和质量。一是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可否认,目前几乎所有的小学语文教学都十分重视作文的训练,学生当然也知道写好作文的“重要性”——考试容易获得高分。所以,作文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除了每次教师规定要上交的作文外,一般他们都不会主动去进行写作练习。“课外多写多练”这一不带强制性的要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毫无意义。再加上受手机、电视、电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想通过“课外练”使他们获得足够的有效的写作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写作水平是不现实的。二是教师的承受力。语文老师最怕的就是改作文。一个班五十多人,作文一次就要改五十多篇,按每个单元一篇作文计算,一个学期要改四百多篇。对语文老师来说,批改作文确实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学生写得越多,教师负担就越重。那么,能不能只写不改呢?答案是否定的。只写不改不但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帮助不大,而且还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作文讲评也是一个使教师头痛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逐篇文章逐个学生面评,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但是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这样做,因此,教师只好开“集体药方”。而开“集体药方”除了针对性不强外,还有一个“空对空”的问题。在现有条件下,教师一般很难将讲评时所要引用到的学生习作印发至每一个人,这讲评就缺乏足够的直观性,许多微妙之处难于讲透,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由于上述两个因素的制约,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课外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收效甚微。要解决这一矛盾,“堂上练”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三、“堂上练”的具体做法

“堂上练”是一种将讲授、指导、练习、修改、讲评融为一体的训练方法。 1.

讲解所练文体写作要点

讲解所练文体写作要点就是告诉学生“怎样写”。这是“堂上练”的第一步,相当于体育教师讲解“动作要领”。讲解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一定要紧扣所练文体的“写法”,讲透“应该怎样写”和“不应该怎样写”。有关其他文体的知识,如怎样叙述啊,怎样描写啊,怎样抒情等,如确有必要,可另安排时间讲授;二是一定要引用范文,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应该“怎样写”。

1.

给出练习所需的材料

写作一定要有材料。这样做有两点好处,第一,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由教师提供材料,教师在备课时自己就可以预先拟出理想例文,并设想出学生在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这样堂上练时教师花在指导和评改上的时间也就可以大大减少。学生有了合适的材料,再加上正确的引导,只需很短的时间,即可完成一次堂上练习。第二是便于教师进行评改。作文评改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所谓“见仁见智”。使用同一材料进行同一应用文体练习,高下优劣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显而易见的。这就为客观地进行评改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意见。

1.

指导学生堂上练习

了解了写法,有了材料,就可以练了。每次练习时间大约十至二十分钟。时间不可太短,太短学生没有思考,所写东西会过 过于“ 急就”; 也不可太长,

太长练习次数就要相应减小,没有数量的保证质量只是一句空话。每次练习的字数以一百字至三百左右为宜。字数太小,学生很容易“一挥而就”,效果肯定打折扣,字数太多,又会花费过多的时间,练习的数量就难以保证。学生练习时教师一定要下去巡视,有意识地去发现写得比较好的和存在较明显问题的练习,为下一步评改作准备。

(四)习作的修改和讲评

堂上评改是“堂上练”的最后一环,也是关键性的一环。它是一次练习的终点,在大多数情况下,又是另一次练习的起点。为了节省时间,只要大多数学生完成了练习,评改即可开始。首先,把教师在巡堂时有意识选定的二至四位同学的练习放到幻灯片上,与学生修改和讲评,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应该怎样写”和“不应该怎样写”。这种在与学生取得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评改,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他们也比较容易理解,并且能较快地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写作能力。二是评改应该是全面的、综合性的。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活动。只要一动笔,各种“能力”就会同时起作用,绝不存在只“立意”不“选材”,只“谋篇”不“表达”的现象。因此,对学生练习的评改也应该是综合性的,意思含混的,要澄清;选材不当的,要纠正;条理不清的,要理顺;语句不通的,要改正......同样,练习中的优点也要一一给以肯定。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堂上评改面对面直接交流的长处,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有实际帮助的有关知识。三是要特别讲究课堂艺术。在这种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中,教师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肯定或否定,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可能对他们今后的写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修改和讲评要特别注意分寸,既要解决问题,又要顾及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修改应尽可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讲评应以肯定为主,并要特别注意语言艺术。

“堂上练”一次只需两节课的时间,(包括讲解写法、给出材料、指导练习、堂上评改等)我们都知道,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般都是一个单元一篇作文,一个学期学六至八种文体。用“堂上练”这种方法,平均每种文体可在堂上得到三至五次的练习。虽然这一练习数量还远远未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但对比起一种文体至多只练一次的传统教学方法,这一数量无疑具有某种革命意义。

当然,“堂上练”并不排斥“课外练”。在教学实际中,每教完一种文体,我们都要求学生课外再作文一次,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由于重要问题在“堂上练”时都已解决,学生作文起来得心应手,因此也乐于接受;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也不必详批细改,再作堂上讲评,既节省了时间,又收到了实效,可谓“一石二鸟”也。

参考文献:

1.巢宗祺 雷实 陆志平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谭海生 《写作专题研究讲授提纲》 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