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全册评课稿汇总

2020-08-24 来源:好走旅游网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目录

识字

1.天地人

2.金木水火土

3.口耳目

4.日月水火

5.对韵歌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汉语拼音

1.a o e

2.i u ü y w

3.b p m f

4.d t n l

5.g k h

6.j q x

7.z c s

8.zh ch sh r

语文园地二

9.ai ei ui

10.ao ou iu

11.ie üe er

12.an en in un ün

13.ang eng ing ong

语文园地三

课文

1.秋天

2.小小的船

3.江南

4.四季

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

语文园地四

识字

6.画

7.大小多少

8.小书包

9.日月明

10.升国旗

课文

5.影子

6.比尾巴

7.青蛙写诗

8.雨点儿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语文园地六

9.明天要远足

10.大还是小

11.项链

语文园地七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13.乌鸦喝水

14.小蜗牛

2019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全册评课稿

第一单元

识字

1、天地人评课稿

习惯真的是个可以改变人生的东西,而习惯在于养成,又有好坏之分,好习习惯惯和坏习惯都是逐步养成的,但要想让你的:人生更美好,就必须养成好习惯,摒弃不良习惯,虽然过程可能会比较痛苦,但形成习惯后就很自然了,而且受益终生,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很多正能里。

想起说这个习惯问题,源于前两天的随机听课,讲的是新人教版一年级的第一~课《天地人》,这一课虽然只有六个大字,但其中蕴含的信息有很多,除了让学生认识这六个字,教师还可以从很多角度设计教学,我选择了一个比较普遍的,从汉字本身出发的角度一了 解汉字起源,感受文字魅力。备课时我只是解读了教材,进行了简单的常规备课,课件也没来得及做,课堂活动也没有详细设计,忽略了一年级学 生的接受能力,导致课堂效果不是很理想,并没有达到激发学生学汉字的热情。更没有想到的是刚好领导来随机听课,却因为准备不充分而讲得不太好。这不是个好习惯,课是讲给学生的,学生是最优秀的评委,我们的课让学生很喜欢,让学生有收获,让学生易于接受才是最重要的,以后要养成全面备课,尝试养成一课三反思的习惯,不打无准备之战。培养一-个习惯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毅力,可能我也会像学生改掉坏毛病一样,经理-个长期反复的过程,但坚持下去就可以

了。

对于-年级的新生来说,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有趣的活动,不管是汉字的认识,还是文化的传递,主要还要基于活动,这一点我觉得应给向英语学科的教学方式学习,它可以把各种活动融于教学教学中,让学生乐于学习一门外语,那对于天天接触的母语,如果能融于活动中,孩子们肯定更易于接受。

小学阶段年级跨度较大,学生身体,思想,各方面都发展很快,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各个阶段学生的特征,熟悉知识层次的内在逻辑。我以前的教学主要是针对本年级进行教学,很少整体把握。这种情况是有多种原因形成的,但主要还是总给自己找理由,不愿意非功夫去系统学习,对课标要求也是-知半解。不只是教学,我对很多事都很感兴趣,想去学习,但并不能坚持下去,使热情最终浪费在想法上,没有挥洒到实践中去。很多人都有这个坏习惯,它会使你看似积极的人生依然一片灰暗。想到就去做,过好每一天,分清主次,删繁就简,对生活有大规划,有小计划,才能把想法落实到实践中,并有条不紊地执行。

好的习惯成就人生,惠及他人;坏蛋习惯毁掉人生,危及他人。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就意味着你将有怎样的人生。

2.金木水火土评课稿

一、识字教学。

1、根据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并结合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老师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 让学生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形成学生识字的良好氛围,

例如:在引入金木水火土几个字时,老师利用通过图文的结合,让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识字,让孩子们融入生动有趣的情境中,特别是图演变成汉字的动画过程,,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识字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2、低年级识字要把识字与看图和生活认识结合起来,利用汉字的演变图,在听读中识字,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识字。

例如:在识字过程中,老师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口、眼、耳、脑、手等多种器官参与识字,充分让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现汉字与图画之间的关系。

在课中采用了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在游戏中识字,特别适合低段孩子的识字规律。如课前的摘苹果游戏,课后的小猴子过河的游戏。

识字方法很形象也很直观。例如根据太阳图引出日,月亮的形状引出月字,大山的图让学生认识山这个字。

引导学生认识了金木水火土几个字后,又让学生组词再说句子。将识字教学与词、句训练结合起来, 走入学生的生活中 。

二、写字教学。

作为低年级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特别是认真书写的习惯 。写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新课标中指出:低年级写字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孩子喜欢写汉字的愿望,掌握基本笔画,按笔顺规则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老师能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写字教学, 在写字过程中,老师充分让孩子把小手笔画起来,小嘴动起来,眼睛认真看。老师在课堂中真正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

例如,在教孩子书写日、山、田三个字时,让学生观察视屏课件,观看汉字的演变过程,再看老师书写,然后学生一边书空一边说笔画名称 , 最后,孩子动手在田字格中书写,还要边写边说笔画名称。在这一过程,老师指导的很到位 。不管是笔画名称,每一个字的起笔落笔,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都指导的很明确。学生写完后教师及时评价展示。用及时恰当的评价激发每一个学生,写字的自信心 。并且让孩子充分体会到了写字的快乐。

例如:山字教学中,刚好三座山峰就是山字的三笔,老师先让学生观察那座山峰最高,书写时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如何正确书写。

如果,每位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做到这样细致,我想我们的孩子以后的书写基本功应该是很扎实的。

3.口耳目评课稿

一、课堂生动有趣。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是无意注意为主,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分散,但他们对色彩艳丽、活动的事物感兴趣。吴老师一开始就以图片导入,吸引学生。课堂中间时段还安排了课中操,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充满兴趣。

二、重视课堂常规。

一年级的学习常规是相当重要的,吴老师在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常规的培养,在一些学习常规方面,口诀化的要求让学生牢记在心。比如“小眼睛——往前看”、“一二三——我坐正”“小耳朵——仔细听”等等。

三、教学方法多样。

吴老师教学12个生字时,从出示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字,层次分明,又方法多样。给生字分类、找朋友等多种方法,让识字教学不再枯燥乏味。

四、联系生活,抓住一切契机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教育。

总之,吴老师的这节课、师生的互动形成了课堂上的亮点,值得学习。有一些小的细节还需注意,找个别学生上台演示,却没有倾听其他孩子的发言。象形字做了太多的介绍,学生不太理解。

4. 日月水火评课稿

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第3课,在这课里有8幅图,8个象形汉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着8个字的字义。 通过这种象形字归类的识字方式,让学生初步理解汉字的一种造字方法。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我就重点从识字和写字两个方面进行点评。

一、识字教学。

1、根据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并结合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古丽开麦尔老师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 让学生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形成学生识字的良好氛围,

例如:在引入日月水火几个字时,古丽开麦尔老师利用通过图文的结合,让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识字,让孩子们融入生动有趣的情境中,特别是图演变成汉字的动画过程,,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识字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2、低年级识字要把识字与看图和生活认识结合起来,利用汉字的演变图,在听读中识字,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识字。

例如:在识字过程中,古丽开麦尔老师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口、眼、耳、脑、手等多种器官参与识字,充分让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现汉字与图画之间的关系。

在课中采用了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在游戏中识字,特别适合低段孩子的识字规律。如

课前的摘苹果游戏,课后的小猴子过河的游戏。

识字方法很形象也很直观。例如根据太阳图引出日,月亮的形状引出月字,大山的图让学生认识山这个字。

引导学生认识了日月水火几个字后,又让学生组词再说句子。将识字教学与词、句训练结合起来, 走入学生的生活中 。

二、写字教学。

作为低年级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特别是认真书写的习惯 。写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新课标中指出:低年级写字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孩子喜欢写汉字的愿望,掌握基本笔画,按笔顺规则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古丽开麦尔老师能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写字教学, 在写字过程中,古丽开麦尔老师充分让孩子把小手笔画起来,小嘴动起来,眼睛认真看。老师在课堂中真正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

例如,在教孩子书写日、山、田三个字时,让学生观察视屏课件,观看汉字的演变过程,再看老师书写,然后学生一边书空一边说笔画名称 , 最后,孩子动手在田字格中书写,还要边写边说笔画名称。在这一过程,老师指导的很到位 。不管是笔画名称,每一个字的起笔落笔,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都指导的很明确。学生写完后教师及时评价展示。用及时恰当的评价激发每一个学生,写字的自信心 。并且让孩子充分体会到了写字的快乐。

例如:山字教学中,刚好三座山峰就是山字的三笔,老师先让学生观察那座山峰最高,书写时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如何正确书写。

如果,每位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做到这样细致,我想我们的孩子以后的书写基本功应该是很扎实的。

三、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中应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要提倡多认少写,在生活中认字。及时渗透思想教育。

认识火字后,古丽开麦尔老师 又让学生组词时“玩火”,老师及时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不玩火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到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应该制止。课堂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到字词句的学习中。

四、古丽开麦尔老师谦虚踏实善于学习,授课语言亲切,通话标准,态度和蔼可亲,运用多种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使孩子们很乐意投入到她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中。

总之,古丽开麦尔老师的识字写字这节课,形象直观,条理清晰,特别是多媒体课件起到了真正的辅助作用,是一节没有半点花架子,扎扎实实的一节识字写字课。

再次感谢古丽开麦尔老师 ,谢谢她,辛苦了!

5.对韵歌评课稿

《对韵歌》是摘取《声律起蒙》中的内容,围绕春夏秋冬,编成符合儿童特点的、且含适当生字的韵文。句式整齐,合辙押韵,琅琅上口,背诵自如,通俗易懂,文道结合,

便于儿童理解,易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我校的三位老师都选取了这一课来开课。听完了三位老师的教研课。我觉得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个人感觉也有一些商榷之处。

陆教师的教态自然,基本功扎实,从学生字的实际出发,由图片引出生字的学习,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并注重启发学生说出识字生字的方法。通过游戏巩固生字,指导学生背诵,很受学生欢迎。个人建议:学习生字的方式可以多样些,例如:故事引入,猜字谜等。学生的课堂常规也需要加强训练,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可以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教师的评价语言可以丰富些,不要只要“很好”来评价。可以更具体细致。例如:你读的很标准,鼻音发的很准。

赵老师在教学开始对课文内容整体输入,接着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生字学习,教学生字的方法多样,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通过图片\"☁\"与文字\"云\"的对比,让学生对象形字这一概念有了认识,了解到象形字与图画特别像;又出示了\"雨\"\"风\"\"鸟\"等生字从甲骨文到现代字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出汉字的形成是一个慢慢演变的过程。语文课堂中重要的不仅是内容的习得,更是学习方法的渗透。个人感觉教师讲解还是有些多,学生发言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比较少。

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清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抓住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和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云”字,提问:你知道云是怎样形成的?由此引导学生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印象更为深刻的是王老师在引出生字的过度语言非常自然,很巧妙。例如:学完云字,用云组词得到乌云一词,马上过渡说“乌云来了,天要下雨了”,引入“雨”的学习。学完“花对树”这一组对子后,说:“树上来了一位客人,是谁呢?”出示图片,学习“鸟”字。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评课稿

听了黄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以下谈谈个人一些想法。

《我说你做》是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主要是想通过“我说你做”这个游戏,让孩子知道如何准确地向大家描述想要表达的意思,怎样听别人讲话。

这是孩子的第一次口语交际课,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玩这个游戏的情景,简单介绍一下游戏的规则。并提问,“想玩好这个游戏,其实有两个小技巧,我想问问,看哪个同学已经发现了?”,孩子回答很积极,“要认真”、“不说话”、“守纪律”……然后教师在引导孩子要“认真听”和“大声说”。刚开始几轮,是教师发布指令,游戏中间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孩子们完成都很好。但是当分组玩,和个别同学刚发布指令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有一个孩子比较内向,经过提醒之后,说话声音依然很小,我就让全班一起鼓励他,他的声音才大了一些。

由此,教师想到,全班肯定不是只有他一个内向的学生。因此,在以后的课堂,我也会更加注意那些不是很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提问,不仅是对他们课堂掌握的检验,更是对他们信心的塑造。越是内向的孩子,越是敏感,他们更需要鼓励与锻炼。希望全班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勇敢的心和一张自信的笑脸。

快乐读书吧评课稿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教学中,教师注重将学习与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唤醒学生对童谣和儿歌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童谣和儿歌后,进而尝试提出新的问题,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与人分享读书的幸福。一系列教学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注重了对学生阅读方

法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并获得了分享阅读带来的喜悦。

第二单元

汉语拼音

1. a o e评课稿

一、主要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为汉语拼音教学的第一课时《 a o e 》的教学。教师以学生为本,以“轻轻松松学字母,快快乐乐读拼音”为基本的教学理念,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制定出以下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学会a o 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知道单韵母有四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 o e的音。

2.过程和方法:学生能通过自我探索、发现,找到隐藏在插图中的字母的形,在模拟唱歌、打鸣的活动中读准字母的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明白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有主动学习的兴趣。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本课教学教师以会读会写字母aoe 和他们的四声为教学重点。其中o的发音和“aoe”三个字母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中体现的优点

1、让学生学得快乐。

这是学习拼音的第一课,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教师围绕教学目的及重难点,借助插图创设了一个游拼音王国,认识拼音朋友的情境,调动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在探索与发现中,愉快地认读、书写。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对生动的情境、有趣的游戏和色彩丰富的画面最感兴趣。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创设了不少游戏情境,如,“与字母捉迷藏”、“开汽车送字母回家”、“字母找朋友”等等,学生在一个接一个的游戏和情境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注意力一直高度集中,自觉地、快乐地进行学习。

除了游戏的设计和情境的创设外,在认读字母时,教师还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方式:横列火车、竖列火车、小组读、分排读、朋友间互相读等,化单一为多样,化枯燥为乐趣。

2.让学生学得主动。

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课堂上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在学会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学。在课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了许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如,在学习认读字母aoe时,让学生同桌互学、自己编儿歌记忆等。在学习字母的字形时,让小老师教学,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形。学习三个字母的四声时,则让学生任意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读得最熟练的读给大家听。学生在学习中有了充分的自主选择的空间。在同学合作学习时,能在同学的帮助下,纠正错误的发音;在全班同学面前拼读时可以将自己最好的表现展示出来,树立了自信心。这样一举两得,学生就会享受到掌握知识、学会本领的快乐,教学难点在相互学习中不知不觉得以突破,学生的学习兴趣也

会更加浓厚。同时,也为他们将来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该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指导纠正学生的读书、写字姿势,提醒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三、存在的不足

教师的板书按照字母的音、形、写法三部分板书,条理比较清楚,但是,在展示字形时教师采用了在黑板上板书的形式,却没有把字母写在四线三格中,这样是不规范的,可以用板贴的形式代替。另外,在指导学生书写时,教师指导完三个字母的笔顺后让学生一起书写,比较有难度,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书写汉语拼音,左半圆,竖右弯等笔画对学生来说有难度,教师应该指导一个,让学生写一个。

2. i u ü y w评课稿

今天听了《i u ü y w》第二课,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一些浅薄看法。

教师设置本课的重点是学习声母y和w,能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掌握yi、wu、yu的四声,能直接读出它们带调的音。本课的难点是知道ü和y在一起组成音节,ü省写两点的规则。为了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教师运用孩子们喜欢的语言方式导入新课,将声母y、w说成是单韵母i、u的妈妈和爸爸,从而将孩子们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住,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从图片中发现声母y和w,并编口诀帮助学生记忆。接着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同时通过故事引导学生理解ü和

y在一起组成音节,ü省写两点的规则,并编了一个小儿歌便于学生识记。

在朗读方面,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有齐读,个别读,小老师带读,男女生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 朗读热情。

这堂课的重点与难点教师已经把握住了,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在指导学生发声母y和w的读音时,教师只是告诉学生声母的发音要轻而短,如果能将单韵母i、u的发音与声母y、w的发音放在一起发音给学生听,让他们进行比较,效果可能会更好。在指导学生发三个整体认读音节的四个声调的音时,教师只是单纯的将音发给学生听,也纠正了他们的错误发音,但是并没有强调和要求他们咬住尾音,这样发音才会准确。

3.b p m f评课稿

优秀设计案例《 b p m f 》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整合课程资源。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突出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讲。

1 、课题概述: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排有清晰的说明。

2 、学习目标分析: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比如要学会 b 、 p 、 m 、 f 并能在老师指导下阅读儿歌,通过看图说话,学会运用所学的拼音或词句,同时还要知道学习拼音的重要性。

3 、学习者特征分析:详细列出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信息技术技能、情感态度和

学习基础。

4 、教学环境及媒体:清楚地说明本课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完成。课堂突出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使技术服务于课程,使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课件优势,高效完成了教学要求。

5 、教学评价:设计了可操作的两个评价方式,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通过自评、教师评、小组评,给每个学生以公平、公正的评价。

6 、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开始通过播放 flash 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中教师能抓住汉语拼音的特点,把教材文本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情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观察说话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编儿歌、开火车等活动培养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自我探究,发现规律,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学习中得到跨越式发展。教学环节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学生在掌握了拼音的同时,也进行了有效的思维训练,自主探究能力得以提高。

我认为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知识与技能的制定上不太明确,要求学生会写三个生字,课例中未体现出来。

2 、我觉得反馈与巩固中,除了开火车认读以外还应多有几种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所学声母的巩固,学习拼音就是要多读才行。

3、我觉得教师在第六个环节的设计意图上定位的不好。指导学生看图说话,这一设计

意图应是: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从整个设计来看,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得轻松,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实践了以读为本、读、写、说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实现了信息技术和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这是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

4.d t n l评课稿

教完d t n l,课间抽查拼读,发现一个学生不会拼,连最简单的bɑ也拼不出。心急,上火。怎么办?一个课间就在我拼他模仿中度过。眼看快上课了,再将拼过的音让他念,仍然不会,急晕。下午上课,拼读dtnl音节,我很注意地观察他,看他很用心地跟读,就让他站起来读da,他在我的帮助下终于读出来,我狠狠地表扬了他,并把表扬他的原因告诉大家,还给一个小苹果。他的眼睛闪出了自信的光芒,接下来的课,读得更认真了。

从课标上关于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来看,汉语拼音的教学目标的完全实现,应该是整个低年段的要求。因此,我们对孩子们现阶段出现的还不能够很好地拼读等问题不要操之过急,还是要慢慢来。在后面的认一认、识字、课文、练习等的学习中,学生每天都还要大量地重复使用汉语拼音这个工具的,他们会越用越熟的。“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要不得哦!期待着,一切都会好的。不仅是老师,家长也要懂得这一点。对孩子保持极大的耐心,极大的期待,不急于求成,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呵护和期待,及时肯定表扬他。多给学生鼓励与呵护,多给自己耐心的期待。

在教完dtnl的读音后,让学生看图后,想好办法记住它们的读音和形。学生一听可来劲了,积极开动脑筋,有的通过编顺口溜、儿歌记住它们的读音,有的则联系生活的经验来记住读音。例如“l”学生是这样记的:小木棍lll;小丑逗乐lll;小铅笔lll等。另外,我

还通过各种游戏和孩子们参与到学习和识记当中。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活动,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学习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玩中学,才能使刚入学的儿童在课堂上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使课堂45分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5.g k h评课稿

一年级学生好动,喜爱游戏,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思维形象具体化,对他们来说,学习汉语拼音有困难,而且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语文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地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力求做到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进行交流反馈。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本节课,教者紧紧地围绕着学生的“趣”而展开一系列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开始,师就将文中的插图变为卡通人物的形象引出g、k、h,将学生引入课堂,接

着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了“课间操”,学完后,又以卡通人物g、k、h的语气对小朋友说些鼓励的话。这样,学生的兴趣一次又一次地被激发。

二、以多样的形式,保持学习兴趣。

将游戏引进课堂,让课堂真真正正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如“一对一”、“考一考”,让学生编编顺口溜,读一读、写一写,玩一玩等多种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浓浓的。

三、及时肯定,增强学习兴趣。

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一旦得到别人的肯定,脸上幸福快乐的光芒就情不自禁地显露出来。

6.j q x评课稿

本课教学徐老师能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从教材特点出发,引导学生顺着情境图──音节──声母──音节──生字──句子的“由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展开教学,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习得语言,发展思维,学习拼音,认识生字,凭借图画建立字母音形联系,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徐老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现状,努力创设活动情境,使其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拼音。具体如下:

1、徐老师善于以精美的、拟人化的图画,朗朗上口的儿歌,充满童趣的语言,有趣的比赛、游戏等激发学生兴趣。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一直保持较高的兴趣,教学难点在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表演中,得到了解决,学习效果较好,教学目标得到落实。

2、学习拼音最终以发展语言为目的,除注重学生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外。在学习了新的音节后,训练学生用音节口头组词甚至说话,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注意自主学习的引导和合作意识的培养。这与《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相符的。

4、自评、组评、师评的形式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及时评价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针对这一节课,提个小小的建议:徐老师在课堂上讲话的音调太高了,孩子们在她的影响下读拼音的音调也很高,我觉得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会对耳朵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适当地降低音调。

7. z c s评课稿

今天下午,我有幸聆听了董老师执教的《z c s》课堂教学实况,通过听课中观察,听课后反思,以及听了杨老师对这个内容的构思,整个过程都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非浅,感受很深。下面就这堂课,我谈一谈自己的不成熟看法,与各位老师共同交流。

一、评教材处理

《z c s》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拼音”中的第二部分。课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情景图,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引出要学习的声母z c s。第二部分是声母z c s与表音表形图,并有zi ci si这三个音节和四声练习。第三部分是声母z c s的书写,用以指导正确描红。第四部分是声母z c s与单韵母a u的拼音练习。第

五部分是图与相应的拼音词,用以看图练习读拼音词。整个过程都让我深感到杨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表现在:教师熟悉教学内容,对知识的理解透彻,教学思路清晰、思想新。从课堂表现来看,各环节过渡自然、得体,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

二、评教学目标

本节课董老师精心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目标定位准确、全面,靠齐大纲,符合大纲要求。

知识目标:学会“z c s”三个声母,读准字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能力目标 :学会“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读他们的四声。

情感目标:培养合作互助的良好习惯。

这三个目标符合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在整堂课中,杨老师紧扣目标展开教学,目标设计和落实体现了层次性。

三、评教学方法

教学中董老师主要运用了“小学语文质疑探究课堂教学结构模式”进行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董教师还采用了情景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知识迁移法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实用可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优化

四、评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讲得清楚;重、难点突出、到位;安排巧妙、练得实;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愉快。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上课伊始,董老师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和学习需要,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唤起他们学习拼音的兴趣。在这一节课中,董老师以生动形象的孩子口吻导入,再结合情景图贯穿教学,努力创设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轻松愉快地学拼音,感受学习的乐趣。首先以情境图中的小故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复习已学字母,顺接进入所要学的内容——Z c s。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这一环节,董老师充分利用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既有利于学习拼音,帮助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学习z的发音

(出示图1),提问:你看图上画的是什么?生答:图上画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写字。通过写字的“字”我引出z的读音,告诉学生:把“字”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z的读音,然后师范读,生模仿读,边读边正音,找个别同学读,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这样达到及时反馈的效果。

(三)、多元导悟,解决问题。

在学习z 的形时,董老师提问:z和谁长得像呢?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像个2字z z z。这样将抽象的字母与具体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使同学们对字形记忆更加深刻。

在学习学习声母c和s时,董老师(出示图2和图3 ),直接引入三个问题:1、图上画的是什么?2、根据“刺”和“丝”的读音,这个声母该怎么读?3、它们长得像什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先让同桌讨论,然后指名说说讨论的结果,及时鼓励学生的不同想法。再通过小老师带读,师范读,生跟读,纠正个别同学不正确的发音,比赛读等多种方法读准这两个声母的发音;并引导学生给这两个声母编出便于识记的顺口溜。

(2)指导书写。

在指导书写时,董老师采用了“让学生观察老师书写”(感知三个声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由几笔写成)——“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书空”——“自己练习书写”——学生小组互评这四个步骤,在反复的看与写中巩固三个声母的书写。

(3)由声母导入,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掌握了3个声母的发音之后,董老师用了以下过渡句过渡到整体认读音节:今天,z、c、s把它们最好的朋友也带来了,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好吗?再抓住四个重点进行教学:1、发好它们的音,让学生知道本课整体认读音节和声母的发音相近,只是比声母读得响亮些,长些。2、强调它们都是整体认读音节,应整体识记,韵母i 在这里不读“衣”(不说话),不能用来与声母拼读,在学生反复的发音练习中,体会它们的发音要领。3、利用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进行扩词,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董老师通过多种游戏和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如:小组内利用自制卡片互相抽读,检查声母和音节发音;做游戏“你是谁?”(女生代表声母,z c s ,男生代表zi ci si ,老师念声母则女生读,念音节则男生读。),比赛读等,既强化了所学知识,又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都得到了升华。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Zi ci si 是学生第一次认识整体音节,为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不让学生混淆,杨老师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字母中找出几个字母做一个小练习。

让学生找出哪些是声母哪些是韵母,哪些是音节?

z d t a o I zi c si s p n ci

五、评教师素质

1、教师普通话标准,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流畅,能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2、教学手段老练,方法灵活多样。

3、板书工整、合理、美观。

4、教师调控有序,善于应变。

六、评教学效果

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教好,课内练习正确率也高,达到了预定的目的。总的来说董老师的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按要求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师课前准备充分。

2、教学程序及思路清晰。

3、学生的知道、能力、情感等得到全面发展。

4、教师全面参与学生的讨论,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5、教师的板书工整、美观。

总之,董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在例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从中领悟到了一些好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8.zh ch sh r评课稿

zh、ch、sh、r 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汉语拼音的第8课。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zh、ch、sh、r及四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 ,每个声母配有一幅生动的图画。在教学时,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1.学会zh、ch、sh、r 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学会zhi、chi、shi、ri 四个整体认读音节。并借助图画、卡片学习字音、字形,由直观到抽象,符合儿童认知特点。

1.复习z、c、s导入新授。本节课教学的zh、ch、sh是在认读z、c、s的基础上,因此对z、c、s的认读很重要。因此复习导入的方法,这样不仅巩固了上节课的知识,也联

系了本节课的教学。在复习时,让学生回顾z、c、s的读音和发音要领,强调z、c、s发音时舌尖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接着再找同学抽读三个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强调音要读长些,读响亮些,当把这两项练习完成后,教师再采用综合复习的方法,将声母与整体认读音节混在一起,然后找同学听音取卡片,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和分辨能力,而且对所学的知识,也是进一步的巩固和加深。

2.本课教学时教师还利用课件的优势,在故事情节中引出zh、ch、sh r。一只(zh)小狮(sh)子整(zh)天在森林里找(zh)猎物,有一天,它出(ch)去,找到一块肉(r),美美地吃(ch)了一顿。故事情节中出现的声母宝宝,学生听起来会显得更亲切些。然后根据出现的声母字宝宝,然后师范读,生跟读,边读边正音,再找个别同学读,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这样达到及时反馈的效果。

3.由于学生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还很少,对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区分还不是很掌握,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清楚地掌握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发音方法,以及准确、流利地发好这两个音。利用课件的演示,让学生正确掌握发音的位置。

第三单元

9.ai ei ui评课稿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如何把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圆满地解决好这个难题,首先就要从了解一年级新生的认知特点入手。

本节课,陈老师就结合一年级新生的特点为我们展示了完整的“ai ei ui”第一课时拼音教学课。在教学上她打破以往强调字母音、形的教学程序,变革教学方式,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合作的学习精神,使枯燥、单调的拼音课,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师生乐上拼音课,开辟了汉语拼音学习与语言学习相结合的新理念、新教法。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要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从中感受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对教学中的课堂常规不适应,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成功体验中感受快乐!在教学中,陈老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整堂课的教学始终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度过,如:在进行拼音天天练时,教师用一个个可爱的红苹果出示音节,学生拼读时兴趣盎然;巧妙地利用情境图揭示aieiui三个复韵母;在教学三个复韵母字音、字形、标调时,巧妙地编儿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节课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与之商榷:

1、利用情景图揭示三个复韵母后,应先教学三个复韵母的发音,如先教学ai的发音方法,紧接着教学eiui的发音方法,由扶到放,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然后再教学这三个韵母的写法,复习巩固单韵母的书写要点。最后再教学三个复韵母的标调规则及读法。王老师还指出先不要教学i和u的标调,只要先告诉他们老大在,帽子给老大戴,老大不在,老二戴,以此类推。等到在教学iu的时候,学生会提出疑问,再跟学生说明,这个iu很特殊,只有它帽子戴在u头上,其它都是按照aoeiuü的顺序标调的。

2、还有小镜子的用法,王老师指导我们,要用在有用的地方,比如,在教学ai时:先示范发音口型,要夸张一些;再让学生说说嘴巴怎样?(滑动)口型先怎样?(张大)

为什么?(因为有个a)动到什么程度?(牙齿对齐)为什么?(因为有个i)让学生拿出小镜子,对照镜子,练习发音口型。接着在教学ui时,师示范发音口型,再让学生自己用镜子自学。这样就能让学生自己练习发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镜子也发挥了作用。

总的来说,本堂课教师教态亲切,语言精密,学生学得积极。可见,陈老师对学生的培养倾注了不少心血,才短短几个星期,学生的课堂纪律就这么好,这与课堂的调控和平时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10.ao ou iu评课稿

今天,我有幸听取了李淑妮老师的一节拼音教学课,李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理解、把握教材准确,课堂生动有趣,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我认为有以下优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一、优点:

1、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李老师能充分根据儿童的特点,并对教材进行潜心地钻研,恰当地选择了愉快教学法。一年级的学生十分好动,注意力无法持久,但都非常喜欢听故事,玩游戏。李老师针对这个特点,营造了一个比较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李老师采用的读法有:教师范读,同桌相互纠读,开火车读等,整个过程生动活泼轻松愉悦,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和集中的注意,并通过反复练读达到牢固地掌握复韵母认读的目标。

2、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李老师做得也比较好。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里学习,能做到由教师扶,再到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体会去学习新知,体味成功的乐趣。尤其在学习复韵母ou的发音这一环节,李老师请学生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充分相信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二、建议:

1、在教学复韵母ao ou iu 的发音时,还应该重点指导ao ou iu 的发音口型,而不是渗透发音方法。

2、在区分iu和ui这两个复韵母时,老师出示顺口溜:“小i在前,iu iu iu ,小i在后,ui ui ui”,是不是应该让学生反复强化记忆顺口溜?比如老师先范读,接下来让学生带读会不会更好?在这个环节,如果出示拼音小卡片,让学生看着老师出示的小卡片配上顺口溜,让学生自己在记顺口溜的练习中就很快区分出iu和ui。

以上评课只是我听课之后的一点拙见。

总之,李教师的课上得非常精彩,学生学得也很主动。看得出李老师课前准备非常充分。课堂效果也很好,教学有效性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在课堂教学整体建构的高度和深度上都给我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11.ie üe er评课稿

刘芳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拼音教学课,我听后感触颇多,有如下:

一、教学设计层次清晰,环环相扣,细节之处别具匠心。

这堂课给人总的感觉是信息量大,教学环节紧凑,层次多,坡度大,跨越长,师生的注意力,包括听课老师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至始至终关注着教学的过程,时间飞速而过,而无知觉。仔细想来 ,刘老师的课堂教学这样的:

1、教学设计非常大气,是一个吞吐自如、容量可控的多层面、立体性、大框架的结构,每一个环节都可在前一个环节的基础上生成、拓展与延伸,能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生成性的特点及教与学互动的过程。

2、其中,最欣赏的一个细节的是本课请来了图图过关。只要闯过了关,图图就会胜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面向全体,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堂课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刘老师的课堂体现了对每一个孩子的关爱,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这不仅仅指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个别读、小组读、开火车读、轮读等多种学生活动的方式,提高参与的密度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宋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生动的体现。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提倡自主学习,培养能力,学以致用。

毕竟这些孩子入学才一个多月。在接下来学习üe er的时候,学生也是这样以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自然而轻松地学习着。我想,课标上提出的转变师生角色、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两个理念刘老师确实在真真切切地实践着,她使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巨大的学习潜能,感受着教师在开发这种潜能时的创造力和幸福感。

本节课,始终觉得她一直在变着法儿强调这个主题,或鼓励、或表扬、或开门见山地讲道理,正是这样长期的训练,必竟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每天使自己的教学流程中形成既教知识又教方法,既让学生体验情感又培养正确的学习的态度,既抓常规又发展个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良好局面,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12.an en in un ün评课稿

今天有幸听了黄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以下就我个人浅薄的看法说一说,请大家指正。

本课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复韵母ɑn en in un ün。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第三部分是看图借助汉语拼音认字读韵文。第四部分是一首儿歌,配有图画。教学本课时,教师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拼读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主要是抓住以下几点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教学新课时,教师利用课件上的插图,让学生说出图上是什么地方,再让学生说句子,最后引导他们说出今天要学的韵母。例如:第一幅图是天安门,出示的句子是:“我爱北京天安门”。“安”的音节中就有今天所学的韵母。大部分孩子能试着读,就是读音不够标准。教师先让他们听老师读,再让他们互读,最后听老师总结读法再读,再让孩子们以齐读、个别读的方法来发现他们的读音再纠正他们!读的好的教师及时给予了表扬,并奖励了小奖章,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我想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也会多表扬孩子,让他们树立信心。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前鼻韵母的发音是本课的难点。前鼻韵母由韵母和鼻尾音-n组成,发-n时,要用舌尖抵住上牙床,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透出。在本课掌握an en in un ün的发音中,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试读这几个韵母,思考发音规律,然后再进行同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相互进行讨论,互相学习,掌握发音规律。学生间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学生学习得快,掌握得好。在检测时,发现学生个个都能准确地读出读音。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得到提高。

三、利用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从事学习的动力。爱玩,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在课堂中,为了加强学生对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的掌握,教师设计了一个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自己或他人姓名中带有今天学的韵母的音节,学生都很积极的去思考,都想把自己的发现第一时间里告诉同学,被说到的同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玩中,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学得比较扎实,使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学生对学习会更感兴趣。

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如:课堂时间设计不太合理,在巩固环节学生进行回答时,课堂显得有点乱。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高,努力改正的地方。

13.《ang eng ing ong》评课稿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趣味性

汉语拼音学得好坏,对于以后学习语文知识有着直接的影响。黄芳老师在这节课中运用了各种教学手段,既使学生学得愉快,又使学生学得扎实,提高了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黄老师就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轻松学拼音的情景:课件出示拼音王国,老师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拼音王国去旅游,大家高兴吗?”然后又通过课件演示打气球来复习了前鼻韵母。这样,孩子们就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2、多种游戏,保持兴趣

课标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玩游戏,课堂游戏能保持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这节课,黄老师设计了多种游戏,

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很容易混淆,所以在学完四个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后,黄老师设计了拼音大变身的游戏:用ɑ o e i 和n、nɡ组合,练读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这样,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地区分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在学习音节时,黄老师用卡片做声母和韵母碰撞相拼的游戏,让孩子拼读音节,非常直观、形象,教学效果比较好。

最后,黄老师复习巩固了所学的韵母,也将课堂引伸到了课外,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

总之,这节课游戏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增加了课堂的情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环节设计巧妙,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层次性。

这一特点在音节的教学环节表现尤为突出。黄老师先用把声母和韵母碰撞相拼的游戏,让孩子直观、形象地拼读两拼音节,接着课件出示书上的两拼音节,让学生齐读。然后,加上声调帽子读两拼音节,再加入介母u、i,拼读三拼音节,最后,戴上声调帽子拼读三拼音节,这样,虽然打乱了教材的先后顺序,但是引导孩子由易到难地进行音节的学习,学生学起来就不会觉得很困难,同时也突破了难点。

三、采用多样化的读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儿童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读法,使学生在反复认读中牢固地掌握后鼻韵母的读音及其与声母的准确拼读。黄老师采用的读法有:教师范读,小老师教读、全班齐读、自由练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等,整个过程生动活泼轻松愉悦,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和集中的注意,并通过反复练读达到牢固地掌握后鼻韵母与声母的准确拼读的目标。

对于此课教学值得商讨的问题是:

1、对于此课教学值得商讨的问题是:

黄老师在课堂上倾听学生读时还要仔细些,有个别孩子在齐读时读音不够准确,在全班的声音中也比较突出,这时,如果老师倾听比较仔细,听出了学生的读音不准确,及时加以纠正,那么学生在后面就不会再读错了。

2、课间出示两拼音节时,zhang cong chong 中的第一个字母都写成了大写,给孩子的感觉就是在四线三格中占上中格了,这样就给孩子一个错误的导向。

3、本课从学习新韵母,到认识整体认读音节,再到练习拼读,学习儿歌,最后写拼音。显然教学的容量和密度很大,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贪多、贪全,会产生“囫囵吞枣”的效果,什么都训练了,什么也没扎实。教学一定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能力,且莫拔苗助长。

4、注意让在临近的比较中发现问题。事物搀杂的越多,学生越难以比较,因此也难以发现问题。例如,教师让学生整体的比较“en—eng an—ang in—ing on—ong”他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学生只发现都有g。那么其他的方面(如发音)为什么不能发现呢,除了老师的引导不到位,还有重要的原因是比较的多了,孩子年龄小注意力分散,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师让学生一组一组的比较,这样问题集中,范围缩小,可能效果要好得多。当学生发现问题后,再自己读读,体会体会,更能加深印象。

5、黄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师语言尽量转变为儿童语言就好了,同时,语速再慢一点会更好的。

第四单元

课文

1.秋天评课稿

十月十日,在分局组织的“我们相约”教研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一小夏老师、二小

刘老师和三小杨老师执教的《秋天》这节课,我有一种如沐秋风,神清气爽的感觉。《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总体来说,三位老师都能准确的把握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年段特点,采取多种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又各有千秋,令我受益匪浅。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杨红霞老师的一节课。

一、创设情境,奠定情感

秋天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在上课伊始,杨老师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尽情欣赏秋天的美景,精美的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秋天,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二、识字方法灵活多样

《秋天》是学生刚刚接触的第一篇语文课文,所以杨老师在识字教学的设计中进行了精心处理。先是带拼音读、然后去拼音读,再自由读、同桌互读,做开火车、摘苹果等游戏,方法灵活多样,难度层层加深,识字教学扎实高效。

三、注重拓宽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讲完课文后,老师提出了“我看到--------------------,啊!秋天来了。”用来拓宽思维,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体现语文工具性这一特征。

但是,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一些细节,我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如在区别“一片”和“一片片”后能拓展一下,让学生再说说这样的词语就会加深学生对词语的

理解。另外,在朗读课文的指导上力度不够。以上几点只是自己听后不成熟的想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小小的船评课稿

曾老师 教学《小小的船》这篇课文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了故事引入,看图,读文,自主识字,音乐欣赏,朗读感悟,拼句游戏等多项语文实践活动,从而达到了各方面的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的精神,本课例注重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了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来说,兴趣是其主动学习的前提,因而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如由故事引入,教具设计富于童趣,安排音乐欣赏及水果拼盘游戏。课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例如1.看图:丁丁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他在月亮上?相机贴词卡在图的相应位置: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将具体事物与词组一一对应,具体情境更有利于一年级学生的识字。卡通人物丁丁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2、各种形式的读文,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要从小培养。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朗读的规律,训练朗读的基本技能。

3.感情朗读课文:丁丁说小朋友读的真好,把月儿读得弯弯的,把船儿读得小小的,把星星读得闪闪的,把天读得蓝蓝的,他还想听小朋友读一次课文,你们愿意吗?一边读

一边想象可爱的星星、月亮、天空。这充满童趣和美感的语言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以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验。

4.“宝宝”形状的字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满足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使教师真正地站在了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前提下合作记字。

5.配乐朗诵,练习背诵。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与艺术科交叉渗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体验。

6、观察书上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字难写?由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教师则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突破难点。 教学的结束并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束,学习的延伸既有趣又有意义。

3.江南评课稿

《江南》是一首汉乐府歌辞,是一首极为优秀的小诗,这首诗简单易读,琅琅上口。全诗七行两句,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景色秀美,鱼儿自由观快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境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这节课中李老师巧妙的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思想感情。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比学会知识本身重要得多,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平时的课堂中李老师肯定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所以即使是一年级的

学生课堂常规照样能做到有动有静收放自如,这绝非一日之功,一年级学生好玩好动,难以保持注意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李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特别注意动静结合,“我们的舞台——赞江南”活动就是孩子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选取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诗歌。如果只是一味地反复读,这样做会大大降低学生读书的兴趣,严重压制他们身心的发展,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一提到表演学生们更是兴趣盎然,表现了极高的兴致,为了让孩子们尽快进入到角色中,李老师用心良苦给每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精美的头饰,配上动作,结合诗文中具体可感知的意像,进而引导学生再次朗读,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李老师创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尊重每一位学生,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生字环节,老师充分发挥了“小老师”的作用,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形成人人正当“小老师”的局面,老师则退居幕后,让学生体验收获知识的快乐。

全诗虽然只有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先出示图,让学生知道这儿的莲蓬特别多,从而引出“江南可采莲”,而“莲叶何田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不理解“何田田”,所以李老师借助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引导学生从荷叶的颜色和形状两方面来说说自己所看到的,这样孩子们就有点明白了,接着通过指名读,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情,稚纯的语音,“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

整个教学过程突破了习惯性的思维,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关注的不仅仅是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还让我们看到孩子的本真本我、孩子

的心灵成长,我觉得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语文,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4.四季评课稿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绘,表现了四季的特征。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来,语言亲切、生动。所配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想象。王老师这堂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接下来我谈谈对于这堂课的评价,希望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一、教师注意情境的创设

整堂课杨老师始终注意情境的创设,在情境中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

复习生字时是这样说的:“听说四季王国的景色很美,大家想不想去看看?”

接着说“四季王国的景色很美我们一起来看看。”引出对四季风景的欣赏。在听课文诵读的时候又说“四季王国的景色真的很美,有一位叔叔去看了以后写了一首诗,想不想听听?”引出了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在学习完秋天的句子过渡到冬天的时候说“走过金秋,迎来的是寒冷的冬天。”自然而然的就出示了冬天的雪人图开始学习。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环节的衔接很自然,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抛弃繁琐的讲解分析,实现以读为本,体现了母语教学的基本特征。

这首儿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形象生动,读起来亲切、自然。杨老师教学的这节课应该是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所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

时杨老师注重了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呈现\"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自主读、指名读、教师范读、学生范读、带读、表演读、感情齐读等,有梯度地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儿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四季的美丽。

三、训练说话、拓展思维

在教学春天的句子后师说:“春天有尖尖的草芽,你还知道春天有什么吗?”在拓展环节设计的“当小诗人”也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杨老量布置了这个话题后,不示了自己写的例句,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还对学生进行了指导,(先观察事物的特征,再想它会对谁说。)我想这个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还为以后的写话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能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学生

比如说,学生在刚开始读课文时,读得不是很好,但杨老师就说:“大家读得真好,但这还不够,有没有信心把它读得更好?”还有在学生回答出冬天时开的花后,杨老师又适时地评价了“你知道的可真多呀!”

总之,这节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是一节成功的教研课。但是我也有几点建议要提:

一、加强朗读

读书还是要培养情感朗读,要不然以后就变成唱读了,当然这是一年级学完汉语拼音后接触到的第二篇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杨老师采用不同的读法来加强巩固。读得通顺流

利和大声读已经不成问题了,但这还不够,我们要培养学生做到有感情地读,要美读。最好应该由老师范读。(当然杨老师也做了,但把“挺”读成了第二声,普通话还要加强练习。)

二、就是在播放四季的景色时,那些景色真的是太美了,学生边看边情不自禁地发出“哇、哇”的惊叹声。在这过程中,我想杨老师应该边播放边进行一些解说,帮助学生认识四季的不同特征,这样的话,我想到后面学生就不至于不知道“春天里还有什么?夏天里还有什么?”也不至于反复的把荷花说成是春天里的事特。

三、“亮点”没有落实好

前面讲到拓展训练中的说话设计得很好,但没有落到实处。应该让学生多说,哪怕是重复前一个同学的话,这样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四、课 堂的随机处理

我们的教学设计是死的,而课堂却是生成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比如说,杨老师的这节课的结尾,下课铃响了,我想那个作业题就没有必要再出示了。因为铃响时就刚好完成了拓展训练,可以顺理成章地下课了,而这个作业在这节课中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当机立断地舍弃了,那么对这节课的圆满结束会更好些。

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评课稿

课标中规定:一年级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完整、准确的说自己想说的话,有表达的自信心。

一、注重对话情景的设置

情景对话是口语交际教学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情景对话包含三个要素:情境、语言、交际主体,具有实用性、具体化、趣味性三大特点。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可以选用文字、图片、音像等来设置情境,启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情景会话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我们做朋友》这节课中,导入话题环节教师用孩子们喜欢的绘本引起话题,把书绘本里的人物---小公鸡咕咕带到学生之中,使孩子感觉亲切自然,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

选择孩子们喜欢的绘本人物做朋友,更容易激起孩子们表达的欲望,使学生很快就能进入到对话的角色。这样做不仅活跃了孩子的思维,而且营造了宽松的口语交际气氛。

二、注重学生交际习惯的养成

口语交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能力,学习口语交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特别在低年级口语教学中,语言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1、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学生普通话发音是否正确,词语是否符合普通话要求,都是在一瞬间闪过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具有坚实的普通话知识,能说一口较流利的普通话,并且具有敏锐的思维,能迅速扑捉学生的信息,迅速做出判断分析,并加以指导。

2、学会倾听,逐步养成尊重别人和礼貌待人的习惯。只有专注而耐心的听别人讲话,把别人的话听清、听准,你才能够做出准确的应答。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的。

三、创设交际的情境

创设一定的交际情境,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关键。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往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当学生进入到你所创设的情境中,都会发挥自如,情感的流露才会真实自然、毫不做作,从而真正起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注重示范引导的作用

口语交际注重典型示范,但是示范不一定全由教师来承担,可以让一些优秀的学生来做示范,也可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关于让学生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教师、同伴的示范作用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录制声音,让小公鸡咕咕开口说话先介绍自己,而且说得清楚完整,这样一个很好的范例,就是孩子们知道了介绍自己要怎么说?说什么?

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课更强调的是“真动”。就是口语交际课上一定不是爱说、会说的孩子的舞台,老师一定要调动更多的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尤其是不爱讲话、不会讲话的孩子,要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搭梯子、降低表达的难度,就是让那些不爱讲话、不会讲话的孩子,会讲话,爱讲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动作、声音来思维的。”在找朋友的游戏活动中,学生交际过程非常愉快,效果很好。这样的设计主要也是在多边对话中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仪态训练,比如,自然大方、有礼貌的问答,真诚的态度,欣赏的目光、赞美的语言等。同时在互相介绍的时候也使学生之间更加了解。

这样的课堂才真正体现了口语的交际功能——就是指二人及二人以上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意见、情感、信息的过程。

第五单元

识字

6.画评课稿

这节课课堂设计简洁明了,语文味道浓厚,教师灵活运用“四学”流程,凸显高效课堂下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我认为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图画激趣,导入新颖。

开课,彭老师抓住学生好动、好奇、爱表现的特点,利用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导入新课,引出课题,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为教学成功地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识字形式灵活多样。

识字教学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教学时,彭老师从学生学情出发,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识记生字,从借助拼音自己读;然后,同桌互相认读,正音;接着,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共同识字,学习他人识字的方法;最后,全班展示,采用“偏旁归类、猜谜语”等学生喜欢的方法检查反馈,既了解了学生的独学情况,同时还适当的渗透一些识字的知识和方法,采用活泼有趣的方式重复再现生字,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

三、以生为本,以读代讲。

在教学中,彭老师坚持以读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学习主体,通过自由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教师范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图文对比,感悟诗句的内容。诗句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老师十分注意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在读中感悟、体会诗的读法,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在引导朗读的同时,老师还指导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让他们从一年级第一学期起就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活动,从而培养他们注意学会倾听的能力和良好的评价能力。

四、当堂书写,正确示范。

今天的课上,彭老师在黑板上示范写字,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老师的笔顺、书写每一笔的方法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由此可见,教师的基本功特别的扎实。有了老师的示范,学生也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在书本上一笔一画地描红和仿写。如此教学,孩子写字的兴趣会越来越高,对写字的感觉也会越来越好。

五、评价语言富有激励性。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节课老师的评价语言十分丰富,如:“你有一对金耳朵,你很会听课。”“会听的孩子是最聪明的,因为认真听别人发言,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很多知识。”等激励性的语言提醒学生课堂上应该怎么做,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总之,这节课彭老师总能抓住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教

学重点突出,难点得以突破,是一节扎实有效地语文课。

7.大小多少评课稿

上周四我第一次聆听了玩庞自娟老师的课,庞老师那亲切的语言、自然平等的教态,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一年级学生好动,喜爱游戏,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思维形象具体化,对他们来说,在拼音还没有学完的情况下就开始学生字比较困难,而且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在教学中,庞老师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富有童趣,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

我个人认为庞老师的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以下几点:

一、多种形式,认读训练扎实到位。识字教学本身枯燥无味,反复单一的认读很难吸引注意力不够持久的一年级学生。庞老师深谙儿童心里,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男生读,女生读,开火车读,男女生接读,互相看着读,做动作读,师生读,戴望远镜读等,变化多样的认读,让孩子们眉开眼笑,兴味盎然,乐此不疲,原来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认字,原来认字竟这样有趣。快乐的认读中,孩子们牢牢地记住了生字的准确读音,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好多生字。

二、学生听讲状态非常好,时刻提醒学生坐姿端正认真听讲。抓住小学生容易满足的特点,夸奖、鼓掌给与学生极大的鼓舞,积极性非常高。讲究方法,有讲有练、由浅到难,穿插游戏,值得学习。

三、学生有较好的听讲习惯,对于一年级来说非常不错。学生乐于回答问题,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指导字形结构非常细致,板书工整,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

总之,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好语文和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否扎实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如何扎扎实实地进行识字教学,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一个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庞老师的识字教学课如行云流水般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夯实、高效”。

8.小书包评课稿

今天早晨,聆听了《小书包》一课。现就这节课发表自己的一点儿浅陋之见,不恰当之处,还请大家积极批评指正:

本节课有如下亮点: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紧紧相扣,教学设计合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去,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得到了体现;

2、生字教学扎实有效:生字教学中采用了各种方式的读,主要有:指名读、齐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同时,对学生进行了识字方法的指导,巩固学生的记忆;

3、教学中设计了语言训练点“我的书包里有( ),有( ),还有( )”,检查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语言训练;

4、将德育常规教学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醒学生爱护书包、爱护文具,很好地综合了语文教学和常规教育;

5、教学过程有始有终,及时进行了教学总结,可以很好的了解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也可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最后,家庭作业的布置使课堂很好的延伸到了课外;

这堂课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教学环节略有欠缺,在讲授“竹字头”的时候,未就偏旁进行举例,以致学生在课文朗读环节仍惦记着这个问题;

2、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朗诵儿歌时,对于儿歌的感情处理过于平淡;对于诗歌朗诵的情感处理,应在日后的每个语言教学中,首先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老师有了朗诵的激情,才能更好地带动参与到活动中。

3、课堂引导语使用不恰当:若将“为什么有四句话?”换成“你怎么知道这首儿歌有四句话?”是否更恰当;对于后鼻音的把握不太准确,在纠正完学生的发音后,教师自己在读“静”时,又出现了前后鼻音混淆的情况。

以上便是我对这节课的不成熟看法,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9.日月明评课稿

首先感谢辛集联合校各位领导的重视与栽培,我非常荣幸,今天上午参加了县区域性教研活动。两位教师,同课异构一年级《日月明》一课,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几点收获:

一、识字教学要深挖教材

《日月明》是一节会意识字课,两位教师都基于这一点展开了课堂教学。教材规定认识“明、尘、从、众、双、林、木、森”8个生字,正确朗读韵文,会写生字“力、木、林”三个生字,作为教学目标。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紧扣目标。不同的是对学情的把握,课堂处理方式也不同。课堂中,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注意指导学生的坐姿和写字姿势。围绕教材,两位教师对课堂重难点的把握也有所不同,展示了不同的精彩,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二、紧扣汉字规律教学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的由来,都有一段故事。本节课是会意字教学。对会意字的概念处理,陈超老师变魔术游戏,非常精妙,值得学习。针对这一类会意字,老师们,从音、形、意三个方面,指导学生从认,到读,到会,层层递进,做了完美的诠释。象形字,日的由来,月的由来,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阐释一下,加深学生的印象。另外,日月组合成新字,针对明字的含义,可以更形象一些。紧扣汉字字理,课堂教学更形象生动,学生也更容易理解。这些拓展可以借助多媒体,做更多的补充。写字教学环节,教师根据汉字的间架结构,指导林字,都重视了书法味,非常值得学习。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汉字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多动脑筋。导入环节,可以儿歌、猜谜、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读课文时,教师都是采用拍节拍形式,领读,指名读,多种读书方式。另外,两位教师都利用多媒体,介入游戏。小猴子过河,小车开走了,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另外,对汉字归类教学,教师可以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拼一拼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多做,多说,少讲。增加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带着兴趣学习,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以上是我颇有感触的几点,也非常值得我学习,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10.升国旗评课稿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听了王秀玲老师的《升国旗》一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王老师这节果较充分的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紧紧围绕低年级阶段目标设计和组织教学。通过读,演,看,说的多种方式,渗透并实现情感目标,并将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有机的地融汇在一起。从而使教学目标得到最优化的控制和充分的实现。王老师注重了以读为主,读为主线,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这节课给我留下以下几个印象:

一、注重朗读。

1、读有层次,整节课,“读”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学中,以读为主线。一读整体感知二读揣摩语音,培养语感;三读深化理解,激发情感。四读欣赏提高。

2、形式多样适当。自由读, 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理时的范读,练读时的范读,比赛读.加动作表演读,这多种形式使学生对读书始终保持盎然的兴趣课堂气氛很活跃。

3、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读中,学生通过读书,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么多层次青晰,目标明确的读,学生才可能在读中感悟文章的课文要表达的情感,在读中积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注重说话训练,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王老师在这个环节中先是创设-种情境: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扬,小鸟见到了国旗,会说什么呢?如果是你,你想对五星红旗说什么?既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王老师还和学生一起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同时也实现了情感目标。

三、注重写字指导

针对-年级小朋友的特点,王老师在教学生字时,能够在田字格里范写。让小朋友青楚看到整个字的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在自己本上学写。

建议:

在写字这一环节中,我有我的看法,我觉得指导学生写字,首先要引导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特别是对一年级学生,坚持做到姿势不正不动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王老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这一点,有很多孩子在写字时握笔不正确,有的孩子坐姿也不正确。

总之,王老师在这节课中能紧紧围绕教学要求,以及新课程标准,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六单元

课文

5.影子评课稿

今天下午我们听了娄老师上的《影子》,虽然是下午第二节课,但是课堂上孩子们能

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学习,课堂气氛非常好。

一年级学生进入校园,在教室中学习才两个多月,但一堂课下来,几乎没有发现一个孩子随意说话、随意搞闹,从头至尾,每一个孩子都以非常高昂的激情投入于学习之中,是什么牢牢地拴住了每一位孩子的心?我想,是娄老师课堂上表现出来的那投入的状态,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毫无浮华粉饰的扎实的教学过程,是“趣”字贯穿了整个课堂始终,才

使得孩子们学得如此投入。下面,我从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激发兴趣,感受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在教学《影子》这一课时,娄老师首先通过猜谜语吸引孩子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文中来,激发她们喜欢影子的情感。而且在整堂课上穿插师生互动游戏和实物操作让学生掌握方位、理解影子的特点,化

难为易,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了课文从而爱上阅读。

二、抓住重点,趣味识字。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课堂教学的重点,然而识字过程又是十分枯燥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让课堂变得更活泼,更有趣,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教学时,娄老师采用了各种方法调动孩子们的识

字兴趣。

1、让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一年级的小朋友多数都喜欢表现自己,当听见娄老师说要

选小老师的时候,大家都坐得可端正了。2、以游戏形式识字。当学到反犬旁和宝盖头的字时,娄老师出示了有这两个偏旁的字,请小朋友使这些生字宝宝找到它们的家(它们的家就是分别写有反犬旁和宝盖头的房屋)。另外娄老师还采用了夺红旗的方式使小朋友热情高涨地认读生字。

三、以“趣”学文,提纲挈领。

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一个或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教师应根据“课情”、“学情”因势利导找准切入点,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1、找出主问题。娄老师以“为什么说影子是小黑狗、好朋友呢?”这个主问题为切入点,让小朋友先通过小太阳(手电筒照人)的实践使大家理解文本并体会影子的有趣。2、家常话题,贴切自然。娄老师通过家常话题“大家有没有好朋友?大家家里有没有养过小狗?”使大家进一步体会影子的特点。3、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最后

让大家看着图画背诵课文,学生理解了意思就觉得课文很亲切,背起来也很容易了。

我想,所谓教学既是一个教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每堂课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总能

学到一些东西。我认为这堂课值得我们思考如下问题:

一、 如何保护学生发言积极性的问题

一年级的学生发言积极性较其他年级普遍较高,而且成绩好的学

生发言积极性比差生高。我想作为教师有必要给学生平等的发言权,有必要保护差生的发言积极性。在学“影”这个字时,娄老师让学生看着影子编故事,没等孩子把故事讲

完,娄老师就按着自己的设计思路把故事讲了,这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发言积极性。

二、 如何引导孩子准确并完整地回答问题

听课过程中我发现娄老师班上聪明的学生挺多,有些学生基础也比较扎实,当问到要学习的两个新偏旁反犬旁和宝盖头,被点到名的学生都回答出来了。然而学生把反犬旁的“犬”读成了第一声,我想在这里老师有必要给反犬旁的犬注上拼音,并指导学生读正确。

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如能对学生有完整回答问题的提醒会更好。

三、 如何利用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有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学生给反犬旁和宝盖头的字宝宝找家的时候一下子都找对了,这里教师再因势利导使孩子们思考反犬旁的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归类识字或许更能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发挥他们的潜能。

6.比尾巴评课稿

前两天,我在阶梯教室认真聆听了龚英老师的一节精彩的语文课——《比尾巴》。

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1、营造有趣的课堂

一年级学生好动、坐不住,上课经常会注意力不集中,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龚

英老师是这样做的:她在教学中,精心营造了谜语导入新课,小猴过河参赛,“你来发奖”,看尾巴猜动物的游戏,轻而易举地将学生带到了课堂学习中,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并使整节课充满童趣。

2、循序渐进的识字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难点。如果每节课只是单纯地要学生跟着教师读准字音,听教师来分析字形,这样,要不了多久,学生就会感到单调乏味,失去识字的兴趣。但是龚英老师并不是这样做的,在这堂课上,她由配图识字,到无图识字,再到无拼音识字,最后到小猴过河识字。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小朋友们在快乐的“开火车”认读中,在帮小猴过关卡中轻轻松松地掌握本课的生字,可谓行之有效。

3、拓展仿说,训练了孩子们的说话能力

这一环节,龚老师先出示图片,再带领学生观察图中内容,接着引导学生讲动物尾巴的特点,最后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三问三答式地说话:如谁的尾巴粗?谁的尾巴细?谁的尾巴卷起来?恐龙的尾巴粗。老鼠的尾巴细。猪的尾巴卷起来。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值得学习!

7.青蛙写诗评课稿

《青蛙写诗》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天地》中的第一课。课文是一首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小诗。文中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作诗的情景。这首诗除了承载14个生字的学习,同时还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逗

号、句号、省略号,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课堂上如果过多讲解标点符号的作用就会喧宾夺主,冲淡了本课的识字教学重点。为了兼顾识字与标点这两方面知识的教学,导入新课后,我将青蛙写的诗去掉所有的标点符号以相同的呱字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在观察中自己发现青蛙最初写的诗有什么特点,与学过的诗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通过朗读体会没有标点的诗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从而感知理解标点符号所起的作用。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有了切身的感受,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也就水到渠成,不必老师再过多讲解,巧妙自然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2、集中与分散并重,体现了生字教学的侧重点。

本课共有14个生字需要识记,如果每一个生字都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教学,就会使整个教学环节过于零散,老师教得忙乱,学生学得疲劳,耗时而低效。为了让本课的生字教学有所侧重,扎实高效,我采用了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本课只认不写的生字充分发挥学生自主互学的优势,让学生同桌之间合作读一读、认一认、考一考,然后以卡片抽测的方式检查学生自学的结果,及时订正字音,然后以开火车的形式给每个生字组词,再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总结规律,高效识字。这样设计处理就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完成会写生字的教学,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克服了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减轻了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负担,使识字教学更加轻松愉快,课堂变得短时高效。

8.雨点儿评课稿

《雨点儿》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则童话故事,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儿的对话来呈现的。课文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飘落下来的,有了雨点儿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童话美丽,雨点儿美丽,而吴老师的整堂课就像童话般的雨点儿,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也润湿了我的心,因为她构建了开放的又富有活力的课堂,学生在自

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中,和老师和文本进行充满乐趣的对话。

1、方法设计巧妙。

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根据孩子的识字规律,需反复认读,强化记忆,故采取了字、词、句整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把握教材,将教材功能凸现得最大化。如:“数、清、彩、飘、落、问、答、说”这些字都巧妙地穿插在了文本教学中,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教学思想。这符合文本特点和心理特点,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词语教学有效达成了预期目标。正应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字、词、句整合教学做到无痕。如“数、清”所在句子过渡到下一句“彩、飘、落”所在句子,教师问:“这么多的雨点从哪里来?”生答:“从云彩里来。”然后教“彩”。从“彩、飘、落”到“问、答、说”,师导入:“你们听,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说话呢,它们在说些什么?原来一个在问,一个在答。学 “问、答”。词语的每一次呈现强化了孩子对生字的记忆,呈现也非常的自然,又将文本内容用线串联了起来。

2、教学评价巧妙

教师的评价语言的设计是一种潜藏的巧妙的引导,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除了达到激励功能,更旨在使孩子从评价中找到读书的技巧和方法。学会问话是本课的重点。此环节的设计对学生有相当的吸引力,在指导的过程中为突出问话的色彩,吴老师评价:“问得多有礼貌呀!”“问得多亲切呀!”在随机评价中把问的语气、问的态度都进行了引导。再如:读课题的时候,老师这样评价孩子的朗读:“多有趣!”“多可爱!”评价中凸现了人文性。

3、语言积累上求实。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丰富语言的积累。积累语言对于积累知识、培养语感、丰富情感等都有重要意义。如学“数不清”一词时进行语言训练:你还知道什么也数不清?(星星、头发、小草等)雨点儿也很多,也数不清。这样,“数不清”一词就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技能训练上求实。

(1)注重学法指导。“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面对一年级的孩子,吴老师非常对学生学法训练。如“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读书的方法;“看谁记得最多,记得最快,记得最熟。”给学生确定学习生字的目标;“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你有什么想说?”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边读边思的习惯。

(2)优化读中感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课文也有个消化吸收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读与思的过程。如:课题的朗读指导。“雨点儿”的朗读,儿化音,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是个难点,“雨点儿”不能读成三个音节,要在“点”的后面加一个卷舌动作。注意为了突破难点,吴老师重点指导采取了这样的教学方法,“点”字拼一拼;直接读“雨点”;加上“儿”字就更好听了,读读这个好听的名字,叫它──“雨点儿”。这样的指导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

再如学习大雨点儿和小雨点的问答句。先:“这是谁问谁呢?”再:“怎么问?”“小雨点儿怎么回答?”然后换位体验:“小雨点儿。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去的地方美吗?”“都有些什么呀?”使学生从心底迸发出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再将情感释放于朗读中。最后:把美读出来。这样,层层递进,读中感悟,有效突破教学

难点,效果颇佳。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评课稿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根据这一要求,设计了以上的教学过程。

以上的教学片段,是本次口语交际课《用多大的声音》教材上的三副图片的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知道聪聪来到的地方,渗透场合的不同,其次了解聪聪的交际对象是谁,最后结合这两点,明确聪聪应该选用怎样的音量来说话,以师生演、生生演的方式来呈现。

口语交际重在交际。所以整堂课的教学,老师为学生创设了多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交际互动,落实教学目标。并且在师生、生生表演互动的过程中,进行师生、生生的评价。比如,第一幅图的教学中,两个学生表演了聪聪和小女孩的对话后,老师提问为什么聪聪对小女孩用比较轻的音量说话呢?学生答道因为这里是图书馆。老师首先肯定了这个回答,并且继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图片上有什么提示?学生开始仔细观察插图,发现墙壁上贴着一个字:静。老师顺势告诉学生,这是表示“安静”的标志,看到这个标志时,说话的音量要轻。在老师评价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达成教学目标。再比如,第三幅图片的教学,老师让学生直接上台来扮演聪聪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先让学生来评价他讲得怎么样,再来总结讲故事时声音要响亮,态度要大方、有礼貌。

面对现在社会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沟通问题等诸多欠缺交际能力的问题,口语交际已经成为现代人必须要具备的一种交际能力,它影响着一个人,甚至影响着一个

国家、社会的发展。

所以我在想怎样上好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课的评价如何针对有效地帮助落实教学目标?我觉得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结合学情,制定好这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标,并明确这堂口语交际课的评价目标。其次,口语交际重在交际互动,所以老师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创设多种交际情境,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比如这节的《用多大的声音》口语交际课中,设计了学生熟悉的医院、电影院、班级早读等情境,练习交际能力,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最后,注重口语交际课堂中的评价,评价应围绕评价要点去针对、有效地落实,不能做笼统、模糊的点评。同时,评价的主体,不能只局限在老师,而是也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形成一个师生、生生互评的课堂评价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评价的形式,可以以语言,或者奖励贴纸等多种鼓励手段进行,活跃、丰富课堂。比如这堂口语交际课中,老师有语言上的鼓励,也有“送爱心”、“智慧星”等形式,对于低段的学生而言,这样大大提高了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但是,想要把口语交际课上得更精彩,还需要老师们不断地探索和优化教学策略。

第七单元

9.明天要远足评课稿

今天下午我们听了娄老师上的《明天去远足》,虽然是下午第二节课,但是课堂上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学习,课堂气氛非常好。

本节课教师积极地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故事情境中快乐地学习,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体会成功。开课伊始,谈话导入:秋天到了,我们一般会做什么?引出有一群孩

子要去远足。那么远足前,孩子们会做什么呢?老师通过从孩子们身边的事情入手,然后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答案。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启发学生思考那个孩子为什么睡不着?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结合自己出游前的亲身体会,踊跃发言。然后老师顺势问“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跟大家说一说”。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本课教学。因为本课是一首只有3个小节的诗歌,而且生字大多集中在第一小节中,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既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了不同方式的识字方法,如,“‘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每天都有水就是‘海’”“目+垂”,等等。这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自主识字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由释题引入新课,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识字教学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自主识字,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小组合作识字,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精神,促进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在全班展示交流识字时,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给他们更多的发言与表现的机会,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建议:第一,语言表达能力虽比以前好了一点,但还有很多地方表达不够精准,需要老师重视重视再重视。平日要用心备课,教学目标要明确。在课堂中,尽量避免说废话。课后多反思。第二,课堂上老师表现的不够灵活,有些呆板。

在课堂中出现的自身问题,老师一定要努力改正,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10. 大还是小评课稿

今天听了周老师的《大还是小》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周老师激情的教学,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下面就谈谈我的感想。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发掘了个人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课堂上展示读,变“讲台”为“舞台”,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刻,从而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同时,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更给了学生自由的空间。我力求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分别用“____”“ ”等符号画出相关词句,体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教学思想,同时利用课件生动展示课文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轻松愉快地理解课文,感悟内容。

同时,本课教学中,教师有意强化了读的训练,让学生朗读了课文,朗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指名读、齐读、带着感情读,更有声情并茂的表演读。学生读得有滋有味,通过朗读,孩子们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朗读的最高境界为感情朗读。感情朗读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同时感情朗读又能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入情入境,引起学生共鸣,激发情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情感朗读。

本课教师还注意了用问题引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的学习习惯,避免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理解文意。同时注意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11.项链评课稿

上星期,听了两位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上册《项链》一课,感触较深。教学中,两位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品味、读中欣赏,使孩子们感受到浪花的可爱、大海的美丽;感受到作者对大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两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一、巧学生词,富有童趣。

金老师第一环节复习导入部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摘苹果”游戏。这一设计抓住了孩子年龄小、爱玩的特点,让他们觉得这节课又要去玩了,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充满兴趣。

陈老师的复习词语,具有规律性,依次出示四组描写海边景色的短语,朗读时,注意了“的”字读的又轻又快。相信从一年级起就开始训练,效果会很好。

二、读好叠词,体会美感。

《项链》一课,运用到叠音词:“蓝蓝的、黄黄的、小小的”,这三个叠音词使大海、沙滩、海螺和贝壳的特征更加形象,表达的意思也更加确切。两位老师在教学时,都能关注叠词,进行指导朗读。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三、学会“的”字用法,拓展积累。

《项链》一课,课后第二题就是让学生学会“的”字用法。两位老师都重视了这一训练点,抓住“金色的( )、雪白的( )、快活的( )”让学生练习说话,金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拓展:金色的油菜花、雪白的面粉等,让学生在练习中明白“的”后面搭配的词语是事物,即名词,他们在修饰事物的颜色、特点、样子等特征。

练习“又……又……”,重视语用。

《项链》一课,在第一自然段出现了“又宽又远”、“又长又软”这两个词语,这个语言训练点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增加孩子们的词汇量,能正确运用词语,金老师进行了训练,“雪白的浪花,又……又……我觉得此处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教室里的事物,比如“教室里有又细又长的什么?”“教室里还有又……又……的什么?”

通过这样的环节,对“又……又……”这一结构的词语,学生不仅已经会准确填写,而且还在不经意间学会了运用。

五、巧设板书,串起快乐。

陈老师设计的穿项链环节,有新意,趣味浓。她先让孩子们做动作:穿进去,穿出来……再奖励贝壳,黑板贴图,然后老师画线条,把孩子们贴的贝壳串连起来,展示给大家的是一条小朋友们串的项链,真有意思!

受到穿项链环节的启发,我觉得:之后,小朋友快活的脚印,那张贴图太小,可以改成:简笔画金色的沙滩,让孩子们把一个个脚印儿贴上去,串成一条娃娃给大海的金色的项链。

六、一点商榷。

教学中,我觉得金老师识记生字的方法有点单一。比较欣赏陈老师的随文识字,利用图片、字理等不同的方式将难认的字重点进行教学:如“笑”“贝”采用“古今文字的演变过程,既直观又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但最后的教学生字环节,在比较“的”和“白”书

写不同后,是否需要同桌讨论书写注意点呢?我觉得可以直接交流注意点,把讨论的时间,更多的留给孩子书写更好。

总之,在低段教学中我们要用足教材,深挖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确保写字时间、落实到位,让学生做到一课一得,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实效,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以上几点只是我的个人看法,不当之处请指正。

第八单元

12.雪地里的小画家评课稿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是一首优美的儿歌,文字既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梁老师整堂课教学流畅自然,条理清晰,她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拉进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再加上板贴“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实物展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本节课,我谈谈几点值得我学习的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梁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播放美丽的雪景图片,让学生有了直观的体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出 “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学生自然地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 。

二、生字教学 扎实有效

识字是低段语文课的一个重点,梁老师在教学生字词时,能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识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学生字“群”时运用字理识字,出示“群的古文字”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字,然后出示图片,让学生知道很多羊就叫“羊群”,很多鸟就是“鸟群”,从而学生懂得了“群”表示很多,含有聚集的意思。学生还组了“马群、鸡群” 等词语。继而又出示“群众,群唱,一群鸭子”。 运用图文结合认识“竹”和“牙”,“竹”字的教学,先出示竹叶的图片,告诉学生古人根据竹叶的样子画下了最早的“竹”字,后来经过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竹”。再有,“牙”字的教学,通过出示大象的图片,大象牙齿很长,多像“牙”的一撇。然后又用图片帮助学生“一弯月牙”和“一轮圆月”。使识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这些方法形象直观,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识特点,是他们很轻松地记住并理解了这些生字。

写字教学指导到位,这节课学写了一个新笔画横折弯钩和两个生字“几、用”,这里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将横折弯钩和竖弯钩对比进行教学,用和月进行对比,“用”比月更胖,并且中间多一竖。

三、朗读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的心灵

其次,梁老师重视朗读的训练,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以各种形式的练读,培养了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能力。初读课文时学生自由读,读给同桌听,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文中写了哪些小画家。课文的第三句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是重点,也是难点。在理解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出示的图片,让学生看清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印形状,使学生直观认识到它们的脚印像竹叶、梅花、枫叶、月牙。接着,让学生读出来,反复品读句子,在这种参与中学习朗读。之后,师生

配合读,学完课文后齐读全文。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积累语言和培养语感。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低年级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有利于激发童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练习说话,训练语言

在本课的教学中,梁老师设计了句式练习的环节,如用完整的话说说雪地里的小画家有谁?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有 ,有 ,有 ,还有 。问学生还可以怎么说呢?又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有 、 、 和 。

提点不成熟的建议:

教学课文的第三句后还可以设计说话训练比如:我会说:“叽叽叽,我是( ),我的脚印像( )等句式。这种拓展说话,让学生实施知识迁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不仅使学生逐渐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也增添了学生热爱生活,学习语文的乐趣。也可以课件出示其他小动物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会画什么?看图,学着课文中的句式 : 画 创编儿歌。

梁老师的《雪地里的小画家》这节课的教学很“扎实”和很有“语文味” ,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我想,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就应该重点抓好学生的字、词、句的学习,抓好朗读训练,让学生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正确运用所学过的汉字,努力让课堂书声琅琅,充盈着鲜活的有效的对话这才是我们所应该追寻的。

13.乌鸦喝水评课稿

识字、听说、阅读……头绪纷繁的低段语文教学,如何有机结合进行,提高语文教学质

量?王汝珉老师在《乌鸦喝水》一课的教学中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激发儿童学习兴趣。让儿童主动学习,勤思、多想、乐说,是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王老师抓住儿童思维直观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及胆大爱说的特点,利用色彩和形象十分鲜明的自制挂图,开篇就引导儿童看图观察、训练用最简炼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点出课题“乌鸦喝水”。接着用“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问题,激发儿童,让其在好奇和欲说的心态中学习课文。王老师抓住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通过表情范读代替乏味的讲解,以指导朗读。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乌鸦喝不到水时焦急不安和喝到水时轻松愉快的不同心情,读出感情色彩。同时不断变换朗读形式。整个教学过程棗识字、看图、说话、学文,教得轻松,学得主动,智力发展,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二、激励儿童质疑问难。爱因斯坦说过:“对真理的追求比真理的占有更重要。”一个人智力的后天发展,体现在能否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王老师抓住低年级儿童爱提问题这个思维发展的特点,重视儿童的质疑问难,广开言路,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由于老师的激励,儿童提出了一连串问题。其中“乌鸦不是人为什么会想办法?”“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真的会升高吗?”这两个问题很关键。王老师抓住不放,引导儿童运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讨论解决这一个问题。后一问质疑的儿童自己动手,为大家作水位升高的实验,来巧妙地解答。这时,儿童的求知欲似乎得到了满足,其实不然。王老师为进一步激励儿童质疑问难作示范,又主动提出了“石子放到瓶里,瓶里的水为什么会升高呢?你遇到这种现象吗”的问题,孩子们讨论开了,很快得出了结论。儿童的思维和语言在质疑问难与运用知识、动手实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三、综合训练培养能力。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重“文”轻“语”,重“写”轻“说”的弊端。王老师克服了这种倾向,重视对儿童说话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把说话训练与语文的各项基本功训练综合起来进行。既训练学生认真地听,边听边想;又训练学生

大胆地说,说的内容来自观察,观察了要思考。观察生活说话,就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的综合训练。说的训练又和读写训练紧密结合。为通过语言环境对形近字“渴”和“喝”进行辨析,用字义作为分化音、形相混的手段。学生在说话训练中运用了平时阅读中积累的词汇。王老师在教学中及早地把说和写联系起来,以利于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互相促进,统一发展。

阅读教学以能力为主线,进行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王老师既重视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教学,又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训练、把观察、思维、理解、表达紧密地综合起来,在培养认识事物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丰富的经验。

14.小蜗牛评课稿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

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学生已经被这个小故事吸引,被妈妈的爱吸引,被小蜗牛的韧劲吸引。尽管小蜗牛一次次空手而归,但学生能感受到小蜗牛的快乐,能感受到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教育,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

上课的老师在用自己的课堂演绎着自己对新理念的理解,诠释语文课堂诱人的魅力。我认为,她们努力做到了两点: 一、努力让课堂“实”点儿 。这节一年级的《乌鸦喝水》,王老师的字词教学环节落实的很扎实。学习字词环节,王老师能把枯燥的练习改为随文识字和分类集中识字结合起来起来,老师指导得实,学生才读得准,学得好,读书的声音也

特别好听。 二、努力让课堂“活”点儿。 王社长在评讲《小蜗牛》这节课时,先和学生聊天,一下子把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学生不论是读书,还是回答问题,都是那么投入、专注。让我明白了之所以学生那么投入,那是因为老师的投入,之所以学生那么有激情,那时因为老师有激情。从中我看到老师在努力营造一个“活”的课堂。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在这节课上,王老师带着学生扎扎实实地触摸了字词,感知了语言,探索了有限的文字背后丰富的意蕴和内涵。他没有采用什么先进的教学方法,也没有采用什么先进的组织形式,这看似平常的课堂,却交给了孩子们那么多有用的东西。一节课,我们感受到的是大气,是贵气,原来,这就是“大道至简”。 “语文课要做到真实、扎实、朴实”,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也要力求拂去那些浮华的点缀,还原语文课堂的本色,让语文课真正具有“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本节课我本着这一原则,在教学中把图画及角色朗读有效地融入到其中,使学生在美丽的图画和丰富的想象中学习知识,了解自然,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