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2019中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评价·【编者按】 一个学科之所以可以成为学科,是它具有独特和被认可的研究。全科医生的思维方式、工作环境、
面对的临床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着与其他临床医学“和而不同”的特点,需要相应的研究来为改革和实践提供依据。2015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全科医学应在“十三五”期间逐步建立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及规范化培训机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科研水平,对社区卫生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提供医疗服务外,也逐渐意识到科研的巨大助力与意义。自公布2016年和2018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评价结果后,在社区引起了强烈反响,众多社区也开始积极调整科研实践。本期“专题报道”将继续公布2019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评价,并介绍针对前两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评价结果的反馈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优化,同时对评价体系及评价结果进行了认同度地调查。期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评价的系列研究可以营造更好的科研环境,推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全面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特异性分析与优化研究
王朝昕1,于德华2* ,石建伟1,陆媛2,徐康捷3,刘茜3,金花2,杨森2,韩建军4*
【摘要】 背景 2016年与2018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评价结果公布后,在社区引起了强烈反响。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评价结果的实践与反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的动态优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 在社区调研和专家修正的基础上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特异性分析和完善,以期优化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地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研能力。方法 系统地检索国内外科研评价相关文献,参考现有国内外机构的科研评价体系,结合头脑风暴法初步优化本评价体系,并利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进行两轮评价体系的修改完善。结果 优化后的评价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了调整。结论 指标的动态优化与权重的更新调整是科学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的重点。优化后的评价体系将为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评价实践提供基础准备。
【关键词】 社区卫生中心;科研能力;评价体系;指标;优化
【中图分类号】 R 197.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503王朝昕,于德华,石建伟,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特异性分析与优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8):3401-3405.[www.chinagp.net]
WANG Z X,YU D H,SHI J W,et al.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a specificity analysis-based optimization study[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9,22(28):3401-3405.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a Specificity Analysis-based Optimization Study WANG Zhaoxin1,YU Dehu2*,SHI Jianwei1,LU Yuan2,XU Kangjie3,LIU Qian3,JIN Hua2,YANG Sen2,HAN Jianjun4*
1.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25, China2. Department of General Practice, Tongj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72, China3.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4.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Beijing 100053,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HAN Jianjun, Professor,E-mail:chinagp@vip.sina.comYU Dehua,Professor,Chief physician; E-mail: ydh1404@ sina.com
【Abstract】 Backgrou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Ranking for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in China released in 2016 and 2018 have sparked huge responses among the communities.The practice and feedback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ranking demonstrate that it is urgently to dynamically optimiz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CHCs).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CHCs based on specific analyzing the system with reference to community-based surveys and experts'
1. 200025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2. 200072上海市,同济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系 3. 200092上海市,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4.100053 北京市,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通信作者:韩建军,教授;E-mail:chinagp@vip.sina.com 于德华,教授,主任医师,E-mail:ydh1404@sina.com
·3402·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revisions,to evaluat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of CHCs more scientifically.Methods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ally reviewing the studies about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s for institutions,as well as brainstorming,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CHCs was optimized preliminarily.Then its two-level indicator system was modified and improved by using the Delphi method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Results The optimized indicator system includes 4 first-level indicators,20 second-level indicators and 41 third-level indicators.The weights of the indicators were adjusted 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Conclusion Dynamic optimization of the indicators in the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CHCs,and updating and adjusting their weights,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cientifically assess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of CHCs.The optimized system provides basis for the new round evaluation of CHCs'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Key words】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Evaluation system;Indicator;Optimization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起始于2016年,由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发起,借助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全科医学分会平台,依托同济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系和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科研团队进行研发。自2016年和2018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评价结果公布后
[1-2]
提出新的评价,通过两轮次专家问卷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地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得到最终的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评价指标体系。1.2 基于数据挖掘循证的综合评价对象筛选 我国有4万余保科研能力评价制定的科学性和全面性,需要对参与综合评价社区进行科研水平预估与初筛。2018年9—11月,研究首
表1 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
Table 1 Original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权重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限于数据收集无法实现全样本,为确
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积极调整科研实践,科研能力逐步提升,综合评价体系不断反馈优化。。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收集全国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全科专家的相关建议,结合2016年与2018年的科研能力评价过程,融合集杂志社、高校、协会学会的共同研究成果,以期得出更加动态的、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研能力指引方向。
1 2019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的反馈优化1.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优化
1.1.1 研究整体设计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
科研1.1 科研立项1.1.1 主持或参与较高级别项目(市0.111 12投入局级以上)数
1.1.2 第一负责项目数量1.1.3 参与项目数量
1.2 科研经费1.2.1 人均科研经费数额(万元)
1.2.2 科研经费配比(市局级以上项
目经费所占比例)
1.2.3 单位配套科研经费数额(万元)
1.3 科研人员1.3.1 科研人力投入(人)
1.3.2 科研人员职称(中级职称及以上)
1.3.3 科研人员学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
科研2.1 获奖成果2.1.1 获各类奖项数量0.055 56产出
2.1.2 获奖级别(市局级以上项目数量)
2.2 论文发表2.2.1 论文数量
2.2.2 核心期刊文章比例
2.3 著作2.4 专利
2.3.1 著作数量
2.3.2 参编成分(参编书籍数量)2.4.1 专利数量
0.055 560.055 560.055 560.111 110.111 110.111 12
2.5 人才培养2.5.1 进修人员数2.6 学术兼职2.6.1 学术兼职人员数科研3.1 管理人员3.1.1 科研管理人员数管理
3.2 管理经费3.2.1 有无专项管理经费
3.3 管理制度3.3.1 激励制度
3.3.2 管理措施3.3.3 信息化程度
0.055 560.055 560.111 120.111 12
台、Web of science等中外数据库对科研评价类文章进行检索分析提取新的指标,并在系统论、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原理的指引下,通过回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评价的流程特点和2016年与2018年的实践经验,结合专家头脑风暴设计调查问
卷。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全科工作10年以上的全科医生从完整性、公平性、客观性、动态性四个方面对原有指标和新指标打分,并设置主观题进行指标相关问题的收集。在此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两轮指标的修正,结合反馈意见特异性地增加文献检索分析中提取的指标,删除原有指标体系的不适用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重新进行权重的赋值。同时,对筛选出来的指标从定义解释、计算方法、资料来源等方面进行界定。
1.1.2 更新优化:指标体系的德尔菲法专家论证 本次研究
主要应用德尔菲法对客观收集的指标体系进行专业性的主观评价和筛选,从而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本研究的外延性和中国的地域差异,为使参加问卷调查的专家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选择了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地的综合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名长期从事全科医学临床及理论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经验丰富并有一定知名度的临床医师或学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而采用匿名或背对背的方式,使每一位专家独立自由地作出自己的判断。问卷回执后,将他们的意见分类统计、归纳,不带任何倾向性地将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供他们作进一步地分析判断,
先构建科研综合评价样本社区初筛数据库,从发表文章的结果变量维度,利用中文及英文数据库平台,以“社区”“社康中心”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关键词,应用数据挖掘和数据清洗的方式提炼社区科研结果要素,并对要素级别从核心、非核心、影响因子、被引次数等维度进行归类评分,从而筛选出初始社区评价样本名单,进而结合自愿参与的原则,确定最终参评样本社区。22 结果
价过程中的瓶颈,并动态优化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1 瓶颈问题分析 为了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评综合评价体系(见表1),本课题组结合2018年科研能力评价前100名中的3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填写的问卷和2016年与2018年的评价实践过程,并整合各方意见后,发现提及率最高的问题是“重视量化考核指标,缺乏衡量科研质量指标”,提及率高达86.67%。提及率第二位的问题是“缺乏实践转化维度”,提及率为80.00%,其他提及率较高的问题包括“对科研队伍以及科研人才培养关注少”“缺乏长期指标的补充”和“主要为静态评价,没有动态调整”,提及率分别为273.33%、70.00%、63.33评价体系的初步调整 在对国内外与科研评价相关的文献进.2 基于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见表2)。
行检索的基础上,结合2016年与2018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践与反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原有的“科研投入”“科研产出”“科研管理”三个一级指标后,增加了“科研效率”一级指标,以解决调查中提及率最高的“重视量化考核指标,缺乏衡量科研质量指标”和“缺乏实践转化维度”的问题,达到有效衡量科研成果质量,评价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应用的效果[3]。该一级指标下,设置两个二级指标,即“经费使用”与“成果应用”。在“经费使用”维度下,科研项目完成率是指项目成果数占项目预期成果数的比重,反映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研项目与预期计划相比的完成情况。科研经费节约率是指结题时项目余额占预计科研经费的比重,经费节约率越高,反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研效率越高。在“成果应用”维度下,科研成果应用率是指科研成果的应用数占科研成果总数的比重,也反映了科研效率的高低。其次,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越来越重视其科研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所以在“科研投入”指标下增加“学术会议及培训”指标,下设“学术会议及培训(市局级以上)参加天数(天/年)”“学术会议及培训(市局级以上)经费数额”与“单位主办或者承办市局级以上继续教育培训班数量及学时数”3个二级指标,分别从培训时间、培训经费、主办培训3个维度衡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继续教育水平。最后,为了更确切地反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文章发表实力,在“科研产出”一级指标下,将论文发表的维度进行了细化,单独列示“SCI文章发表数量”。为了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才培养水平,在二级指标“人才培养”下增加“硕、博研究生人数”三级指标,并增加“团队人才”二级指标,以反映获得科研荣誉的人才数量。并在此基础上,将“学术兼职”这一二级指标下的指标进行细化,分为“学术组织兼职人员数”“学术期刊兼职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3403·
人员数”两个三级指标,以反映社区高水平科研人才的数量(见表2针对现有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公平性、客观性、动态性加以
.33 基于德尔菲法的第一轮指标优化 第一轮专家咨询旨在)。
表2 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相关问题的提及
情况
Table 2 References of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former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问题
提及数提及率(%)重视量化考核指标,缺乏衡量科研质量指标2686.67缺乏实践转化维度
2480.00对科研队伍以及科研人才培养关注少2273.33缺乏长期指标的补充
2170.00主要为静态评价,没有动态调整
19
63.33
Table 表33 Preliminary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的初步调整
modified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科研投入1.1 科研立项
1.1.1 科研项目级别1.1.2 负责项目数量1.1.3 参与项目数量
1.2 科研经费
1.2.1 科研经费数额1.2.2 科研经费配比1.2.3 单位科研经费数额
1.3 科研人员
1.3.1 科研人力投入1.3.2 科研人员职称1.3.3 科研人员学历
1.4学术会议及培训1.4.1 学术会议及培训(市局级以
上)参加天数(天/年)
1.4.2 学术会议及培训(市局级以上)经费数额
1.4.3 单位主办或者承办市局级以上继续教育培训班数量及学时数
科研产出2.1 获奖成果2.1.1 获奖数量
2.1.2 获奖级别
2.2 论文发表
2.2.1 论文数量2.2.2 核心期刊文章比例2.2.3 SCI文章发表数量
2.3 著作2.3.1 著作数量2.3.2 参编书籍数量2.4 专利2.4.1 专利数量2.5 人才培养2.5.1 进修人员数2.5.2 硕、博研究生人数2.6 学术兼职2.6.1 学术组织兼职人员数2.6.2 学术期刊兼职人员数2.7 团队人才
2.7.1 各人才称号获得人数科研管理3.1 管理人员
3.1.1 科研管理人数3.2 管理经费3.2.1 有无专项管理经费3.3 管理制度
3.3.1 激励制度3.3.2 管理措施3.3.3 信息化程度
科研效率4.1 经费使用
4.1.1 科研项目完成率4.1.2 科研经费节约率4.2 成果应用
4.2.1 科研成果应用率
·3404·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评判,确定评价体系的基本结构。专家咨询问卷的发放采用电子邮件和现场发放相结合的方式,每轮专家咨询问卷均有详细的填写说明。第一轮共邀请50名全科领域的专家,其中正高级职称专家所占比例为90.00%,从事全科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专家占20.00%,而80.00%拥有15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对科研评价工作熟悉的专家达100.00%,第一轮问卷回收率为100%,专家配合度良好。
通过基于德尔菲法的第一轮调查,并综合各位专家的意见反馈,课题组对初步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了调整。为了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长期科研投入水平,在“科研投入”下,增加了“科研基础设施”指标,反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研设备投入以及图书资料购置投入。其次,为了反映科研成
果的转化水平,在“科研产出”下增加“研究报告及咨政建议”,用来反映被(市局级以上)人大及常委会、直属机关、党委、政府采纳和批示的成果数量。“科研成果转化收益”也被纳入“科研产出”的指标下。最后,“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管理队伍人员总数的比例(%)”加入到“管理人员”指标下,用以反映科研管理人员的构成情况(见表4)。
2.4 基于德尔菲法的第二轮指标优化 基于德尔菲法进行
第二轮专家咨询的目的是综合各位专家意见、各项指标意义和现实情况,对第一轮已经优化的指标进行再次修改完善。第二轮发回问卷50份,共收到48名专家的再次反馈,问卷回收率为96%,其中正高级职称专家所占比例为91.67%,18.75%的专家拥有10年以上相关全科工作经验,81.25%的
表4 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
Table 4 The optimized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一级指标科研投入
二级指标
1.1 科研立项
三级指标
1.1.1 主持或参与较高级别项目(市局级以上)数1.1.2 第一负责项目数量1.1.3 参与项目数量
1.2.1 科研经费数额(万元)
1.2.2 科研经费配比(市局级以上项目经费所占比例)1.2.3 单位配套科研经费数额(万元)1.3.1 科研人力投入(人)
1.3.2 科研人员职称(中级职称及以上比例)1.3.3 科研人员学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1.4.1 科研设备投入1.4.2 图书资料购置投入
1.5.1 学术会议及培训(市局级以上)参加天数(天/年)1.5.2 学术会议及培训(市局级以上)经费数额
1.5.3 单位主办或者承办市局级以上继续教育培训班数量及学时数2.1.1 获各类奖项数量
2.1.2 获奖级别(省部级级以上项目数量)2.1.3 科研获奖级别(市局级数量)2.2.1 论文数量
2.2.2 核心期刊文章比例2.2.3 SCI文章发表数量2.3.1 著作数量
2.3.2 参编成分(参编书籍数量)2.4.1 专利数量
2.5.1 被(市局级以上)人大及常委会、直属机关、党委、政府采纳批示数量2.6.1 科研成果收益2.7.1 进修人员数
2.7.2 硕、博研究生人数2.8.1 学术组织兼职人员数2.8.2 学术期刊兼职人员数2.9.1 各人才称号获得人数3.1.1 科研管理人员数
3.1.2 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数占管理队伍人员总数的比例(%)3.2.1 有无专项管理经费3.2.2 有无专项科研激励经费3.3.1 管理措施3.3.2 信息化程度3.3.3 激励和协作制度3.4.1 科研氛围自评
4.1.1 科研项目完成率=项目成果完成数/项目到期应完成成果数×100%4.1.2 科研经费节约率=结题时项目余额/科研经费总收入×100%4.2.1 科研成果应用率=成果应用数/科研成果总数×100%
权重0.016 70.016 70.016 70.016 70.016 70.016 70.016 70.016 70.016 70.025 00.025 00.016 70.016 70.016 70.009 30.009 30.009 30.009 30.009 30.009 30.013 90.013 90.027 80.027 80.027 80.013 90.013 90.013 90.013 90.027 80.031 30.031 30.031 30.031 30.020 80.020 80.020 80.062 50.062 50.062 50.125 0
1.2 科研经费
1.3 科研人员
1.4 科研基础设施1.5 学术会议及培训
科研产出2.1 获奖成果
2.2 论文发表
2.3 著作
2.4 专利
2.5研究报告与咨政建议2.6 科研成果转化收益2.7 人才培养2.8 学术兼职2.9 团队人才3.1 管理人员3.2 管理经费3.3 管理制度
科研管理
科研效率
3.4 管理机制4.1 经费使用4.2 成果应用
专家拥有15年以上全科相关工作经验。根据专家的建议,为了使评价体系更加切合现状,在众多定量指标下增加了定性指标,在“科研管理”中增加“管理机制”指标,下设“科研氛围自评”指标,由低到高赋值为0~5分,用于进行社区科研氛围的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其次,完善的激励制度是促进社区科研人员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管理经费”下增设“有无专项科研激励经费”指标。
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并且综合现实应用情况、国内外已使用的评价体系,课题组最终得出了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中包含4个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由最初的12个增加为20个,三级指标由23个增加到41个,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权重进行了调整(见表4)。3 讨论
在医疗改革重心不断向社区倾斜的政策背景下,社区开展科研项目的意义重大。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需要加大对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而科研又是提高全科医学整体实力与质量的极佳手段[4]。社区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若能充分研究社区人群健康和疾病信息,秉持科学研究的态度去解决现实问题,将极大地提高社区整体卫生服务质量。本研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需求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探讨并优化科研能力评价体系,为新一轮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实践提供基础准备。
在调整指标权重时,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重新进行权重的赋值。经过优化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内容包括科研投入、科研产出、科研管理、科研效率4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的提升均是至关重要的,缺一不可。个维度,各维度指标所占权重较为均衡,说明各维度对社区
在检索到的文献中,刘莉[5]
指出,英国的“科研卓越框架(REF)”经常被用于评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能力,评价内容以科研产出质量(65%)为主,同时重视影响(20%)和环境(15%)。本研究纳入了科研产出指标,但由于社区科研的特殊性,科研成果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与科研环境指标未考虑纳入。郭蔷等[6]建立了仅包含科研投入与科研产出两个一级指标的大型综合医院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别为0.33与0.67。顾萍等[7]设置科研投入产出、科研影响力、科研环境建设三类指标,采用赋分的方法进行权重设计,科研投入产出总分最高。徐明珏等[8]运用层次分析法提出针对科研机构的科研开发类绩效考核指标评价体系,一级指标包括科研成果、人才和团队、学生培养,其中科研成果权重最高为0.501。由此看出,不同研究的指标权重侧重点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除了呼吁进行更多相关研究外,笔者认为指标权重应当结合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社区的诉求,并且需要更完善的动态指标去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研能力,这也是将来研究的一个 方向。
综上所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的动态优化与权重的更新调整是科学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的重点。本研究构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不断完善,在验证评价体系信效度及实用性的同时,根据实际排行结果继续完善评价指标框架,以对社区科研能力的提升起到激励作用。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3405·
作者贡献:王朝昕、韩建军、于德华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刘茜、陆媛、石建伟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统计学处理、文献撰写;徐康捷对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金花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杨森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与审校。
本文无利益冲突。参考文献
[1]王朝昕,刘蕊,陆媛,等.2016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
排行榜[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7):2034-2037.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014.
WANG Z X,LIU R,LU Y,et al.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ranking for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in China (2016)[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8,21(17):2034-2037.DOI:[2]薄小杰,陆媛,刘蕊,等.10.12114/j.issn.1007-9572.20182018.0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
.014.
排行榜及展望[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7):2038-2042BO X J,LU Y,LIU R,et al.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005.
ranking for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in China (2018) and the prospect development[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8,21(17):[3]胡咏梅,段鹏阳,梁文艳2038-2042.DOI:10.12114./j.issn.效率和生产率方法在高校科研评价
1007-9572.2018.00.005.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0(3):57-72,[4]刘蕊,李乐园,石建伟,等.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全科医生科
189.DOI:10.19355/j.cnki.1671-9468.2012.03.007.研可行性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7,30(2):29-31.DOI:10.13723/j.yxysh.2017.02.009.
LIU R,LI L Y,SHI J W,et al.Feasibility discussion of community scientific research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of Yangpu district in Shanghai city[J].Medicine and Society,2017,30(2):[5]刘莉29-31..DOI:英国大学科研评价改革:从10.13723/j.yxysh.2017RAE.02.009到.REF[J].科学学与
科学技术管理,2014,35(2):39-45.
LIU L.Reform of research evaluation in UK university:from RAE to REF[J].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T.,2014,35(2):[6]郭嫱,周琪,陈家亮,等.大型综合医院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
39-45.
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9):60-62.GUO Q,ZHOU Q,CHEN J L,et al.Establishment of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large scale comprehensive hospitals[J].Chin Hosp Manag,2016,36(9):60-62.[7]顾萍,夏旭,伍雪莹,等.高校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9):94-101.DOI:10.13266/j.issn.0252-3116.2017.09.012.
GU P,XIA X,WU X Y,et al.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 universities[J].Libr Inf Serv,2017,61(9):94-101.DOI:10.13266/j.issn.0252-[8]徐明珏,赵志梅,肖剑钦,等.应用型科研机构科研绩效考核
3116.2017.09.012.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3):15-19.DOI:(收稿日期:10.3969/j.issn.20191674-04--931626;修回日期:.2018.23.0072019.
-07-03)
(本文编辑:马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