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为反复养成习惯,习惯反复形成品质,品质改变命运。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猜礼物,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能辨认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并能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但较少有机会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幼儿在辨识立体图形时确实会有一些问题,如常常把扁平的、上下两面为正方形的立体图形看作是正方体。
该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运用“猜”的方式让幼儿更多地运用语言来描述图形;通过对“礼物盒”的控制,将幼儿从关注外部特征逐渐引导到关注图形之间的关系;利用“寻找礼物”的情景,持久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该活动包含两大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找朋友,主要让幼儿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强化幼儿对于图形特征的认知。比如三棱柱,幼儿不一定会找三角形做它的朋友,也可能会找长方形做它的朋友,因为幼儿看到三棱柱的某一个侧面是长方形,这样思维就更加开阔了。第二个环节是猜礼物,这对幼儿来说是很有挑战性的,因为幼儿不仅需要知道三角形和三棱柱、长方形和长方体等的关系,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思维转换。教师可先让幼儿用一个精确的提问来让别人猜,接着让幼儿在明确玩法的基础上排除颜色特征,用图形特征来提问,然后要求幼儿不直接用立体图形的名称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平面图形的名称来提问,最后增加盒子个数,以提升猜的难度。
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语言加以表述。
2.在猜测中学习推理、提问等方法。 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并能够命名。
2.物质准备:立体图形的盒子(正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六个面全部是长方形的长方体、三棱柱);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可装在盒子里的小礼物若干,用来放置礼物的泡沫垫子;礼物盒照片(磁性)若干,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磁陛图形卡片若干。
过程:
一、游戏:找朋友 1.介绍游戏玩法。
师(在泡沫垫子上展示各种盒子):请小朋友为一个立体图形找一个平面图形做朋友,它们之间要有关系。找到朋友后,请把它们放在垫子上。
2.第一次游戏。
师:谁和谁是好朋友,它们有什么关系?(引导幼儿回答正方形和正方体是好朋友,正方体上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并将幼儿找到的平面图形在黑板上用磁性图形卡片“记录”在礼物盒照片的下面。)
3.第二次游戏。
师:一个立体图形只能有一个平面图形做朋友吗?请小朋友找一个和刚才不一样的平面图形做立体图形的朋友。(将幼儿找到的平面图形在黑板上用磁性图形卡片“记录”在礼物盒照片的下面。)
师(小结):这些几何图形中,有的立体图形可以找到一个平面图形做朋友,有的立体图形可以找到两个平面图形做朋友。
(教学建议:如果12名幼儿开展游戏,教师可提供6个平面图形、6个立体图形,其中2个正方形、2个长方形、2个三角形、1个正方体、3种不一样的长方体各一个、2个三棱柱。第一次游戏中,幼儿基本都能给立体图形找到朋友。教师可拿起这些盒子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第二次游戏前,教师可强调“要找一个不一样的图形做朋友”,引导幼儿发现“有的立体图形只能找到一个平面图形做朋友,有的立体图形可以找到两个平面图形做朋友”;在小结的同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做好记录,为之后的“猜礼物”环节做好准备。)
二、游戏:猜礼物
1.介绍游戏玩法。
师(在泡沫垫子上用雨伞挡住盒子,把礼物快速藏在其中一个盒子里):礼物就藏在这其中的一个盒子里,但你不能走上来看,也不能用手触摸盒子,只能用提问题的方法来猜,我只回答你“是”或“不是”。猜对了,礼物就归你。
2.第一、二次游戏。
师(用两个盒子,其中一个藏有礼物):你可以怎么提问呢?(引导幼儿正确提问:礼物是藏在×××的盒子里口马?)
3.第三、四次游戏。
师(用三个盒子,其中一个藏有礼物):这次请一个小朋友来藏,其他小朋友来猜。(待幼儿提问后,教师追问:“哪一个肯定不是的?”帮助幼儿学习用排除法猜礼物藏在哪里。)
师(小结):盒子上面有平面图形,只要问问上面有什么平面图形,就能猜到礼物藏在哪个盒子里了。
(教学建议:如果幼儿是第一次玩这样的游戏,那么教师可选择两个形体相同、颜色不同的盒子,以降低活动难度,待幼儿熟悉玩法之后,教师可出示相同颜色、不同形体的盒子,提出要求:“不说出盒子的形体,只问有什么图形要找朋友,这样能猜出礼物藏在哪里吗?”教师在提供盒子时,可以从各个面图形相差较大的盒子过渡到相差较小的盒子。当幼儿已能清楚地分辨这些形体的表面图形时,教师可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只提一个问题就能够猜出礼物在哪个盒子里吗?”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形体表面所具有的相同平面图形,在提高游戏挑战性的同时,帮助幼儿提升推理、概括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