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民族类图书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张广超
来源:《出版广角》2013年第10期
[摘要]少数民族视觉元素是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代表少数民族文化特质的视觉符号的总称。正确运用少数民族视觉元素是提高民族类书籍封面设计的重要保证。只有深入了解少数民族视觉元素的分类及不同视觉元素的表达功能,才能在民族类图书的封面设计中正确取舍,合理搭配组合,实现封面设计的价值。
[关键词]视觉元素;少数民族;书籍;封面设计 [作者简介]张广超,海南大学艺术学院。
民族视觉元素主要是指在进行民族性艺术设计时所应用的重要元素素材,它主要以文字、图形、器具、建筑等其他物件体现出来。少数民族视觉元素具有民族性和独特性,不同的民族视觉元素代表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是不同民族文化中的可视部分。合理地运用民族视觉元素可以提高民族类图书的封面设计质量,进而提升民族类图书的销量,传播民族文化,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一、现行民族类图书封面设计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出版体制和设计人才素质等方面的原因,民族类图书的封面设计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民族类图书的品质和市场销售。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提高民族类图书的封面设计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民族可视文化元素的缺失导致图书的标志识别性降低
民族视觉元素缺失是民族类图书封面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这方面,具有典型的是《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封面设计。这套丛书是我国最权威、影响最大的系统介绍我国各民族的大型系列丛书。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封面设计中出现民族视觉元素的缺失现象。如丛书之一《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56种民族简史的封面,以统一的淡黄色为底色,版面上只有黑色字体和褐色字体标示的书名、编写组名和出版社名,再无任何利用文字造型变化、纹样图形搭配及色彩配置来强化民族史论的内容。作为系列丛书,统一规范的考虑可以理解,但是各民族简史的主题显然为丛书的封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空间,但编者却忽视了这一点。 2.民族视觉元素的使用方法老套,缺乏创新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创新是文化之源,创新所产生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在有些民族类书籍的封面中,虽然运用了一些民族视觉元素,体现了民族特色,但多为照搬原有图形,没有拓展出符合当代需求的民族性表达的内涵和外延,缺乏创意和变化。如“藏族部落习惯法研究丛书”共有三部,即《渊源流近》《寻根理枝》《诸说求真》。该书研究的主题——藏族部落习俗,民族特色鲜明,具有诸多的封面设计创作元素可利用,遗憾的是,该书封面只在白底之上使用象征所向无敌、无坚不摧的智慧和佛性“金刚杵”的法器,再无其他创意与发挥。这种设计虽然使用了一件藏族的法器图片,但将之置于白纸之上,与底面、文字都没有任何关系,在封面文字的排列上也存在比较散乱的视觉效果。
3.不恰当的民族视觉元素的表现和运用,误导读者
在民族类书籍封面设计中,少数民族视觉元素表现不当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将体现A民族的视觉元素运用到讲述B民族文化内容的图书封面上;二是将汉民族的视觉元素用于少数民族的图书封面上;三是将体现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视觉元素用于当代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图书封面上。这三种情形的共同特点是张冠李戴,使封面图形元素与图书内容相背离,形成视觉元素运用与图书内容严重不相协调的现象。这也是对民族元素的认知不够造成的。 4.民族文化图形元素使用繁杂,影响读者的阅读欲望
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金色宝藏——西藏历史文物特展》封面封皮采用牛皮面夹铜板,封面刻有西藏特色的缠枝纹纹样,撷取西藏最常用的红、黄、蓝、白、绿5种颜色组成的经幡图形,中间以艺术化的硕大牦牛头骨造型(牦牛是藏族历史上重要的图腾崇拜物),环绕一个由藏文组合成的“朗久旺丹”图案。整个设计运用了多种藏族视觉元素来表现西藏文化的地域特征。虽然这个封面设计在业界获得好评,但笔者认为其存在设计过度的问题。该封面设计的结构层次、面积比例没有处理好,牦牛头造型和“朗久旺丹”图案过高过大,几乎占封面3/4的面积,有喧宾夺主之嫌;封面过“花”,让人炫目;书名字体过小,且被分散置于封面的四角,颜色不显眼,使人不能直观其名。不但封面设计的结构层次与书名设计不合理,封面还未列举作者、出版者等必要信息,这是封面的重大缺憾。
二、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民族类图书设计中的应用建议 1. 提高对民族类书籍封面设计的认识,给予民族类图书特殊出版资助
针对出版社普遍不重视民族类图书封面设计的现实,一方面要继续强调出版社的社会责任,使之充分认识提高民族类图书出版质量的重要社会意义与价值;另一方面,要使出版社认识到,出版质量的提高会获得更多的读者和市场份额,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国家管理部门的角度看,鉴于民族类图书的特殊社会价值及出版的特殊困难,一方面,要加强对民族类图书的出版监督管理,强化出版社的责任意识,防止书籍内容与封面发生错误,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应适当减免民族类出版社在民族类图书出版的税负,降低其出版成本,体现国家对该类图书的特殊支持,使出版社有余力增加对书籍封面设计的投入。对于出版社出版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要的民族类图书,国家还可以通过申请和严格的评审,给予特殊的出版资助,免除出版者、作者的后顾之忧。
2. 加强民族类书籍封面设计人才的培养
在少数民族类图书出版中,要设计出高水平的封面,不仅需要对书籍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要有较高的民族文化艺术素养,要有过硬的设计表现能力。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我国出版机构的美工设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对民族知识、民族文化的理解。要改变民族类图书封面设计的现状,必须下大力解决设计人员民族文化素质较低的问题。在书籍设计人员的考核招聘过程中,出版单位不仅要考虑招聘对象是否有过硬的设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设计能力,而且要对其文化素养提出特别要求。人员素质应与出版社的规模、文化特色等相适应。理想的人选不单是具有设计方面的能力,而要对其智力、知识、技术、实践经验、应聘者的兴趣、目标、精力和动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对现有的美工设计人员和新进的专业设计人员,除了要加强现代设计技术、设计运用软件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还要重点加强他们的民族知识、民族历史文化,提升他们的民族文化艺术素养。 3. 正确运用民族视觉元素
“美丽之形,尺寸之制,阴阳之数,纤妙之迹”,这是古人对构图比例在艺术作品中的美感总结。为什么市面上存在许多书籍封面低俗、单调乏味、缺少艺术意味,而有些书能多方位给读者展示一个新的视角?究其原因,除了设计者的立意构思,更重要的就是如何把这些构思元素通过一个载体来呈现给读者,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得到“美”的享受。现代设计中的形态构成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所谓形态构成,是指设计师在现代工业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满足消费者现代生活的实际需要的条件下,将各种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进行创造性的组合,从而发挥准确的视觉传达功能,给消费者以设计所需要表达的视觉心理满足。民族类图书设计可以采用这种形态构成法则,正确运用民族视觉元素,设计出新颖的封面。 4. 运用现代设计手段实现民族视觉元素的创新与恰当
2010年世博会会微,以汉字“世”为基础设计,其中暗含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象征着“你、我、他”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微——篆刻的“京”字可说是异曲同工。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肖形印)作为标志的主体图案,这在整个奥林匹克会徽设计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以古老的印信寓意有数千年诚信传统的华夏古国的庄严承诺。这些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而取得的优秀成果,为少数民族视觉元素在民族类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运用提供了重要启示。 5. 体现少数民族元素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本有艺术品位的书,不仅体现在视觉创意图形中,而且是一种多元性的美感体现,这在少数民族类书籍封面设计中更应得到充分重视。如在民族类书籍的封面设计上,纸张材料的选择可以呈现独特的风格特色。特种纸的出现丰富了书籍设计者的表现手段:或粗糙、或细腻、或轻薄、或厚重、或柔软、或坚挺等。不同种类的纸张呈现出各色各样的肌理和纹路,这些肌理和纹路会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理感受。而且每种纸张的克数不同,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截然不同,不同类型的纸张适合不同类别的书籍。如250g、350g不等的牛皮纸,具有怀旧的风格,纸张牢固,通常呈黄褐色,呈现出高尚、严谨、尊贵的气质;亚麻布、竹藤等纤维材料也可作为书籍封面的选择,会使封面触觉独特。少数民族类书籍的设计不仅仅是在视觉图形上可以与众不同,同时也可以在触觉、嗅觉等方面体现独特的民族特色,极大地丰富读者的多感官体验,把少数民族的概念更立体地传达出去。
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民族类图书设计上的运用可以大大提升民族类图书的影响力,使民族类图书在吸引读者兴趣的同时,可以增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促进不同民族之间和平友好的相处。随着时代的进步,民族文化元素在民族类图书封面设计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应不断加深和拓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