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论冯唐小说的艺术特色

2023-12-20 来源:好走旅游网
神州文学

浅论冯唐小说的艺术特色

舒跃

扬州大学

一、选材主题

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作家在日常会下意识地将现实中有意无意的信息,储存在脑海中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作的材料。小说通过不同的选材与文学加工,创作出各种不同的类型,进而体现风格各异的主题。

冯唐的小说,主要以青春为选材,其主题是为了揭示青春、成长的意义。尤以他的北京三部曲最能凸显,通过主人公秋水的成长经历揭示出作者的主题,表达一种对青春与成长哲学上的反思。

冯唐的小说从选材主题上来看,属于成长小说。总他在《万物生长》“后记”中表现出:成长是困扰他自己已久的问题。《北京,北京》的“后记”中也非常突出,三部曲虽然是松散的,但却是一个完整的由懵懂到成熟的成长历程。通过对作者观点与作品内在联系的分析,我们把三部曲归属于成长小说一类。

第一,成长的方面。故事中的主角从童年到成年。第一部《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讲述了男孩生理发育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秋水的心理成长过程广泛体现在《万物生长》和《北京,北京》两部曲。在协和医科大学读书,秋水慢慢走进正真社会中。秋水的成长体现了他对生活对社会对爱情的理解,生理心理两方面同步的成长。

第二,启悟、教育是冯唐写小说一直坚持的信念,主要体现在秋水对爱情的变化,这个变化的过程体现了秋水受到的启悟与教育。在《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一书里,朱裳是秋水梦寐以求的初恋情人,她是如此的魅力四射,令人魂牵梦绕。在《万物生长》里,秋水在大学里经历颇多:初恋为了更好的物质抛弃了他。到《北京,北京》时,结了婚的秋水回忆着自己苦读医学博士的日子。三部曲不仅叙述了秋水的成长过程,更展示了秋水心里的不断变化与成熟,启悟、教育不仅仅是外部的环境对秋水的影响,也是秋水自我启悟、教育的过程。

冯唐的小说还以婚姻为选材,主题则变成了对婚姻的反思、对人性的挖掘、对生命的追寻。冯唐的小说《女神一号》,就是冯唐小说的另类之作。

冯唐的《女神一号》最新出版,意味着冯唐对婚姻这一选材观念上的成熟。《女神一号》表面上是写清华理科男回国后的生活际遇,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涵盖一个理科生对世界的质疑与追问,包括外部的内心的,国内的国外的。

《女神一号》试图以独特的视角探求人对内外世界的质疑,解决婚姻、生活、人生的困惑。冯唐的《女神一号》与早期的作品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之处,通过田小明的步步经历来挖掘人性,诊断问题,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女神一号》不仅有冯唐对婚姻的态度和观点,还有冯唐对人性、生命的追寻,还有一些哲学上形而上学问题的探讨。

二、人物塑造

读者对人物的第一印象来自于肖像描写,冯唐最擅长使用肖像描写的方法。冯唐小说的人物肖像描写,可谓华丽精准、平白直接。冯唐华丽精准的肖像描写主要用于主角。冯唐平白直接的肖像描写通常用于小说配角,这样直接简单的方式,读者可以

2

看清配角肖像特点。《女神一号》中对万美玉的肖像描写“田小明就着话题,抬眼看了一眼万美玉的脸,真年轻,开得正水艳,葵花籽脸、杏仁眼、两腮蜜桃,最有特点的是嘴唇,很小,很厚,很硬,上嘴唇上沿儿到下嘴唇沿儿的距离大于左嘴角道右嘴角的距离。”这几句对万美玉的肖像描写,葵花籽脸、杏仁眼、两腮蜜桃等几个词语华丽而又不失精准,将万美玉的外貌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在这里不仅可以知道万美玉是一个妩媚的美女,还可以知晓万美玉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欢喜》对秋水化学李老师的肖像描写:“化学老师姓李,长的实在找人喜欢,大棉袄,后眼镜,子弹型的脑袋,上方下尖。牙齿错落有致,暗合古诗的特点—空灵,特别是有一颗门牙只剩下了半颗,让人觉得他总是在笑。”这里对李老师的肖像没有万美玉描写的华丽,更多的是朴实无华,将李老师的质朴,平白直叙地展现出来,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也是最简洁有效的人物肖像描写。

冯唐的心理描写,通过主角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来体现出人物当时的心境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女神一号》中对田小明第一次走进王府饭店的心理刻画:“他觉得自己身高缩了五厘米,饭店的工作人员都飘在半空中,脚不沾地,仿佛是集体从玉皇大帝身边下凡来的。”那时的田小明一事无成,卑微的很,对于高档的饭店都心存自卑,这也恰恰能够展现田小明骨子中的自卑,和他在一定程度上的自怨自艾。《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主人公秋水对初恋朱裳的心理描写:“我常常想,朱裳是做什么的脉管里流的是血吗?什么样的血和肉,如何参合起来,如何穿透我的鼻孔和眼睛,能给我这种强烈的感觉?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数目众多而强烈,我最后学了生物和医学,主要是想搞清这些问题,但是发现现代医学连感冒都无法预防。”少年时期的秋水对初恋的心理描写,表现出少年秋水对朱裳的青涩的情愫,懵懂与好奇。这里通过少年秋水内心困惑的描写,来探寻青春最初的模样。

读者对人物进一步了解的有效方式,是动作描写。冯唐小说的动作描写,给读者一种拍案叫绝的感觉,动作的连贯性、准确性、节奏性把握自如。这样的动作描写极具表现力,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作用很大。《万物生长》里对黄芪秋水喝酒后的撒尿动作的描写;“那是一泡好长的尿,冒出腾腾的热气,在我们周围氤氲缭绕。尿液渣到地上,在凌晨两点的春夜里显得声音嘹亮,没准顺着长安街,能传到门头沟。”这里对平常的撒尿描写,显得与众不同,这里的撒尿描写既没有任何的低俗,也没有任何的停顿,而是节奏十足,这里的尿液似乎带着青年们的桀骜不驯与愤恨不满。《北京,北京》也有对秋水辛夷几个喝酒的描写:“开始,我们还能撅着屁股,弓着腰,在喝之前热烈地碰一下杯子,一箱二十四瓶之后,我们三个各自给后背找了靠头儿,两腿叉开,上身倾斜,让膀胱和肾的物理压力最小。”这一连串喝酒的动作描写,将刚开始喝酒的状态和酒过三巡后的状态刻画的无比贴切。

冯唐小说的环境描写,最突出的是内外结合的特点。书中这样描绘秋水的外部环境,他的学校仿佛建在秦淮河边,一塌糊涂。秋水乱七八糟的外部环境也暗示着秋水的成长也是混沌

神州文学

不分、自相矛盾的。典型环境的描写都是为了文章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主题的呈现服务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秋水的外部世界的千变万化不断冲击着秋水的内在世界,固执执拗的秋水也在悄无声息的变化,秋水的内在环境也在随之变化。

三、语言特点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外壳,最为直接的载体。不同体裁的文章,语言都是尤为重要的一点。小说语言使用的优劣,往往成为小说成败的关键。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体现了清新的语言,对青春期的懵懂憧憬,稚嫩的秋水对女性只有空洞的好奇。文章对姑娘的臆断并没有花太多的笔墨,更多的是运用清新的语言来描写男孩的好奇与冲动,也借清新的语言表现出青春期相对的天真纯洁。

《万物生长》则表现出喜笑怒骂的语言特色,此时冯唐致力于小说的趣味性、深刻性、哲学性。这部小说有着地道的北京俚俗,和书中的青春情节相照应,脱离了早期的懵懂日渐开化、体会爱情的快乐和忧愁。

《北京北京》,最能突出冯唐语言的老道。冯唐出版的作品越来越多,写作的经验较之前的作品,已经完全达到了驾轻就熟的程度。这时候的年轻人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充满奋斗和欲望的内心、强壮的体魄以及梦中的姑娘。这时候的年轻人大多被现实所吞没,没有了青春期的幻想,也就被社会染上了时代的色彩。

北京味是冯唐小说语言的又一大特点。三部曲随着主人公秋水的成长,北京这个城市也在变迁,从古色古香的老北京变成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北京的变迁不仅是外部环境的变化,这系列的三部作品也蕴含着冯唐对故乡北京的情感变化。一个(上接第1页)

给后人。王羲之在本文最后说到,记录这件事的目的,是让后人看到后,会有所感悟。纵使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所有的事物都变了,人们的看法也不一,但触发人们的情感、志趣是一样的。

这也是笔者认为王羲之最智慧、最低调的地方。就好比金庸的“大闹一场,悄然离去。”一样洒脱和睿智。人的一生就好比是一个侠士,年轻的时候桀骜不驯,狂放不羁,在江湖上掀起风雨。老时虔诚低调,心怀感恩,仍不忘虚心学习。用我们90后现在的话来说,我认为,人的一生就好比一场类似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的游戏。真正的大神一定是前期猥琐发育,后期逆天改命,结束后低调离去。享受的是整个过程,而不是纠结于一个人、一件事,就因此停止或阻碍了整个进程,到最后时一直抱怨。

在笔者看来,生和死总会来,必然的事情就不必太过纠结,而那些偶然的事情,才是意义和价值。比如,你可能会去到一座城,遇到一个人,发生一件事。我知道你会去很多城,遇到很多人,发生很多事,但总有一个是非常特别的。此时你一定在回忆里搜索这样的城,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如果你还没有答案,那么只是因为它还没有到来;如果你已经有答案了,好好体味你此时的我无法用言语描述的你的情绪,是否认同这就是你活着的意义?是否认同这就是你的价值?因为这些人、事,让我的生命绚烂,让我的生活明亮,这就是我为之努力为之喜悦与悲痛的意义。

注1:意识体系在这儿指认识世界、看待世界、可以独立作出判断的知识体系.

注2:共鸣是“指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深深地被艺术作品所感动、所吸引,以至于达到忘我的境界,由此达到鉴赏主体与艺术形象之间契合一致,物我同一,物我两忘。”引自彭吉象编著的《艺术学概论》第四版,第41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注释:

《东晋风流与王羲之文学创作》.贵州师范大学① 夏先明:

2015硕士论文.第42页。

//www.② Dijion:存在——浙大一位跳楼学生遗书.https:

douban.com/note/271099044/,2013-04-11/2018-04-11

参考文献:[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413页.

[2]夏先明:东晋风流与王羲之文学创作[D].贵州师范大学2015硕士论文.第一章至第三章.

[3]刘丽娟:叹人生有限,感生命之重——《兰亭集序》教学设计.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年10期.

[4]谢义虎:死生亦大矣——略论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生死观.课外语文.2013年06期.

[5]张印德:谈《兰亭集序》中的生死观.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年08期.

[6]张忠森:生与死:一个关于生命的永恒主题——《兰亭集序》解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Z1期.

[7]Dijion:存在——浙大一位跳楼学生遗书.https://www.douban.com/note/271099044/.2013-04-11/2018-04-11

是古色古香的老北京,刚刚开始现代化城市进程,发展成一个高楼林立的世界大都市。冯唐小说都有着自身在北京的阅历,以汹涌澎湃的基调,述说着自己的北京往事。

关于语言的流氓气,王小波有,但王小波是那种文人骚客的反讽;冯唐却是带着理性色彩的荷尔蒙冲动。这得益于冯唐幼时的阅读和丰富的人生阅历,还有就是无法回避的妇产科博士求学历程,例如在《北京,北京》中对小红乳房的描写“我同样固执的认为,小红的奶是最好的,比它挺拔一些的比它短小矮钝太多,比它肥大一些的比它呆傻痴苶太多。”,这些流氓式的描写,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低俗下流,而是冯唐作为医学博士这一独特身份的文学照应。

冯唐这样的流氓气在小说语言里已是屡见不鲜,这个流氓气还透着成熟与智慧;这里的流氓气,不是极度低俗的对女性的不尊敬,而是散发着男性理性的荷尔蒙气息。

冯唐小说的诗意,也是冯唐小说的又一大特点。冯唐不但写小说,而且还写诗歌和杂文。例如《万物生长》里有这样的描写:“我的房间是一只杯子,屋里的书和窗外的江湖是杯子的雕饰。我的初恋是一颗石子,坐在我的椅子上,坐在我的杯子里。”这种极度诗意的语言在冯唐的很多小说中都有踪迹可寻,这种诗意来自作者的文化修养,来自作者的人文关照。

参考文献:[1][3][8]冯唐:《女神一号》,九州出版社2015年版。[2][7]冯唐:《欢喜》,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4]冯唐:《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卷出版公司 2010年版。

[5][10]冯唐:《万物生长》,万卷出版公司 2010年版。[6][9]冯唐:《北京北京》,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