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
作者:李晓冬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7年第07期
[摘 要] 勤工助学就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有偿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来缓解生活经济压力的途径。目前,勤工助学是在校大学生主要的社会活动方式之一,我国相关部门也一直在为经济困难的学生开放更多勤工助学的岗位。主要分析了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并提出了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措施。 [关 键 词] 勤工助学;育人;高校;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90-02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目前高校教育中部分教育费用需要学生本人来承担,对于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来说,这笔费用数额较大,他们根本无力承担,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自己的学业。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改善贫困生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够承担起学习的费用,我国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勤工助学便是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
简单来说,勤工助学就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有偿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来缓解生活经济压力的途径。目前,勤工助学是在校大学生主要的社会活动方式之一,我国相关部门也一直在为经济困难的学生开放更多勤工助学的岗位。这种方式除了能够有效解决经济问题之外,还能够实现高校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一)推动学生的思想教育
目前高校学生参与的勤工助学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校内勤工助学活动,二是校外勤工助学活动。但是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学生都可以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感受到我国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感受到大家庭中带来的温暖。同时,也可以通过劳动亲身投入社会生活中去,参与到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品质。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推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提高。 (二)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高校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可以说,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弱能够直接反映出他们的自身素质。在日常的校园教育中,学校和教师都将学生自身的教育放在了首位,这种是学校以及教师责任意识的体现。受到学校责任意识和教师责任意识的影响,大学生在进行勤工助学时,也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并为了提升工作质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笔者曾经参与过一次贫困生勤工助学的座谈会,一名学生在座谈会中表示,只有一个能够拥有较高责任意识的人,才能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优化和发展。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高责任意识的人能够迅速融入工作环境中去,被工作中的其他人所接纳,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而一个责任感不强的人,在工作中往往抱有消极的态度,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无论是对于公司还是个人的发展来说,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除了要掌握课堂中讲述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实践水平。而高校开展的勤工助学活动正是为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搭建了一个有利的平台,能够让学生在工作当中检验自己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以此了解到自己在课堂中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自己知识水平的不足之处。还能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不断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弥补目前高校中实践教学方面的缺失,解决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彻底改变过去高校教学中学生高知识、低能力的矛盾,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共同发展的要求。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目前的教育中,除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知识水平之外,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要求,也就是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认知、做事、合作和生存。在近些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将近七成的学生认为开展勤工助学的活动十分有必要,而另外的学生则认为勤工助学只是为了赚取生活费用,降低家庭经济压力,对于家庭并不困难的学生来说勤工助学可有可无。值得欣慰的是,在调查中并没有学生对勤工助学持反对意见,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对于勤工助学的看法是积极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对于那些参与过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综合能力要普遍高于没有参加过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学生会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学习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并学会应该怎样与不同性格的人进行合作和交流。另外,在勤工助学中,学生也可以通过实践来制定自己未来的就业计划,规划个人发展。因此,勤工助学的目的并非只有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还能够提升他们的综合水平。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都可以去尝试进行勤工助学活动,并且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要严格遵守责任制度,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 (五)促进学生人格完善
对于贫困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多性格孤僻、自卑,他们不愿意与其他人接触。但即使这样,他们却也承担着家庭的希望,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就业,都面临着比同龄人更大的压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学生长期处于十分焦虑的状态下,精神和人格方面相对于其他正常学生来说更容易出现问题。而勤工助学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活动体会到社会各界带来的温暖,并在劳动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自我认同感,树立起学习和工作的信心,对于释放压力,树立良好精神品质和积极生活态度都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完善措施
在目前高校教育中,勤工助学的活动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目前学生勤工助学已经不再拘泥于学校内部的岗位中了,更多学生选择到校外做家教或是打零工。但是,随着勤工助学活动的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例如在工作中缺少保障、工作质量不高等,严重影响了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一)拓展校内技术型岗位
从目前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上来看,虽然岗位数量越来越多,但大多数岗位的技术性不高,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岗位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对于大多数的高校学生来说,他们更加希望自己参与的勤工助学岗位能够与自己的专业学习有一定的联系,或是岗位工作内容能够满足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要求。例如,让摄影专业的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宣传活动、让汉语言文学的学生进入学校校刊编辑行列。而对于那些理科类喜欢进行实验的学生来说,可以让他们进入学校的实验室中工作。这种勤工助学行为的开发才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方面的需求。因此,对于学校来说,让勤工助学达到育人功能必须立足于校园之内,结合学校专业学习不断开发学生工作渠道,拓展校内技术型岗位。 (二)加大勤工助学宣传力度
虽然目前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意识到勤工助学活动对自己的重要意义,但是真正能够在学校学习期间参与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并没有多少。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学生对申请勤工助学的方式并不是十分了解,他们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去获得招聘信息,找到勤工助学的工作。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加大对勤工助学活动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在学校的宣传栏和官网中定期为学生发布勤工助学工作岗位的招聘信息,让学生了解应聘的途径。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例如微信、QQ群或是校园论坛的方式及时进行宣传。为了避免学生对平台关注度不足的问题,两种宣传方式应该同时进行,加大宣传力度,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及时获取消息,为实现勤工助学育人目的打下基础。 (三)提高学生自我安全意识
为了追求更高的回报,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安全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学生被骗或是受到人身伤害的案件屡次发生,严重影响了校园安全。因此,高校在鼓励学生进行勤工助学活动时,还要定期开展知识讲座,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在班级活动中,教师也要定期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作意识,擦亮自己的眼睛,避免盲目追逐高回报而出现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在校外参与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来说,学校更是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四)完善勤工助学制度保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目前勤工助学的岗位中,大多数岗位都没有对学生的保障权益,甚至是对于学生自身来说,他们都不清楚大学生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应该受到哪些方面的权益保障。这一现象说明了目前我国无论是社会、学校或是学生自身都对勤工俭学的了解和认识不高。目前,我国勤工助学的行业范围很广,学生在工作中分布于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层次中。为了保证勤工助学学生应有的利益,学校必须组建专门的部门,建立完善的制度,为学生提供最为专业的就业信息。同时,在学生应有的权益受到伤害时,勤工助学部门也要及时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法律援助,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五)将“输血式”转为“造血式”
拓展学校内部的勤工助学岗位是过去高校在促进学生勤工助学活动中的唯一方式。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尽可能多地解决贫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但是由于工作内容普遍简单,没有专业技术的融入,无法达到真正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贫困生的就业问题。因此,在目前的勤工助学活动中,除了扩展工作岗位之外,高校还应该改变策略,将过去“输血式”的方式转变为“造血式”的方式,开展一系列的就业讲座,提升他们的结业技能,例如开展英语培训讲座、就业知识讲座等,通过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来达到促进他们就业的目的。 高校的勤工助学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经济上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综合素养,实现我国高校育人的重要目标。因此,勤工助学在我国教育行业甚至是整个社会中都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对于高校来说,必须重视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通过有效的措施改变目前工作中的不足,完善勤工助学体系的建设,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潘冬荣.实现高校研究生社团育人功能的途径:构建学习型社团[J].法制与社会,2016(5).
[2]刘华政.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研究:以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为视角[J].大学教育,2015(5).
[3]李守远.从一名大学生的成长蜕变看高校勤工助学的功能[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3).
[4]杨爱民.“资助”与“育人”结合构建新型助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5(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