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二册第7课 给公园披上“银装”

2020-11-14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市编教材第二册第7课内容,在前一课的操作基础上,主要来学会图片的修改操作。其主要任务是:将公园披上美丽的“银装”,从春天变换到冬天的公园效果。用暗色调、冷色调来表现冬天的色彩。两幅图的对比,更能体现画画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颜色的自定义编辑、用“像皮”、“刷子”、“填充”工具修改图片、会文字工具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讨论,尝试操作,教师演示,学生作品展示等方法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颜色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

学会“中文字工具”的使用。 四、课前准备与课时

师准备春、冬两幅图(BMP格式)、P26图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师:请观察这两张图,发现了什么?(季节的变化)春天与冬天有什么特点?区别在哪里?

生:季节的变化,春天颜色比较亮,比较暖和;冬天颜色比较暗,比较阴冷。 今天我们一起来给公园披上“银装”,制作一张冬天的公园图。 (二)对作品的构思

师:如果请你也来变化这张图,如何变?(提示:先变什么,后变什么?) 生:先变化景物,有些景物可以去掉。 生:后变化颜色。

(对,我们先把主要的景物进行一些调整。然后再进行颜色的修改。) 1.擦除图片

可以用“橡皮”,也可以用选取工具,按“删除”键,也可以在“编辑”菜单中选择“清除选定内容”。学生调整图上的内容。(冬天的景物有些是不存在的。)

2.变化颜色

通过“编辑颜色”给天空、草地、树木、河流、亭台等图片着上“冬天的色彩”。

[此环节,可以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学会如何操作,然后再进行自我创作。] 发现学生对于颜色的选择,拿捏不准。这时需要老师指导,比如在演示讲解中,要把握好颜色的灰度值越强,颜色就比较深,比较阴冷。示范“绿”色的变化,让学生在感受中体验颜色的变化。 (三)制作公园雪景

用“刷子”、“喷枪”等工具制作“雪花”。 (体验冬天的感觉)

发现学生用雪景在装扮时,很有创意,其实孩子的创意还是无限的,老师要引导好才行。

(四)、添加主题

学习“文字工具栏”的使用:

选择“文字”工具,在画纸上拉一个范围;然后选择字的颜色与字体、字号,输入文字,并将文字背景透明,修饰好。

此环节,发现学生有点来不及,所以在以后的课上再进行强化才行。 (五)、课后反思(2011.5.31 第三节303班,常态课教学)

在“擦除图片”这一环节中,竟然忘了用选择工具进行清除,其实班上的徐恩恺同学已经跟我提起,只是自己未想到而已。这一点,以后要注意,要注意课堂的生成内容。在制作公园雪景时,可以大胆的让学生制作公园里冬天的景物,如雪人、雪景,这样层次快的学生,就可以制作出个性的作品,这样效果会更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