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龙聚山庄村支部书记事迹

2023-01-24 来源:好走旅游网


奋发图强 聚心创业

――龙聚山庄新村独臂支书赵凤利

赵凤利,1960年生于北京市延庆县小鲁庄村,从小家境贫寒,父母都是贫苦农民。16岁那年因一次意外的爆炸事故失去右手。突如其来的身残和来自名方面的世俗偏见也曾使他一度的悲观和沉沦,面对现实,面对生存,面对未来,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但他决定活下去,并活出个样子来。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残疾而宽待自己,他干的都是令常人难以想象的体力活。

靠了在百般困苦中求生的愿望,靠了历久弥坚的抗争力,靠了一种超常的耐力,赵凤利活下来、站起来、浮上来——在这个过程中,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

1988年,赵凤利已成了本村的冒尖户,而那时,他所在的小鲁庄村却到了崩溃的边缘上,拖欠外债5万多;因交不起电费,被电管站停电停水,村民晚上只能点蜡烛照明,全村一片漆黑;喝水要到附近村庄去挑,受苦受累先不说,还要遭人家白眼,那滋味甭提有多难受啦!群众怨声载道,人心涣散,各项工作陷入瘫痪状态,村干部也无心恋战,三年连续换了五任村支书,其中有两任还是外村人但任的。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凤利临危受命,一只手成了一把手,一个残疾人扶着一个残疾村开始了一轮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可村里没钱没物,摆在他前面的是一堆烂摊子。而这些困难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启动工作,他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见议,集思广益,针对本村的实际,制定了\"

1

借110国道,南抓工富,北搞果牧,头一二年保稳定,三四年抓起步,八九年奔富路\"发展思路,使全村的干部群众看到了发展至富的曙光。

他先从村民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他身先士卒,带头集资两万元,整修了机井和自来水地下管道,计村民重新吃上了清洁的自来水;并积及与各有关部门协调,恢复照明用电,村民为此拍手称快。当村务基本稳定下来后,赵凤利琢磨的就是怎样让村民脱贫至富。赵凤利还组织全村剩余劳动力组建工程队,他领着大伙儿出延庆,到北京揽建设工程,搞山林绿化,修渠筑路。

1999年4月,县政府召开新农村建设动员会,对全县的新农村现代化建设提出了要求。早就有想法和准备的赵风利,参加会议后的第二天,就向县政府的主管领导汇报了新农村建设的构想,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小鲁庄村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加之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经过多方努力,新村规划在2000年3月得到县城乡规划委员会的批准,并作为市级新村建设的试点之一,享受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

新农村规划用地600亩,由200亩旧村庄和400亩荒坡地组成,规划公寓住宅20幢600套,别墅300套,外加产权酒店、会所、老年之家合计共入住1000户的规模,计划总投资3.2亿元。2000年4月16日,新农村(定名为“龙聚山庄”)正式破土动工。平整土地,辅路埋管,赵凤利把村集体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借鸡生蛋,滚动发展,启动总投资上亿元的新农村建设。截至到2004年5月,20幢住宅楼拔地而起,160幢庭院别墅破土而出,村委会办公楼,液化站,锅炉房,温泉井等配套设施正式投入使用。今年春季,赵凤利投资300余万,绿化山庄600余亩,植树6万余颗。夕日寸草不

2

长的荒坡地如今丛林掩荫,村民住进了宽敞的楼房,也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京城人在山庄安家。

为减轻村民负担,实施一系列福利保障制度,包括龙聚山庄管理制度、干部退休制度、老人养老福利制度等。对所有60岁以上单身老人可以在新建的老年活动中心免费吃住养老,60岁以上的老年夫妇免费住楼,免交取暖费。新村在建设过程中追求村民利益最大化,引导村民康居消费,从山庄建设实际出发,根据村民住宅情况,制定各种补偿办法,鼓励村民适度超前消费,现在有一部分村民已安置完毕。

龙聚山庄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带来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无可估量的。新村成为了当地的政治文化的中心,辐射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解决村民就业,解放了村民的思想。

在赵凤利的带领下,龙聚山庄一年上一个台阶。到2003年底,全村拥有固定资产8600万,年收入2252万元,人均年收入12600元,一个昔日有名的穷村、乱村,现在一跃成为延庆县名列前茅的富裕村。

赵凤利因为业绩突出,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市自强模范,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而面对众多荣誉,赵凤利感到无限自豪,为了不辜负村民的重托,他不曾想过止步,不曾想过退却,不曾想过享乐,为了党和人民给予的崇高荣誉,他愿用辛勤的汗水谱写出更加辉煌的业绩,他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