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5341长寿歌及其译文_唐朝孙思邈_长寿养生必看190402

2020-03-28 来源:好走旅游网
长寿歌

唐朝孙思邈

《长寿歌》:“清晨一盘粥,夜饭莫敦促;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大寒与大热,切莫贪色欲;坐卧莫当风,濒于暖处浴;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再三防夜醉,第一戒神嗔;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天休论命,修行在各人。”

《长寿歌》译文:早餐宜清淡,吃粥一碗,晚饭要吃少,不紧不慢,轻松典雅;早晨起床后,要鼓漱吞津,将唾液缓缓咽下,叩齿36次,凝神静气,勿急勿躁;大热与大寒气节,不要贪恋色欲,应减少房事;不要迎风坐卧,应避免冷风直吹,以防伤风,多采取暖浴(温水、温泉、日光浴等)的方式,沐浴全身,舒筋活络;饭后稍息,然后适当散步,并用手按摩腹部以助消化;晚餐应少喝烈酒,更不能喝醉,要力戒暴怒,避免伤神;注意调心安神,陶冶性情,保持心平气和,真气长存;一个人寿命的长短,不是命中注定,而在于个人善加修行。

孙思邈活到102岁,父母遗传固然重要,但善于养生修行更是其长寿要诀,值得一学。 孙思邈(约公元581——682年),享年102岁,是我国隋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一生以悬壶济世为业,被尊为“药王”。“药王”注重“修身养性”,在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多处专论“养性”。其流传于世的“卫生歌”、“养生铭”、“摄养论”、“长寿歌”等脍炙人口,为历朝历代养生者所喜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