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
活动一 活动内容 我爱幼儿园 活动目标
一、使幼儿熟悉本班的老师和基本设施。
二、教育幼儿热爱班级、热爱老师和小朋友,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活动重点
熟悉本班的老师和基本设施。 活动过程
一、向幼儿介绍幼儿园和本班的名称,认识本班老师。 ㈠你们知道我们幼儿园的名字吗?你们在哪个班学习? ㈡一教师在教室外敲门,大家问:“谁呀?请进来。”“小朋友谁来了?”大家一起说:“老师好!”老师:“小朋友好,你们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真是好孩子。”老师跟小朋友说再见。小朋友:“老师再见!”
以此方式,认识其他老师。
二、参观本班的盥洗室、寝室、活动室,介绍它们的用途。 ㈠参观室内环境。
㈡“小娃娃要上厕所了,怎么办?要睡觉了怎么办?想玩游戏呢?”巩固对各室的认识。
三、活动延伸
参观户外游戏场,认识几种大型玩具的名称、玩法,组织幼儿玩耍注意安全。
活动反思 幼儿渐渐熟悉了本班幼儿,并认识课活动场地,能高高兴兴来上幼儿园。
活动二 活动内容
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一、学会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好!××再见!”。 二、激发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愿望。 活动重点
学会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好!××再见!”。 活动准备
幼儿园背景图,小兔、小鸭、小猫活动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幼儿园背景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知道幼儿园开学了,小朋友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二、出示小兔图片:“妈妈送谁上幼儿园?它是怎样上幼儿园的?看见老师和小朋友,它说了什么?它跟妈妈说什么了?”(幼儿观察图片,根据已有经验回答问题。)
我们跟小兔学一学,体验高兴的情绪,学说:“××好!××再见!”。
三、小鸭、小猫也来上幼儿园,它们也和小兔一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还很有礼貌。我们也来学学小猫、小鸭上幼儿园的样子,好吗?
四、表扬上幼儿园不哭闹的小朋友,鼓励幼儿高高兴兴上幼
儿园。
五、活动延伸
表演故事《上幼儿园》
㈠教师讲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㈡让幼儿选择角色,戴上头饰,表演故事。教师讲述情节,幼儿模仿动作、表情、对话。
活动反思:小朋友会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高高兴兴来上幼儿园,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三 活动内容 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目标
一、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 二、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活动重点
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 活动准备
提供若干组成对的安全行为与危险动作的图片如:“用树枝打闹”、 “挥动小刀”等。提供若干个安全品或危险物的实物与卡片,如:空药瓶、尖锐物等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分组感知讨论,引起幼儿对安全问题的重视。 ㈠出示幼儿户外活动时的图片。提问:图上有谁?他们在玩什么?你觉得他们这样玩好吗?也许会发生什么事?(会摔跤、
会打痛、会从玩具架上掉下来等等。)那你觉得应该怎么玩,小朋友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幼儿大胆交流)
㈡帮助幼儿整理生活经验,了解避免危险的方法:不到危险的地方去(如马路上、湖边);不玩危险物(如鞭炮、玻璃);正确使用玩具、工具(如剪刀);不追逐打闹等。
二、寻找教室里不安全的因素
㈠师:刚才,我们看的是小朋友在外面活动时的不安全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的教室里、盥洗室、寝室里都有许多不安全的地方,如教室里的黑板、桌椅等,装水的桶等等,如果我们不小心,就会被碰伤、烫伤。
㈡让小朋友自己去寻找教室里有什么地方是不安全的。 ㈢找到不安全的地方后,为不安全的地方贴上红色警告标记,提醒孩子注意。
三、活动结束
幼儿集体或分组操作实践,利用日常生活或创设特定情景,让幼儿学习保护自己身体安全的行为。
小心关门: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猫为什么会哇哇大哭?”“应该如何地小心关门或开门?”并请个别幼儿示范。
活动反思:小朋友知道了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怎样做的。那些事情是不该做的。
活动四 活动内容 爱清洁讲卫生 活动目标
一、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二、培养幼儿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活动重点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准备
关于洗手顺序的图片,肥皂,每人一条毛巾。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引出课题。
㈠教师:“请小朋友们伸出小手比一比,看看谁的小手最干净。 ㈡如果小手脏了怎么办?”(引导幼儿说出小手脏了应该去洗手)
㈢你会洗手吗?谁能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洗手?”(请个别幼儿讲讲,也可以让幼儿小组讨论后再回答,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师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㈠教师出示关于洗手的操作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画。教师和幼儿一起边看边说。使幼儿掌握洗手的顺序和方法。
㈡教师总结正确的洗手方法:卷袖子——湿手——擦肥皂——搓手——冲洗干净——毛巾擦干——放下衣袖
三、教师示范
教师将准备好的一盆水端来,让幼儿说出洗手的顺序,然后
一步步的根据这个顺序洗手,让幼儿更真切的感受到小手是这样洗的。
四、教师提问:“除了手脏时要洗手,还有什么时候要洗手?”(启发幼儿说出:饭前,便后,吃东西前要洗手。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五、活动延伸
㈠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都知道了洗小手的方法了,让我们一起去将我们的小手洗干净吧!
㈡将幼儿带入盥洗室,组织幼儿练习洗手。
活动反思:小朋友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了饭前便后要洗手的良好习惯。
活动内容:我会自己上厕所 活动目标:
一、教幼儿学习自己上厕所,并学会大小便的方法。 二、使幼儿明白想大小便时就去上厕所,不用把大小便弄在身上。
三、知道当厕所人多时要排队,不争抢,注意安全。 活动重点:学习自己上厕所,并学会大小便的方法。 活动难点:幼儿能正确的,排队上厕所。 活动准备:男女玩具娃娃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男女玩具娃娃,并以娃娃的口吻告诉幼儿,他们想大小便。
㈠向幼儿介绍男孩大小便的方法。
㈡向幼儿介绍女孩大小便的方法。
㈢强调男孩女孩小便的不同姿势,以及女孩大小便后用纸要从前向后擦。
二、教师带幼儿认识大小便的地方,让幼儿知道如何使用。 ㈠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参观班级厕所。让幼儿知道厕所那是大小便的地方。
㈡分别请男孩子和女孩子上厕所,并提出入厕的要求。 三、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入厕的注意事宜。
㈠玩游戏时想小便怎么办?吃饭时想小便怎么办?集体活动时想小便怎么办?厕所里人多怎么办?小便急怎么办?(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㈡教师小结:厕所里人多时不争先,不拥挤,依先后顺序小便。小便急时,可与其他幼儿协商,让自己先用厕所。
四、活动延伸
在幼儿需要大小便时,教师应注意观察,有问题及时提醒,并告诉幼儿有困难一定请老师帮忙。
活动反思:幼儿学会了上厕所的方法,养成了上厕所的良好习惯。
活动内容:我会自己睡觉 活动目标:
一、让幼儿知道睡眠的正确姿势。即:不趴着睡,不蒙头睡。 二、让幼儿知道鞋子衣服应放的地方。
活动重点:知道睡眠的正确姿势,能安静入睡。 活动准备:请一名大班幼儿做好表演准备。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引出主题。 ㈠小朋友,你会自己睡觉吗? ㈡睡觉的正确姿势是什么样子的? ㈢睡觉时应遵守哪些规矩? 二、请大班的幼儿进行示范
㈠今天,我们请大班的大姐姐给我们示范怎样睡觉。 ㈡教师在一旁边看边解释:鞋子脱掉放好,脱掉的衣服放整齐,盖好被子,闭上眼睛。
三、请个别幼儿示范
㈠谁能像那位大姐姐一样给大家表演? ㈡请全体幼儿练习,教师观察指导。 四、教师小结
㈠睡觉前应把衣服、鞋子放好。 ㈡不说话,安静入睡。
㈢不蒙头、不趴着睡,不玩玩具。 五、活动延伸
如果有吮吸手指,咬衣角、被角的幼儿,教师应个别交谈,及时纠正。
活动反思:通过活动小朋友知道睡眠的正确姿势。即:不趴着睡,不蒙头睡。知道鞋子衣服应放的地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