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常见的材料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教室或家里的物品,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初步认识常见材料。
2、举例说出常见材料玻璃、陶瓷、石材、布料、木材、纸张、金属等等,能观察并描述常见材料的基本特点。
3、认识到一种物品可以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材料组成,因此我们的生活才如此方便。
4、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相互交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物品,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了解这些材料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在初步认识各种材料的基础上学会辨认材料,了解常见材料的基本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一些常见物品的图片、各种文具袋及文具、鞋子、活动手册、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家中的物品,看一看这些物品分别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初步认识常见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第一单元篇头的一首小诗: 什么软,什么硬?什么重,什么轻? 什么不怕水?什么不透明?
什么容易碎?什么有弹性? 经常辨一辨,感官更灵敏。
2、学生自由读一读这首小诗,并想一想这首小诗中的问题,全班交流。 3、同学们:我们刚才讨论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软,有的硬,有的不怕水,有的不透明.....那为什么不同 的东西会有不同的特点呢?因为他们都是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而成的。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二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一
1
他们是用什么做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一认识常见材料。
4、板书课题: 1、 认识常见材料 二、观察身边的常见材料
1、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照片。
1、出示教材第四页的图片,引导:同学们,这是老师家的客厅,你们看老师家的客厅漂亮吗? (漂亮) 老师家的客厅里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是由什么材料做起来的呢?
2、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客厅里有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分别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同学们的眼睛真尖啊!老师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被大家看出来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又是用什么材料做起来的?
5、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说一说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6、教师指导并评价,对于学生的错误概念加以纠正。 三、辨认归类材料
1、教师引导:听了刚才大家的发言,老师发现大家了解的东西还真不少,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一给材料宝宝找自己的家。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老师出示八种材料,看谁能够又快又准的给这些材料找到自己的家。
3、游戏开始,老师分别出示陶瓷、纸、塑料、金属、布料、石材、玻璃、木材等八种材料。指一名学生上台分别把这八种材料放到相应的盒子里面,其他同学认真看一看,看他放的准不准。
4、分小组做游戏,小组内每个学生轮流来给材料宝宝找家,一个同学做完之后,把材料重新混乱,下一位同学接着寻找,让学生在不断的识别中进一步熟悉材料特点。教师巡视,了 解学生游戏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 5、引导学生辨别金属
教师出示铜勺、铁锅、铝罐、菜刀等常用金属物品,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说一说这些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同学们,铜铁、铝、不锈钢这些都是金属。金属也分好多种,在众多的金属中,人们常用的金属是铁。大家知道铁跟其他的金属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讨论交流,想一想该怎样区分铁和其他的金属?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对学生说的方法可以加以验证。如果学生没有好的说法,则直接教给学生。
四、观察文具袋和文具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1、学生先观察自己的,把观察结果说给同桌听。
2、观察同桌的,说给对方听,看自己说的是否和对方说的一致,以此来具体认识笔袋、铅笔盒以及里面文具的组成材料。 3、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中的记录图。 五、观察鞋子的组成材料
1、学生观察书中白色帆布鞋各个部分的组成材料。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可以反向提问:“加入不用这种材料会怎样?”
3、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中对应内容。 六、课堂小结
生活的物品种类繁多,其组成材料会根据其用途进行适当选择,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明辨材料。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3
2、各种各样的杯子
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带来的杯子,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同一种物品,说说各种材料的简单特点。
2、观察并描述保温杯各部分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从而意识到利用不同材料的特点及其作用。
3、观察并描述不同材料的杯子,发现不同材料有着不同特点,并学习针对不同材料的特点提出简单的问题。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规则进行合作研究学习。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材料的简单特点及作用,并对不同材料的特点,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进一步认识材料的基本特点,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可以组合在一起,利用各种材料的优点设计一个产品。
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杯子、保温杯、活动手册、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观察各种各样的杯子,看一-看这些杯子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这些材料各有什么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只玻璃杯,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做的?它有什么特点?
2、学生说一说玻璃杯的制作材料及特点。
3、教师引导:同学们,除了玻璃杯之外,大家还见过哪些杯子呢?他们分别又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又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各种各样的杯子。
4、揭示课题: 2、各种各样的杯子 二、识别各种杯子的材料
1、教师依次出示各种各样的杯子图片,引导学生抢答,说一-说这些杯子分别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看谁说的又快又准。
4
2、开始抢答游戏。预设:
玻璃杯一玻璃。透明好看、健康安全、表面光滑,容易清洗。 木头杯子一木头。倒开水不烫手。
不锈钢杯一不锈钢。坚固耐用,防锈防腐蚀、传热导热快。 搪瓷杯一掂瓷。易携带、易清洗、不易生锈。 塑料杯一塑料。造型多变、颜色鲜艳、不怕摔打。 陶瓷杯一陶瓷。花纹漂亮、手感好。 一次性纸杯一纸。方便、快捷、便宜。
3、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杯子是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进一步认识各种材料的基本特点。 二、利用各种方法观察不同材料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刚才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杯子,知道了这些杯子分别由什么材料制成。大家知道这些由不同材料制作而成的杯子,分别有什么特点吗?下面我们就来探究探究。
2、学生分小组活动,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杯子拿出来,聚在一起。然后同小组的同学相互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去分辨杯子的特点,再用讨论的方法来验证一下,了解这些杯子的材料各有什么特点。
3、教师巡视,提示学生可以借助课本上的看一看、掂一掂、摸一摸、捏一捏等方法来辨别这些材料的特点,引导学生把自己交流的结论写下来,完成表格。
比较方法 比较的杯子 得出的结论
4、全班讨论交流实验的结论,完成表格,并指几名学生当众演示演示自己的方法。
5、教师相机引导,对于学生表述不到位的可以适当的指点,引导学生概括出各种材料的不同特点。
5
四、观察交流保温杯的材料
1、同学们,在各种各样的杯子中,有一种特殊的杯子不可忽视,那就是保温杯。 2、教师出示保温杯,引导学生说一说保温杯的特点。学生交流:保温杯最大的特点就是保温。
3、教师继续引导:保温杯为什么具有保温的特点?引导学生继续观察保温杯,找出保温杯不同部分的材料。引导学生懂得:集中各种材料的优点,才能做出让人们满意的物品。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水杯。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3、神奇的新材料
教学目标:
1、能观察并描述荷叶表面的特点,发现荷叶表面不容易沾水滴或尘埃颗粒。 2、做蜡烛黑上滚水滴的实验,发现蜡烛黑不沾水不占灰的神奇特点,了解水滴在荷叶上和蜡烛黑上滚动时的相同之处。
3、了解各种新材料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与热爱。
4、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了解荷叶和蜡烛黑不沾水不沾灰的神奇特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完成在荷叶和蜡烛黑上滚水商的实验并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荷叶、粉笔灰、水、滴管、蜡烛、纸杯、活动手册、课件等。
6
预习要求:
观察荷叶,了解荷叶的特点;收集资料,了解-一些新型材料及其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视频:夏天,外面下大雨,衣服、被子、泥土等都湿了,可是荷叶却没有被打湿。
2、教师引导:同学们,这个视频中,大雨把衣服、泥土等很多东西都打湿了,可是荷叶却没有被打湿。荷叶不仅不能被水打湿,而且出淤泥而不染,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学生摇头,表示不知道。
4、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能知道问题的答案了。 5、揭示课题: 3、神奇的新材料 二、观察荷叶表面特点
1、教师出示一张荷叶,引导: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一张荷叶,下面老师在这张荷叶上滴一滴水,大家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教师在荷叶上滴1到2滴水,并轻轻晃动水滴。学生看一看,然后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预设:我看到了水滴像一颗珍珠一样在荷叶上滚来滚去。 2、学生同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做一做荷叶上滚水滴的小实验。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塑料滴管。
3、教师再引导学生在荷叶上撒上一点粉笔灰,让水滴在粉笔灰上滚来滚去,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同小组合作进行,边做实验边观察水滴在粉笔灰上滚来滚去,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4、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荷叶表面的特点,发现荷叶表面不容易沾水滴或者尘埃颗粒。
5、过渡:不仅荷叶有这样神奇的特点,我们另外一样物质,也有这样神奇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做一做蜡烛黑上滚水滴的实验,看看有什么发现。 三、做蜡烛黑上滚水滴的实验
7
1、教师出示材料:纸杯、水、蜡烛、打火机、粉笔灰,并讲一讲这些材料的作用。 2、教师出示课本在蜡烛黑上滚水滴的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本次实验的步骤。
3、教师强调实验的要领:
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使用蜡蚀熏纸杯底部的时候,要把纸杯放在蜡烛火焰上方1厘米处,让蜡烛烟熏杯底,不能离得太远,也不能离得太近。
用蜡烛熏杯底的时候,杯子里要有少量的水,以防止把纸杯点燃。 4、学生分小组活动,同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这个实验。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的要领,并且引导学生注意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我们提出来的问题,然后完成实验记录。
5、实验结束之后,全班交流讨论实验的现象及实验的结论。 6、讨论交流:水滴在荷叶,上和蜡烛黑灰上滚动时有什么相同之处?
7、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两个实验以及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蜡烛黑跟荷叶一样,同样也有不沾水不沾灰的神奇特点。 四、各种各样的新材料
1、教师引导:同学们,荷叶为什么不沾水不沾灰呢?蜡烛黑为什么也不沾水不沾黑呢?人们通过研究发现,荷叶的表面和蜡烛黑的表面有一样相同的东西,正是这种神奇的材料,让荷叶和蜡烛黑有了不沾水不沾灰的神奇特点。人们根据荷叶和蜡烛黑的这一神奇特点,发明出了很多的新型材料。
2、学生看一看第10页的几幅插图,并读一读上面的两段文字。 3、教师根据教参中的背景材料,对书本中的图片进行补充。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8
第二单元玩磁铁
4、磁铁的吸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和玩磁铁的活动,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知道磁力可以传递。
2、通过交流,知道磁铁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 3、能利用磁铁的本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4、在玩的活动中感受科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知道磁力可以传递, 磁铁能够隔空隔物吸铁。
教学准备:各种形状的磁铁,剪刀、回形针、夹子、钥匙等各种金属物品、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通过玩磁铁,初步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特点:通过观察,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本单元篇头的小诗:
小磁铁,好神奇,全身上下有磁力。
能吸铁来能吸镍,隔空抓物没问题。 大小方圆虽不一,南北两极最有力。 处处都有他踪迹,看你有无好眼力。
2、学生自由朗读小诗,了解小诗的内容,知道磁铁的一-些特点。
3、教师引导:同学们,这首小诗向我们初步介绍了一些磁铁的特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第二单元一玩磁铁, 系统的研究有关磁铁的性质和作用。这一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一磁铁的吸力。 4、揭示课题: 4、磁铁的吸力 二、用磁铁吸金属材料
1、教师引导:我们大家都知道磁铁能吸引金属材料,那么金属做的物品都能被磁
9
铁吸引起来吗?
引导学生预测,有的学生说能,有的学生说不能。
2、教师引导: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看一看是不是金属做的物品都能被 磁铁吸引起来。
3、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金属物品,学生也可以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各种金属物品拿出来验证验证。
4、通过验证,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磁铁不仅可以吸铁, 还可以吸镍。 5、教师相机介绍镍。
镍是银白色金属,具有磁性和良好的可塑性,有好的耐腐蚀性,近似银白色,非常坚硬而具有延展性,并具有铁磁性。我们平时使用的一元硬币中就含有镍这种金属。
三、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磁铁有吸力,能够吸引铁和镍。你们平时用磁铁吸过东西吗?是怎样吸的?
2、学生介绍自己平时玩磁铁的经历,教师相机出示课本13页上玩磁铁的方法,引导学生看一看课本,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3、教师提出要求:下面,同学们可以仿照书上的样子自己动手玩一玩磁铁,不过在动手玩磁铁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边玩边思考:这些活动可以看出磁铁有哪些性质。
4、学生分小组活动,先做一做这些活动,再在交流讨论,通过这些活动,可以看出磁铁有哪些性质。
5、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活动情况,并引导同小组同学之间要相互合作,共同探究,才能完成的更好,同时对完成有困难的小组加以指导。
6、全班交流,教师指生展示自己玩磁铁的方法,并且说一说得出的结论。接力吸钢珠活动一说明磁性会传递
用钉子把吸在磁铁上的钢珠取下来一说明磁性会转移
将磁铁慢慢靠近回形针,观察吸住回形针时磁铁的位置一说明磁铁能隔空吸铁。 7、引导学生探究磁铁隔物吸铁的性质。
(1)出示课本上的隔着练习本吸回形针的实验,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实验的材
10
料、方法及步骤。
学生动手操作并做好记录,同时思考这个实验体现了磁铁的什么性质。学生交流讨论并且小结:这个实验说明磁铁具有隔物吸铁的性质。 (2)引导学生用磁铁把水杯中的回形针取出来
教师出示一杯水,水中有一枚回形针,询问学生:同学们,大家能用磁铁把回形针取出来吗?注意:磁铁不能碰到水。 四、交流磁铁的用途
1、教师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2、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具体说一说用到了磁铁的什么特点。 3、教师鼓励学生更多的回忆与拓展,为下一课继续研究做好铺垫。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4、磁铁的两极
教学目标:
1、观察磁铁,知道磁铁有多种形状,无论哪种形状的磁铁,其特性都是一样的。 2、通过用整块磁铁吸大头针、悬吊磁铁、让两个磁极靠近等一系列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知道磁铁的磁极吸力最大,磁极能指示南北,磁铁具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3、根据磁铁指南北的现象,标示出磁铁上的S、N极。 4、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知道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 5、磁铁易碎,引导学生能够爱惜磁铁,轻拿轻放。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验,知道磁极吸力最大,磁极能够指示
11
南北,磁铁具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实验探究中体会磁铁的特性,并能利用遊铁的特性来解释磁悬浮列车的原理。
教学准备:各种形状的磁铁、大头针、支架、未标注南北极的磁铁、磁悬浮列车的图片、多媒体课件、活动手册等等。
预习要求:继续观察生活中磁铁的运用,初步了解磁铁的一些特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磁铁的吸力》,知道了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今天这一课我们继续来研究磁铁。
2、揭示课题: 5、磁铁的两极 二、观察磁铁的形状
1、同学们,你们平时见过的磁铁有哪些形状呢?
2、学生说一说自己见过哪些形状的磁铁,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所说的形状的磁铁,并且补充学生没有说到的形状的磁铁,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
磁铁的形状主要分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圆形磁铁、环形磁铁、球形磁铁、菱形磁铁等等。
3、教师强调:同学们,磁铁易碎,所以我们要爱护磁铁,轻拿轻放。 三、探究磁铁的特性 (一)用整块磁铁吸大头针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下面我们就用不同形状的磁铁来吸一吸大头针,观察在吸大头针的过程中有什么现象?
2、小组合作进行用整块磁铁吸大头针的探究实验,并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3、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加以适当的指导。全班交流,说一说本小组的实验情况及得出的实验结论。
4、教师小结:正如刚才大家实验的那样,磁铁上有的地方磁力比较大,有的地方磁力比较小。磁铁上磁力最大的部分叫做磁极。不同形状的磁铁,磁极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你们能把磁铁上磁力大的地方圈出来吗?
12
5、同小组的同学合作标出磁铁上的磁极。教师引导:如果我们不知道磁极在哪里,就用这块磁铁去吸一吸大头针,看哪个地方吸的大头针多,哪个地方就是磁极。 6、全班交流,相机评价,看看学生标出的磁极是否准确。 (二)悬吊磁铁、标磁极
1、教师出示悬吊好条形磁铁的支架,引导:同学们,这个支架上悬着一块条形磁铁,下面我们让它自由转动,看看它静止的时候两端分别是指向什么方向?注意多做几次实验,同小组的同学都要做一做这个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2、同小组同学合作完成这次实验并且得出实验结论,然后再全班交流。(教师课前已经在支架上为几个小组悬吊好了条形磁铁。)
3、教师小结并引导: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磁铁静止的时候,它的一端总是指向南方,另一端总是指向北方。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我们一般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我们总是用N表示。大家能够根据遊铁的这一-特性在磁铁上标上S和N级吗?
4、学生在磁铁上标上S和N级,然后在全班展示,看大家标的是否准确。 (三)让两个磁极靠近
1、同学们,我们刚刚玩的是一块磁铁,下面我们用两块磁铁同时玩一玩,请大家睁大眼睛,看老师怎么做?
2、教师演示,用手提着一块悬吊的磁铁,慢慢靠近支架上那快悬吊的磁铁。 3、学生仔细看一看,看看有什么现象出现。看得不明白,老师可以再做一-次。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边做边思考,这是为什么?同时引导学生把悬着的磁铁掉个方向,再去做一做这个实验,会发生什么现象?
4、学生同小组进行合作实验,教师提醒学生动作一定要轻,要保持两块磁铁有一定的距离。
5、引导学生发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认识磁悬浮现象。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13
5、自制指南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指南针的结构,知道使用指南针的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方法动手制作指南针,并使用自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
3、阅读资料,了解指南针的应用,知道指南针用途广泛,同时知道用手机软件辨别方向的新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并根据书上提供的方法,动手制作指南针,使用自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课本上提供的方法,动手制作指南针,并且使用自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
教学准备:有关指南针的资料及图片、平盘、木塞、磁铁、钢针等制作指南针的材料、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收集有关指南针的资料,了解指南针的知识;准备好制作指南针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磁铁有哪些特性呢?
生答磁铁的特性,即磁极吸力大,磁铁能指示南北,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2、教师引导:正是因为磁铁能指示南北,所以古人根据磁铁的这-~性质发明了指南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指南针的有关知识。 3、揭示课题6、自制指南针。 二、了解指南针的知识
1、教师出示古代指南针的图片,引导:同学们,关于指南针,你们了解哪些知识呢?
2、引导学生说一说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指南针的知识,教师引导并相机补充有关指南针的知识。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旅行、航海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在人们利用更先进的卫星网络来确定方向和寻找目的地。
4、过渡:刚刚我们了解了有关指南针的知识。那么指南针是如何指明方向的呢?
14
指南针该如何使用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 三、认识指南针,学会使用方法
1、出示指南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南针,并了解指南针的结构。 2、教师指着指南针上面的一些部件,告诉学生哪个地方是方位盘,哪个地方是磁针,并告诉学生哪里是北极,哪里是南极。
3、出示课本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4、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指南针,一边演示,一边为学生详细讲解使用步骤及使用要领。
5、学生分小组活动,学习使用指南针。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指南针的使用情况,并对使用不正确的同学加以纠正。
6、教师小结并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练习使用了指南针,初步学会了指南针的使用方法。指南针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不管在哪里,它的一端总是指向南方,另一端总是指向北方,为我们指明方向提供了便利。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指南针呢?
四、动手制作指南针
1、出示制作指南针所需的材料:磁铁、钢针、软木塞、平盘、水、蓝色水彩笔、写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小纸片等等。
2、出示课本上动手制作指南针的步骤及方法,引导学生仔细读一读,初步了解指南针制作的步骤及方法。
3、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制作方法及步骤,并强调制作的一些注意点。
第一步:用磁铁在一根钢针上沿着一个方向摩擦二三十次。注意:在钢针上摩擦的时候,一定要沿着一个方向率擦。
第二步:把磁化后的钢针放在木塞上,再把木塞放到盛有水的盆里。注意:钢针要轻拿轻放,盆里的水不宜过多。
第三步:待静止后,观察钢针所指的方向,把它指南的一端涂上蓝色。 第四步:沿顺时针方向在水盆边沿上贴好标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小纸片。注意:小纸片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去粘贴。
4、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指南针,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同小组同学要合作分工,
15
共同完成指南针的制作,并且要注意指南针制作过程当中的一些注意点。
5、学生动手制作指南针,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制作指南针的情况,并对个别同学进行指导。
6、指南针制作成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展示本小组自制的指南针,全班评价,对制作较好的小组加以表扬。 五、用自制指南针辨别方向
1、学生在教室里试用一次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其判断的方向是否准确。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里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六、阅读资料
1、学生阅读书本文字和图片资料,拓展学生视野。 2、播放教学光盘里的视频资料,了解指南针的用途。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认识并制作了指南针,并且学会了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同学们的动手和发言情况都很积极,你们都是具有探索精神的小小科学家。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土壤与生命
6、栽小葱
教学目标:
1、观察描述不同环境中小葱的生长变化,知道小葱生长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 2、观察并记录小葱每天的喝水情况,知道水是小葱生长的基本需求之一。 3、研讨如何照料盆栽植物,了解盆栽植物的生长有不一样的基本需求。
16
4、愿意与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喜欢动物植物。
教学重点:通过一些动手实践活动,了解小葱生长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按照要求动手培育小葱,并观察小葱的生长过程,知道小葱生长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
教学准备:小葱、花盆及土壤、瓶子和水、湿纸市、黑纸袋、试管、一些盆栽直物的照片及家庭盆栽植物的护理知识、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
1、按照书上的要求,将五份相同的小葱放在同一地点的不同环境中生长,时间为十天,观察并记录小葱生长的结果。
2、在试管中放入一棵小葱,加入水,每天记录小葱喝水的情况,时间为一周。3、了解家中盆栽生长情况,跟爸爸妈妈探讨家庭盆栽直物的护理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本单元的篇首小诗:
小蚯蚓,土里藏,钻来钻去松土壤。
土壤松,种子忙,伸腿扭腰把歌唱。 长啊长,长啊长,我要长到地面上。 有了雨露和阳光,生出一片新希望。
2、学生自由朗读小诗,了解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
3、教师引导: 同学们,种子的发芽、生长离不开土壤、阳光和雨露。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探讨土壤与生命。这一课,我们先来学习《栽小葱》。 4、板书课题: 7、栽小葱 二、探讨小葱生长的基本条件
1、教师引导: 同学们,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呢?今天,我们就以小葱为例,亲自动手栽小葱,探讨小葱生长的基本条件。
2、出示本次活动的要求,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栽小葱的方法及要求:将一把小葱分成五份,放在同一地点的不同坏境中,十天之后双察小葱的生长情况。 3、教师详细讲解本次栽小葱活动的注意点:
17
本次活动要求把五份小葱放在同一地点是指把这五份小葱放在同一个地方。要么都放在阳台.要么都放在厨房,不能一份放阳台,一份放厨房。
不同坏境指的是,把小葱分別栽在土里、放在水里、裹上湿的紙巾、罩上黒紙袋、放在地砖上或地上。
4、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书上的图片,明白书上五份小葱是放在土里、水里、裹在湿巾里、罩上黑紙袋、放在地砖上,这五份小葱都放在旧台上的。
5、学生回家按照要求在大人的都助之下迸行栽小葱活动,十天之后把五份小葱帯到学校。
6、学生展示从家里帯来的五份小葱,并说一说这五份小荵长得怎么祥?哪些小葱长得比较好,哪些小葱长得不好。
7、全班讨论交流:小葱的生长需要什么基本条件?教师相机引导并加以小結:小葱的生长离不幵土壤和水,在土壤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小葱オ能茁壮的生长。 三、探讨小葱毎天喝水的情况,知道水是小葱生长的基本需求之一
1、引导: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荵的生长离不开水,没有水,小葱就无法生长。那么小葱毎天要喝多少水昵?下面我们还是让大家通过自己动手突践来探讨这个问题。
2、出示课本探讨小葱毎天喝水的情况这一突践活动的方法及要求,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突践活动的方法及要求。 3、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步骤。
4、教师提出本次实践活动的要求及注意点。
本次活动为期一周,在小葱生长过程中,请大家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照顾好小葱,并且毎天去观察小葱喝多少水?把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本次实践活动选用小葱的吋候,应该尽量的选择根系发达的小葱,这样实验效果更加的明显一些。
在突践的过程中,最好用棉球将试管的ロ部堵上,这祥一方面可以防止试管中水的蒸发;另一方面可以固定试管中的小葱。
5、学生回家在家长的帮助之下用试管培育小荵,并按照老师的要求,毎天去观察并记录小荵喝水的情况。一星期之后,学生将培育的小荵和实验记录一起带到学校。
18
6、学生展示自己培育的小葱,看一看堆的小葱培育的比较好。
7、交流实验记录,教师相机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实验记录,肯定并表扬在此次突践活动中变现优秀的学生。
四、交流家人照料盆栽植物的方法及其原因 1、学生自由交流栽小葱的经验。 预设:
可以选用各种容器来栽种小葱,如花盆、泡沫塑料盒、塑料瓶等。 小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足够的水分。因此,可以多加一些有机肥、堆肥(直接用园土容易板结);最好每两天给小葱浇一次水,水量不宜过多。
盆栽容器的底部应开有小孔,以便透气和透水。
2、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植物生长和土壤密切相关,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关注大自然中植物的生长情况,强化土壤对植物生长重要性的认识。
3、注意事项:不要强求学生的答案一致。不同植物对水分、养料、阳光、温度的需求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时期的需水量不同。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和家长一起经历了小葱的生长过程,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及时做好记录,表现出了良好的习惯,希望同学们能够把学习到的种植盆栽的经验和方法更好的运用在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19
8、养蚂蚁
教学目标:
1、通过寻找蚂蚁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蚂蚁生活的环境。 2、通过饲养蚂蚁的活动,知道蚂蚁生长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
3、引导学生研究蚂蚁,了解有关蚂蚁的知识,发现蚂蚁更多的生活习性和需求。 4、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5、引导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喜欢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知道动植物对大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寻找蚂蚁、饲养蚂蚁和研究蚂蚁一系列活动,了解有关蚂蚁的知识,知道蚂蚁生长的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寻找蚂蚁和饲养蚂蚁的实践活动,仔细观察,了解蚂蚁的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
1、寻找蚂蚁要用到的容器、面包屑或糖、小毛刷子或吸管等材料。 2、饲养蚂蚁要用到的泥土、铲子、广口瓶、黑布、水、一些果皮饼干屑等。 3、有关蚂蚁的一些图片及资料、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我们同围哪些地方有蚂蚁,初步了解蚂蚁生活的环境: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蚂蚁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蚂蚁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同学们,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吗? (蚂蚁) 大家知道蚂蚁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喝什么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蚂蚁。2、揭示课题: 8、养蚂蚁 二、找蚂蚁
1、教师引导:同学们,蚂蚁生活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先去找-找蚂蚁吧。 在找蚂蚁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蚂蚁可能生活在哪里?我们到哪里才会找到蚂蚁?(大树下、石头缝里、草丛.....
2、我们找蚂蚁,用什么办法把蚂蚁引出来呢?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知道蚂蚁喜欢糖和面包屑,因此可以通过食物把蚂蚁引出来。
20
3、教师强调在寻找蚂蚁过程中的注意点:找到蚂蚁的时候,不要用手去触摸,要用刷子或吸管。同小组的同学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找蚂蚁的任务。 4、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学生带上工具,如容器、小毛刷子、吸管、-些糖 或者面包渣,到校园里去寻找蚂蚁。
5、学生找蚂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找蚂蚁的情况,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注意方法。
6、学生找到蚂蚁之后,回到教室继续上课。
7、展示本小组的活动成果。看一看哪个小组寻找到的蚂蚁又多又快。 8、教师对合作比较好的小组和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
9、教师引导:找到了蚂蚁,我们打算把它饲养起来,那么该怎样养蚂蚊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 三、养蚂蚁:
1、教师引导:同学们,养蚂蚁对我们来说非常陌生,我们怎样才能把蚂蚁养好呢? 2、学生根据果前搜集到的资料,探讨养蚂蚁的方法。
3、教师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之上加以补充并相机出示有关饲养蚂蚁的注意点:蚂蚁喜欢黑暗的地方,所以它的巢穴应该是黑暗的。
蚂蚁的食量是很小的,每日每只约为0.1毫克,-般每隔3到5天喂一次食,喂食的时候以昆虫为主,可以加上动物性蛋白质食物,我们平时吃的肉类食品、饭粒什么的也可以。
蚂蚁最适宜的生长繁殖温度为22C到37C,不宜过冷或过热。
4、出示课本上养蚂蚁的步骤及方法,引导学生仔细的读-读,初步了解养蚂蚊的方法及步骤。
5、教师强调养蚂蚁的步骤及注意点;
养蚂蚁要用广口瓶,瓶口太窄不便于我们操作。
在瓶子的外面还要套上黑色的布或者纸。因为蚂蚁喜欢黑暗的地方,光线太强,蚂蚁不适应。
在托盘里放水,把小碟子倒扣在水中,再把瓶子放在小碟子上,是为了防止蚂蚁从瓶子里面爬出来。
给蚂蚁喂食,不能喂的太多,也不能喂得太勤。因为蚂蚁吃的非常少。活动
21
结束之后,要把蚂蚁送回原来的地方。
6、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喂养蚂蚁,坚持每天观察并完成活动手册。 7、喂养蚂蚁的同期结束之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自己养蚂蚊的结果及感受。 8、教师对学生坚持养蚂蚁的行为加以肯定和表扬,并引导学生爱护动物。 四、研究蚂蚁
1、教师引导:同学们,大家在养蚂蚁的过程中一定了解了许多关于蚂蚁的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同学们在养蚂蚁过程中的发现。 2、学生分组讨论:蚂蚁在土壤中的生活包括哪几个方面?
(分别从蚂蚁筑巢、互相交流、工蚁活动、交配与繁殖、分巢、不同窝的蚂蚁在一起会打架)(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奇怪的发现,只要是事实,教师不要武断地给予肯定)
3、带学生观察蚂蚁的巢穴,分析巢穴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名称、功能,体会巢穴的技术含量。
4、活动结束,提醒学生把饲养过后的蚂蚁送回发现它的地方。 五、视野拓展
1、阅读教材上的文字资料,提取关键信息,描述蚂蚁生活的几个方面。 2、阅读图片,猜测图片上的蚂蚁在干什么,说一说你师怎么判断出来的。 3、观看相关视频,描述蚂蚁的生活,说出蚂蚁生活的细节。 4、根据提供的资料制作蚂蚁知识卡片。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22
9、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
1、认识土壤中的小动物,知道土壤中蘊藏着许多的土壤小动物,如蚯蚓、蚂蚁、鼹鼠、変形虫、轮虫、线虫等。
2、引导学生讨论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坏境,知道这些小动物的生存坏境各异,但都离不开土壤、水等基本需求。
3、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小动物与土壤之间的密切朕系,知道土壤和生命息息相关。
4、愿意与同小组同学合作完成任务,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土壤中的小动物,了解士壤中小动物的生活坏境。 教学难点:了解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坏境,感受士壤和生命息息相美。
教学准备:土壤中小动物的图片和资料、到校园中寻找土壤中的小动物所需要的材料,如小木棍、手套等等、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观察我们周围的生活坏境,了解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并且通过査找资料,初步了解这些小动物的样子及生存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养蚂蚁》这一课,了解了蚂蚁的一些生活习性,知道蚂蚁生活在土壤之中。除了蚂蚁,大家还知道哪些动物也生活在土壤之中吗?
2、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列举出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
3、教师继续引导:其实土壤中生活着很多的小动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4、揭示课题: 9、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ニ、认识土壤中的小动物
1、了解什么是土壤动物,教师讲解:所谓土壤动物是指土壤中和落叶下生存着的各种动物的总称。
2、教师出示一些土壤中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同学们,这些小动物都是生活在土壤中的,大家认识这些小动物吗?
23
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片中的小动物。说一说这些小动物的名称。教师指着图片中的小动物,告诉学生这些土壤中的小动物的名称。
3、小结:同学们,其实土壤中的小动物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老师不可能把它一一列举出来,不过常见的土壤中的小动物主要有蚯蚓、蚂蚁、鼹鼠、変形虫、轮虫、线虫、蜘蛛、潮虫、千足虫等等。这些动物有的我们见过,有的我们没见过。不过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不断的接触到土壤中的小动物。 三、寻找土壤中的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生活坏境
1、教师引导。同学们,土壤中的动物一般的生活在士壌中和落叶下,你们认为在哪里可以找到土壤中的小动物呢?
2、学生说一说土壤中的动物一般的生活在什么地方?
预设:大树下、土壤中、落叶下、草从里、石头缝里、苔藓下、墙根等地方。
3、教师引导:其实无论哪个角落,我们总能找到这些土壤中的小动物,光拿我们校园来说,我们可以在校园的草坪里、大树下、围墻角落、花坛里、小路边等等很多地方,找到这些土壤动物。下面,我们就到校园里去找一找这些小动物,看看他们住在哪里?在干什么?吃些什么?
4、教师强调到校国里寻找小动物的注意点: (1)同小组成员之囘要互相合作,共同寻找小动物。
(2)这些小动物不能直接用手抓,我们要注意安全.可以准备一个小木棍,也可以戴上手套。
(3)在找到小动物之后.我们可以在旁边静静的观察他们.而不要打犹它们、更不要破坏它的的家。
5、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到学校的一个角落去寻找小动物。
学生在寻找小动物的时候,教师巡视,密切关注各小组的活动情况,特別注意学生的安全。
本次活动所需时间大约为十分狆,活动完成之后,学生回到教室,继续上课。 6、全班交流本小组寻找小动物的过程以及结果,并向全班同学介绍介绍自己寻找到的是什么动物?它住在哪里?在干什么?吃些什么?
7、学生认真倾听并相机评价,教师表扬在活动中合作较好的小组以及在活动中认真完成任务的学生。
24
四、了解小动物与土壤之囘的联系
1、教师引导:同学们,土壤中的小动物终生生活在土壤中,它在土壤中吃什么?干些什么?和土壤又有怎祥的联系昵?下面我们继续学习。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介绍土壤中动物的生活习性及生存坏境。 3、教师相机加以引导并补充一些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歩体会小动物与士壤之囘的联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更多土壤中的小动物,它们看起来不起眼,但是他们在改造土壤种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生活中注意与这些小动物和谐相处。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
10、认识工具
教学目标:
1、认识工具箱里的一些常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老虎钳等。 2、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如羊角锤、尖嘴钳等。 3、认识到同一种工具也有不同的样式和不同的功能。
教学重点:认识工具箱的常见工具,能够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教学难点:利用简单工具完成小任务。
教学准备:工具箱、小铁钉、铅笔、木板、铁丝。
预习要求:观察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工具,这些工具的名称和作用分
25
别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首儿歌。出示本单元开头的一首儿歌: 工具箱,家里放,小朋友,喜欢上。
钉钉子,夹铁丝,锯木头,拧螺丝。 赤手空拳干不成,全靠工具来帮忙。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初步了解儿歌的内容,体会工具在手工的作用。 3、教师引导: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些工具。 4、板书课题: 10、认识工具 二、认识常见工具
1、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工具,你认识哪些常见的工具呢?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工具的名称及其作用。
2、教师指导并相机出示课本32页的插图:同学们,这些工具你们认识吗?他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分别说一说工具箱中的工具:老虎钳、羊角锤、扳手、螺丝刀、钢卷尺等等工具的名称及其作用。 三、学会使用常用工具
1、教师引导:同学们,每一种工具都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使用不同的工具来完成下面的任务。
2、教师出示课本33页的三幅插图,学生了解本课要求完成的实践任务。 任务一:在木块上量出10厘米的长度,做上记号. 任务二:在记号处钉上钉子,再试着拔出来。 任务三:夹断铁丝,连接铁丝。
3、教师引导:同学们,完成这三个任务,我们都需要使用工具。那么这三个任务我们分别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小组交流,说一说这三个任务分别要使用哪些工具?为什么?任务一:钢尺、
26
铅笔。任务二:羊角锤。任务三:老虎钳子。
4、教师引导:既然我们已经为三个任务找到了合适的工具,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完成这些任务吧。第一个任务比较简单,请大家先完成第一个任务。
学生动手完成第一个任务,在木块上量出10 厘米的长度,做上记号。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展示各小组完成的任务。
5、第二个任务。
教师引导:同学们,第二个任务是要求我们在记号处钉上钉子,再试着拔出来。在这个任务中我们要使用的工具是羊角锤。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安全。
小组合作完成第二个任务,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学生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完成第二个任务的感受,进一步体会羊角锤在钉钉子和拔钉子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同学合作的重要性。 6、完成第三个任务。
教师同样引导学生要注意安全以及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任务完成情况。
展示各小组夹断铁丝之后连接起来的铁丝,看看哪个小组铁丝连接的最好。
7、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刚刚亲自动手使用工具完成了三个任务,在这三个任务中,我们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工具的重要性。 四、了解锤子发展的历史和作用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在刚刚完成的任务中使用了羊角锤。其实羊角锤仅仅是各种锤子中的一种,锤子在我国经历了很长的历史,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锤子的发展历史。
2、教师向学生提供一组古代和现代的锤子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制作材料、工艺等做出判断,按时间先后进行排序。
3、实际体验:学生用石头砸核桃,再试试用藤条或者绳子把石头绑在木棍上制成石锤砸一砸,体会工具带来的便利。 五、思考不同场景下使用锤子的原因
27
1、教师展示不同情境下使用的锤子,学生说一说:这些锤子哪个部位不同?有什么不同?可以现场展示不同材质的锤子,以便学生观察和分析。
2、引导学生进一步说一说:还知道哪些锤子?这些锤子分别用在哪里?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
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勤思考、勤动脑,科学使用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11、拧螺丝
教学目标:
1、知道螺丝有不同的种类。
2、知道拧不同的螺丝要选择不同的螺丝刀。 3、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各样的螺丝,选择合适的螺丝刀拧螺丝。教学难点:制作小板凳。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螺丝、印泥、一字螺丝刀、 十字螺丝刀、小板凳的制作材料。预习要求:
观察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螺丝,在f么地方见过的,这些螺丝是什么形状,什么材料,有什么作用。 教学过程:
28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认识工具》,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工具,知道了它们的作用,并初步学会了使用这些工具。
2、教师出示- -把螺丝刀,引导: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东西吗?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生答:这是一把螺丝刀,是拧螺丝用的。
3、教师引导:是的,这是一把螺丝刀,是用来拧螺丝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试着用螺丝刀来拧螺丝。
4、板书课题: 11、 拧螺丝 二、了解螺丝,给螺丝分类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见过螺丝吗?在哪里见过的,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什么样子的?用来干什么的?
学生说一说自己见过的螺丝材料、样子、作用等等。
2、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加以引导并表扬,然后出示课本35页的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这幅图上的螺丝,并思考给这些图上的螺丝分一分类。
学生观察螺丝,并且和同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试着给这些螺丝分类。 3、全班交流,指生说-说本小组是怎样给螺丝分类的。 预设:
从材质上分,可以分成钢螺丝、铁螺丝、铜螺丝等等。从长短上分可以分成长螺丝、短螺丝。从粗细上分,可以分成粗螺丝、细螺丝。
从螺帽的形状来_上来分,可以分成六角螺丝、圆帽螺丝等等。从螺帽上的花纹来分,可以分成十字螺丝、一字螺丝。从螺丝顶头形状来分,可以分为尖头螺丝、平头螺丝。 三、做小板凳
1、教师引导:同学们,螺丝在我们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使用螺丝离不开螺丝刀。下面我们就用螺丝和螺丝刀来做一个小板凳。
2、出示材料:螺丝、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做小板凳的木条、木板等。教师引导:同学们,做小板凳用的板凳腿、板凳面都已经准备好了,大家只需要用螺丝刀和螺丝把它们拼接起来,固定好就可以了。
29
3、制作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螺丝和螺丝刀,知道螺丝有一字螺丝和十字螺丝两种,螺丝刀也有两种一字螺丝刀和十字螺丝刀,拧+字形的螺丝要用十字螺丝刀,拧一字形的螺丝要用一字螺丝刀。学生明白螺丝和螺丝刀要对应使用。
教师引导:同学们,弄明白了螺丝和螺丝刀对应关系之后,我们只要用螺丝固定好木框和板凳面就可以了。老师要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做小板凳可是一个技术活。下面我们就把时间交给大家,请各小组开始动手做小板凳。看哪一-组做的小板凳又漂亮又结实。注意同小组要互相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4、学生分小组制作小板凳,教师巡视,了 解学生小板凳制作的进程,并引导学生注意,同小组同学合作相当重要,在制作小板凳的过程中- -定要注意安全。
5、各小组小板凳坐好之后,全班展示各小组的小板凳,看哪---个小组做的小板凳又结实又漂亮。
6、全班同学评价各小组做的小板凳,评价标准第一是结实, 然后是漂亮。 7、评选出全班最佳合作小组和最佳工程小队。 四、拓展积累
1、学生阅读书本资料,并进行交流。
2、教师出示螺丝杆与套筒扳手,外六角螺丝与内六角螺丝,让学生动手试一试。
3、学生观看其他补充视频、实物和图片,了解更多的螺丝和拧螺丝的工具。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认识了多种多样的螺丝,学会了拧简单的螺丝,希望在生活中能够加以运用。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30
12、做个小温室
教学目标:
1、能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并制作-一个小温室。 2、在做小温室的活动中体会到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选择合适材料和工具,设计并制作小温室。 教学难点:利用现有条件设计小温室并绘出简单设计图。
教学准备:木棒、打包带、双面胶、透明胶、橡皮筋、铁丝、塑料薄膜、钉书机、剪刀、尖嘴钳、小盆栽等等物品。
预习要求: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温室,温室是如何做成的,温室又有什么作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温室
1、出示温室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教师引导:同学们,关于温室,你们了解哪些知识呢?
2、学生说一说有关温室方面的知识。
3、教师相机加以补充,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温室的形状、作用以及制作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4、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现代生产生活中,温室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到长蔬菜的大棚,小到我们楼顶上的阳光房,都是温室。今天这节课,我们也来动手做-一个小温室。
5、揭示课题: 12、做个小温室 二、制作小温室
1、选择材料和工具。
教师引导:在制作小温室之前,我们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请大家来看一看,制作一个温室需要什么材料和工具。
学生列举制作小温室需要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小结:制作温室需要的材料其实很多,不过,今天我们要做的温室比较简单,所以材料不多,有木棒、打包带、双面胶、透明胶、橡皮筋、铁丝、塑料薄膜、订书机、剪刀、尖嘴钳、小盆栽等等物品。
过渡:材料准备好了还不够,我们还必须设计出小温室的形状。
31
2、设计温室的形状
教师引导:同学们,温室可不是我们想做就一下子能做成的,我们必须先 想一想打算做一个什么样子的温室,然后动笔把我们的温室设计图画在纸上。
同小组同学合作交流,然后设计出小温室的形状,并且把它画出来。教师巡视,了 解学生温室的设计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
全班交流展示各小组设计的温室,并相机评价,对设计比较好的作品加以肯定和表扬。
各小组对本小组的温室设计图加以改进,设计出更好的、更棒的小温室. 3、教师引导:同学们,小温室的设计图我们已经画好了,下面,我们就可以利用工具,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了。不过老师还是要强调一下,在制作小温室的过程中,同小组的合作必不可少,另外,在使用工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4、学生分小组活动,开始制作小温室,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小温室的制作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同时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
5、展示各小组制作好的小温室,评-评哪-组的小温室做的又漂亮又结实,评选出最佳小温室。
三、课堂总结
1、同学们,我们的温室做好了。大家想不想看看本小组温室制作的效果怎么样?下面我们就可以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盆栽放在小温室里。
2、学生把自己的盆栽放进小温室里。
3、教师提出要求:过-段时间之后,看看它们的生长状况,把它跟外面的盆栽比一比,看看长得有什么不一样?注意这几天里,大家要多去照料温室里的小盆栽,看看它们的生长情况,然后确定自己做的温室效果究竞如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