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声-噪声的危害和防治

2021-10-20 来源:好走旅游网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通过自身体会并实际操作,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通过讨论,知道保护环境对我们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让学生根据现有器材现场演示探究实验。

3、组织学生善于发现,积极动手实验,并加以评估、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学会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乐于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寻求减弱噪声的途径,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噪声定义和危害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噪声的控制采用学生自主演示实验并讨论教具和媒体:录音机、磁带、闹钟、泡沫塑料、塑料包装盒、耳塞、废旧磁带、口琴、短笛、棉花、大屏幕投影室、有关噪声来源的录像带、有关噪声危害的录像带、有关控制噪声的录像带

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启发式教学,播放录像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一段轻音乐,创设情景。 一、噪声

1、引入课题:播放一段有所损坏的磁带,发出“吱吱”声,并歌声严重走调,由此说明:此声是一种噪声。

2、让两位学生分别吹口琴、短笛,发出刺耳的高低不平的尖叫。 3、组织学生说出以上活动的共同特征并加以讨论:什么是噪声?

教师总结: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4、噪声的来源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引举。(分组讨论,看哪个小组说出最多,主要从环保角度考虑。) 5、观看部分录像,了解噪声的来源。 教师归纳为以下几点:

a、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b、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c、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声等。

d、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等。 进一步提出:教室里有无噪声?主要来自哪里?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大家刚才都说到噪声以及它的主要来源,现在听一段录音,(播放一段有所损坏的磁带)调节不同的响度,大家听起来有什么感受?进而提出:噪声的等级由声强级的单位——分贝数表示大小。

1、分贝是计量声音强弱的单位。

2、提问:我们身边都有噪声,你对它的感受如何呢?

3、学生自由讨论:说出有代表性的感受,说明噪声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它危害到我们的健康,

附:国家规定的城市区域噪声等级标准如下: 地 区白天声强/dB夜间声强/dB 特别需要安静的地区4535 一般居民区、文教区5040 居民、商业混合区5545

市中心商业区、街道工厂附近6050 工业区6555

交通干线两侧7055

4、噪声的其他危害: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将附近建筑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 5、教室里噪声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危害?

6、进一步提问:噪声对其他动、植物是否也有一定的影响?

——深入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7、播放有关噪声危害的录像。 三、控制噪声

1、减弱噪声的最终目标是降低人耳处的声音响度。 2、引导学生从听到声音的条件寻求减弱噪声的方法。 3、让3位同学就桌面现有器材设计实验:(器材已经备好)如何减弱噪声。 4、通过自主实验,感受这些措施的效果,实验都可以感觉到噪声减弱了。 5、引导学生给上面的实验分类:(以闹钟为声源) a、将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发声体处减弱

b、将闹钟置于空塑料包装盒——传播过程中减弱 c、用棉花堵住耳朵——耳朵处减弱 d、戴上耳塞——耳朵处减弱 6、播放有关控制噪声的录像。

7、总结归纳:减弱噪声的主要途径:在发声体上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四、小结: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上边的问题了:如何减弱教室里的噪声。

从上面事例我们要懂得同学之间要学会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加强集体观念。 播放一段轻音乐供欣赏,进一步区别乐音与噪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拓展研究——角色扮演

某居民区附近新建了一个纺织厂,机器的噪声打破了小区昔日的宁静,干扰了居民的休息。另一方面,这个纺织厂也解决了一部分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这个矛盾该怎么样来解决?

请几个同学分别扮演纺织厂厂长、工人、居民、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参加讨论的每位同学都要事先查阅相关资料,在讨论时既要为自己辩护,又要倾听对立方面的意见。其他同学要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价。 六、作业:

课外调查:研究噪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

2、结合课堂学习和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研究《噪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拟订好实验方案。

4、根据实验结果,完成以下报告。 5、各小组进行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通过上面的双边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原来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引导学生带着眼睛去观察、去发现,甚至去探究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并思考这些现象的实际应用——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基础。

2、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和培养审美能力,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途径。

3、让学生有动手的机会,亲自操作实验,探究问题——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关键。 4、利用课本知识查找资料,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