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钴行业资料梳理20160611

2021-11-03 来源:好走旅游网
钴行业资料梳理

结论:

(1) 由于嘉能可、欧亚资源的减产以及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向三元电池的

切换),全球钴供应逐步从过剩向供求平衡转换,预计到2017年形成当年的缺口,不过全球3万吨的库存能够支撑当年的消费。

(2) 2018年钴供给可能出现真正的缺口,但欧亚资源的RTR项目预计投产时间正好是

2018年,能否如期达产需要跟踪。

(3) 需求端由于三元电池“高镍低钴”发展趋势,钴需求的增长弹性并没有碳酸锂那样

大。由于钴大都为铜镍伴生产物,供给弹性也不大。

(4) 当前钴价格处于历史相对底部,随着三元电池对钴需求增长,钴供给逐渐出现缺口,

价格可能会有所反弹。但需求空间和价格上涨空间都不如碳酸锂。 钴的元素符号是Co,原子量59,原子序数为27,在铁(26)之后,镍(28)、铜(29)之前,为中等活泼金属。钴具有高温强度高、耐腐蚀性好,与其他金属有良好的浸润性等特性。有铁磁性,加热到1150℃时磁性消失。 钴的材料性质决定了它的主要用途:

(1) 以钴酸锂和三元材料的形式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目前全球手机、笔记本电脑

和其他数码产品的正极材料以钴酸锂为主,镍钴锰(铝)三元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则方兴未艾。

(2) 作为高温合金原材料,广泛应用于飞机发动机等领域。钴基合金被广泛应用于

生产喷气发动机、火箭和燃气轮机的耐热、耐磨部件。

(3) 作为硬质合金的原材料,应用于切削刀头、钻头等。钴与钨构成的硬质合金硬

度比工具钢高几倍。

(4) 应用于磁材领域,生产Sm-Co合金、Al-Ni-Co合金以及稀土强力永磁性材料。

加入钴可以提高饱和度和磁场强度,并显著提高永磁材料的居里温度。

(5) 用于生产化工行业的催化剂,主要用于PTA、石油石化等领域的催化剂。 (6) 可作为玻璃、陶瓷行业的色釉料,医药中间体、干燥剂等。 一、 钴的供给

钴是稀缺的小金属资源,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但含量很低,在地壳中的平均丰度仅为0.002%。全球钴的主要攻击来源是钴矿山(约82%)和再生精炼钴(约18%)。根据CDI的统计,1995-2011年全球钴的产量大约18-20%来自于再生钴。近年来由于铜镍矿副产钴提高以及钴价的走低,再收钴在全球供应占比已有所下降(缺少最新数据,可能降至15%以下)。 图1:全球钴供给(钴矿+再生钴)

1.1钴矿资源分布 钴基本都以铜钴、镍钴伴生矿的形式存在,产量变化较被动(受铜镍矿的产出影响较大),类似于盐湖锂。在已探明储量中,50%是铜钴伴生,14%是铜镍钴伴生,34%是镍钴伴生;伴生矿中铜和镍的含量一般是钴的5-10倍。摩洛哥的布阿泽尔(Bou Azzer)矿山是目前唯一已开采的原生钴矿。

根据USGS数据,2015年世界钴的探明储量710万吨金属量,主要分布在刚果金、澳大利亚、古巴、赞比亚、加拿大、俄罗斯和新喀里多尼亚等国,中国钴资源储量仅8万吨,占全球的1.1%,中国是典型的贫钴国,欧洲和美国储量也很低。近15年来全球钴资源分布格局变化不大。

中国是钴精炼及钴的使用大国,中国钴资源超80%依赖进口(其中90%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国内钴资源分布主要在甘肃、青海、山东和云南,品位低普遍在0.1%以下。 图2:全球钴资源量分布

摩洛哥, 0.25% 美国, 0.50% 中国, 1.11% 巴西, 1.24% 新喀里多俄罗斯, 尼亚, 2.78% 3.47% 加拿大, 3.61% 赞比亚, 3.75% 古巴, 6.94% 澳大利亚, 13.89% 刚果(金), 47.22% 其他, 15.28% 1.2钴供给量

2015年全球矿山钴产量11.7万吨,刚果(金)占到一半,主要以铜矿出产,将原料产出后运到世界各地进行精炼加工。中国尽管储量占比仅1.11%,但产量达到7000多吨,占全球产量之比约7%。

图3:全球钴精矿产量分布

其他, 20%

赞比亚, 3% 古巴, 4% 俄罗斯, 5%

澳大利亚,

6%

加拿大, 6%

中国, 7%

刚果金, 49%

钴的采选和冶炼产能错配,精矿产能主要在非洲,大型钴伴生矿山中超过半数位于刚果(金)。而冶炼则主要在中国和欧洲。近年来,中国精炼钴的产量迅速增加,从2006年开始超越芬兰,已经连续10年成为第一大精炼钴供应国。

根据全球钴发展协会(CDI)统计,2015年全球精炼钴产量9.81万吨,其中中国产量4.87万吨。

表1:CDI统计的全球精炼钴产量 CDI 会员 Ambatovy(马达加斯加岛) CTT(摩洛哥) Eramet(法国) Gecamines(刚果金) Katanga(刚果金) 嘉能可 Minara(澳大利亚) Nikkelverk(萨德伯里) ICCI(加拿大) 自由港(芬兰) Sumitomo(日本) Umicore(比利时) 淡水河谷(加拿大) 赞比亚 合计 非 CDI 会员 中国 印度 Kasese(乌干达) Norilsk(俄罗斯) QNPL(澳大利亚) 南非 Votorantim(巴西) 合计 总产量合计 2013 产量(吨) 2083 1353 308 700 0 0 3400 3319 10010 2747 5414 2240 5000 36620 2013 产量(吨) 36062 250 376 2368 2281 1294 1653 49284 85904 2014 产量(吨) 2915 1391 219 500 2800 2900 3600 3210 11452 3654 5850 2051 4317 44859 2014 产量(吨) 39292 100 0 2303 2519 1332 1350 46895 91754 2015 产量(吨) 3464 1722 133 400 2900 3300 3100 3733 8582 4259 6306 1858 2997 42754 2015 产量(吨) 48719 150 0 2040 1850 1300 1300 55359 98113 图4:全球精炼钴产量分布

其他, 19%

中国, 45%

澳大利亚,

6% 赞比亚, 6%

比利时, 6%

加拿大, 6%

芬兰, 12%

供给减少的因素

由于全球钴市整体供应过剩,多家海外矿业公司实施了减产、停产计划。2015年9月,嘉能可宣布,因非洲铜项目业务更新,Katanga(刚果)及Mopani(赞比亚)铜矿山将停产18个月。Katanga于2015年9月起暂停生产运营,Q4全面停产,自有资源的全年铜产量为113700吨。Mopani于九月开始部分停产,其冶炼厂以较低的产能继续运作。嘉能可两处矿产停产,预期将减少5000吨的钴。

欧亚资源旗下的 Chambishi 钴项目减产状态持续,预计2016年其金属钴的产量仍将维持在1500-2000吨左右的低位。

巴西Votorantim Metais于2016年2月停产,如果出现全年停产的极端情况的话,市场将会再减少1400吨左右的投放。

大赦国际组织在1月18日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苹果、微软、三星、索尼等公司所采购的锂电池原材料钴可能由小至7岁的儿童开采和危险的条件下手工开采等行为。会影响到国际大客户对供应商的选择、以及非洲钴矿的供应,可能引发行业非正规矿山的退出和整合。占全球钴供应50%的刚果(金)有超过1万吨的手工矿。 供给增加的因素

嘉能可的Mudanta铜矿处理产量爬坡阶段。自由港在刚果的铜矿项目,钴是副产品,钴的收益抵减铜的成本后,每磅铜的现金成本为1.2美元,很有竞争力,现有的低成本的大铜矿不断达产。

2017年后有大量钴供给出来,主要是欧亚资源ENRC(RTR项目),RTR项目有望2018年投产。

表2:新增钴供给 项目 LuiswishiLukuni 、国家 刚果金 刚果金 赞比亚 刚果金 墨西哥 公司 华友钴业 华刚矿业 中国有色矿业 ENRC BajaMining 钴产品设计产能(吨/年) 3100 一期项目不含钴,二期项目完成后形成6000吨氢氧化钴产品 959 一期,7万吨铜,1.4万吨钴;未来2期,10.5万吨铜,2.1万吨钴。 1900 预计投产时间 最早2017年 2015年10月投产 2018年后 2017年6月后 2015年投产 Mashamba&Dikuluwe Muliashi RTR项目 ElBoleo 1.3钴回收

由于钴金属的单价相对高,钴回收的技术比较成熟,钴回收利用一直是全球钴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占比15%左右)。含钴电池、高温合金和硬质合金是钴回收的主要来源,渠道较为固定,也有利于回收。

目前国内外从事再生钴镍资源循环利用的主要企业有瑞士Batrec公司、法国AFE VALDI公司、日本关西触媒以及格林美、华友钴业等。

钴回收工艺流程:主要是通过溶解、萃取和分离等手段,提纯出高纯度钴盐溶液,最终产出股份。

近几年由于钴价较低,很多公司没有重点做钴的回收利用;若钴价回升,钴回收利润丰厚时,将会积极参与钴回收,钴回收率提高。 图5:钴回收工艺流程

二、钴的需求

2.1钴下游需求结构

图6:2014年全球钴需求结构 图7:2014年中国钴需求结构

陶瓷色釉其他, 7% 料, 5% 磁性材料, 5% 催化剂, 7% 硬质合金, 12% 磁性材料, 陶瓷色釉5% 料, 2% 催化剂, 4% 高温合金, 3% 电池, 46% 硬质合金, 7% 其他, 5% 电池, 74% 钴的终端消费领域主要包括:电池、高温合金、硬质合金、催化剂、磁性材料、陶瓷色釉料以及干燥剂等。其中电池、硬质合金和高温合金是驱动钴消费增长的领域,占总消费量的76%。

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全球电池在钴消费领域中的占比从2006年的32%快速升至2014年的46%。锂电池是带动钴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中国的钴消费结构:由于我国不具有像美国、欧洲等国那样的制造高温合金及高端硬质合金的能力,因此我国的钴消费主要集中在电池领域。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电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锂电池工业不断向中国转移,电池行业在我国钴消费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14年电池材料占钴消费的74%。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钴业分会统计, 2015年全球精炼钴消费量为9.28万吨,同比增长5.1%,其中电池行业用钴4.1万吨,占比44.2%,高温合金行业用1.46万吨,占15.7%。2015年中国钴消费量4.45万吨,同比增加15.6%。其中电池行业用钴3.25万吨,占比73%,高温合金占比3.5%,硬质合金占比8.4%,其他占比15.4%。预计2016年中国钴消费量将达5万吨,同比增长10.5%。其中电池行业钴用量将达到4万吨,占比升至80%。

根据中国正极材料生产情况(锂业协会数据),可以推算出中国电池用钴情况,2015年中国电池用钴3.81万吨,增加5900余吨。与钴业分会数据有一定偏差。 表3:2015年中国市场正极材料生产情况 产品 钴酸锂 镍钴锰酸锂 锰酸锂 磷酸铁锂 钴酸锂用钴(1:0.602) 镍钴锰用钴 (111对应0.204,523对应0.122比例的钴) 中国合计电池用钴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锂业分会

注:假设2014年NCM全部为111,2015年全部为523。

高温合金, 18% 2015年 5.2万吨 5.6万吨 2.1万吨 3.8万吨 3.13万吨 0.68万吨 3.81万吨 2014年 4.3万吨 3.1万吨 1.2万吨 1.2万吨 2.59万吨 0.63万吨 3.22万吨 2.2锂电池对钴的需求

表4:不同锂电池对钴的需求 电池种类 钴酸锂电池(LCO) 是否需要钴金属 主要用途 是 手机、平板电脑等3C 特斯拉 镍钴铝酸锂电池(NCA) 是 镍钴锰酸锂电池(NCM) 是 磷酸铁锂电池 否 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 钴在锂电池中的主要用于钴酸锂电池和三元(镍钴铝NCA、镍钴锰NCM)电池的正极材料。钴酸锂电池占据了82%的钴的用量(主要是3C电池),几乎所有的笔记本电脑电池、手机电池均是采用钴酸锂作为正极。预计钴酸锂稳定的特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被替代,手机出货量是钴需求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钴酸锂电池的优点是电压高可以做到4.2V,压实密度高,体积可以做小,但成本高主要应用领域在3C。

而动力电池占据了15%左右钴用量(主要是镍钴锰酸锂电池)。 图8:主流电池性能比较

注:锂聚合物电池主要为钴酸锂电池(LCO),锂离子电池包括NCA/NCM/磷酸铁锂等。

表5:不同正极材料(每吨)对应的金属需求量

注:镍、钴、锰的原子量相差不大,基本可以估算三元材料中锂金属含量7%左右。

图9: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体系

我国动力电池现状: 2015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激增达到15.7Gwh,同比增长3倍之多。动力电池产品主要为磷酸铁锂与三元电池(镍钴锰酸锂),其中磷酸铁锂类电池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主要地位(69%),但其不需要用钴金属。而三元动力电池在整个动力电池中的占比仅为27%,但随着乘用车对行驶里程要求的提升,对锂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上升,参照图9磷酸铁锂升级到三元材料(NCM/NCA)的趋势较为确定。 从国内扩产的动力电池产能来看,目前有大量的企业在扩充三元电池的产能,包括磷酸铁锂龙头比亚迪也有2GW的产能是镍钴锰酸锂(NCM)。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天花板160Wh/kg,目前磷酸铁锂电池提升空间不大。

但同时也看到在三元材料领域“高镍低钴”成为趋势,手机电池中的钴酸锂含钴60%,NCM111含钴20%,NCM523含钴12%,未来NCM811和特斯拉的NCA含钴均不到10%。而且提高三元材料镍含量可以提高能量密度,钴含量的降低也能进一步降低成本。钴含量的减少降低的电池的稳定性,但可以通过改善隔膜、电解液等提高电池系统稳定性。NCM111已逐渐被替换成NCM523/622等高镍含量三元材料。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钴需求量的测算 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中国市场和特斯拉,其他品牌电动车由于增量不大且电池容量低,带来的钴需求增长不到100吨,可暂不考虑。

中国2014年动力电池产量达3.7GWh,2015年动力电池出货量15.7 GWh,其中三元材料电池出货量为4.26 GWh,占比27%。 以当前三元材料150Wh/kg平均比容量来计算,1kWh电池用量三元材料1.9kg,目前商业化三元材料主要以NCM为主,钴的质量分数约为15-20%,对应1kWh三元电池对钴的需求量为0.325kg。考虑三元电池往高镍化方向发展,1kWh三元电池对钴的需求量逐年下降。 表6: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长对钴的需求 年度 中国电动汽车产量(万辆) 中国动力锂电池需求量(GWh) 中国三元电池占比(%) 中国三元锂电池需求量(GWh) 每GWh电池对钴的需求量(考虑电池高镍化) 国内新能源汽车钴需求量(吨) 年新增钴需求(吨) 2015 34 15.7 27% 4.24 325 1378 2016E 60 32 30% 9.60 300 2880 1502 2017E 102 55 35% 19.25 270 5198 2318 2018E 153 80 40% 32.00 250 8000 2802 特斯拉的年报显示,特斯拉2015年全球销量50580辆,其中Model X交付了208辆,

2016年预计交付88400辆汽车。2018年达到年出货量50万辆的目标(10-15万辆Model S和X,30-40万辆Model3),2017年下半年完成10万-20万台的Model3,2020年达到100万台。2016年4月model3预定量已达到30万。生产线将在第二季度达到每周2000台的产能(其中40%将会是Model X)。

特斯拉Model S续航里程能够达到480公里,电池容量达到85kWh,采用了8142个3.4Ah(电压约3.6V)的松下18650型NCA三元电池。一节松下3.4Ah的18650型电池大概需要7.6克碳酸锂,17克三元正极材料。折合每GWh三元NCA电池需要三元材料1628.4吨,碳酸锂728吨,钴1628.4*0.092=150吨。 表7:特斯拉对钴的需求

年度 销量(辆) model S model X model 3 model S电量kWh model X电量kWh model 3电量kWh 合计电池容量GWh 每GWh三元NCA电池需要728吨碳酸锂 每GWh三元NCA电池需要1628.4吨三元材料 每GWh三元NCA电池需要150吨钴 特斯拉对碳酸锂需求(吨) 特斯拉对三元材料需求(吨) 特斯拉对钴需求(吨) 年新增钴需求(吨) 2580 5758 532 5277 11778 1087 555 2015年 50,580 50,372 208 70 85 3.54 2016年E 88,400 53,040 35,360 80 85 7.25 728 1624.8 150 11885 26525 2449 1362 25516 56949 5258 2809 2017年E 220,000 75,000 45,000 100,000 80 85 65 16.33 2018年E 500,000 90,000 60,000 350,000 80 85 65 35.05 中国新能源汽车和特斯拉2016-2018年合计分别为3967、7647、13258吨,没年新增钴需求分别为2058吨、3680吨、5611吨。

远期测算:考虑到2020年三元材料均采用NCM811,则每辆三元电池的车用钴约6kg(单车电池容量40kWh),特斯拉每辆车用钴约10kg。目前全球乘用车销量6600万辆,假设未来长期稳定在7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10%,则每年新能源乘用车销售700万辆,假设全部为三元电池,则新能源汽车对钴的使用量为4.2万吨。假设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30%(其他参数不变),则届时动力电池钴的使用量约为12.6万吨。

由于3C消费电子领域已进入需求稳定期,全球钴酸锂需求预计增幅为3%,其他领域钴增幅5%,除此之外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2016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带来的钴增量2058吨,仅占2015年全球钴消费量的2.2%,2017年的增量也只占2016年全球钴消费量的3.7%,影响不大。 表8:全球钴需求 年度 全球钴需求 其中电池 高温合金 其他 2010年 65,677 2011年 75,100 2012年 72,000 2013年 75,000 2014年 87,951 40,500 15,831 31,620 2015年 92,800 41,000 14,600 37,200 2016年E 98,118 44,058 15,000 39,060 —中国市场 图10:全球钴需求

1214.3% 10 8 6 4 2 -7.5 6.6 17.3% 8.8 7.2 7.5 4.2% 20%38,500 44,500 50,000 9.3 5.5% 9.8 15%10%5%0%-5%-10%5.7% -4.1%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需求 YoY 假设除新能源电池用钴以外的其他领域用钴每年以5%增长,则2020年其他领域用钴为11.5万吨。假设2020年以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10%,年销三元锂电池汽车700万辆,全球钴消费量约15.7万吨,为目前的1.7倍。 表9:供需平衡表

年度 精炼钴供给 其中中国产量 供给-需求 精炼钴需求 其中电池 高温合金 其他 中国市场 2010年 79,254 35,929 13,577 65,677 2011年 82,247 34,969 7,147 75,100 2012年 77,189 29,784 5,189 72,000 2013年 85,904 36,062 10,904 75,000 2014年 91,754 39,292 3,803 87,951 40,500 15,831 31,620 2015年 98,113 48,719 5,313 92,800 41,000 14,600 37,200 2016年 98,000 -118 98,118 44,058 15,000 39,060 38,500 44,500 50,000 假设2016年全球钴供给不增加,那钴供求基本平衡。但是经过前几年连续的供给过剩,全球行业已累计了约3万吨钴库存,其中中国就有1.8万吨占全球库存量的半数以上。所以即使嘉能可减产,2016年也不大会出现钴短缺的状况。2017年嘉能可停产的两个矿山即可复产,届时供应又会增加。 2.3国家收储

钴是重要战略金属资源之一,在航空航天中发挥着重要角色,美国、前苏联、日本很早就建立起针对金属钴的国家战略收储制度。

2010年我国正式确定对稀有金属的战略储备制度,2013年由国家物质储备局首次对金属钴进行收储工作。至今国储局已经进行了5次金属钴的收储,规模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品种上看,2015年钴收储标准变化,由此前2013、2014两年单一的电解钴扩大为所有在LME交易所注册的金属钴品种。

2013至2015年9月三次收储量均未超过400吨,2015年11月收储成交量猛增至1800吨。2016年2月29日结束的首批钴收储量价均增,成交量达2800吨,超过以往各次收储量之和。国家在加大金属钴收储的力度。 表10:钴收储情况 年度 收储量(吨) 2013 约200 2014-07 100-200 2015-09 400 2015-11 1800 2016-02 2800 收储价格(万元/吨) 三、钴的价格

NA 21.8左右 21以上 21以上 20.1-20.4 截止2016-06-10,LME市场钴现货价为23750美元/吨,合10.77美元/磅,15.58万元/吨;上海有色网电解钴现货价18.3-19.8万元/吨(国内报价一般含税)。钴价格目前处于历史相对的底部。

钴的需求不大会出现碳酸锂那样爆发式的增长,供应过剩的局面不会很快打破,预计2016年在嘉能可减产的情况下全球钴行业出现短暂的供需平衡,钴价从过剩状态向平衡状态回归,但预计涨幅不大。而2017年又有新的钴供给(当然新增的钴供应量难以准确预测),钴价很难像碳酸锂那样持续上涨。

处于历史价格相对底部钴供应量依然充裕,主要原因大部分钴为铜伴生,铜矿开采多为矿业巨头,以铜为主要利润点,不会为了钴价而减产铜,而是以钴的销售贴补铜业务。只有在铜价低于巨头们的现金成本时,才会停产铜矿。

另一方面,钴本身绝对价值高,若价格上涨过快,在动力汽车领域的应用可能会受到影响。动力电池领域“高镍降钴”是一大重要趋势,而只要使用锂电池,碳酸锂的需求基本是刚性的。

图11:钴价历史走势

四、钴和锂的比较 表11:钴和锂的比较 钴 根据测算2016-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的钴的增量为2058吨、3679吨、5611吨,分别为上一年全球钴消费量的2.2%、3.7%、5.3%。与其他应用领域的需求增长率一致,短期碳酸锂 2015年中国生产新能源汽车34万辆,纯电动车型25.4万,插电式混动车型8.6万辆;2015年中国动力电池实际出货15.7GW,同比增长超3倍,仅国内新增碳酸锂需求1.9万吨,相当于2014短期边际需求 出现因为新能源汽车爆发增长带来钴的结构性短缺的可能性不高。 年中国碳酸锂产量的32%,约占全球碳酸锂消费量的11.9%。需求弹性大,供需矛盾突出,碳酸锂价格从2014年的4万元/吨涨至17万元/吨。 长期需求 若新能源车渗透率在2025年达到根据假设条件(新能源车渗透率30%),30%,新能源汽车对电池级碳酸锂的使2025年新能源汽车对钴的使用量为用量约为78.6万吨。为2015年全球碳12.6万吨,为2015年全球钴消费量酸锂消费量16万吨的4.9倍。锂的空9.28万吨的1.35倍。 间更大。 锂资源不缺,但大部分是盐湖锂,盐湖锂需要从高镁低锂卤水中提纯分离碳酸锂的工艺难度大,也造就了碳酸锂行业的全球寡头垄断格局。卤水提锂三强SQM,FMC,Rockwood这三家中中有两家(SQM和FMC)主业是钾肥和农药,锂是其副产品,这点与钴相似,锂产能扩张处于被动伴随。 全球矿石提锂,2015年前只有泰利森和金鑫矿业能提供锂精矿,泰利森是主力,而泰利森的产量稳定,天齐控股,对销售采取控量策略,导致中国市场只有天齐和雅宝能充分使用泰利森的精矿。直接导致2015年下半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供应极为紧张。 供应格局 钴由于多是伴生矿,开采量主要取决于铜矿和镍矿的开采,供应商几乎都是全球较大的铜矿企业,铜矿企之间博弈复杂,只要铜不减产,钴就不减产。而在现在的铜价下根本没有减产的动力,所以钴的供给以及连续多年过剩,行业库存较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