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非对称中继系统性能分析

2024-02-16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5l卷第12期 2011年12月 电讯技术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V01.51 No.12 Dec.2O11 文章编号:1001—893X(2011)12—0014—06 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非对称中继系统性能分析 王江洪,谢红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 摘要:在无线通信研究中,网络编码因其可有效提升带宽利用率的特性得到了大量关注。但是,网 络编码用于双向中继信道(TWRC)时,中继位置的不对称将造成系统性能的下降,故在源节点使用分 层调制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研究了分层调制和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以及优化,并进行了系统仿 真。仿真结果显示,在非对称中继信道下,通过与传统调制方案(CM)和非对称调制方案(AM)进行 性能对比,分层调制物理层网络编码(HMPNC)能够极大地改善端到端误比特率以及频谱效率。 关键词:物理层网络编码;非对称中继;分层调制;双向中继信道 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l一893x.2011.12.004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symmetric Relay System Based on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 WANG Jiang-hong,XIE Hong (College of Infommtion and Convocation neeTiIlg,Harbin Engi, ̄ing University,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Network ceding which can inc ease bandwidth efficiency has attracted a signiifcant amount of attention in research commun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However,when it is applied to a two.way relay channel (TWRC),it suffers from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caused by the asynnnetrie position of the relay.In order to emedy trhis problem,using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at he tsoul ̄e node is necessary.By investigating how hierar- chical modulation caIl be incorporated nd optaimized itwh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the simulation resltus are encouragig inn hatt hierarchically modulated physical—layer network cedig(HMPNC)sin ilicalldy improves end—to.end bit.error probabiliy atnd spectral eficifency irl asymmetric relay channels.aS compal ̄with conven. tional modulation(CM)and asymmetric modulation(AM). Key ̄ixls:physical・lay盯 twI coding;asynm ̄e rday;hie ̄Aical modulation;tw ̄-way Iel cl1删 (1 C) 量(根据最大流一最小割原理确定)进行数据传输。 1 引 言 网络编码(Network Codig,NC)由香港中文大学 n的R.Ahlswede、N.Cai、S.一Y.R.n以及R.W. N.Cai等在文献[2]中提出了线性网络编码的 概念,详细论述了线性范围内达到系统理论容量界 的问题,即仅在节点处进行线性网络编码,就可以达 到网络的理论上限。wu Y等在文献[3]中研究了双 Yeung于2000年首次提出 ],因其广播特性适于应 用在无线网络中进行信息传输,从而吸引了众多学 者进行相关研究,并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典型的 向中继网络中基于XOR运算的信息交换方法。 物理层网络编码(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 ing,PNC)[4-6J通过在节点处采用恰当的调制解调技 网络编码对已知信息采用简单的“异或”操作进行处 理。网络编码的优势在于可以使网络以理论上界容 {j}收稿日期:011—07—26;2修回日期:2011—10—19 ・术,使得无线电磁波信号的叠加与数据比特流间建 14・ 第12期 王江洪等: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非对称中继系统性能分析 总第277期 立起映射关系,将由于无线链路广播特性引起的信 号间干扰转换为网络编码操作的一部分,从而改善 系统性能并有效提升系统的吞吐量。 Louie等在文献[7]中详细论述了物理层网络编 码在双向中继网络中的性能,从传输速率和误比特 率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件,且任意两节点间的信道条件是相互的,即s— 与尺一.s链路拥有相同的信道条件。 本文共考虑3种方案进行性能比较。 方案一:各节点均采用QPSK调制,称作常规调 制(Conventional Modulation,CM)方案; 方案二:源节点 采用16一QAM调制,中继节 分层调制(Hierarchical Modulation,HM)Ls—lOj技 术将广播通信信号分为两种不同类型,根据数据不 点R和目的节点D采用QPSK调制,称作非对称调 制(Asymmetirc Modulation,AM)方案; 同的优先级给予不同的保护,即将高优先级的数据 调制到高保护的比特位,低优先级的数据调制到低 保护的比特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数字广播通信系 统DVB—T标准中。 在现有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网络研究中,均假 设网络是对称的,而对于中继位置不对称造成的系 统性能下降关注较少。本文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 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分层调制(HMPNC)技术,分 别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和瑞利信道条件下进行了 性能仿真,并给出了仿真结果和分析。 2网络编码在中继网络的应用 本文研究基于三节点中继网络,该网络包括一 个源节点s、一个中继节点尺和一个目的节点D。 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通过中继节点进行信息交换。 在三节点中继网络中,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需要经 过4个时隙才能完成信息交换。而采用物理层网络 编码后,只需要两个时隙就可以完成,如图1所示。 QPSK 图1基于PNC的非对称三节点中继网络 Fig.1 Three—node asymmetric relay network based Oil PNC 第一时隙: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同时向中继节点 和对方发送数据; 第二时隙:中继节点将第一时隙接收到的数据 进行物理层网络编码后,广播给源节点和目的节点。 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接收到中继节点广播的数据后, 经过相应处理,就可以得到所需的信息。 假设s—R间信道条件优于D— 间信道条 方案三:源节点.s采用分层调制4/16一QAM, 中继节点R和目的节点D仍采用QPSK调制,称作 物理层网络编码分层调制(HMPNC)方案。 HMPNC方案如图2所示,源节点S采用4/16一 QAM分层调制方法,将数据分成高优先级sH和低 优先级SL两部分进行传输。中继节点R和目的节 点D仍采用QPSK调制。 4/16 ^M QPSK 图2 H ̄Ⅱ'NC方案 Fig.2 HMPNC scheme 图3显示了源节点s采用4/16一QAM调制时 的星座图,定义d、d】和d2:2d】表示黑色QPSK星座 点间距离;2d2表示一个象限内灰色QPSK星座点间 的距离;2d表示相邻象限间灰色QPSK星座点间的 . 距离。定义星座优先级参数 = ,以此来判定两 个数据流的优先级。当0< <1时, 数据具有高 优先级,反之当 >1时,s日数据具有低优先级。 J o o Q ● ● o o o o o o ● ' o Il o—_2 —0 fI  o 图3 4/16一QAM调制 Fig.3 4/16一QAM modulation ・ 15・ WWW.teleonline.cn 电讯技术 2011焦 3误比特率和系统容量分析 定义y , 表示i与 间链路的平均信噪比,例如 ys.R表示源节点Js和中继节点R间平均信噪比,且 7t. 7j.i o 3.1 CM方案端对端误比特率分析 源节点s和目的节点D的误比特率(BER)[“]: 吉e )’AWGN 尸( —C )= (1) ei出式中,i∈(S,D)。 同理,中继节点尺的误比特率: 吉e ),AWGN 尸(琦一CM): ]l ,Rayleigh j (2) 式中, ∈(S,D)。 假设SR和RD链路无误时,来自DR链路的错 误比特信息在中继节点处经过网络编码操作,生成 新的比特信息进行广播后,将导致最终的译码错误。 同理,任意两条链路同时出错,则不会影响最终的译 码结果。根据以上原理,可以得到公式: g( ,Y , )= f・Y ・ + ・Y ・ + ・Y ・ + ・Y ・ (3) 其中,x 1一 ,且 Y 、 分别表示SR、DR、RD 链路的误比特率。 源节点s的端对端误比特率可表示为 P(S—CM—e2e)=g(P(D一例),P(S—CM),P(RD一例))(4) 目的节点D的端对端误比特率可表示为 P(D—CM—e2e)=g(P(S一伽),P(D一伽),P(P3一 ))(5) 3.2 AM方案端对端误比特率分析 在AM方案中,源节点S和中继节点采用16一 QAM调制,目的节点D采用QPSK调制。 当中继节点在第二时隙进行网络编码操作时, 需要将目的节点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冗余处理(如加 零等操作),并在RD链路传输经16一QAM调制的 数据(即.s D )。由于肋链路信道条件较差,仅 ・ 16・ 能保证QPSK信号的传输,而高阶调制信号(16一 QAM)将会遭受严重的衰落影响,进而引起整个系统 性能的下降,具体性能曲线将在仿真结果中给出。 3.3 I-IMPNC方案端对端误比特率分析 由文献[12]可知,当源节点s采用分层调制 时,高优先级数据流 和低优先级数据流s£的误比 特率分别为 P( 一SD I )= 1 [1I(1,0; 2,16,YsD,(1,2;,16, 印;+)(6) P(SL—SR  l)= 1{21(0,1; ,16, )+ ,(2,1;J:【,16,y船)一 ,(2,3; ,16,7职)} (7) 其中: ,(0,b; ,M, )= fe 【 ̄/G(口,b; , ) ),AWGN i 一/1 G(a,b;A,M)-Yi ~Ray i曲 G(a,b; ,M)= 2[+1  /2一】萧1等2] +()/ 3丽1[ /4一]  22(9) 式中, 和 分别表示星座优先级参数及调制级数。 同样,可以得到目的节点D和中继节点R处的 误比特率公式: P(D—DR)=去,(1,0;0,4,y珊) (1o) P(R—Ri)=去,(1,0;0,4,y肺), ∈(S,D) (11) 根据公式(6)~(11)可以得到系统端对端误比 特率: P(S£一e2e l ): g{P(SL—SR』 ),P(D一 f ),P(R一肋I )) (12) P(S—e2e l )=去[P(SL—e2e l )+P(Sz—SDl )] (13) P(D—e2e l ): g{P(SL—SR l ),P(D一 I ),P(R—RS I )) (14) 3.4系统遍历容量分析 设源节点s生成信号形式为 s=kSH+(1一k)SL (15) 其中,0<k≤1。则中继节点R和目的节点D接收 第12期 王江洪等: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非对称中继系统性能分析 总第277期 到的信号为 =hsfcs+ , ∈(R,D) (16) 其中,信道参数hsR和hsD间相互独立同分布,噪声 17, 为零均值、方差为n的复高斯随机变量。可得到 第一时隙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接收数据 和S 时 的瞬时信噪比为 )'si,sH- , )(17) ,, Sn: —— (18)1 ) 同理,第二时隙,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接收到中继 节点广播的、经网络编码操作后的数据时的瞬时信 噪比为 : , ∈(s,D) (19) 由于数据5H可理解为通过直接链路(sD链路) 进行传输,则其传输速率仅与sD链路的信道状态有 关。而数据S£,需经过 链路和RD链路,其传输速 率取决于两条链路的信道状态。利用香农公式: . C(y)=R lb(1+y) (20) 可以推出数据 和s£的最大传输速率为 Rs.≤ E【C(ySD,SR)】(21) ,≤min{f1・E[C( ,SL)】, 2・E[c(rain{Yns, ))】) (22) 其中,E[・]表示求统计平均,t 表示单位时隙所需 时间。 为了能显著展现中继节点位置对系统遍历容量 的影响,引入路径距离参数 和路径损耗参数 ,则 可得各链路平均信噪比与两参数间关系: y ,s =(1一k)艿一 sD (23) 船= 一 SD (24) ),肋=(1一 )一 sD (25) 其中,o< <1, = 。 直接传输方案(Direct Transmission,DT)的系统 遍历容量公式如下: E[CD ]=E[C(ysD)] (26) 4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4.1端对端误比特率性能仿真结果 首先比较各方案的端对端误比特率,假设 = 肋, 船=3・ 珊, =0.5。 通过图4、图5和图6的性能曲线对比可以看 出,HMPNC方案的抗噪性能要优于CM方案和AM 方案。 图4是在AWGN信道下CM方案与HMPNC方 案性能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在AWGN信道高信噪 比条件下,源节点s处的端对端误比特率为1OI4时 有大约1.5 dB的性能增益。 图4 AWGN信道下CM方案与HMPNC方案性能对比 Fig.4 Perfbrmance comparison between CM scheme and HMPNC ̄heme under AWGN channel 图5是在AWGN信道下AM方案与HMPNC方 案端对端误比特率性能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在 AWGN信道高信噪比条件下,源节点.s与目的节点 D的端对端误比特率性能均得到一定提升。 图5 AWGN信道下AM方案与HMPNC方案 端对端误比特率性能 Fig.5 End—to—end BER performance of AM s ̄2heme nad HMPNC scheme under AWGN channel 图6和图7分别是在Rayleigh信道下CM方案 与HMPNC方案、AM方案与HMPNC方案端对端误 比特率性能。仿真结果显示,虽然HMPNC方案抗 噪性能仍为最优,但是系统性能较AWGN信道条件 时有大幅下降,说明在较差信道条件下,如要获得更 好的抗噪性能,仅靠改变调制方法不足以达到目的, 需要与其它技术相结合,这也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17・ ’vww.teleonline.cn 电讯技术 20l1年 图6 Rayleigh信道下CM方案与HMPNC方案 端对端误比特率性能 Fig.6 End—to—end BER performance ofCM scheme . and HMPNC scheme under Rayleigh channel 霎 蒌 图7 Rayleigh信道下AM方案与HMPNC方案 端对端误比特率性能 Fig.7 End—to—end BElt performance of AM scheme nad HMPNC scheme under Rayleigh channel 同时,为了讨论不同的 值对系统性能的影 响,采用不同的 值对系统进行仿真。图8显示了 在AWGN信道条件下,HMPNC方案采用不同 值 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图8 AWGN信道下HMPNC方案不同 值性能对比 Fig.8 Performance compariosn of HMPNC scheme with diferent under Rayleigh channel ・18・ 可以看出,随着 值的增大,源节点S的性能 逐渐下降,这与 值的定义是相符合的。 值变化 导致分层调制的星座点间距离变化,影响了数据流 的优先级,因此,根据系统需求合理设置星座图,可 以得到满意的系统性能。 4.2系统遍历容量仿真结果 假设链路sD间的平均信噪比为_ysD=5 dB,路 径损耗参数 =4。 由图9可以看出,当中继节点到源节点和目的 节点距离相等时,系统遍历容量达到峰值。 2.2 2 警 . ? ’ ≥ ÷.. \ 凝 j 繇 l 二=愆 盘害羞器疆- 一 毒…… --O.8  . ̄f 路径歪离参数 图 系统遍历容量对比 Fig.9 Ergodic capacity comparison offour schemes HMPNC方案由于采用了物理层网络编码,减少 了传输时隙,较传统双向中继方案(四时隙传输)和 传统网络编码方案(三时隙传输)分别提高了50% 和33%的系统容量。 5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非对称双向中继网络的 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分层调制方案,进行了端对 端误比特率和系统遍历容量的性能仿真及分析。仿 真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抗噪性 能,并且较以往的中继传输方案较大幅度提升了系 统遍历容量。同时,对 值的仿真显示,根据不同 的通信要求,改变星座点间距离,以此影响数据流的 优先级,改变系统的性能。 但该方案在信道条件较差时(如Rayleigh信道) 抗噪性能有一定的下降,下一步将研究该方案与其 它抗噪技术结合的方案,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抗噪 能力。 参考文献: [1]Ahlswede R,Cai N,Li S Y R,et a1.Network information 第12期 王江洪等: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非对称中继系统性能分析 总第277期 lfow[J].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2000,46 modulation lJ J.IEEE Communication Letters,20 。l1 (4):1204—1216. (1):64—66. [2] ⅡS Y R,Yeung R W,Cai N.Linear Network [Jj.IⅡ [10J Jung Min Park,Seong—Lyun Kim,Jinho Choi.Hierarehi— Trall¥actions onInformaitonTheory,2O03,49(2):371—381. caUy Modulated Network Codign for Asymmetric Two—Way [3] Wu Y,C P A,I<u嚷S Y.Information既c}lange in wireless Relay Systems lJ].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 Ⅸ willl 1. ̄two/-k coding and ca1一layer brtmdcast nology,2010,59(5):2179—2184. [c]//h0oeedin of 2ID晒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 [11]Proakis J G.Dig Communications[M].5t}I ed.Singa. and Sv姗璐.Baltimore,佃,USA:哑,2OO5:1—4. pore:McGraw—HiU Book Co..2007. [4] S,Liew S—C,Lam P.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 [12J Vitthaladevuni P K,Alouiin M—S.BER computation of4/M ingl c]//Proceedings of the 12th Annual Intemational Con- —QAM hierarchical constellations[J].IEEE Transactions ferenee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Los Angeles, on Broadcast,20o1,47(3):228—238. CA,USA:IEEE,2006:358—365. [5] S,Liew S—C,Lain P.On the Synchronization of 作者简介: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C]//Proceedings of the 王江洪(198卜),男,辽宁阜新人,2O09年于哈尔滨工程 2006皿E Information Theory Workshop.Chengdu:IEEE。 大学获学士学位,现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网 20o6:404—408. 络编码的协作通信技术; [6] Chen Y D,Kishore S,“J T.Wireless Diversity through Net— WANG Jiang—hong Was bom in Fuxin,Liaoning Province,in work Codign[C J//Proceedign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1987.He receivedthe B.S.degreefromHarbinrucineerignUniver— nad Networkign Conference.San Francisco,CA:IEEE。 sity in2O09.He is now a e student.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 20o6:1681一l686. elude eooper ̄iv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 based on network coding. [7] LouieRHY,YonghniLi,VuceticB.Practicalphysicallay- Email:wjhpmc5@163.corn er network coding for two—way relay channels:performance 谢红(1962一),女,黑龙江哈尔滨人,2006年获哈尔滨 analysis nad comparison[J].IEEE Transactions on Wierless 工程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教授,主要研 CommunieatiOIlS,2010,19(2):764—777. 究方向为现代通信系统与通信技术。 [8] J ̄angH.Wi PA.A hierarchicalmod ̄ationfor upgrad— XIE Hong Was bom in Harbin,Heilongjiang Province,in ing digi ̄broadcast systems[J].IEEE Transactions on 1962.She received the Ph.D.degree from Harbin Engineering U. Broadcastign,2005,51(2):223—229. inversi ̄in 2OO6.Sheis nOW aprofessor.Her researchinterestsin. [9] Hausl C,Hasen ̄uer J.Relav communicati0n with hierarchical elude modem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关于《电讯技术》栏目调整的通知 为了更好地发挥栏目的作用,体现本刊特色,与国际接轨,编辑部在充分调查作者、读者意见,以及征求 审稿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编委会讨论决定,从2012年1月起,将现有部分栏目进行调整,具体如下: (1)将“系统总体技术”改为“系统工程(system Engineering)”; (2)将“基础技术”改为“基础技术与工程应用(Basic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n)”; (3)增加“仿真、测试与试验(si咖lati0n,Test and Experiment)’’栏目。 本刊编辑部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